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分形示現,使同其所作沾利益,由是受道也。)爲道谛,無住涅槃爲滅谛;此爲大乘所修之四谛法。
【合釋】沒有生死“苦”的感覺,也沒有貪愛的“集”因可斷,沒有寂“滅”的涅槃可證,也沒有解脫的“道”法可修;因爲自性本來解脫沒有生死可舍,本來清淨沒有煩惱可斷,本來空寂沒有涅槃可證,本來俱足沒有菩提可修,所以叫做無苦集滅道。
己二破聲聞四谛法竟(戊二破二乘法相文至此完)。
【無苦集滅道。】
無苦,就是說你根本不要覺得這個世間是苦的,因爲你所有的抱怨,這個世間是苦的,你要曉得這個當體就是空。無集,你所謂的起惑造業招集來苦,是因爲你沒有空性的功夫,所以你的妄想起來,你就變成貪嗔癡,貪嗔癡就去追逐就造業,你才有苦啊,在空性裏面也沒有所謂的滅,你滅什麼?本來就沒有生老病死的東西,你滅什麼東西啊?也沒有所謂的道,道是什麼?正修跟助修,也沒有所謂的道。能至涅槃,這個道是能至涅槃嘛,但是大乘裏面講,求涅槃是大邪見人。爲什麼?空性裏面無所謂的四谛法,也沒有所謂十二因緣法。那麼,如果你認識這個空性的東西,而肯在生滅法裏面放下這個得失的觀念,肯,暫時用一點功夫,我不相信說什麼事情會讓你活得這麼痛苦的,活得這麼難,什麼事情會難得到你?我們就是不肯,道理聽得很多,可是他會常常告訴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在禅宗裏面講的,大丈夫直下承擔,在禅宗裏面講的,一個大丈夫真的是行佛道的人,大丈夫直下承擔:我能!我絕對能!禅宗那種勇氣,他才不是說像你們凡夫俗子自卑:哎呀!我不行!我沒有辦法了,我業障深重。假造了一些理由來困擾自己,你要叫他前進,他就要假設一些理由來困擾自己,那你有什麼辦法呢?佛出世也沒辦法,直下承擔,你就是能!沒有問題的,男衆、女衆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問題的。
諸位看五十七頁的表解,說十二因緣,十二因緣,上面的“無明”就是無始劫以來的無明,無明的那一杠劃下來的時候,沒有這個箭號,是表示無始無明,是表示無始無明,就是沒有辦法講多久多久,很久很久以前,once upon a time long long year ago long long time ago. 很久很久時間以前。“行”就是因爲你無明,沒有智慧,你就去造作一切的貪嗔癡,殺人、放火、掠人、勒索、綁票,統統什麼都來。行,再來就變成“識”,行造作,造作的業力就落入第八意識裏面,就像倉庫的儲存裏面儲存起來,所以這個識就是我們所講的本識,我們一切動力的根本,本識,這個識就是迷了本性的東西,覺悟叫做本性,迷惑顛倒叫做意識,叫做第八意識。名色這個“名”就是精神狀態,色就是物質狀態,換句話說,精神跟物質的和合,那麼叫做“名色”,名色就是所謂的受精卵來母胎裏面。再來就“六入”慢慢在母胎裏面成長,六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由這六個地方進入我們的心,來染汙我們的本性叫做六入。生下來二、叁歲的時候,就對外境有所感觸,再來,慢慢的成長,對外界的感受性就特別強,一直到二十歲以上成年人,對這個愛,境界的愛,就更強烈了,執著,執著。你去看一看這個外面的世界,那一個男人有辦法抵擋四樣東西?第一個女色,第二個喝酒,第叁個賭博,第四個憤怒,那一個男人,有辦法抵擋得過這四種東西?最簡單的,賭博、喝酒、女色、金錢,只要得不到就憤怒。那幾個女孩子能夠抵擋得過感情?英俊的小生、百貨公司的衣服、首飾,你能抵擋得過?學佛的大概比較可以。所以女人要抵擋過情關,不可能的,沒有辦法的!女孩子碰到這個就是死路一條,她生生世世就是愛嘛、執嘛,所以她這個身上有常流不淨,每個月有生理狀態,她因爲生生世世對這個欲、情非常強,所以常流不淨,染汙,染汙,染汙嘛!所以有漏身不堪成就佛道,十方叁世一切佛,沒有示現女孩子成佛,是因爲女孩子的情執。但是女孩子有一個好處,因爲她苦比男衆多,只要在這個情肯放下,就不得了,因爲她知道這個世間苦。所以女衆的修行,大部份的人,只要她肯,成就都比男人、男孩子大。所以往生的人你去看看,大部份都是女衆比較多,很奇怪!往生極樂世界的人,當然不是絕對的了,因爲她知道苦嘛!是不是?所以我們女衆這個的情,跟這個愛的執,希望你們好自爲之啊,要冷靜、要冷靜,這是生死的大關。
再來“取”就是強烈的執著,“有”就造了業,有了業障,這個“有”不是有沒有的有,是有了業障。再來,有了業障以後,你就必須六道輪回,就“生”,有生就必有“老死”,所以衆生啊怕死是不對的,要怕生,對不對?你有生就必有死嘛,像我們今天我們有生,我們一定要死啊,沒有辦法抵得過這個死神的來臨,沒有辦法的!
再來,底下一個,流轉生死門苦集二谛,因爲無明變成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連續的十二因緣,我們無始劫以來這是一大的問題,沒有辦法解決的一個問題。再來,還滅門,還滅涅槃門,滅道二谛,而左邊,由左邊看去起,老死這一杠,跟前面那個無明是不一樣的,前面的無明,是表示無始劫以來,沒有辦法推測那一杠,最後這個老死是沒有老死,斷了、盡了的時候。爲什麼沒有老死?因爲沒有生,你只要不來到這個世間出生,不要落入六道輪回裏面轉,就沒有所謂的老死。爲什麼沒有生?因爲你沒有業,沒有造這個業的有。爲什麼沒有業?因爲你沒有取嘛。爲什麼沒有取?因爲你對世間沒有愛嘛。爲什麼沒有愛?因爲你的感受都可以舍嘛。爲什麼感受都可以舍呢?因爲這個觸本身都是虛妄的東西,慢慢的推回到母胎裏面,也沒有所謂的六入,也沒有所謂的名色受精卵,恢複到本性,轉識就成智了,那麼你所有的造作都清淨的了,到最後所謂的無明就沒有了。所以這個老死盡的時候就跑回去了,這個箭頭就跑回去了,所以推溯到最後的無明就盡了、沒有了,沒有了。這是緣覺乘,緣覺乘。在這裏面最重要強調一點,你只要斷掉任何一個地方,十二因緣就不存在。就像時鍾一樣,你這個鍾只要擺到那裏停,時鍾就沒有作用,知道嗎?時鍾從十二點嘛,十二點就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這十二點的時鍾,你只要停在那個地方,這個鍾就沒有作用,這個鍾就沒有作用。換句話說你面臨這個境界、意識狀態,你只要愛的執著方面啊你舍、能放下,什麼事情就解決了!所以我們把一切事情、境界啊覺得很平淡啊,就什麼事情就沒有。緣覺乘。
再來就是四谛,四谛,聲聞乘,什麼叫做四谛?就是苦、集、滅、道。爲什麼要劃一個箭號啊?就是讓你由一個推測一個。爲什麼講苦呢?苦就是身心酬業,酬就是果報了,你身心的果報,你造如是因得如果了。患累逼惱,這個患累就是重複的過這個痛苦煩惱的日子,這是世間的果。患累逼惱就是說我們重複著痛苦,今天稍微快樂一點,明天就逼迫、就煩惱,而我們爲了追求那種錯誤的東西,然後就繼續的拼命的造業啊,所以這個苦實在是苦不堪言,苦不堪言!嘗受到這個苦洗禮的人是有福了,嘗受到苦洗禮的人衆生有福了,爲什麼?道之將近,其苦也深,你沒有這個苦,你怎麼會想修行啊?十方叁世一切佛以苦爲良師啊。所以嘗受過更多痛苦的人正好修行,所以感恩那些示現逆境給你的人,感恩那些困難的人,因爲那是成功的跳板,是覺悟的基石,同學們!不要排斥痛苦,你也不要排斥逆境,你歡喜的接受它,你是一個大智慧的人。
集呢?因爲你起惑造業;這麥克風大聲一點,太小聲了,你起惑就造業,竹陽你去看看,這麥克風太小聲了。你起惑的話你就造業,這個惑包括一切的煩惱,我們本來是想要解決世間的痛苦,可是我們愈想要解決世間的痛苦,業就造得愈多。譬如說我們沒有錢,是不是,就把你這個車子開去了,然後把那個牌照換,像昨天破獲了很多的竊盜集團,真是的!講實在話這個也是很糟糕,只要偷人家的東西,是很不好的行爲。像有一次有一個小孩子,來到我們這個地方,他看到我們那個小木魚,打那個小木魚那支槌子很可愛,他就拿走了,突然要晚課了,糟糕了!只有一支,竟然沒有東西可以打?哎呀!我說這個小鬼被我抓到我打死你,怎麼連那個木魚槌也幹走了呢?連這種東西也在偷,真糟糕!連那支槌子也拿走了,抓到就把他的手指頭折斷。真糟糕!人從小的偷盜習慣,大家都有偷過,我也有偷過,偷采別人的荔枝、芭樂;人家在賣內褲,買二件多偷拿一件,都會啦!沒有偷過東西的舉手,從來沒有的,從來沒有的,你公司行號你拿一張信紙你也有啊,你到人家去,沒有經過人家允許偷打電話也有,那一個不犯偷盜的?都會!欺騙人家的感情那也是偷盜份子,對不對?是啊!那叫妙賊,那叫妙賊,mission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務。起惑造業就會招集來苦,招集很多的來苦,世間的因。
再來就是滅,結業已盡,無生死累,我們要是好好的修行,就會滅除無量劫來的生老病死的,那麼這就是出世的果。那麼道呢?正助雙修,能至涅槃,正修助修,可以達到不生不滅的這個境界,出世的因,是聲聞乘,聲聞乘。
五十八頁:
界是十八界,眼觀色,就是六根攀緣六塵,那麼就是識,換現在的角度來講叫做看,爲什麼要用最左邊的看、聽、嗅、嘗、感、念呢,用這樣子你比較清楚,用這樣子你比較清楚。所以說眼對色叫做看;耳對聲叫做聽;鼻對香叫做嗅;舌對味叫做嘗;身對觸叫做感;意對法叫做念,這個稍微注意一點,就是這個法是半分的心法,一半是色法,這個法就是心對外境所存留的影像,那麼因爲界中有一半是色法,一半是心法,所以這個法塵是一種色心二法的和合,法塵就是意識的落謝影子,一般講叫做記憶memory記憶就是我們的念頭,我們的念頭。諸法性別…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釋>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