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要释>讲记▪P14

  ..续本文上一页人译外国书,其译本也是各有不同的。

  诸译本中,总算奘师的译本最为简要,而且便于诵持,极为迎合一般学佛者的心理,因此他底译本流传最广,除罗什法师之译本为日本佛教流传外,其余六种仅为研究佛学或考证之用,概未流通。现在所讲者乃依奘师译本。

  【合释】这一部《般若心经》,是在“唐”朝时候,一位博通“三藏”圣典的“玄奘法师”所翻“译”的,故曰唐三藏法师玄奘译。(译人讲完)

  

  【预释】在佛经精密的组织上,每一部经都具全“序”“正宗”“流通”三分。序(绪论),是叙述一经的因由。正宗(本论),是正说一经的宗要。流通(结论),是劝大众应该信受奉行,并嘱咐流传此经于天下后世。序分中又分有通别二种:通序(又名证信序,以六种成就证明此经是佛亲说,令人生起信心),是通于各部经所同有者,即经首之如是我闻……等。别序(又名发起序),是说明每部经各别发起的因由。可是本经却没有序分中的通序和三分中的流通分。大概是翻译的人为使行者受持简便起见而略去的吧?总之对于义理方面是毫没影响的。

  在本经八译之中,除了罗什,及玄奘,义净三译本外,余五家的译本,都具足三分的。按般若共利言译本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及菩萨众俱,时世尊即入三昧,名广大甚深,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观自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即时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欲学甚深般若波罗密多行者,云何修行?尔时观自在菩萨告尊者舍利弗言……”遂说出这一部般若心经。又云:“如是说已,即时世尊从广大甚深三摩地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甚深般若波罗密多行!应如是行……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今文简略,而没有这首尾两段文。若照短篇经典看来,还是没有序跋比较来得简洁,而能更受一般所欢迎的。

  从观自在起至度一切苦厄,这几句话是结集经的人加上的,因为此经是观自在菩萨,从亲证境界所流出之言教,故特引之以作本经的发起,同时这一段文也可说是本经的纲要。

  我们受到这个小说的影响,西游记的影响,所以从小都叫玄奘大师成三藏法师,从小就是这种观念,后来才发现这样讲有一点误会佛教,认为三藏法师就是玄奘大师,“唐三藏”其实这个意思应该这样讲:唐朝有一个通达三藏经、律、论的法师,名字叫做玄奘大师,所以以后只要通达三藏的,统统叫做三藏法师。三藏法师不是专指玄奘大师,比如说鸠摩罗什大师,他也是三藏法师,是不是?三藏大法师。所以只要通达、贯通经、律、论的,统统叫做三藏法师。我们只要通一藏就不得了了,通三藏?开玩笑!通几本经典已经不得了了,通三藏,这是何等动物?人的一生不要说把大藏经看完啊,人的一生,你能够把阿含经;把大般若经看完啊,就不得了了!人的一生啊,其它的论就更不用讲了。

  有一个人来到这个地方,他好像有一点受过高等教育,后来他来时就说:师父!你是慧律法师吗?我说:恩!你佛法讲得都那么浅。我说:哦。像你讲那个“智慧与人生”太简单了啦!楼下你们送的那个书籍那也很简单。我说:我现在很忙,你等一下我去拿一本书给你看。我就拿成唯识论,我说:你看看、翻一翻,我在忙。他一翻:哦!恩?这个是什么东西?翻了很久。一小时之后我去找他:怎么样啊?都看不懂!众生狂,我就会用一种方法给他,反正我也不会跟他讲太多。拿成唯识论给他看,你们听的那个才是唯识简介,还没有讲到成唯识论,窥基大师作的,成唯识论我已经看过三次了。所以我常常告诉同学们,要做一个法师不是那么简单的,不是说我们所想像的,随随便便用一个月、二个月、一年、二年,不眠不休就可以当法师的,那还早得很!还早得很!因此对初学者我们也不要伤害到他,有的人很狂:哎呀!讲那个经都是那么浅的。这是不了解法师的慈悲跟用意了。

  因此三藏,讲实在话要通达三藏的,我看在台湾省来讲,没有一个人敢这样讲的。没有一个人敢这样讲的了,在台湾比较有名的,那就是印顺老,印顺老那就了不起啊!是不是啊,忏公、净空法师,这就比较很有名的,当然其它法师也很了不起,或是星云大师,我看他们也没有说:我是三藏法师啊。好像没听过这样讲。没有一个人敢自己称自己是三藏法师的,当然他们都不敢这样讲了,那我就更不用讲了是不是?所以没有一个人敢这样自己称呼的,称法师已经很惭愧了,以法为师,以法师人,以这个法来做为自己的老师;还以这个法来教导众生,才够资格称法师,你想想看!称三藏,那还得了!不得了,经、律、论都通,我不敢跟人家这样讲。所以我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出家众而已,普普通通的,我把懂的讲给你们听,谁敢自己称三藏?一藏都不得了!

  再来,看玄奘大师的略介,用简单的,因为玄奘大师,我们在唯识学里面就已经讲过了嘛,唯识简介里面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偃师陈氏名祎(yī美好(多用于人名)。)huī,这个念“huī”,十三岁出家,在洛阳净土寺,洛阳净土寺,十三岁就出家了。俗姓姓陈,姓陈的人很伟大,姓陈的人很荣幸出一个玄奘大师,我们姓林的也荣幸出了一个妈祖,很荣幸!大家都在拜她。你们的姓呢?也找一个伟大的祖先来做代表,姓杨的有没有?或是姓卢的,卢医师你们祖先有没有比较伟大的?若是姓蒋的就是总统最伟大了。可是总统还要拜妈祖呢!妈祖姓林,那就更伟大了。所以我常说姓林的很伟大,北港妈祖庙。人家传说妈祖是观世音化身,你看!我们姓林的是观世音菩萨,不错!

  贞观三年,就是西元六百二十九年,这个我查过了,西元六百二十九年,唐太宗贞观三年,西行到印度,经过一百二十八国,这一百二十八国不是全世界的,是印度当时候,小一点点就是小国,一点点就是小国,历一百二十八国,你不要认为他是游行全世界,不是这个意思,一百二十八国,就是路过的有小的一点点一点点的国家,有一百二十八个国家。留学中印度的摩竭陀国那烂陀寺。这个那烂陀寺,我有看过人家去印度照回来的相片,哇!很大很大!据说里面的学生有一万多人,一万多人啊,我们中国第一个留学生那就是法显,法显,第二个,就是最伟大的唐三藏法师玄奘大师,所以玄奘大师还不是第一个留学,但是最伟大的是玄奘大师。中印度的,因为印度当时候分成五个天竺,东天竺、南天竺、西天竺、北天竺,还有中天竺,中天竺就是中印度,摩竭陀国那烂陀寺。受业於戒贤论师,这个戒贤论师,早在玄奘大师还没有来以前,他就病得非常非常的严重,非常的严重,他一直想要入涅槃,可是菩萨不给他入涅槃,还不准他入涅槃,还不准!因为戒贤论师是很伟大、很了不起的人!这个人是精通三藏十二部经典,那他一走完蛋了!那玄奘大师来要跟谁学呀?他一直病苦,他一直想要用火把他自焚,因为他已经了生死了。对不对?但是因为他是当国王,无量劫来当过国王,鱼肉人民,税课得很重,结果戒贤论师腰部烂掉,烂的生虫,痛得彻夜难眠;没有碰到邱医师嘛,没办法!没办法!戒贤论师,那很痛苦,彻夜难眠,他本来要入定的,要火化,不行!菩萨告诉他:你不能走啊,中国有一个玄奘大师起程了,再二年半以后,他会来到这里,向你求学,你要教他,你教他以后你才可以走。他说:我还要等二、三年,痛苦二、三年?没办法!你做国王的时候,鱼肉人民、课重税啊,所以以这么短的苦,能够化解掉几万亿劫的果报,那有什么不好?菩萨就跟他安慰,就帮助他,他的病苦就好一点了,他就忍耐、忍耐……戒贤论师是修到生死自在的人,那个对果报还是没有办法。所以我不是重复的告诉徒弟说,你宁可让人家揍十下、揍一百下,怎么样害你、怎么样诽谤你,你就是不能动一个念头还击他,不可以!知道我的用意吗?佛菩萨说、释迦牟尼佛说:杀父杀母尚不可报,还不可以报复,杀身报身不顺孝道,这不是佛道啊。所以徒弟被人家杀死了,你放心!我不会替你报仇的,我会给你念念往生咒、弥陀经,这不能报仇的了,你被人杀死,那我就:南无阿弥陀佛,念、念……愿以此功德,回向陈竹阳,我不会说陈竹阳被人杀死了,我就拿刀子:你敢杀死我的高足?看老夫子!你看那个战争片,机关枪一直扫射。不可以!真的。

  所以戒贤论师生死自在,没有办法,那个果报现前就是没有办法。所以我因为看过这个,所以我在呕吐那种痛苦没有话讲,没有话讲,我这个胃痛、腰酸背痛、这个生病,你看戒贤论师是何等人物啊,精通三藏,还是玄奘大师的师父啊,我们这个……所以这是我造的业,我应该负起责任,对不对?所以我现在这个病苦已经过了,这个紫薇斗数命盘里面讲,三十九岁就改运了,很不幸,被他算的很准,很不幸!说紫薇斗数不准也很准,不是我刻意算的,人家替我排,来告诉我的。不过有时候排的不准,有的给我排我三十七岁就会死啊,说我三十七岁有一个大劫就会死啊,今年三十九了,已经多活二年了。这个算命的有时候准,有时候也不准。

  戒贤论师。还有清净的胜军居士,胜军居士这个也是很了不起的大居士,玄奘大师在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就是西元六百四十五年,贞观十九年,贞观三年出去,贞观十九年回来,那么就是十六年的时间,出去十六年,不得了了!这个是很伟大,回到长安首都嘛。翻经十九年,翻译经典翻译十九年,我们今天有般若心经可以看,真的!完完全全要五体投地的顶礼玄奘大师,玄奘大师,那个时候跋山涉岭,八百里的流沙,上无飞鸟,下无水草,统统没有,绿色植物统统没有,八百里的流沙,还经过火焰山,不是西游记哦,真的有这个山,真的有,白天高达四十五度、五十度,人家去大陆摄影回来的介绍,这个就是玄奘大师通过的地…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要释>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