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P9

  ..續本文上一頁西雅圖在哪裏我不知道,曾經聽過西雅圖,寄美金二百元來給我,說請師父慈悲,無論如何要去美國弘法,美國很慘,法師很少。法師如果你到美國來,到哪一個機場,開幾十個小時的車,他都會來接機,他說:雖然法師沒有來美國,但是在美國所到之處,統統是你的錄音帶。

  【所禀寶雲師】寶雲是四明之禀法師,就是所承襲的。四明尊者所承襲的就是寶雲大師。【首製記文。】首就是第一,製就是創造有記載,文就是觀經的疏記這個記載。首製記文就是用觀經來疏解,來注解就是疏。【相沿至今,】沿革至今。【著述不絕,】就是寫作不絕。【皆宗智者。】都是遵從,智者就是智者大師。再解釋一遍:所繼承的是寶雲大師的衣缽,他是第一個創造有記載觀經疏的文章的人,相沿到今天,著作不絕,完全是遵守智者大師的思想,就是這樣子。

  看小體字,

  【寶雲是四明之禀法師也。】禀就是承,禀承。譬如說我是你的師父,你是禀承師父的法。【諱義通,字惟遠,】寶雲就是這樣子,【高麗國人。】韓國人。現在說寶雲法師的傳記,【族姓尹梵,】族姓叫做尹梵,【相異常。】面相和別人不一樣。我的面相也和衆生不一樣,我是男衆都被看成女衆,我這樣也算是異常。一只很偉大的動物,要不然男衆怎麼會看成女衆。去我大阿姨家,我大阿姨的鄰居說:你的外甥是男的還是女的?說:男的。所以說出家人,尤其我現在吃邱醫師的藥更是白皙,男女更加分別不出來。(笑)【頂有肉髻。】也是突出來一塊,【眉毫宛轉,】這個也有眉毫,這個也不是普通人,【長五六寸。】一根毛,以前我這裏也跑出一根毛很長,(師指自己眉毛)這種叫做壽毛,不是禽獸的獸,是長壽的壽,很長,不知道怎麼搞,就不見了,臉洗一洗左邊一根毛長到這裏(師指眼睛下),聽說功德做多的人會慈眉垂目,這樣子下來,我也沒有。以前長一根高興好幾天,那一根竟不見了。真沒福氣一根而已,馬上就不見了(笑)。人家是眉毫宛轉五、六寸。【幼從龜山院,】小時候從龜山院,【釋宗爲師。】釋宗是一個法師的名號,爲其師父。【受具後,來遊中國。至天臺雲居,】就是安居。天臺山就是文殊師利菩薩的道場,【忽有契悟。】就是有所悟,【及谒羅溪,】一直到參訪羅溪,這是一個人的名字。谒羅溪,谒就是參,恭敬的參訪、拜訪叫做谒。【聞一心叁觀】空、假、中叁觀,【之旨,乃歎曰:】贊歎說天臺宗叁觀的思想,【“圓頓之學,畢茲轍矣”。】畢茲就是究竟之道叫做畢茲轍矣。天臺宗的叁止、叁觀,一心叁觀的圓頓之學,在此找到最究竟之道。叫做畢茲轍矣。因此,【遂留受業,】因此留在那個地方接受教化,受業。【具體之聲,浃聞四遠。】具體就是含有本性的,意思是說說法都夾帶著本性,稱性而說叫做具體之聲,意思是說所說的都不離自性。這就是正知正見。浃聞四遠,浃就是普,我爲了查這個字還查辭彚,浃的意思是說四周都被水浸濕叫做浃。意思是說:從本性說出來的音聲,來教化衆生,浃聞,四周圍的人都被他所感化。【一日,別同學曰:】離開同學這麼說:【“吾欲以此道導諸未聞,】我要以空、假、中叁觀的圓頓稱性之談這個學說,來引導沒有聽到佛法的人。【必從父母之邦。】就是一定要回到父母的故鄉。簡單講就是韓國,必從父母之邦就是要回到韓國。【擬還故鄉,】擬就是預備,准備回到故鄉,【假道四明。】假道就是經過,假道四明就是借道經過四明這個地方,這個四明不是四明尊者,現在這個四明是地的名字,不是人的名字,假道經過四明,人家說假道高雄,借過高雄。【郡守錢惟治,】郡太守,太守就像我們現在的縣長這麼大,非常的大,家裏有一個人做太守,群太守不得了了,算他家裏祖宗有積德,太守就是最大的,統理整個縣市。【聞師之來,加禮屈延,】屈就是委屈求全,意思就是表示誠心的請法,屈延就是對他非常的恭敬,誠心來向他求法,【咨問心要。】咨問就是任他請示諸佛的法要叫做咨問心要,【複請爲菩薩戒師。】他要受菩薩戒,請菩薩戒師,【留之曰:】並慰留,【“利生何必雞林乎”?】你要度衆生爲什麼一定要回韓國?在中國大陸你也是能夠度衆生。【師曰:“緣既汝合,】因緣既然適合你,【辭不我卻”。】就是我不能辭卻的意思。這個倒裝句,我不能推辭。【因止其行。】因此停在那個地方。【開寶元年,漕使舍宅爲傳教院,請師居之。】使就是運輸官,比太守還小,漕就是姓氏,有一個姓漕的運輸官,舍他住的地方給他講經說法,就是變成傳教院。【後賜額寶雲。師敷揚】就是演講,開敷弘宗演教,敷揚就是弘揚佛法,【教觀,】教觀就是天臺宗的思想,有教和有觀,教觀。【二十余年。生堂受業者,】就是講經說法度衆生,生堂就是來到他講經的地方,接受他教化的受業者,就是接受他教化的人,【不可勝紀。】不計其數。就是沒有辦法計算。【端拱元年,十月二十一日示寂。】示寂就是圓寂,【阇維之日,】就是火化,我們現在所說的荼毘,荼毘就是火化的意思。火化那一天,【舍利盈滿骨中。壽六十有二。】舍利子都充滿在骨頭裏面,這個不是簡單的人,他天臺宗修得非常有成就,不像我什麼都沒有。我活到六、七十歲才死,不知道有沒有,我如果沒有舍利子,你們不要笑我,我是凡夫俗子,如果有舍利子你們不要拿去拜,如果沒有臨命終跟他借幾個,借來放在口袋裏面,要不然羞死了,講經講了叁十幾年半顆都沒有,羞死了。要不然帶玻璃珠,以前小時候常常玩玻璃珠,借幾顆,那個燒不壞的。這個都是爲了面子,爲什麼火化出來一定要有舍利子,臨命終如果自主,火化出來的骨頭白白的就好了,爲什麼一定要有舍利子,我都不敢這麼求。我也沒有什麼修行,要修出什麼舍利子來,有的人火化出來,說:怎麼整根都是鋼的。結果不是,結果就是腳斷了裝義肢,人家以前開刀(笑),說:怎麼燒出一根鋼的舍利子。結果不是,是腳斷掉開刀。【著有觀經疏記,是四明之所禀承。】禀承就是師父,四明尊者的師父,有一個記載,【故曰所禀首製記文也。】就是所禀承的就是他的師父寶雲大師所著的疏,【沿、流也。】流傳到今。【言從是以後,互相沿流,直至于今。尚有著述行世者,所宗無不崇尚】所宗的大家都崇尚于【智者大師者也。】

  現翻開第二頁,那個主乾符,我們羅漢伯他去查,第二頁的倒數第叁行,【師受請,主乾符】就是乾符寺,這是一個寺廟,我說過這個可能是一個地方,也許是一個弘法的地方,果然猜中了,就是寺廟的地方,乾符寺,主乾符寺表示他主持這個地方,更正主乾符,這樣子就沒有遺漏了。乾符寺是一個寺廟。

  再來第十一頁,第一行,

  【二 著述用意二 初反顯】

   【豈有不知修心妙觀,感四淨土文義者耶?】

   【言近來諸師著作,鹹以多談事相,少示觀門。並非不知修心妙觀,不肯發揮感四淨土之文義也。】

  【二 正示】

  我們都知道了,【良以】就是因爲【憫物情深,】憐憫這些衆生太深,因爲衆生根基不夠,【適時智巧。】適時就是恰到好處那個時間,順從那個時間、那個機會,【故多談事相,少示觀門。務在下凡,】務就是最重要的,必須要在下根器平凡的人能夠【普沾緣種。】能夠普遍了解這個觀門。所以多談事相,少示觀門,多談事相是因爲憐憫衆生的根基不夠。左邊這個“四依大士”當然是說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所謂的四依止。

   【言時至今日,鈍根者多。四依大士,愍念物情過深。爲順時機,以權巧妙智,務在下凡普結淨緣。所以少示觀門,多談事相也。】

  【叁 乘時述鈔 初乘時演教】

   【方今嘉運,】就是現在遇到時機,【盛演圓乘。】很流行,盛就是剛好很殊勝,來演說一心叁觀的圓乘法,【慕學之徒,】仰慕之徒,【皆欲得旨而修證矣。】很想得到觀經的宗旨而修證。

   看旁邊小字體,【當四明教觀雙宏之候,自有一類圓頓初心,喜聞圓義,仰慕妙宗。此亦時節因緣,豈偶然哉。】不是突然的。

  【二 述鈔所以】

  【故竭鄙思,鈔數千言。順妙宗,略消此疏。適時之巧,非我所能。願共有情,即心念佛。乃此鈔所以作也。天禧五年,歲在辛酉重陽日。】

  我先解釋一下:故竭鄙思,竭就是盡己之力,鄙思就他盡量去思惟。其實四明尊者是一個很偉大的人。

  【第一行,是四明謙詞。】他說話卻很謙虛,【本是教海老龍,作數千言鈔,盡是家常茶飯,毋須竭盡心思。乃言竭鄙思者,過謙也。】所以聖賢人說話都很謙虛,不像半桶水到處吹噓,真糟糕。你要記住師父這句話,世間人沒有幾個願意聽人家狂妄之語,每一個人都喜歡聽到對方謙虛,就算你有優點,你我慢,人家反而不欣賞,我們如果很能幹,說話含蓄一點,人家會覺得你的確德高望重,所以你看這麼偉大的人他還要竭鄙思,根本不須要這樣子,實在很謙虛。鈔就是四明尊者,疏是寶雲大師,鈔就是四明尊者數千言,【上順本經妙宗,】妙宗就是不可思議一心叁觀爲宗旨,【略消此疏深意,正適時之巧也。乃曰非我所能者,】恰到好處,不是我一個人,是一切有情共同的因緣福報所造成的,所以說願共有情,即心念佛。【亦謙意也。願共下二句,作鈔正意。謂普願一切有情,凡有心者,皆當作佛。】就好好的念佛,【即心即佛,念佛念心。心佛本自不二,乃所以作此鈔也。】所以才作此鈔。【天禧,真宗年號。】天禧五年。真宗年號,宋朝真宗的年號,時值西元一○○二年。我查這個還要用手指來算,幾年、幾年、幾年,查曆史再用手指來算,這樣一○○二年沒錯,查這個很麻煩。歲在辛酉,古人都以天幹地支來配,重陽日,就是九九重陽。字義簡單,所以並不困難。

  【二 入文二】

  【初取義釋題二 初標列】

  底下十二頁的左邊,黑體字,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