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人譯外國書,其譯本也是各有不同的。
諸譯本中,總算奘師的譯本最爲簡要,而且便于誦持,極爲迎合一般學佛者的心理,因此他底譯本流傳最廣,除羅什法師之譯本爲日本佛教流傳外,其余六種僅爲研究佛學或考證之用,概未流通。現在所講者乃依奘師譯本。
【合釋】這一部《般若心經》,是在“唐”朝時候,一位博通“叁藏”聖典的“玄奘法師”所翻“譯”的,故曰唐叁藏法師玄奘譯。(譯人講完)
【預釋】在佛經精密的組織上,每一部經都具全“序”“正宗”“流通”叁分。序(緒論),是敘述一經的因由。正宗(本論),是正說一經的宗要。流通(結論),是勸大衆應該信受奉行,並囑咐流傳此經于天下後世。序分中又分有通別二種:通序(又名證信序,以六種成就證明此經是佛親說,令人生起信心),是通于各部經所同有者,即經首之如是我聞……等。別序(又名發起序),是說明每部經各別發起的因由。可是本經卻沒有序分中的通序和叁分中的流通分。大概是翻譯的人爲使行者受持簡便起見而略去的吧?總之對于義理方面是毫沒影響的。
在本經八譯之中,除了羅什,及玄奘,義淨叁譯本外,余五家的譯本,都具足叁分的。按般若共利言譯本雲:“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與大比丘衆及菩薩衆俱,時世尊即入叁昧,名廣大甚深,爾時衆中有菩薩摩诃薩名觀自在,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即時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觀自在菩薩摩诃薩言:善男子,若有欲學甚深般若波羅密多行者,雲何修行?爾時觀自在菩薩告尊者舍利弗言……”遂說出這一部般若心經。又雲:“如是說已,即時世尊從廣大甚深叁摩地起,贊觀自在菩薩摩诃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甚深般若波羅密多行!應如是行……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今文簡略,而沒有這首尾兩段文。若照短篇經典看來,還是沒有序跋比較來得簡潔,而能更受一般所歡迎的。
從觀自在起至度一切苦厄,這幾句話是結集經的人加上的,因爲此經是觀自在菩薩,從親證境界所流出之言教,故特引之以作本經的發起,同時這一段文也可說是本經的綱要。
我們受到這個小說的影響,西遊記的影響,所以從小都叫玄奘大師成叁藏法師,從小就是這種觀念,後來才發現這樣講有一點誤會佛教,認爲叁藏法師就是玄奘大師,“唐叁藏”其實這個意思應該這樣講:唐朝有一個通達叁藏經、律、論的法師,名字叫做玄奘大師,所以以後只要通達叁藏的,統統叫做叁藏法師。叁藏法師不是專指玄奘大師,比如說鸠摩羅什大師,他也是叁藏法師,是不是?叁藏大法師。所以只要通達、貫通經、律、論的,統統叫做叁藏法師。我們只要通一藏就不得了了,通叁藏?開玩笑!通幾本經典已經不得了了,通叁藏,這是何等動物?人的一生不要說把大藏經看完啊,人的一生,你能夠把阿含經;把大般若經看完啊,就不得了了!人的一生啊,其它的論就更不用講了。
有一個人來到這個地方,他好像有一點受過高等教育,後來他來時就說:師父!你是慧律法師嗎?我說:恩!你佛法講得都那麼淺。我說:哦。像你講那個“智慧與人生”太簡單了啦!樓下你們送的那個書籍那也很簡單。我說:我現在很忙,你等一下我去拿一本書給你看。我就拿成唯識論,我說:你看看、翻一翻,我在忙。他一翻:哦!恩?這個是什麼東西?翻了很久。一小時之後我去找他:怎麼樣啊?都看不懂!衆生狂,我就會用一種方法給他,反正我也不會跟他講太多。拿成唯識論給他看,你們聽的那個才是唯識簡介,還沒有講到成唯識論,窺基大師作的,成唯識論我已經看過叁次了。所以我常常告訴同學們,要做一個法師不是那麼簡單的,不是說我們所想像的,隨隨便便用一個月、二個月、一年、二年,不眠不休就可以當法師的,那還早得很!還早得很!因此對初學者我們也不要傷害到他,有的人很狂:哎呀!講那個經都是那麼淺的。這是不了解法師的慈悲跟用意了。
因此叁藏,講實在話要通達叁藏的,我看在臺灣省來講,沒有一個人敢這樣講的。沒有一個人敢這樣講的了,在臺灣比較有名的,那就是印順老,印順老那就了不起啊!是不是啊,忏公、淨空法師,這就比較很有名的,當然其它法師也很了不起,或是星雲大師,我看他們也沒有說:我是叁藏法師啊。好像沒聽過這樣講。沒有一個人敢自己稱自己是叁藏法師的,當然他們都不敢這樣講了,那我就更不用講了是不是?所以沒有一個人敢這樣自己稱呼的,稱法師已經很慚愧了,以法爲師,以法師人,以這個法來做爲自己的老師;還以這個法來教導衆生,才夠資格稱法師,你想想看!稱叁藏,那還得了!不得了,經、律、論都通,我不敢跟人家這樣講。所以我也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出家衆而已,普普通通的,我把懂的講給你們聽,誰敢自己稱叁藏?一藏都不得了!
再來,看玄奘大師的略介,用簡單的,因爲玄奘大師,我們在唯識學裏面就已經講過了嘛,唯識簡介裏面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偃師陳氏名祎(yī美好(多用于人名)。)huī,這個念“huī”,十叁歲出家,在洛陽淨土寺,洛陽淨土寺,十叁歲就出家了。俗姓姓陳,姓陳的人很偉大,姓陳的人很榮幸出一個玄奘大師,我們姓林的也榮幸出了一個媽祖,很榮幸!大家都在拜她。你們的姓呢?也找一個偉大的祖先來做代表,姓楊的有沒有?或是姓盧的,盧醫師你們祖先有沒有比較偉大的?若是姓蔣的就是總統最偉大了。可是總統還要拜媽祖呢!媽祖姓林,那就更偉大了。所以我常說姓林的很偉大,北港媽祖廟。人家傳說媽祖是觀世音化身,你看!我們姓林的是觀世音菩薩,不錯!
貞觀叁年,就是西元六百二十九年,這個我查過了,西元六百二十九年,唐太宗貞觀叁年,西行到印度,經過一百二十八國,這一百二十八國不是全世界的,是印度當時候,小一點點就是小國,一點點就是小國,曆一百二十八國,你不要認爲他是遊行全世界,不是這個意思,一百二十八國,就是路過的有小的一點點一點點的國家,有一百二十八個國家。留學中印度的摩竭陀國那爛陀寺。這個那爛陀寺,我有看過人家去印度照回來的相片,哇!很大很大!據說裏面的學生有一萬多人,一萬多人啊,我們中國第一個留學生那就是法顯,法顯,第二個,就是最偉大的唐叁藏法師玄奘大師,所以玄奘大師還不是第一個留學,但是最偉大的是玄奘大師。中印度的,因爲印度當時候分成五個天竺,東天竺、南天竺、西天竺、北天竺,還有中天竺,中天竺就是中印度,摩竭陀國那爛陀寺。受業於戒賢論師,這個戒賢論師,早在玄奘大師還沒有來以前,他就病得非常非常的嚴重,非常的嚴重,他一直想要入涅槃,可是菩薩不給他入涅槃,還不准他入涅槃,還不准!因爲戒賢論師是很偉大、很了不起的人!這個人是精通叁藏十二部經典,那他一走完蛋了!那玄奘大師來要跟誰學呀?他一直病苦,他一直想要用火把他自焚,因爲他已經了生死了。對不對?但是因爲他是當國王,無量劫來當過國王,魚肉人民,稅課得很重,結果戒賢論師腰部爛掉,爛的生蟲,痛得徹夜難眠;沒有碰到邱醫師嘛,沒辦法!沒辦法!戒賢論師,那很痛苦,徹夜難眠,他本來要入定的,要火化,不行!菩薩告訴他:你不能走啊,中國有一個玄奘大師起程了,再二年半以後,他會來到這裏,向你求學,你要教他,你教他以後你才可以走。他說:我還要等二、叁年,痛苦二、叁年?沒辦法!你做國王的時候,魚肉人民、課重稅啊,所以以這麼短的苦,能夠化解掉幾萬億劫的果報,那有什麼不好?菩薩就跟他安慰,就幫助他,他的病苦就好一點了,他就忍耐、忍耐……戒賢論師是修到生死自在的人,那個對果報還是沒有辦法。所以我不是重複的告訴徒弟說,你甯可讓人家揍十下、揍一百下,怎麼樣害你、怎麼樣誹謗你,你就是不能動一個念頭還擊他,不可以!知道我的用意嗎?佛菩薩說、釋迦牟尼佛說:殺父殺母尚不可報,還不可以報複,殺身報身不順孝道,這不是佛道啊。所以徒弟被人家殺死了,你放心!我不會替你報仇的,我會給你念念往生咒、彌陀經,這不能報仇的了,你被人殺死,那我就:南無阿彌陀佛,念、念……願以此功德,回向陳竹陽,我不會說陳竹陽被人殺死了,我就拿刀子:你敢殺死我的高足?看老夫子!你看那個戰爭片,機關槍一直掃射。不可以!真的。
所以戒賢論師生死自在,沒有辦法,那個果報現前就是沒有辦法。所以我因爲看過這個,所以我在嘔吐那種痛苦沒有話講,沒有話講,我這個胃痛、腰酸背痛、這個生病,你看戒賢論師是何等人物啊,精通叁藏,還是玄奘大師的師父啊,我們這個……所以這是我造的業,我應該負起責任,對不對?所以我現在這個病苦已經過了,這個紫薇鬥數命盤裏面講,叁十九歲就改運了,很不幸,被他算的很准,很不幸!說紫薇鬥數不准也很准,不是我刻意算的,人家替我排,來告訴我的。不過有時候排的不准,有的給我排我叁十七歲就會死啊,說我叁十七歲有一個大劫就會死啊,今年叁十九了,已經多活二年了。這個算命的有時候准,有時候也不准。
戒賢論師。還有清淨的勝軍居士,勝軍居士這個也是很了不起的大居士,玄奘大師在貞觀十九年回到長安,就是西元六百四十五年,貞觀十九年,貞觀叁年出去,貞觀十九年回來,那麼就是十六年的時間,出去十六年,不得了了!這個是很偉大,回到長安首都嘛。翻經十九年,翻譯經典翻譯十九年,我們今天有般若心經可以看,真的!完完全全要五體投地的頂禮玄奘大師,玄奘大師,那個時候跋山涉嶺,八百裏的流沙,上無飛鳥,下無水草,統統沒有,綠色植物統統沒有,八百裏的流沙,還經過火焰山,不是西遊記哦,真的有這個山,真的有,白天高達四十五度、五十度,人家去大陸攝影回來的介紹,這個就是玄奘大師通過的地…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釋>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