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信,自己才有安全感,才有和諧人際關系;它影響子女未來的家庭、婚姻、社會適應。現在,由于綁架犯罪太多,師長對孩子,並遍在教導防人之心不可無。但若過于危言聳聽,做了過當的暗示,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安全感將會受到危害。我們要教給孩子健康的一面,當然也要教給他們的消極面。但要立足在積極面上才行。
最後,信仰可能是當前教育最缺乏的一環。我們把信仰含糊籠統地視爲宗教迷信。于是,正信了宗教信仰,隨著對封殺迷信的強製性意識,被摒除于教育之外。正信的宗教理念和信仰被遺棄了。人們天生所需要的宗教信仰,開始盲目移轉。在宗教自由的條件下,不少迷信的神壇或寺廟,反而誤導了信仰。而正信的宗教,包括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等,反而沒有發揮應有的教化功能。我們社會的宗教活動,脫離不了怪、力、亂、神,甚至是一種精神困惑的反應。
天是,正信的宗教清流,有必要介紹給新的一代,讓他們接觸生命的本質,看出人生的崇高意義,給予光明的生活引導和待人處世的基本態度。
宗教給予我們安身立命的精神力量,它不是一種強製的教導,而是在生活中的薰陶。正信的宗教情操,促進個人精神生活的成長與圓滿,它能給孩子一項人生的最大財富。在價值紊亂,世途險惡之中,我們離不開苦難與迷失。只有透過宗教的信仰,才有個真正皈依處。清素禅師說:
“世界是佛魔共有的,
最後放下時,
要能入佛,
不能入魔。”
信仰所能給我們的是生命的終極關懷——成佛~~一種精神法界的生命延續,要趨向善良和慈悲。
我認爲信心是精神生活的智慧,有了它,無分男女、老幼、貴賤、貧富,都能得到安穩和悅樂。教育一定要重視信心——自信、信人和信仰,這才能給下一代一個清明的人生坦途。
叁、否定的智慧
我們除了要教導學生信心之外,也要教給他們“否定的智慧。”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習慣于用“是”來表示肯定和支持,用“不”來表示否定與反對。在語言使用上,我們有了刻板印象,總覺得否定是很難爲情的,是跟別人過意不去的,不合作,不成全對方的。肯定則表示自己識大體,支持別人,個性大方而隨和。于是,許多人礙于情面,爲了保持自尊,經常因爲不便說一聲不字,使自己陷于困擾和窘境。
人總是不便婉拒朋友,才會跟他們一起斯混。不能勇于說不,而使自己失去做人的原則。不好意思表達自己不同的看法,造成無謂的損失和困局。事實上,否定的意識一如肯定的意識,同樣具有積極的意義,都能促進思考的清醒,個人的獨立和自由。所以說,肯定與否定的平等的。教導學生時,兩者不可偏廢。
禅家經常教導弟子透過否定去尋找肯定。他們訓練弟子否定自我中心,而促進自我了解,提升自己的感受性,發揮清醒覺察的能力。人總是在抛下對面子和尊嚴的顧慮時,才有幾分自在,少許自由和清醒的思考。因此,唐朝的趙州禅師,最常用否定的方法來啓發學生,特別是弟子們問到什麼是道或什麼是成佛的根本法門時,他總是說:
“無!”
他回答的“無”,不是表示沒有答案,而是“無”這個否定的智慧就是答案。他要你否定一切成見,一切偏見,一切刻板印象,那就能張開法眼,看到最清楚的答案,這時看的人和被看的對象,都處于最真實的“如來”狀態,亦就是人類智慧流露和展現的時刻。
無這個字表示不要被別人的意見所左右。如果一個人很容易被別人的批評或消極性看法所感染,就會打擊自己的信心和豪情,放棄自己秉持的原則,而走向失敗之路。反之,若能否定別人的冷言冷語和消極性批評,自己就能堅持理念,去創造新機運。
日本新力公司的締造者盛田昭夫說,新力公司在一九五七年便向美國貝爾實驗室買到電晶體的專利,他們不斷開發新的電晶體,同時也開發了小型收音機。當時,美國也有一家公司比他們先製造出電晶體收音機。他說,我以銷售員的身分,信心十足到美國推銷自家的收音機。美國公司也派員推銷産品。當時的收音機有真空管放大器,加上使用大型喇叭,音響有分量,能發出好的聲音,消費者對于小收音機興趣缺缺,于是美國公司停掉生産電晶體音收機。然而日本新力公司卻努力開拓市場,他們發現同一個時段有許多節目,而以一個一臺收音機,好收聽自己喜歡的節目爲號召,在推銷上獲得成功,而行銷世界。
新力公司在聽到消極的反應時,瓴導人深通禅家所謂“無”的否定智慧,不受它的影響,而睜開自己的慧眼,淨靜的創造市場奇奇迹。而美國公司卻接受了一個消費者的刻板印象,不懂重去改變消費者的觀念,這就是成改的分野了。唐朝牛頭法融禅師說:
“無心恰恰用,
常用恰恰無。
今說無心處,
不與有心殊。”
禅門所說的“無”即是否定一切刻板的意識情結,用活潑的“心”去待人處事,所以是“無心恰恰用”,而最恒常可用的心卻來自“無”。在這種心境下,“無心”與“有心”並不是絕對的殊異,而是一體之兩面。這是我們所要教給學生的。
于是,我把“無”這個開啓智慧的禅家妙方,取個名字叫“否定的智慧”。它是以否定來發現肯定,以消除塵垢來看清事理,以淨化自心顯露智慧。這個無心妙方要從以下幾個層面去努力:
·否定貪婪才能展現卓越的潛能。
·否定對尊嚴的的執著,才有自由的判斷。
·否定消極的念頭,才衍生積極的態度。
·否定刻板的思考,才能孕育創造的智慧。
貪婪是一種精神生活的病毒,一旦侵入人的思想,就會破壞他的正常思考,老想著投機取巧,來滿足無限的野心和填補無盡的欲望坑洞。我們的社會,貪婪的病毒正流行著。欲利所在,趨之若鹜,把生活看做滿足欲望的手段;把經營事業的理想,扭曲爲發財占有的伎倆。爲了錢,有些人可以放棄經營已上軌道的事業,一賭發財的美夢,人總是在貪婪時,最容易被引誘上當,最容易本末顛倒,只有把貪婪的惡習戒除,才能踏實地成就事業,過成功的生活。因此,破除貪婪的奢靡,是當今教育的首要工作之一。
其次,每一個人都愛面子和排場。這看來很像是自愛,事實上,愛面孔子往往使自己沒有勇氣認錯,而堅持錯到底。爲了顧及顔面,強撐著承擔自己負荷不了的工作,更是愚不可及。人總是在貪婪冒寵時,才把自己的生活糟蹋得緊張忙亂。禅家總是提醒大家:
“人法雙淨,
直心真實。”
人唯有把愛面子和追求別人贊美的虛幻之心放下,不受它的幹擾,自己才能自由的思考和判斷。
無論處理什麼事,只要從自家顔面去考慮,心理負擔自然沈重,做起事來不免虛僞不實。因此,你必須用否定的智慧,把自己追求顔面和虛浮不實的壞習性破除,這樣一顆明辨事理、謙虛求教之心也就自然然展出來。
有智慧的人重視的是真實,愚蠢的人眷顧的是顔面。教學要注意避免誤導學生流于愛面子的虛榮。
其叁,消極的念頭可能是精神生活最頑劣的毒素。消極、逃避、絕望和心灰意賴的意識,可以毀掉一個人的前途,貶抑其豪氣,破壞其健康,斲喪其生機。人在逆境的時候,最容易産生消極的念頭。重病人的,只要一念絕望,病毒就加速吞蝕他的寶貴生命。事業失敗的人,憂郁的情緒可以摧毀其東山再起的豪氣。自怨自艾的人,悲觀的意識,使他抑郁終生。
消極的意念是精神上的貧血,它使人感到夫力和暈眩,前途一片茫然。這時,你要用一聲“無”去否定它。你有沒有聽說守,“禅門一聲無,雲破月圓時。”驅走了消極的心念,心裏便能油然浮現積極與振作的力量。
最後,每個人都要提防自己的刻板思想。禅家所謂“無常”是指時間、環境、潮流、意識形態、經濟生活和文化社會的不停變化。如果以刻板的意識觀念去適應無常瞬息萬變的大脈動,終究要被淘汰的。因此,要培養自己否定既有的刻板觀念,努力充實求知,要有廣博的知識和見聞,也要有多方面的參與和經驗。
所知越少,越容易陷入刻板的狹隘思想,所知越多,越能虛心求證、客觀落實。因此,否定刻板的思想不是要學生學讀書、不思想、不曆練,而是要他們精進的打起精神,多讀、多看、多聽和多參與,而後從中孕育自己的創造性思考;從許多經驗和知識中解脫出來,形成真正有用的智慧。牛頭法融禅師說:
“不住空邊盡,
當照有中無。”
打破刻板的思想觀念,不是叫人什麼都不學,而是要人從許許多多的知識和經驗中,觀照出智慧,而不流于食古不化的刻板。
禅門所揭示的“無”,是一種孕育生活智慧的微妙獨立思考。禅者在“無”的參究和訓練中,否定一切障礙,而令自己優遊于正念之途,這樣才能自由獨立思考,綻放智慧之光。
教師務必要教導學生在紛擾多欲的社會中,及時知道自拔,否則很容易經不起引誘而誤碼入歧途,教導上,最好的方法就是訓練學生參一個“無”字。用“無”來否定誘惑,排遣煩惱,解脫幹擾,泯除消極和怠隋。從而培養其心平氣和。積極向上的志氣。《大學》上說:
“知止而後有定,
定而後能靜,
靜而後能安,
安而後能慮,
慮而後能得。”
禅門的“無”字正是上開精神的表現與實踐,它給予一個人否定的智慧,有能力去除執心,讓自心中的良心和智慧得到展現。
當前的社會價值觀念紊亂,物欲橫流,資訊傳播無處弗及,各說各話,莫衷一是,如果不培養學生“否定的智慧”,將來就無法做正確的抉擇。
現代的教師和父母,要注意培養學生否定的智慧,否則他們會迷失在自由社會的迷宮之中,看不出正義、真理和慈愛的人生坦途。
四、應變的知識
教導下一代適應環境的變遷,是教育上最值得重視的一環。
在高度工業化的社會裏,社…
《覺·教導的智慧 第叁章 人文智慧的啓發》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