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残障虚弱,但上苍却令我相信,这样的身躯更能表现我的坚毅。祂已为我治好了病,因为我不再怨恨,而且试著过正常的生活。”
一位穷困的工人,在学佛之后,得到新的信念。他诚心地说:
“我从年轻到现在,辛勤的工作,只拿到微薄的待遇养家活口,而包商们却过著富裕的生活。原先我有些难以平衡。有一天的夜里,我念佛冥思,突然得到殊胜的领会:“啊!我过去工作的努力功不唐捐,我只领受了一点点,大部分的收成都存在极乐世界的银行,确保我有了往生资粮。”这个人就更精进、更平衡和健康了。
一位经商的年轻人,几年的努力和储蓄,被朋友倒掉了。他受害很大,自己的公司也跟著垮了。长期努力的成果,瞬间化为乌有,还背负著债务,一时心理难以平衡。他在信仰中得到新的解释而释怀,在经年的痛苦之后,才领悟到:
“这是一次彻底消业障的历程。我已看出它的意义,心理得到平服;一切从头来,学到更多经验,现在事业也做得称心。”
从心理谘商的角度看,要维持生活和工作的顺利与发展,有几个简单的信念,非坚守不可:
·要真实:把事情弄清楚,脚踏实地去做,弄虚作假对你的生活和工作无益;打肿脸充胖子是傻瓜干的,爱出虚名是大头病的行径。
·不优愁:想清楚,做了决定,就该往好处想,努力以赴,追求成功。
·心甘情愿:不要满腹牢骚,抱怨会损害你的元气;心甘情愿工作和生活,反而处处有新机。
·不自私:只想到自己人,看不到更宽广的视野,同时也是精神抑郁的开始。
无论你的职位、工作、社会地位如何,都必须有一套待人处世的基本信念。人的适应力和精神生活的消长,并非事业做得大,就会称心如意;也不是权力在手,就有著无穷的满足感。当一个人拿追逐成功来做唯一的满足感时,心智开始封闭,创意和智慧受阻,错误和伤痛的事随之而来。因此,无论你的成就高下,都要注意以下修养的信念,以保持良好的生活状况:
·保持清醒:不要被享受和娱乐绑架。请注意,“福不可以受尽,受尽则缘必孤”。
·避免狂傲:碰到挫折或良机时,越是自大的人,越会使尽全力,穷追猛打。当心“势不可以使尽,使尽则祸必至”。许多企业家过度投资,最后垮在野心的泡沫里。
·每天给自己一点快乐:如果你平常就不快乐,你一生也等不到快乐。要注意!努力是一种快乐,爱心助人是一种快乐,欣赏和感恩也是快乐。
·珍惜朋友:友谊给你许多支持和温暖,但你有受,也要有给才行。
·坚定信仰:正信的信仰,给我们无尽的精神资粮,但你要每天接近祂,才能得到启发、温暖和爱。
人生需要基本信念。有了它,就像有了钥匙一样,可以打开一扇扇的窗,一道道的门。人生的路是四通八达的,怀著正确的信念,就能自由游走。在最近的谘商经验中发现,青少年应有的基本信念显得相当缺乏。这是当前青少年问题的病根。当然,整个社会所表现出的肤浅、纵容于声色之娱,更是病根的源头。这个社会将面临更严重的精神生活难题。但我相信,抱持著正确的信念,就能度过成长过程中的失调和振荡。
2怎么解释就怎么活
错误的解释,形成错误的信念,用它来处理生活与工作,就产生失误和挫败。因此,要懂得正确地解释生活的现实,从中获得教训,才有成功的人生。
人的判断、心情、态度和适应的行动,来自对生活现实的解释。正确的解释,带来成功的回应。错误的解释,形成偏差或消极的信念,做出错误的行为。
每个人都在不断解释自己的遭遇。解释形成信念或胜解,任自己听命于它;无论对错,总是信以为真。同样碰到挫折,有人觉得“我还很幸运”,没有弄到一无所有,相信能东山再起,或者还有好前程在等著他。有人则完全绝望,因希望破灭而心灰意冷。正确的解释,好像人生的一盏灯,给人光明和力量。佛门有一首诗:
“提一灯,
行暗夜,
毋优暗夜,
唯赖一灯。”
人若能对自己的现实,做正确的解释,心智会不断成长,胸襟和气魄也会开展起来。反之,踏在无常的世局里,免不了仓惶失措。
解释影响生活甚钜。有些人事业经营不顺,或身体不健康,把它解释成自己的命不好,祖坟风水有问题,或者与某人相冲相克等等。这种不清醒、不科学的解释,不但失去检讨错误,寻求改进的机会,更让自己陷于无奈,或做出非理性的行为。一位妈妈相信自己与女儿相克,采取虐待行为,不但戕害了孩子的身心,自己也触犯法律;一个青年因为人际互动没有处理好,相信没有人瞧得起他,而把自己孤立起来。这些都是错误的解释所致。
解释自己过去的遭遇,是一个来回反刍的心理过程。因此不当的解释会在反覆思考和行为中增强,把错误看成真理,造成心理僵化、无能或溃败。最常见的第一种缪误是夸大失败。特别是对挫折和困境的夸大,令自己觉得困难重重,无法振作。有些人对自己或家人的缺点,做了夸大的解释,造成感情受创,亲密感解体。父母对子女缺点的夸大解释,导致对子女的绝望,而放弃帮助克服困难的努力。有时因绝望的心情,而对孩子做严厉的批评或抨击。夸大缺点,对婚姻的伤害尤其严重,歧见越来越多,从而坚信婚姻无救,而埋葬美好的姻缘。
信心崩溃的第二个因素是忽视积极面。当自己的眼光老停留在消极面时,就会引起沮丧、泄气和无助之感。夸大消极面和无视于积极面,简直像孪生双胞胎,如影随行。
一位太太因为先生经常晚归,而养成夸大消极面的习惯,自己反覆要想:“他经常晚归,将来天天晚归,会越来越晚归。他在外头有外遇,婚姻就有危机。那时我不再被爱……”于是不安袭上心头,对先生疑神疑鬼,说了伤和气的话。夸张先生晚归的消极面,造成婚姻的冲突。原本互相关怀、了解和支持的爱开始受损,她更陷入痛苦和焦虑之中。
这对夫妻找我晤谈时,太太沮丧不安的神情溢于言表。我了解到先生把每月的薪水都交给她,为了工作的需要,在下班之后还得拜访几个客户,是例行性的活动。不过她始终看的是消极面,而无视于先生行为的积极意义,这是她痛苦的来源。
其三,把任何事都联想到自己的面子上,也会造成错误的解释。“反正大家都在笑我!”“大家知道我离婚了,都用异样的眼光看我!”“每一个人都在看我这张难看的脸!”“我表达意见,或问问题,别人会认为我爱现或无知!”当一个人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心理压力随之增大,觉得处处不对劲,腹背受敌。这种错误解释所归纳出来的信念,对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造成严重的冲击。
其四,有些人会用“非此则彼”来解释日常事物。他们的想法是“没有赞美我,就是对我印象不好!”“学业成绩不好就是笨蛋,我是没有人瞧得起的笨蛋!”这种非此则彼的想法,对于现实环境,造成严重错估和扭曲。当媳妇开始觉得公婆并不喜欢自己时,往后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就有了千困万难的窘境。
上班的第一天,不苟言笑的直属上司,会给非此则彼的新进人员带来不受欢迎的困扰。一直到有一天,彼此有机会交心,才能释怀。非此则彼的解释方式,也会带来诸多意外的效应。一位优秀的经理,可能因为景气不好,业绩没有成长,而老板又没有及时表示安慰,令他以为失去赏识,而怀跳槽的心意。
其五,你不听我的话,就是不爱我或不尊重我。这样解释人际互动,往往造成亲子、夫妻或主管与部属之间失和。当一个人相信:绝对的服从表示尊重、孝顺和同心,意见不同表示彼此决裂时,生活将经常处于摊牌的僵局。例如父亲说出重话:“如果你不考医学系,就别想念大学”、“如果要跟他结婚,就断绝亲子关系”、“如果你不离婚就是不要我们老人家了”这类二选一的思考方式,为人带来严重的困扰。
另外有一种人,在解释生活事物上,容易轻易妄下结论。他直觉认为某些事情不吉利,某些事情好彩头,不加仔细思考,就做了决定。过去乡下人有一种习惯,在相亲的当天,只要家里出了点小差池,例如小鸡死了,碗盘打破了,那么这门婚事就别想再提。无论相亲的主角多么互相心仪,父母亲的态度总是“免谈!”这就是典型的妄下结论。
有些人没有任何事实证明他能力差,却一口咬定自己没有本事;他们灰心,自甘堕落,过颓废的日子。更荒缪的是这些人相信算命,不相信努力和创造;相信过去一两次不如意的经验,而再也不肯做新的尝试。他们嫉妒别人命好,怨叹自己命苦,更经常抱怨上苍的不公。
有时,思考上的过度类化,也会带来错误的信念。人如果连番遭到不幸,屋漏偏逢连夜雨,就会使一个人做了过度的类化,产生消极的思想和态度。这在人际关系上特别明显,例如年轻人邀约女生出游,连续吃了闭门羹,信心不足的人就会产生过度类化,觉得自己不受欢迎,而沮丧退缩起来。
有些孩子,在家里所受赞美过多,初到学校,因为老师要照顾全班,未能给他足够的关爱,就觉得老师不喜欢他、同学对他不够友善。他做了过度类化,一直以为别人不喜欢他或排挤他,而造成初入学时的适应不良。父母或师长若不能及时予以协助,孩子将会因此而受到心理创伤。
人因为解释事情错误,形成错误的观念或信念,再用它来处理生活与工作,就会产生失误和挫败,于是在精神生活上受到打击,在情绪上发生更多困扰。因此,人要懂得正确地解释生活的现实,从中获得正确的教训,心智才会健康。我对于如何解释生活现实,做以下建议:
·一个事件有很多构成因素,失败并非所有因素都做错了。所以要找出错误的真正原因,设法改进它。至于正确无误的部分,要看清它,保存它,为这些优点表示庆幸。
·不能专找自己的失败来评论自己的价值。…
《寻找著力点 第二篇 保持正确的信念》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