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殘障虛弱,但上蒼卻令我相信,這樣的身軀更能表現我的堅毅。祂已爲我治好了病,因爲我不再怨恨,而且試著過正常的生活。”
一位窮困的工人,在學佛之後,得到新的信念。他誠心地說:
“我從年輕到現在,辛勤的工作,只拿到微薄的待遇養家活口,而包商們卻過著富裕的生活。原先我有些難以平衡。有一天的夜裏,我念佛冥思,突然得到殊勝的領會:“啊!我過去工作的努力功不唐捐,我只領受了一點點,大部分的收成都存在極樂世界的銀行,確保我有了往生資糧。”這個人就更精進、更平衡和健康了。
一位經商的年輕人,幾年的努力和儲蓄,被朋友倒掉了。他受害很大,自己的公司也跟著垮了。長期努力的成果,瞬間化爲烏有,還背負著債務,一時心理難以平衡。他在信仰中得到新的解釋而釋懷,在經年的痛苦之後,才領悟到:
“這是一次徹底消業障的曆程。我已看出它的意義,心理得到平服;一切從頭來,學到更多經驗,現在事業也做得稱心。”
從心理谘商的角度看,要維持生活和工作的順利與發展,有幾個簡單的信念,非堅守不可:
·要真實:把事情弄清楚,腳踏實地去做,弄虛作假對你的生活和工作無益;打腫臉充胖子是傻瓜幹的,愛出虛名是大頭病的行徑。
·不優愁:想清楚,做了決定,就該往好處想,努力以赴,追求成功。
·心甘情願:不要滿腹牢騷,抱怨會損害你的元氣;心甘情願工作和生活,反而處處有新機。
·不自私:只想到自己人,看不到更寬廣的視野,同時也是精神抑郁的開始。
無論你的職位、工作、社會地位如何,都必須有一套待人處世的基本信念。人的適應力和精神生活的消長,並非事業做得大,就會稱心如意;也不是權力在手,就有著無窮的滿足感。當一個人拿追逐成功來做唯一的滿足感時,心智開始封閉,創意和智慧受阻,錯誤和傷痛的事隨之而來。因此,無論你的成就高下,都要注意以下修養的信念,以保持良好的生活狀況:
·保持清醒:不要被享受和娛樂綁架。請注意,“福不可以受盡,受盡則緣必孤”。
·避免狂傲:碰到挫折或良機時,越是自大的人,越會使盡全力,窮追猛打。當心“勢不可以使盡,使盡則禍必至”。許多企業家過度投資,最後垮在野心的泡沫裏。
·每天給自己一點快樂:如果你平常就不快樂,你一生也等不到快樂。要注意!努力是一種快樂,愛心助人是一種快樂,欣賞和感恩也是快樂。
·珍惜朋友:友誼給你許多支持和溫暖,但你有受,也要有給才行。
·堅定信仰:正信的信仰,給我們無盡的精神資糧,但你要每天接近祂,才能得到啓發、溫暖和愛。
人生需要基本信念。有了它,就像有了鑰匙一樣,可以打開一扇扇的窗,一道道的門。人生的路是四通八達的,懷著正確的信念,就能自由遊走。在最近的谘商經驗中發現,青少年應有的基本信念顯得相當缺乏。這是當前青少年問題的病根。當然,整個社會所表現出的膚淺、縱容于聲色之娛,更是病根的源頭。這個社會將面臨更嚴重的精神生活難題。但我相信,抱持著正確的信念,就能度過成長過程中的失調和振蕩。
2怎麼解釋就怎麼活
錯誤的解釋,形成錯誤的信念,用它來處理生活與工作,就産生失誤和挫敗。因此,要懂得正確地解釋生活的現實,從中獲得教訓,才有成功的人生。
人的判斷、心情、態度和適應的行動,來自對生活現實的解釋。正確的解釋,帶來成功的回應。錯誤的解釋,形成偏差或消極的信念,做出錯誤的行爲。
每個人都在不斷解釋自己的遭遇。解釋形成信念或勝解,任自己聽命于它;無論對錯,總是信以爲真。同樣碰到挫折,有人覺得“我還很幸運”,沒有弄到一無所有,相信能東山再起,或者還有好前程在等著他。有人則完全絕望,因希望破滅而心灰意冷。正確的解釋,好像人生的一盞燈,給人光明和力量。佛門有一首詩:
“提一燈,
行暗夜,
毋優暗夜,
唯賴一燈。”
人若能對自己的現實,做正確的解釋,心智會不斷成長,胸襟和氣魄也會開展起來。反之,踏在無常的世局裏,免不了倉惶失措。
解釋影響生活甚钜。有些人事業經營不順,或身體不健康,把它解釋成自己的命不好,祖墳風水有問題,或者與某人相沖相克等等。這種不清醒、不科學的解釋,不但失去檢討錯誤,尋求改進的機會,更讓自己陷于無奈,或做出非理性的行爲。一位媽媽相信自己與女兒相克,采取虐待行爲,不但戕害了孩子的身心,自己也觸犯法律;一個青年因爲人際互動沒有處理好,相信沒有人瞧得起他,而把自己孤立起來。這些都是錯誤的解釋所致。
解釋自己過去的遭遇,是一個來回反刍的心理過程。因此不當的解釋會在反覆思考和行爲中增強,把錯誤看成真理,造成心理僵化、無能或潰敗。最常見的第一種缪誤是誇大失敗。特別是對挫折和困境的誇大,令自己覺得困難重重,無法振作。有些人對自己或家人的缺點,做了誇大的解釋,造成感情受創,親密感解體。父母對子女缺點的誇大解釋,導致對子女的絕望,而放棄幫助克服困難的努力。有時因絕望的心情,而對孩子做嚴厲的批評或抨擊。誇大缺點,對婚姻的傷害尤其嚴重,歧見越來越多,從而堅信婚姻無救,而埋葬美好的姻緣。
信心崩潰的第二個因素是忽視積極面。當自己的眼光老停留在消極面時,就會引起沮喪、泄氣和無助之感。誇大消極面和無視于積極面,簡直像孿生雙胞胎,如影隨行。
一位太太因爲先生經常晚歸,而養成誇大消極面的習慣,自己反覆要想:“他經常晚歸,將來天天晚歸,會越來越晚歸。他在外頭有外遇,婚姻就有危機。那時我不再被愛……”于是不安襲上心頭,對先生疑神疑鬼,說了傷和氣的話。誇張先生晚歸的消極面,造成婚姻的沖突。原本互相關懷、了解和支持的愛開始受損,她更陷入痛苦和焦慮之中。
這對夫妻找我晤談時,太太沮喪不安的神情溢于言表。我了解到先生把每月的薪水都交給她,爲了工作的需要,在下班之後還得拜訪幾個客戶,是例行性的活動。不過她始終看的是消極面,而無視于先生行爲的積極意義,這是她痛苦的來源。
其叁,把任何事都聯想到自己的面子上,也會造成錯誤的解釋。“反正大家都在笑我!”“大家知道我離婚了,都用異樣的眼光看我!”“每一個人都在看我這張難看的臉!”“我表達意見,或問問題,別人會認爲我愛現或無知!”當一個人這樣解釋自己的行爲時,心理壓力隨之增大,覺得處處不對勁,腹背受敵。這種錯誤解釋所歸納出來的信念,對個人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造成嚴重的沖擊。
其四,有些人會用“非此則彼”來解釋日常事物。他們的想法是“沒有贊美我,就是對我印象不好!”“學業成績不好就是笨蛋,我是沒有人瞧得起的笨蛋!”這種非此則彼的想法,對于現實環境,造成嚴重錯估和扭曲。當媳婦開始覺得公婆並不喜歡自己時,往後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就有了千困萬難的窘境。
上班的第一天,不苟言笑的直屬上司,會給非此則彼的新進人員帶來不受歡迎的困擾。一直到有一天,彼此有機會交心,才能釋懷。非此則彼的解釋方式,也會帶來諸多意外的效應。一位優秀的經理,可能因爲景氣不好,業績沒有成長,而老板又沒有及時表示安慰,令他以爲失去賞識,而懷跳槽的心意。
其五,你不聽我的話,就是不愛我或不尊重我。這樣解釋人際互動,往往造成親子、夫妻或主管與部屬之間失和。當一個人相信:絕對的服從表示尊重、孝順和同心,意見不同表示彼此決裂時,生活將經常處于攤牌的僵局。例如父親說出重話:“如果你不考醫學系,就別想念大學”、“如果要跟他結婚,就斷絕親子關系”、“如果你不離婚就是不要我們老人家了”這類二選一的思考方式,爲人帶來嚴重的困擾。
另外有一種人,在解釋生活事物上,容易輕易妄下結論。他直覺認爲某些事情不吉利,某些事情好彩頭,不加仔細思考,就做了決定。過去鄉下人有一種習慣,在相親的當天,只要家裏出了點小差池,例如小雞死了,碗盤打破了,那麼這門婚事就別想再提。無論相親的主角多麼互相心儀,父母親的態度總是“免談!”這就是典型的妄下結論。
有些人沒有任何事實證明他能力差,卻一口咬定自己沒有本事;他們灰心,自甘墮落,過頹廢的日子。更荒缪的是這些人相信算命,不相信努力和創造;相信過去一兩次不如意的經驗,而再也不肯做新的嘗試。他們嫉妒別人命好,怨歎自己命苦,更經常抱怨上蒼的不公。
有時,思考上的過度類化,也會帶來錯誤的信念。人如果連番遭到不幸,屋漏偏逢連夜雨,就會使一個人做了過度的類化,産生消極的思想和態度。這在人際關系上特別明顯,例如年輕人邀約女生出遊,連續吃了閉門羹,信心不足的人就會産生過度類化,覺得自己不受歡迎,而沮喪退縮起來。
有些孩子,在家裏所受贊美過多,初到學校,因爲老師要照顧全班,未能給他足夠的關愛,就覺得老師不喜歡他、同學對他不夠友善。他做了過度類化,一直以爲別人不喜歡他或排擠他,而造成初入學時的適應不良。父母或師長若不能及時予以協助,孩子將會因此而受到心理創傷。
人因爲解釋事情錯誤,形成錯誤的觀念或信念,再用它來處理生活與工作,就會産生失誤和挫敗,于是在精神生活上受到打擊,在情緒上發生更多困擾。因此,人要懂得正確地解釋生活的現實,從中獲得正確的教訓,心智才會健康。我對于如何解釋生活現實,做以下建議:
·一個事件有很多構成因素,失敗並非所有因素都做錯了。所以要找出錯誤的真正原因,設法改進它。至于正確無誤的部分,要看清它,保存它,爲這些優點表示慶幸。
·不能專找自己的失敗來評論自己的價值。…
《尋找著力點 第二篇 保持正確的信念》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