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卷八▪P9

  ..續本文上一頁。菩薩觀覆。如戴高山。履于巨海。

  

  「十者,訟習交喧」,第十訟習是打官司告狀的詞訟,這當然是雙方面的事情,造了惡業就得招報,兩面發生交喧交論,各有各的理由,訟習一交喧,「發于藏覆」,就發生于藏覆遮蓋,都是怕人的事情,不讓人知道,「如是故有」,因這種惡習氣故有「鑒見照燭」,鑒就是鏡子,俗語說陰間有個業鏡臺,你造的什麼業都給照出來,一絲一毫也隱藏不住,由這業鏡臺都見著了,因爲黑暗還有照燭,讓他看的明明白白的,「如于日中」,在正當午的時候,「不能藏影」,不能藏著影子,「二習相陳」,到陰間都陳設出來,他做的事不是一個人,「故有惡友」,還有惡友證明,「業鏡火珠,披露宿業,對驗諸事」,對著執問考驗這些事情,沒有辦法不承認,「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覆藏,同名陰賊」,所以十方一切的如來,對于色目覆藏的事情都叫陰賊,這是佛起的名字,菩薩是躲避這個,「菩薩觀覆」,見著沒理還以爲有理的人,決不能得好報,立竿見影「如戴高山」,人還能戴高山嗎?自己把路絕了,「履于巨海」,必得要沈溺下去、必得要下地獄,這是一定的。以下二明六報。

  

  受六交報

  

  雲何六報。阿難。一切衆生。六識造業。所招惡報。從六根出。雲何惡報從六根出。

  

  這是佛對阿難說一切衆生由六識造業,六識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種的認識,認識世間上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世間人光認識六塵,不認識自己的本性,認識十種習氣,以這個爲能。由十習因受六交之報,六識造業由六根貪六塵,六根有兩種: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浮塵根,見、聞、齅、嘗、覺、知是六勝義根,人不研究佛法,都以爲眼能見、耳能聞、鼻子能齅、舌頭能嘗、身上能感覺、心裏頭能知,人人都如此。眼六根是浮塵根,見、聞、齅、嘗、覺、知是根本性德,一而六、六而一,就因從根性上發出來的,他不認識自己了,他認識眼六根是自己,這是人根本上錯誤的事情,除非是佛出世給說透了,人都以爲眼能見、耳能聞,眼其實不能見、耳不能聞,人一口氣不來,有眼也不能見,因什麼眼能見呢?因爲有個見性,六勝義根寄托在六浮塵根上,見外邊的六塵有六種認識,隨六識一轉,就造這十種業。能造的見、聞、覺、知,所造的眼六根,六勝義根是長久的,色六塵是不長的,眼六根也是不長的,見、聞、覺、知隨著眼六根造業受染,所造的惡報從六根出。底下觸釋雲何六報。

  

  一 見報

  

  一者見報。招引惡果。此見業交。則臨終時。先見猛人。滿十方界。亡者神識。飛墜乘煙。入無間獄。發明二相。一者明見。則能徧見種種惡物。生無量畏。二者暗見。寂然不見。生無量恐。如是見火。燒聽。能爲镬湯烊銅。燒息。能爲黑煙紫焰。燒味。能爲焦丸鐵糜。燒觸。能爲熱灰。爐炭。燒心。能生星火迸灑。煽鼓空界。

  

  「一者見報」,第一因見,有厭煩的起瞋,有歡喜的起貪,由這上頭分出很多不相當的事情,「招引惡果」,就要招引惡報,一見什麼就有報複,「此見業交,則臨終時」,見業一交,到臨終的時候,做一世的善事有善報、做一世惡事有惡報,這絲毫也不許錯的,除非佛知道,我們人哪能知道?「先見猛火」,人臨命終時,先見猛烈的火,沒地方躲藏,「滿十方界」,滿十方的世界都是火,「亡者神識,飛墜乘煙」,亡者的神識也能飛起來、也能墜下去,是乘著煙的力量,「入無間獄」,佛說有惡習受惡報,警戒世人別隨著惡習走,人都有佛性,你要想富貴、想美好的事,這都是妄想;都要想我要成佛,這才是本分事,學佛是學自己的知覺,學好了衆善奉行、諸惡莫作,這就是成佛的根本,佛出世就爲這個,旁的事情不爲,這裏說入了無間獄,「發明二相」,發明二種相,「一者明見,則能徧見種種惡物,生無量畏」,見甚麼呢?所見的都是人不願意看的惡物,生無量的畏怕,「二者暗見,寂然不見,生無量恐」,寂然無聲,你連聲音都沒有,甚麼也見不著,生出無量的恐布來,「如是見火,燒聽,能爲镬湯烊銅」,如是這個見火燒人的聽聞性,能爲鐵镬湯,烊銅是銅水,熬這銅水鐵汁,讓這受罪的人吃,這是見火燒聽,「燒息,能爲黑煙紫焰」,見火燒息是鼻子燒的能爲黑煙,紫色的火叫紫焰,「燒味,能爲焦丸鐵糜」,燒到人吃東西的滋味,能爲焦熱的鐵丸,這是業力所感,非吃不可,吃熱鐵丸、喝鐵粥,這是難過的事情,「燒觸,能爲熱灰爐炭」,燒到觸塵上,就能變成熱灰爐子的炭,「燒心,能生星火迸灑,煽鼓空界」,就和零零星星的火,滿處都是,普徧的灑出去,這鬼魂也得受這個燒,「煽鼓空界」,心火就像拿扇子鼓動滿虛空都是。

  

  二 聞報

  

  二者聞報。招引惡果。此聞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波濤。沒溺天地。亡者神識。降注乘流。入無間獄。發明二相。一者開聽。聽種種鬧。精神愗亂。二者閉聽。寂無所聞。幽魄沈沒。如是聞波。注聞。則能爲責爲诘。注見。則能爲雷爲吼。爲惡毒氣。注息。則能爲雨爲霧。灑諸毒蟲。周滿身體。注味。則能爲膿爲血。種種雜穢。注觸。則能爲畜爲鬼。爲糞爲尿。注意。則能爲電爲雹。摧碎心魄。

  

  「二者聞報,招引惡果」,第二由聞招引惡果,他在聞上造的業,「此聞業交,則臨終時」,一相交就是生死界限,到臨命終的時候,「先見波濤,沒溺天地」,先見著波濤,把天地都沒了,「亡者神識,降注乘流,入無間獄」,亡者的神識向下降,降在水裏,乘著流入到無間地獄裏去,「發明二相」,發明二種相,「一者開聽,聽種種鬧,精神愗亂」,聽種種的、鬧鬧哄哄的聲音,這時精愗亂了,聽不出什麼東西,「二者閉聽」,是閉塞住了,「寂無所聞」,什麼聲音也聽不著,「幽魄沈沒」,這個時候死去的幽魂也就沈沒了,「如是聞波」,從這裏聞聽見波浪的聲音,「注聞,則能爲責爲诘」,水流注到聞性上,責是責斥、诘是盤問;「注見,則能爲雷爲吼,爲惡毒氣」,這個聞注在見上,則能爲雷爲吼,爲惡毒氣,這都是壞事;「注息,則能爲雨爲霧,灑諸毒蟲,周滿身體」,這個聞注在息上,則能爲雨爲霧,灑下來多少的毒蟲,徧身都是;「注味,則能爲膿爲血,種種雜穢」,這個聞要是注在味上,則能爲膿爲血,這也是可厭惡的事情,種種的雜穢;「注觸,則能爲畜爲鬼,爲糞爲尿」,注在觸上,則能爲畜爲鬼、爲糞爲尿;「注意,則能爲電爲雹,摧碎心魄」,注在意上則能爲電爲雹,下的閃電冰雹,拿這個摧碎心魄,都不是好現象。

  

  叁 齅報

  

  叁者齅報。招引惡果。此齅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毒氣。充塞遠近。亡者神識。從地踴出。入無間獄。發明二相。一者通聞。被諸惡氣。熏極心擾。二者塞聞。氣掩不通。悶絕于地。如是齅氣。沖息。則能爲質爲履沖見。則能爲火爲炬。沖聽。則能爲沒爲溺。爲洋爲沸。沖味。則能爲餒爲爽。沖觸。則能爲綻爲爛。爲大肉山。有百千眼。無量砸食。沖思。則能爲灰爲瘴。爲飛砂礰。擊碎身體。

  

  「叁者齅報,招引惡果」,第二是由齅報,招引的惡果,人不明白佛法,隨意作祟,「此齅業交」,在鼻子的呼吸間,齅業相交,「則臨終時,先見毒氣」,他在活著的時候,愛聞好氣味,死後現相先見毒氣,「充塞遠近」,遠處也是毒氣、近處也是毒氣,「亡者神識,從地踴出」,無故的從地踴出,這是業障,從地踴出來,「入無間獄」,就下無間地獄,「發明二相」,發明二種相:「一者通聞」,他這個鼻子聞這個氣味還通著,「被諸惡氣,熏極心擾」,死後毒氣熏鼻子,重得難過,心裏頭就擾亂了,「二者塞聞,氣掩不通,悶絕于地」,塞住不通氣,氣不通就摔在地上,這是說亡者的神識就是這麼苦,「如是齅氣,沖息」,息是出氣、齅是入氣,一出一入,「則能爲質爲履」,上下氣一出一入、一相奪,就悶絕于地下,倒下來「爲質爲履」,他這個身體,就成了地質,履是讓人在上頭走,一切鬼在他上頭走,受這種苦,佛這是慈悲讓當時法會人知道,這都是人造的、無中生有的,自作自受,沖息說完了;再說「沖見,則能爲火爲炬」,氣息沖在眼上,眼上屬火,「則能爲火爲炬」,炬是烈火;「沖聽,則能爲沒爲溺,爲洋爲沸」,沖在聽上,耳朵屬水,從水浮起來叫沒、沈下去叫溺,洋是涼水、沸是熱水,冷水熱水都是難受的;「沖味,則能爲餒爲爽」,餒是肚子餓的難過、爽是要吃吃不到嘴,沖在味上,所以受這個苦;「沖觸,則能爲綻爲爛」,沖在觸上,把肉皮綻裂開了,肉都爛了,爛到什麼樣子,「爲大肉山」,身體變得像山一樣大,「有百千眼」,身上有好多蟲子,身上有百千眼孔,「無量咂食」,無量無邊的那些蟲子吃,「沖思,則能爲灰爲瘴,爲飛砂礰,擊碎身體」,沖在思上就可成爲灰土、爲毒瘴,爲細的飛砂、大的坜石,拿這飛砂石頭擊碎了身體,地獄有這些苦具。

  

  四 味報

  

  四者味報。招引惡果。此味業交。則臨終時。先見鐵網。猛焰熾烈。周覆世界。亡者神識。下透挂網。倒懸其頭。入無間獄。發明二相。一者吸氣。結成寒冰。凍裂身肉。二者吐氣。飛爲猛火。焦爛骨髓。如是嘗味。曆嘗。則能爲承爲忍。曆見。則能爲然金石。曆聽。則能爲利兵刃。曆息。則能爲大鐵籠。彌覆國土。曆觸。則能爲弓爲箭。爲弩爲射。曆思。則能爲飛熱鐵。從空雨下。

  

  「四者味報,招引惡果」,第四說味報到臨終時招引惡果,「此味業交,則臨終時」,此味業一交,臨命終時,「先…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卷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