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但不能太黏;要留一點個別開展工作和生活的空間。
·有誤會或賭氣,要當天化解;不能拿對方當出氣筒。
·婚姻要互相教育才能維系得好,要適當地說出你的心意和想法,不可以等著對方來猜測或生悶氣。
·與異性朋友交往要保持公開,避免與異性單獨私處。
以上這些問題,會一一被提出來討論。我誠心告訴他們,建立互動的規範,能使夫妻感情更爲親密;但是規範不能把人綁死,那就會失去創意和豐富的生活內容。
我看過許多夫妻在結婚之後,似乎對朋友的交往疏遠了;他們彼此綁得緊緊的,這會失去活力和社交,影響生涯的發展。相對的,有些人結婚之後,還是未改過去單身時的習慣,喜歡個人自由,並以此表現自己的風格,我認爲這樣不容易經營出好婚姻。
與年輕人晤談的次數越多,越熱衷于把所知道的告訴他們,對他們的祝福也就更加虔誠有用。不過,最重要的課題是幫助他們建立一個成長的家庭,讓他們能主動學習,主動覺察,教他們透過愛與學習來締造幸福的婚姻。
3愛語的力和美
批評責備太多會傷和氣、會鈍锉部屬或子女的銳氣;灌迷湯式的贊美,會變成虛情假意,或失去真心和誠信,贻害也就難免。
人際溝通和交流,大部分靠語言來表達;人如果能相互支持就能互相攝受,從而發展友誼,建立感情,培養出互助合作和彼此尊重的美德。更重要的是良好的溝通,還可以引發知識的交流,互相啓發,成爲智慧成長的動力。所以佛陀提醒我們,人際的交互攝受,修行的的彼此砥砺,必須透過愛語才辦得到。
愛語不是好聽的話,不是谄媚的語言,而是贊美或贊歎。當一個人懂得欣賞他人的優點,肯定別人的好處,就能使對方有信心和你說話,有興致跟你作由衷的交談。《無量壽經》所謂:
“和言愛語。”
指的就是隨著對方的根性,善言慰喻,由是而生親近,引發其興趣和信心。因此,愛語是教化所必須,是建立幸福家庭與和諧的人際關系所必要。
有一天,一個朋友告訴我說,他檢查孩子的作業,有一篇讀書報告寫的並不認真,錯別字不打緊,連文字也不工整通順,一看便知孩子在打馬虎眼。可是,教師的評語卻是:“我很欣賞你的觀點。”他很不以爲然,認爲像這種水准的作業應該給孩子一些指責才對。于是打了電話給老師,要求嚴加教誨,並說出自己對評語的不同意見。結果老師對他說:
“先生!對孩子批評太多會貶損他的自信,給孩子太多指責會令其失去學習的興趣;孩子有一點好見解就應該表示欣賞。”
每一個人都需要別人的重視,特別是兒童的人格發展,如果得不到別人的欣賞、接納和支持,他的自尊就健全不起來。心理學研究指出:“自尊是健康人格的資糧。”人總是結合自己的優點,去拼湊成強壯的自我觀念。最近,有一位家長向我訴苦,他說:
“我的孩子考上高中,那是一所不理想的學校;我警惕他說,那所學校辦得並不理想,若不用功,前途就受到影響……”聽了他的話,我很認真的告訴他:
“你這樣說話會打擊孩子上學的士氣;既然決定上這所學校,卻又嫌這所學校不好,怎能鼓勵孩子,讓他積極振作呢?”
夫妻之間的溝通,社交上的人際往來,都需要愛語,有愛語才能增進彼此的信心和親密感,它使人享有愛、價值感和不孤獨的自在感。因此,每一個人都要懂得欣賞和贊美別人,同時也要減少批評別人。
愛語是美的,人受到欣賞時的喜悅,必然溢于言表;受到重視時,兩頰會泛出信心的微笑;受到稱贊時會快樂地歌詠,歡喜地起舞,它既是健康也是美麗。凡是懂得用愛語的人,家庭都幸福,子女必然健康好學,人際關系也會和諧。幸運之神總是對懂得愛語的人招呼。
我對于如何使用愛語,已有一些心得,特別是多年的谘商經驗,我得到的結論是:批評責備太多會傷和氣、會鈍锉部屬或子女的銳氣;灌迷湯式的贊美,會變成虛情假意,或失去真心和誠信,贻害也就難免。我願意提出幾點使用愛語的要領,以供參考:
·欣賞和贊美必須真有其事,不可以濫說好話。
·欣賞和贊美不一定對其成果,有時成果不理想,但努力的精神更值得贊美。
·誠懇地說出你的意見,不加批評,仍不失爲愛語。
·說的話必須真心,不能虛情假意。
·人的表現,一定有好的一面,也有缺陷的一面,要能欣賞好的,才能指正缺點。
·欣賞或指正缺點,要注意對事不對人。
·要在適當時間表達你的愛語,有時適合在個別相處時說,有時適合在朋友或家人面前說。
愛語在教育子女上,具有決定性的教導功能。愛語或贊美固然能激勵孩子,但若孩子自知做得不夠好,你還是給他贊美,會被誤以爲:“這樣已經夠了,既然父母都滿意,以後不必再加努力。”那麼愛語就失去價值了。
在教導上,不應得的稱贊,會使孩子失去努力的動機;習慣性的贊美使人感到厭惡。你必須真心,並讓孩子覺得真有那件事,而構成一種成就感,這才是愛語。
愛語有時不是透過語言,而是透過你的欣慰、欣賞和受感動的表情,做更直接的表示,那種無聲勝有聲的贊美,更能産生激勵或溫馨的效果。我年輕時,第一次去做買賣回家,看到母親那安慰的表情,令我得到無比的鼓勵。
請多用愛語。它很美,能給人帶來希望和努力創造的勇氣。它是一種力量,能把人際的距離拉近,成爲和諧親密的關系。
4純真踏實的愛情
越是單純的夫妻之愛越是幸福;越肯學習,懂得福慧增長的人,越容易開展美妙豐裕的人生。這樣的生活與貧富無關,與貴賤無涉,它的重點是純樸和真實。
幾天前,一對年輕朋友到家裏來,邀我在他們婚禮上,說幾句祝福的話。對于年輕晚輩的請求,我總是尺可能滿他們的願。不過,典禮當天我正好另有要事,不能爲他們祝福。這對年輕人靈機一動,要我當時就爲他們祝福。他們告訴我說,祝福是沒有時間和空間限製的,老師的祝福是我們最珍惜的。
“你們希望我怎麼祝福?”
“我們希望老師祝我們幸福,在人生的路上不斷學習和成長,彼此互愛。”
“我已爲你們祝福好了。”
“爲什麼?”
“心想事成,再加上師母和老師的見證,幸福必當實現。佛經中商說過,“初發心菩薩功德不可思議”,兩位結爲夫妻的初發必,竟是如此單純,所以幸福必當實現。越是單純的夫妻之愛越是幸福;越肯學習,懂得福慧增長的人,越容易開展美妙豐裕的人生。”
“我們跟老師和師母相識,總覺得你們愛情深厚,溫柔喜樂,無論在工作、生活、家庭氣氛各方面,都很惬意。你能告訴我們,這是怎麼經營出來的?”
于是,我開始爲他們解釋,工作當然要盡心勤奮,有時甚至是含辛茹苦的;但在生活上要恬淡簡樸,要自然,要寬容,切忌兩個人陷入批評、防衛和敵意的陷阱。此外,家庭生活要純真才好,不要委屈人,不要壓抑或批評人,當然也要接納生活環境,隨緣歡喜的生活。
唐朝的臨濟禅師認爲,生活中最高妙的事就在“人境俱不奪上”,這樣的生活態度是很惬意自在的。所以臨濟禅師對它的解釋是:
“王登寶殿,
野老讴歌。”
這是說,保持純真無邪,生活就變得閑適,自己就當了主人,像登上王座的國王那般尊榮;自己就變得喜悅自在,像野老閑來無事,調起嗓子唱起歌來。
談到這裏,這對年輕人似乎很羨慕神往。我接著告訴他們,這樣的生活與貧富無關,與貴賤無涉,它的重點是純樸和真實,但我也相信,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工作和事業也大抵不差。
秀真是一位講求實際的人,在聽完上述談話時說,“你們要問問老師美滿婚姻的是什麼?”倆個人睜著大眼,期盼我說出個中道理。我當然不能辜負他們登門求教,就把多年來觀察所得告訴他們。
首先,要了解愛需要時間。夫妻要有時間相處,陪伴對方談話和交心,要懂得互相支持和接納,更要互相關懷和負責。愛與時間是分不開的,對于孩子更需要愛與時間,否則對其心智成長,會有不利的影響。每天,抽時間跟家人交心,是維持家人幸福的第一定則。
其次是負起責任。所謂負責就是擔當或承擔,能爲對方設想,給予協助。凡事雙方有共同的信念,實際去做,就形成了合作與默契。夫妻的默契經常給彼此帶來無限的安慰和溫馨。
其叁要懂得寬容。不可以得理不饒人,要避免互相攻讦,造成賭氣和對立。要注意!寬容可以化解誤會,修補錯誤和生活瑕疵。寬容是仁風義懷的素材,同時也是身心健康的護欄。
看看兩個年輕的笑顔和專注的眼神,似乎在告訴我們,“請繼續說下去吧!這就是對我們最誠摯的祝福。”這時,我們轉入交談,他們問了許多問題,我們也毫不保留地說出生活的經驗。大家談得投機又高興,不但讓他們分享我們的心得,自己也在回顧中領略到更多。
夜漸深,該是送客的時候,秀真催著他們回家,她說,“婚姻要有共同的規範來維持它的甜美;就像現在,時間到了就該回家一樣,維持生活的正常就有幸福。”我們在門口目送他們離去。他們在接受祝福之後,走起路來,顯得格外輕快喜悅。
5家居清趣
經營家庭清趣,就像經營一塊富庶的大地。讓孩子得以健壯成長,從而發展良好的自律和興趣。開展他們自己的生涯。成人有了它才有應付挑戰、肩負責任的本錢。
家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地方。孩子一放學就飛奔地回家,因爲那兒有父母親的慈愛迎接他,有香熱的餐點在等著他。上班族也一樣,一下班就要趕回家,因爲那兒是自己的歸宿。它安全溫暖,是精神和希望寄托的地方。我知道,家是心靈生活的天地,沒有它就叫無家可歸,就失去依靠,就成爲漂泊的流浪人。
家像是花圃一樣,它供應了花木的營養。硗薄的花圃,只能長出泛黃的花草,甚至孕育不出…
《隨緣成長 第叁篇 隨緣經營家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