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空,空即是想,“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行就是空,空就是行,“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就是這樣子。很多人他會弄不清楚,怎麼會:受想行識,亦複如是呢?現在知道了,中國人好簡,所以講一個色法,後面的四個就不必念了,受、想、行、識也是一樣,跟“色”那個字一樣,這就是大般若經裏面很多重複的地方。好!我們再來談到,一個字一個字講,經典已經講了,再來就看表解,色不異空,左邊是空不異色,色不異空,就是這個色法不異空,當下就是不離開這個空性,不異就是不離。意思就是色法你把它分析到最後,那就是空的。所以底下有一個:幻有因緣,幻有,也就是說世間是虛妄的東西,一切都是緣起因緣造作的。原無自性,本來就沒有所謂的自性,自性就是實體了,原來就是沒有實體的,你說你的色身什麼是永恒的?你講啊,身體上那一點是你的?原無自性,自性就是實體嘛,永恒的實體嘛,沒有!所以幻有因緣,一切都是因緣造作的嘛,原無自性,就是沒有實體。此色無此色性,曰空,這個色法沒有真正的色性,意思就是說,因爲它是緣起的,是短暫的、是暫時的、是無常的色法,無此色性,就是沒有真正的色性。我這樣講有時候還弄不清楚,說那一朵花是紅色的,把那一朵花切成粉末狀一點點,要用顯微鏡才能看,你知道那個是紅色的嗎?你看得出來嗎?看不出來!所以這個是短暫的,變化在你面前,其實它每一分、每一妙都在變化了,有一天也會爛、也會壞啊,你就是做塑膠花也會爛啊、也會壞啊,一樣的!只是時間稍微長一點而已。所以此色法無此色性,沒有真正的色性,是籍著緣起法短暫存在的,所以就是說,無此色性曰空,那個字打錯了,不是叫日空,是曰空,把它寫扁一點,叫做空。這前面是一個解釋了,
這二行又是另外一個比喻,濕波喻色,濕水喻空,爲什麼加一個“濕”呢?因爲波也有濕性,水也有濕性,“濕”波、“濕”水,就是體性是相同的,可是水是靜止的了,波是波濤洶湧啊,它有幻化、變化的東西,濕波就是有變化的這個波浪,譬如是色法;沒有變化靜止的水譬如說是空,沒有任何造作了,所以空是無爲法了,色法是有爲法。說波濕水幻,波濕,波浪這個濕性啊是水幻化出來的,意思就是說,色法是由空;水是比喻,色法是由空性所幻化出來的,當體就如,本來就沒有,一切皆如。波豈非水?一切的波怎麼能夠離開水呢?難道不是水嗎?這個波難道不是水嗎?意思就是一切的色法是由空幻化的,那難道色法不是空性嗎?對不對?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說,從假入空,照了實性,從假,從這個因緣和合的,入這個空性的。照了實性,意思就是說,從因緣和合的入於空,所以我們照了實性,實性就是無性,無一切法,了不可得,就是實相。意思就是說,我們就了了知,實性就是無性,無一切法。隨緣不變,那麼你就知道我們今天一切都是幻化的,這個世間雖然充滿了罪惡,雖然充滿了愛欲,但是並不值得我們這樣執著。因此悟道的人,不開口笑也是癡人,所以有時候悟道的人就哈哈大笑,世間原來如此!就像在演電影的幻化不實在的,講雖然是這樣講,可是衆生還是沒有辦法了。還是沒有辦法了,可是有的根器利的人,他一聞就千悟:哇!原來如此!所以我還是要講經說法,也許這裏面,你們這裏面學生會出一個六祖慧能,那我這樣就值得了!六祖慧能,七祖就慧通,智慧通達,很難講,有的根器利,聽師父這樣一講的話,不得了!
底下,空不異色,空不異色就是說空性當下也會幻化出色法,所以空也不離開這個色法,不異就是不離嘛。說空幻四大,在空性裏面,因爲強而有力的業力的念頭,所以我們變化出這個四大出來,這個四大就是心王、心所所幻化出來的,就是唯識學裏面講的,相分是由見分妄動而産生出來的,叫做空幻四大。造作這個色法,在空性裏面,會幻化出地、水、火、風四大出來,是造作的這個色法。空不見形,空是無形相的,而有形相的是由空幻化出來的,那一樣不是由空幻化出來的?是不是啊?一切因緣當體即空,一切雖然是說有,形體是有,但是都是從空幻化出來的。濕水幻波,濕水就是說空性幻化出色法的波,意思就是說,濕水,雖然一切法皆空的水,因爲濕水是比喻空嘛,幻波是比喻色嘛,第一個“色不異空”就有談到了,濕波比喻作色,濕水比喻作空,那麼現在說濕水,旁邊寫個“空”,幻波寫個“色”,波寫個“色”,就是空會幻化出色法,然後水的旁邊寫一個“空”,豈離波,波就寫個“色”那就看得很清楚了。空怎麼能夠離開色法呢?對不對?水波濕同,旁邊就寫個:空是水,波就是色,比喻作色法,空跟色本性是相同的,都是一切皆空。所以說:空不異色,水不異波嘛,所以水跟波的旁邊其實不困難,水就寫個“空”,波就寫一個“色”那就清清楚楚了。在這裏面所講的,所有的水寫一個“空”,這裏所有的波就寫一個“色”,所以說,濕水幻波,就是空幻化出色法,水豈離波?空豈離色法呢?水波濕同,那麼就是空跟色本性是相同的,濕性是相同,濕性就是本性嘛,本體是相同的,都是空一切法,水不異波,就是空不離色,那就清清楚楚了。有時候背這個,哇!師父!這怎麼看得懂?老夫子有妙法,教你們把這個寫下去就清清楚楚!所以從空出假,就是說從空性裏面立一切法。
照了因緣,什麼叫照了因緣?就是了解透徹的,因緣就是生滅的,那就清清楚楚,照了,就是透視了緣起法的生滅。所以我們說現在解釋到不昧因果,是什麼意思?不昧因果,就是因緣的生滅法,講因到果,但是當下就是空,所以什麼叫做不昧因果?就是所做一切都不離因果,卻當下又超越這個因果,名叫做不昧因果,意思就是在色法裏面有增有減,因緣法講這個叫做因果法,有增有減叫做因果法,因果的本身自體性是空,就是超越法,因此生滅、因緣就是現實;空就是超越,簡單講,不昧因果就是既現實又超越,你所作所爲,你一定不可能離開因果,但是悟道的人在因果法裏面當下就透視,所以因果法裏面不壞因果,但是當下就悟到不執著這個因果法,所以聖者將首臨白刃,猶如斬春風,悟道的人把頭拿給你他要斬,猶如斬春風,春風了無痕迹,了無痕迹,他知道這個色法是假的,畢竟空。對不對?所以日子啊,你願意過得很痛苦,那是你家的事情啊。很可憐啊!
再來,五十二頁,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前面用二種角度來講,前面是講說色不離空,空不離色,現在色就是空,空就是色,不容許你起心動念,當下就擠在一起,當下就是一體的東西,不容許你起心動念去討論它,色就是空,空就是色,如果你悟道,二句就悟道了。那麼,你起心動念都是多余的,你所有的執著也是多余的,因爲色法一切,你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你所有的追求統統是錯誤的,因爲它是空的,就像是在夢境裏面在追求,追求到最後醒過來了不可得一樣的。空就是色,一切的幻化,一切的無自性的東西,一切空性的東西,當體就是一切的色法。意思就是說悟道,直指人心,明心見性,令一切法無所著,這個境界又更高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再來,諸法體無,諸法一切法,體性本來就沒有,因爲緣生嘛,性跟相是緣生。這裏要注意,講了老半天有的人就講說:師父!性不是空的嗎?相不是有的嗎?性是空的,相是有的,怎麼是講緣生呢?什麼“性相緣生”?這裏不是這個意思,性是對相講的,相是對性講的;空是對色法講的,色法是對空講的,是因爲對立的,既然有對立的名詞,所以說它是緣生。是爲了描述色跟空;爲了描述性跟相,所以也不得不用對立的緣生法來解釋,所以講性相是緣生的,其實性是空一切法,你緣生什麼?但是要講啊,你講“性”沒有講相也不行,講“相”沒有講性也不行,這二個字是因爲對立法的襯托,互相襯托,譬如說色跟空、空跟色,色法襯托出空法,空法襯托出色法,但是色跟空二個也是名詞,當體也是緣生。無性真空,緣生幻色,無性因爲緣生是無性的,所以它當體就是真空,真空就是絕對空,不容許一絲一毫的,一塵了不可得,空到底,叫做真空,空不到底,叫做偏空,只有我空,空不到底,空到底是深般若。深般若。無性真空就是空到底。緣生幻色,一切都是緣起法的了,是變化出來的色法了,是緣生幻色,因緣所生變幻出種種的色法。
第叁行,體相不離,空色不二,體是空啊,相是緣生嘛,體跟相就是不離,不離就是空跟色是不二嘛,體是空嘛,相是有嘛,所以空跟有是不二嘛,體是無爲法,相是有爲法嘛,有爲不離無爲,無爲當下就是有爲,有爲當下就是無爲,所以說空色不二嘛。幻外無真,所以叫做真空,真外無幻啊,所以叫做幻色,幻就是煩惱法,煩惱法裏面以外沒有真,就是菩提,如果說離開煩惱以外,就沒有所謂的菩提,這叫做真正的菩提。真外無幻,如果菩提性以外,離開這個菩提,也沒有所謂幻化的煩惱法,所以叫做幻色,所以叫做真正的煩惱是來自於菩提。意思就是說,幻色爲什麼來自於菩提?因爲不悟菩提,當然就是幻色嘛。意思就是說,幻外無真當下就是真空,那麼真外就沒有所謂的幻化,所以當下就是幻色。
波就是水,水當然就是波,濕性相同故。所以這個簡單!萬法真如,萬法真如,真如有隨緣德,意思就是我們清清淨淨的本性,隨著一切生滅卻不會變化,方便講,不變隨緣,真如是不變嘛,我們現在不是真如,我們現在是分別、是執著,所以隨緣就變,隨緣就變,所以我常常告訴同學們說,我常常喜歡用這樣一個比喻說,當你們到火車站去的時候,那個上上下下的人那麼的多,舉世盡從忙裏過,誰人肯向死前休?全世界的人都在忙,匆匆忙忙裏面的度過,誰人肯向死前休?那一個人肯在死亡裏面下一番功夫啊?這個“死”字下功夫,平常放不下,要想在臨命終…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釋>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