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隨緣成長 第二篇 隨興培養心情▪P3

  ..續本文上一頁,這樣比較安全。”我知道馬蟥總是附著在不容易看到的地方,牠一嗅到人的體味就會彈跳過來,貼在人身上汲血。如果沒有察覺,牠可以吸掉十幾西西的血,而且在馬蟥吸飽血掉落之後,被螫吮處還地繼續流血不止。在山上工作的人都很注意預防牠的侵襲,所以我張大了嘴巴,一口一口把自父親手中緩緩例下的山泉水喝光。

  我喝得很過瘾、很舒暢,清涼得像這一輩子再也不會受渴的感覺。父親笑容滿面,沒說一句話,卻在我的心中留下述說不完的溫馨和詩篇一般的回憶。我知道這就是溫柔,是人性中美得像那清涼直滲肺腑的山泉水。我可以了解老子說的“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因爲它是何等的柔,我們的身心都需要水,而溫柔就是心靈生活的水。

  還有一次,我又被父親的溫柔感動。那是我念大學的時候,他只身在臺北作水果生意。當時,他生意失敗,身負債務,手頭當然拮據,可是我缺生活費用時又不得不找他資助。那是一個嚴冬酷冷的夜晚,我去找父親要經援,正巧他外出,得不到經援的沮喪落寞于焉襲上心頭,我獨自踽踽走出中央市場,凜冽的風刮得我發抖。正當轉角處,我看到父親的身影,正在一個露天面攤的位子坐下。我喜出望外走過去,跟父親打招呼。

  父親在寒風中也發抖,夜裏快八點了,他尚未用晚餐,嘴唇凍得發紫。一見到我,立刻要我一起吃面;一碗熱騰騰的湯面,吃進肚子裏有說不出的溫馨。他關心我的生活情形,兩人作了簡單的交談,因爲風大天氣冷,我們只好狼吞虎咽,草草結束面食。他知道我的來意,從口袋中掏出一把鈔票,“這是今晚收到的賬款,通通給你;天寒地凍要吃飽穿暖才行。”他凍得發抖的手,從懷裏拿出暖暖的現金交給我。當時,我感動得眼淚奪眶而出。

  這些點滴舊事,每當我憶往的時候,都會活生生的浮現腦海。我總覺得父親雖然急脾氣,但也留給我不少溫柔的往事。這些感人的記憶,卻成爲我一生中最大的財富,從中我不斷地反刍,成爲生活的態度與智慧,更重要的是它給我幸福和生活的價值觀念。

  生活中有嚴肅的一面,有溫柔的一面,這兩者相得益彰,無論在待人接物、夫妻之道、親子之情都各有嚴肅和溫柔面。依我看來,嚴肅給我樣振奮和能力,而溫柔給予我們靈魂和幸福感。

  6綿芋和木樁的啓示

  家人彼此要互相扶持,家才會有溫馨;同事需要互相扶持,才會衆志成城發揮力量;國家社會也是一樣的。

  過去我任職的教育部訓育委員會,是一個道地的學習型組織。每星期同仁們一定會分組討論,分享工作經驗,彼此互相支持鼓勵。每隔兩個星期舉行全體研習,請專家學者來作專題演講。當然,所談的主題均與訓輔工作有關,所以,我們的士氣高昂,合作的氣氛良好,新的構想和創意不斷激發出來。

  有一次,我跟同仁講話,對于大家的表現表示激賞,尤其是同仁彼此對業務相互了解,互相協助,使工作效率提高,更創造了如同家人般的友誼和溫馨。于是,我爲他們說了一段有趣的比喻。我說:

  “大家能夠互助合作,共同激發創意和熱情,這種工作態度,已成爲我們每個人性格的一部分。這裏的每一個人,無論到那裏,都會有創意,能生根發芽而茁壯。大家要好好珍惜這種高貴的生命力。

  “我給大家一個比喻,好記得這段時間所獲得的經驗和智慧。你們可曾有過一種芋頭俗名叫綿芋的嗎?這種芋頭,肉質是白色的,松軟柔綿,味道香美。它長在田裏,就會往四面八方伸展出去,長出一個個小芋頭,就是那群小芋頭最香甜可口。一年之後,那些小芋頭又往外伸展出去。

  “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向綿芋學習,在工作和待人上,要向四周伸出服務和熱忱,結更多的善緣,好獲得更豐碩的成果。人的成功妙訣就在這點上:肯結緣,肯服務,永遠保持活力和熱忱,就會有大豐收。

  “另一種芋頭名字叫槟榔心芋,它只管自己成長,卻一直孤零零的一個,沒有結緣,沒有擴展,長得再好也只有一個,它發展不出去。

  “所以!各位要記得綿芋的啓示。保持現有的活力,不但能把訓輔工作推展出去,同時還能培養開展自己人生的性格。將來無論到那裏,都能茁壯發展。”

  記得這是一個星期叁的下午,是在傳達部務會議決策後的講話。由于語出真誠,同仁的表情顯得親切,有著意猶未盡,希望我多講幾句話的神情。我有感而發,又作了一個比喻,來說明同仁們互助合作的好習慣。我說:

  “合作與相互扶持是人類進步的動力。佛學上所謂“和敬”就是互相尊重和彼此合作扶持的意思。大家今天能培養出這樣的好習慣,是自己人生的一大成就,這個智慧可以用來成家,更可用來創業。請聽聽我的比喻:人的手裏,要經常握著木樁,看到樹將例下來或者歪斜了,就要去撐著它。你看到周遭的人,在生活上、心理上、境遇上需要你扶持時,請用那無形的木樁去支持他們。

  “家人彼此要互相扶持,家才會有溫馨,同事需要互相扶持,才會衆志成城發揮力量;國家社會也是一樣的。凡是不懂得合作和互相扶持的團體,最後必然落得離心離德,士氣渙散。

  “教師要先扶持學生的信心,然後才可以指正錯誤。外科醫生要先維持病人的體力,才能動手割除病竈。扶持這件事,就用木樁來作比喻,那麼請記得手邊要隨時帶著扶持別人的木樁備用。”

  綿芋和木樁只是隨興的比喻,對我而言,說過之後就把它“放下”,但是同仁們卻有了熱烈地回響。我常耳聞他們說“綿芋”,說“木樁”,令我覺得莞爾溫馨。第二個星期,我到五樓的辦公室,負責編輯輔導雙月刊的同仁向我催稿。我說,“啊!豬頭皮炸不出油來,怎麼辦?”另一位同仁卻說,“我們不怕你交不出稿來,因爲有綿芋也有木樁。”我真感謝這樣的提醒,當晚我把它寫成文章,和大家分享。

  7成長與墮落的分野

  當個人受到嚴重的威脅或面對絕望時,消極性的沖動會突然竄起,不能從中解脫出來,就會失去光明和快樂;若能擺脫它的糾纏,智慧和安定感就産生力量。

  一般人毫無疑問地認爲,人應當經一事長一智,隨著經驗的累積,心智不斷成長,解決問題的本事會更多。但卻很少注意到,人的心理底層,同時存在著一種相反的力量,它被稱爲自我毀滅的沖動。當個人受到嚴重的威脅或面對絕望時,這種消極性的沖動會突然竄起,不自覺地走向自暴自棄,甚至自我毀滅。

  人類精神生活就是要超越這個野性的沖動,不要被自暴自棄或自毀前程所困。我們可以觀察到,心智健全的人,他們可以接受挫折的失敗,有耐力承受痛苦,而不會自暴自棄;在經過蓄勁和療傷之後,再度向前挺進。心智健全與否的主要分野,就在于能否化解這股沖動,創造更高層次的精神生活。

  我觀察到自暴自棄、墮落、自殺或自我傷害的人,就是任由這股自我毀滅的沖動肆虐,戕害其生活。而人類精神生活的終極目標,就是要從這些邪惡力量中解脫出來。不能從中解脫出來,就會失去光明和快樂;若能擺脫它的糾纏,智慧和安定感就産生力量。經上所謂:

  “世間是佛與魔共存的,

  但要歸于佛,

  而不是歸于魔。”

  現在我更知道念佛的道理,每當空閑,我總是提起正念來念佛,讓自己和精神世界的光明和力量感應,就像充電一樣,得到無比的喜悅和積極的態度。

  心智健全的人有幾個特質。首先,他們不逃避現實,卻更進一步去認清事實。他們了解自己的需要,也清楚地掌握目標,面對現實,設法解決。他們既不逃避現實,也不作白日夢:他們竭力克服障礙,並具備良好的挫折容忍力。

  其次是他們喜歡自己,對自己有信心;適應力高,解決問題能力好的人,自然會對自己感到滿意和喜歡。從許多適應不良的個案中,看出案主的共同特徵是不喜歡自己,而且有自貶身價或憎恨自己的現象。不喜歡自己的人容易自暴自棄的人容易自暴自棄,喜歡自己的人,則樂觀進取。

  喜歡自己的人,未必在各方面優于別人,他們的特質是自愛;能接納自己,珍惜自己所有的去成長、去實現、去發揮創意。這些人有其健全的自我形象,所以能不斷學習和成長。真能隨緣成長的人,都具備這種特質。

  我發現那些喜歡自己的人,心理比較不容易受創;相對的,憎恨自己的人,不但常常心情不好,即使有機會也施展不開。喜歡自己和不喜歡自己之間,最大的分野是眼光不同——前者著眼于自己擁有的,善于運用現有的知識和經驗;後者著眼于自己沒有的,所以經常挑剔自己,形成退卻或自卑。

  其叁是喜歡別人,有愛護別人的習慣,能容忍別人的缺點,欣賞別人的優點。他們的人際關系較好,善于溝通,能結合更多人的力量,完成艱難的工作。喜歡別人就能跟別人合作,這些人知道的訊息比較多,得到的支助也多。他們對待朋友有情有義,別人也願意和他共事。

  不喜歡別的人,敵意較高,會爲芝麻小事而動肝火。他們對別人的陳訴缺乏聆聽的習慣,所以同理心較差,對人的了解也不夠,這在待人接物上,形成嚴重的障礙。

  其四是清楚的目標,並透過對于目標的努力,創造自己的前途和成就感。人有了目標和方向,就能克服種種遭遇,實現自己的人生。他明白人生免不了有挫折,世事無常難測,但他有了目標,念茲在茲,勇于學習和接受挑戰,終究有了自我肯定的本錢。這包括獻身某種價值觀念,如愛、智慧、宗教;或者實現生涯的目標,如完成自己的抱負和事業;或者對人生的體驗,如旅行或某種興趣的培養。有目標的人就能維持平衡,沒有目標的人總是在風雨中飄搖不定。

  心智健全表示能不斷學習成長,肯去面對問題,設法克服解決。他們不會被自我毀滅的沖動所支使,其生活態度是積極振作,能開展創意和生活的情趣,這是我在谘商工作中所發現的真理。

  8掙脫自毀的沖動

  每一個人心中有兩種勢力,一股是通往光明…

《隨緣成長 第二篇 隨興培養心情》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