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这样比较安全。”我知道马蟥总是附著在不容易看到的地方,牠一嗅到人的体味就会弹跳过来,贴在人身上汲血。如果没有察觉,牠可以吸掉十几西西的血,而且在马蟥吸饱血掉落之后,被螫吮处还地继续流血不止。在山上工作的人都很注意预防牠的侵袭,所以我张大了嘴巴,一口一口把自父亲手中缓缓例下的山泉水喝光。
我喝得很过瘾、很舒畅,清凉得像这一辈子再也不会受渴的感觉。父亲笑容满面,没说一句话,却在我的心中留下述说不完的温馨和诗篇一般的回忆。我知道这就是温柔,是人性中美得像那清凉直渗肺腑的山泉水。我可以了解老子说的“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因为它是何等的柔,我们的身心都需要水,而温柔就是心灵生活的水。
还有一次,我又被父亲的温柔感动。那是我念大学的时候,他只身在台北作水果生意。当时,他生意失败,身负债务,手头当然拮据,可是我缺生活费用时又不得不找他资助。那是一个严冬酷冷的夜晚,我去找父亲要经援,正巧他外出,得不到经援的沮丧落寞于焉袭上心头,我独自踽踽走出中央市场,凛冽的风刮得我发抖。正当转角处,我看到父亲的身影,正在一个露天面摊的位子坐下。我喜出望外走过去,跟父亲打招呼。
父亲在寒风中也发抖,夜里快八点了,他尚未用晚餐,嘴唇冻得发紫。一见到我,立刻要我一起吃面;一碗热腾腾的汤面,吃进肚子里有说不出的温馨。他关心我的生活情形,两人作了简单的交谈,因为风大天气冷,我们只好狼吞虎咽,草草结束面食。他知道我的来意,从口袋中掏出一把钞票,“这是今晚收到的账款,通通给你;天寒地冻要吃饱穿暖才行。”他冻得发抖的手,从怀里拿出暖暖的现金交给我。当时,我感动得眼泪夺眶而出。
这些点滴旧事,每当我忆往的时候,都会活生生的浮现脑海。我总觉得父亲虽然急脾气,但也留给我不少温柔的往事。这些感人的记忆,却成为我一生中最大的财富,从中我不断地反刍,成为生活的态度与智慧,更重要的是它给我幸福和生活的价值观念。
生活中有严肃的一面,有温柔的一面,这两者相得益彰,无论在待人接物、夫妻之道、亲子之情都各有严肃和温柔面。依我看来,严肃给我样振奋和能力,而温柔给予我们灵魂和幸福感。
6绵芋和木桩的启示
家人彼此要互相扶持,家才会有温馨;同事需要互相扶持,才会众志成城发挥力量;国家社会也是一样的。
过去我任职的教育部训育委员会,是一个道地的学习型组织。每星期同仁们一定会分组讨论,分享工作经验,彼此互相支持鼓励。每隔两个星期举行全体研习,请专家学者来作专题演讲。当然,所谈的主题均与训辅工作有关,所以,我们的士气高昂,合作的气氛良好,新的构想和创意不断激发出来。
有一次,我跟同仁讲话,对于大家的表现表示激赏,尤其是同仁彼此对业务相互了解,互相协助,使工作效率提高,更创造了如同家人般的友谊和温馨。于是,我为他们说了一段有趣的比喻。我说:
“大家能够互助合作,共同激发创意和热情,这种工作态度,已成为我们每个人性格的一部分。这里的每一个人,无论到那里,都会有创意,能生根发芽而茁壮。大家要好好珍惜这种高贵的生命力。
“我给大家一个比喻,好记得这段时间所获得的经验和智慧。你们可曾有过一种芋头俗名叫绵芋的吗?这种芋头,肉质是白色的,松软柔绵,味道香美。它长在田里,就会往四面八方伸展出去,长出一个个小芋头,就是那群小芋头最香甜可口。一年之后,那些小芋头又往外伸展出去。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向绵芋学习,在工作和待人上,要向四周伸出服务和热忱,结更多的善缘,好获得更丰硕的成果。人的成功妙诀就在这点上:肯结缘,肯服务,永远保持活力和热忱,就会有大丰收。
“另一种芋头名字叫槟榔心芋,它只管自己成长,却一直孤零零的一个,没有结缘,没有扩展,长得再好也只有一个,它发展不出去。
“所以!各位要记得绵芋的启示。保持现有的活力,不但能把训辅工作推展出去,同时还能培养开展自己人生的性格。将来无论到那里,都能茁壮发展。”
记得这是一个星期三的下午,是在传达部务会议决策后的讲话。由于语出真诚,同仁的表情显得亲切,有著意犹未尽,希望我多讲几句话的神情。我有感而发,又作了一个比喻,来说明同仁们互助合作的好习惯。我说:
“合作与相互扶持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佛学上所谓“和敬”就是互相尊重和彼此合作扶持的意思。大家今天能培养出这样的好习惯,是自己人生的一大成就,这个智慧可以用来成家,更可用来创业。请听听我的比喻:人的手里,要经常握著木桩,看到树将例下来或者歪斜了,就要去撑著它。你看到周遭的人,在生活上、心理上、境遇上需要你扶持时,请用那无形的木桩去支持他们。
“家人彼此要互相扶持,家才会有温馨,同事需要互相扶持,才会众志成城发挥力量;国家社会也是一样的。凡是不懂得合作和互相扶持的团体,最后必然落得离心离德,士气涣散。
“教师要先扶持学生的信心,然后才可以指正错误。外科医生要先维持病人的体力,才能动手割除病灶。扶持这件事,就用木桩来作比喻,那么请记得手边要随时带著扶持别人的木桩备用。”
绵芋和木桩只是随兴的比喻,对我而言,说过之后就把它“放下”,但是同仁们却有了热烈地回响。我常耳闻他们说“绵芋”,说“木桩”,令我觉得莞尔温馨。第二个星期,我到五楼的办公室,负责编辑辅导双月刊的同仁向我催稿。我说,“啊!猪头皮炸不出油来,怎么办?”另一位同仁却说,“我们不怕你交不出稿来,因为有绵芋也有木桩。”我真感谢这样的提醒,当晚我把它写成文章,和大家分享。
7成长与堕落的分野
当个人受到严重的威胁或面对绝望时,消极性的冲动会突然窜起,不能从中解脱出来,就会失去光明和快乐;若能摆脱它的纠缠,智慧和安定感就产生力量。
一般人毫无疑问地认为,人应当经一事长一智,随著经验的累积,心智不断成长,解决问题的本事会更多。但却很少注意到,人的心理底层,同时存在著一种相反的力量,它被称为自我毁灭的冲动。当个人受到严重的威胁或面对绝望时,这种消极性的冲动会突然窜起,不自觉地走向自暴自弃,甚至自我毁灭。
人类精神生活就是要超越这个野性的冲动,不要被自暴自弃或自毁前程所困。我们可以观察到,心智健全的人,他们可以接受挫折的失败,有耐力承受痛苦,而不会自暴自弃;在经过蓄劲和疗伤之后,再度向前挺进。心智健全与否的主要分野,就在于能否化解这股冲动,创造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
我观察到自暴自弃、堕落、自杀或自我伤害的人,就是任由这股自我毁灭的冲动肆虐,戕害其生活。而人类精神生活的终极目标,就是要从这些邪恶力量中解脱出来。不能从中解脱出来,就会失去光明和快乐;若能摆脱它的纠缠,智慧和安定感就产生力量。经上所谓:
“世间是佛与魔共存的,
但要归于佛,
而不是归于魔。”
现在我更知道念佛的道理,每当空闲,我总是提起正念来念佛,让自己和精神世界的光明和力量感应,就像充电一样,得到无比的喜悦和积极的态度。
心智健全的人有几个特质。首先,他们不逃避现实,却更进一步去认清事实。他们了解自己的需要,也清楚地掌握目标,面对现实,设法解决。他们既不逃避现实,也不作白日梦:他们竭力克服障碍,并具备良好的挫折容忍力。
其次是他们喜欢自己,对自己有信心;适应力高,解决问题能力好的人,自然会对自己感到满意和喜欢。从许多适应不良的个案中,看出案主的共同特徵是不喜欢自己,而且有自贬身价或憎恨自己的现象。不喜欢自己的人容易自暴自弃的人容易自暴自弃,喜欢自己的人,则乐观进取。
喜欢自己的人,未必在各方面优于别人,他们的特质是自爱;能接纳自己,珍惜自己所有的去成长、去实现、去发挥创意。这些人有其健全的自我形象,所以能不断学习和成长。真能随缘成长的人,都具备这种特质。
我发现那些喜欢自己的人,心理比较不容易受创;相对的,憎恨自己的人,不但常常心情不好,即使有机会也施展不开。喜欢自己和不喜欢自己之间,最大的分野是眼光不同——前者著眼于自己拥有的,善于运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后者著眼于自己没有的,所以经常挑剔自己,形成退却或自卑。
其三是喜欢别人,有爱护别人的习惯,能容忍别人的缺点,欣赏别人的优点。他们的人际关系较好,善于沟通,能结合更多人的力量,完成艰难的工作。喜欢别人就能跟别人合作,这些人知道的讯息比较多,得到的支助也多。他们对待朋友有情有义,别人也愿意和他共事。
不喜欢别的人,敌意较高,会为芝麻小事而动肝火。他们对别人的陈诉缺乏聆听的习惯,所以同理心较差,对人的了解也不够,这在待人接物上,形成严重的障碍。
其四是清楚的目标,并透过对于目标的努力,创造自己的前途和成就感。人有了目标和方向,就能克服种种遭遇,实现自己的人生。他明白人生免不了有挫折,世事无常难测,但他有了目标,念兹在兹,勇于学习和接受挑战,终究有了自我肯定的本钱。这包括献身某种价值观念,如爱、智慧、宗教;或者实现生涯的目标,如完成自己的抱负和事业;或者对人生的体验,如旅行或某种兴趣的培养。有目标的人就能维持平衡,没有目标的人总是在风雨中飘摇不定。
心智健全表示能不断学习成长,肯去面对问题,设法克服解决。他们不会被自我毁灭的冲动所支使,其生活态度是积极振作,能开展创意和生活的情趣,这是我在谘商工作中所发现的真理。
8挣脱自毁的冲动
每一个人心中有两种势力,一股是通往光明…
《随缘成长 第二篇 随兴培养心情》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