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八▪P9

  ..续本文上一页。菩萨观覆。如戴高山。履于巨海。

  

  「十者,讼习交喧」,第十讼习是打官司告状的词讼,这当然是双方面的事情,造了恶业就得招报,两面发生交喧交论,各有各的理由,讼习一交喧,「发于藏覆」,就发生于藏覆遮盖,都是怕人的事情,不让人知道,「如是故有」,因这种恶习气故有「鉴见照烛」,鉴就是镜子,俗语说阴间有个业镜台,你造的什么业都给照出来,一丝一毫也隐藏不住,由这业镜台都见着了,因为黑暗还有照烛,让他看的明明白白的,「如于日中」,在正当午的时候,「不能藏影」,不能藏着影子,「二习相陈」,到阴间都陈设出来,他做的事不是一个人,「故有恶友」,还有恶友证明,「业镜火珠,披露宿业,对验诸事」,对着执问考验这些事情,没有办法不承认,「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覆藏,同名阴贼」,所以十方一切的如来,对于色目覆藏的事情都叫阴贼,这是佛起的名字,菩萨是躲避这个,「菩萨观覆」,见着没理还以为有理的人,决不能得好报,立竿见影「如戴高山」,人还能戴高山吗?自己把路绝了,「履于巨海」,必得要沉溺下去、必得要下地狱,这是一定的。以下二明六报。

  

  受六交报

  

  云何六报。阿难。一切众生。六识造业。所招恶报。从六根出。云何恶报从六根出。

  

  这是佛对阿难说一切众生由六识造业,六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种的认识,认识世间上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世间人光认识六尘,不认识自己的本性,认识十种习气,以这个为能。由十习因受六交之报,六识造业由六根贪六尘,六根有两种: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浮尘根,见、闻、齅、尝、觉、知是六胜义根,人不研究佛法,都以为眼能见、耳能闻、鼻子能齅、舌头能尝、身上能感觉、心里头能知,人人都如此。眼六根是浮尘根,见、闻、齅、尝、觉、知是根本性德,一而六、六而一,就因从根性上发出来的,他不认识自己了,他认识眼六根是自己,这是人根本上错误的事情,除非是佛出世给说透了,人都以为眼能见、耳能闻,眼其实不能见、耳不能闻,人一口气不来,有眼也不能见,因什么眼能见呢?因为有个见性,六胜义根寄托在六浮尘根上,见外边的六尘有六种认识,随六识一转,就造这十种业。能造的见、闻、觉、知,所造的眼六根,六胜义根是长久的,色六尘是不长的,眼六根也是不长的,见、闻、觉、知随着眼六根造业受染,所造的恶报从六根出。底下触释云何六报。

  

  一 见报

  

  一者见报。招引恶果。此见业交。则临终时。先见猛人。满十方界。亡者神识。飞坠乘烟。入无间狱。发明二相。一者明见。则能徧见种种恶物。生无量畏。二者暗见。寂然不见。生无量恐。如是见火。烧听。能为镬汤烊铜。烧息。能为黑烟紫焰。烧味。能为焦丸铁糜。烧触。能为热灰。炉炭。烧心。能生星火迸洒。煽鼓空界。

  

  「一者见报」,第一因见,有厌烦的起瞋,有欢喜的起贪,由这上头分出很多不相当的事情,「招引恶果」,就要招引恶报,一见什么就有报复,「此见业交,则临终时」,见业一交,到临终的时候,做一世的善事有善报、做一世恶事有恶报,这丝毫也不许错的,除非佛知道,我们人哪能知道?「先见猛火」,人临命终时,先见猛烈的火,没地方躲藏,「满十方界」,满十方的世界都是火,「亡者神识,飞坠乘烟」,亡者的神识也能飞起来、也能坠下去,是乘着烟的力量,「入无间狱」,佛说有恶习受恶报,警戒世人别随着恶习走,人都有佛性,你要想富贵、想美好的事,这都是妄想;都要想我要成佛,这才是本分事,学佛是学自己的知觉,学好了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这就是成佛的根本,佛出世就为这个,旁的事情不为,这里说入了无间狱,「发明二相」,发明二种相,「一者明见,则能徧见种种恶物,生无量畏」,见甚么呢?所见的都是人不愿意看的恶物,生无量的畏怕,「二者暗见,寂然不见,生无量恐」,寂然无声,你连声音都没有,甚么也见不着,生出无量的恐布来,「如是见火,烧听,能为镬汤烊铜」,如是这个见火烧人的听闻性,能为铁镬汤,烊铜是铜水,熬这铜水铁汁,让这受罪的人吃,这是见火烧听,「烧息,能为黑烟紫焰」,见火烧息是鼻子烧的能为黑烟,紫色的火叫紫焰,「烧味,能为焦丸铁糜」,烧到人吃东西的滋味,能为焦热的铁丸,这是业力所感,非吃不可,吃热铁丸、喝铁粥,这是难过的事情,「烧触,能为热灰炉炭」,烧到触尘上,就能变成热灰炉子的炭,「烧心,能生星火迸洒,煽鼓空界」,就和零零星星的火,满处都是,普徧的洒出去,这鬼魂也得受这个烧,「煽鼓空界」,心火就像拿扇子鼓动满虚空都是。

  

  二 闻报

  

  二者闻报。招引恶果。此闻业交。则临终时。先见波涛。没溺天地。亡者神识。降注乘流。入无间狱。发明二相。一者开听。听种种闹。精神愗乱。二者闭听。寂无所闻。幽魄沉没。如是闻波。注闻。则能为责为诘。注见。则能为雷为吼。为恶毒气。注息。则能为雨为雾。洒诸毒虫。周满身体。注味。则能为脓为血。种种杂秽。注触。则能为畜为鬼。为粪为尿。注意。则能为电为雹。摧碎心魄。

  

  「二者闻报,招引恶果」,第二由闻招引恶果,他在闻上造的业,「此闻业交,则临终时」,一相交就是生死界限,到临命终的时候,「先见波涛,没溺天地」,先见着波涛,把天地都没了,「亡者神识,降注乘流,入无间狱」,亡者的神识向下降,降在水里,乘着流入到无间地狱里去,「发明二相」,发明二种相,「一者开听,听种种闹,精神愗乱」,听种种的、闹闹哄哄的声音,这时精愗乱了,听不出什么东西,「二者闭听」,是闭塞住了,「寂无所闻」,什么声音也听不着,「幽魄沉没」,这个时候死去的幽魂也就沉没了,「如是闻波」,从这里闻听见波浪的声音,「注闻,则能为责为诘」,水流注到闻性上,责是责斥、诘是盘问;「注见,则能为雷为吼,为恶毒气」,这个闻注在见上,则能为雷为吼,为恶毒气,这都是坏事;「注息,则能为雨为雾,洒诸毒虫,周满身体」,这个闻注在息上,则能为雨为雾,洒下来多少的毒虫,徧身都是;「注味,则能为脓为血,种种杂秽」,这个闻要是注在味上,则能为脓为血,这也是可厌恶的事情,种种的杂秽;「注触,则能为畜为鬼,为粪为尿」,注在触上,则能为畜为鬼、为粪为尿;「注意,则能为电为雹,摧碎心魄」,注在意上则能为电为雹,下的闪电冰雹,拿这个摧碎心魄,都不是好现象。

  

  三 齅报

  

  三者齅报。招引恶果。此齅业交。则临终时。先见毒气。充塞远近。亡者神识。从地踊出。入无间狱。发明二相。一者通闻。被诸恶气。熏极心扰。二者塞闻。气掩不通。闷绝于地。如是齅气。冲息。则能为质为履冲见。则能为火为炬。冲听。则能为没为溺。为洋为沸。冲味。则能为馁为爽。冲触。则能为绽为烂。为大肉山。有百千眼。无量砸食。冲思。则能为灰为瘴。为飞砂礰。击碎身体。

  

  「三者齅报,招引恶果」,第二是由齅报,招引的恶果,人不明白佛法,随意作祟,「此齅业交」,在鼻子的呼吸间,齅业相交,「则临终时,先见毒气」,他在活着的时候,爱闻好气味,死后现相先见毒气,「充塞远近」,远处也是毒气、近处也是毒气,「亡者神识,从地踊出」,无故的从地踊出,这是业障,从地踊出来,「入无间狱」,就下无间地狱,「发明二相」,发明二种相:「一者通闻」,他这个鼻子闻这个气味还通着,「被诸恶气,熏极心扰」,死后毒气熏鼻子,重得难过,心里头就扰乱了,「二者塞闻,气掩不通,闷绝于地」,塞住不通气,气不通就摔在地上,这是说亡者的神识就是这么苦,「如是齅气,冲息」,息是出气、齅是入气,一出一入,「则能为质为履」,上下气一出一入、一相夺,就闷绝于地下,倒下来「为质为履」,他这个身体,就成了地质,履是让人在上头走,一切鬼在他上头走,受这种苦,佛这是慈悲让当时法会人知道,这都是人造的、无中生有的,自作自受,冲息说完了;再说「冲见,则能为火为炬」,气息冲在眼上,眼上属火,「则能为火为炬」,炬是烈火;「冲听,则能为没为溺,为洋为沸」,冲在听上,耳朵属水,从水浮起来叫没、沉下去叫溺,洋是凉水、沸是热水,冷水热水都是难受的;「冲味,则能为馁为爽」,馁是肚子饿的难过、爽是要吃吃不到嘴,冲在味上,所以受这个苦;「冲触,则能为绽为烂」,冲在触上,把肉皮绽裂开了,肉都烂了,烂到什么样子,「为大肉山」,身体变得像山一样大,「有百千眼」,身上有好多虫子,身上有百千眼孔,「无量咂食」,无量无边的那些虫子吃,「冲思,则能为灰为瘴,为飞砂礰,击碎身体」,冲在思上就可成为灰土、为毒瘴,为细的飞砂、大的坜石,拿这飞砂石头击碎了身体,地狱有这些苦具。

  

  四 味报

  

  四者味报。招引恶果。此味业交。则临终时。先见铁网。猛焰炽烈。周覆世界。亡者神识。下透挂网。倒悬其头。入无间狱。发明二相。一者吸气。结成寒冰。冻裂身肉。二者吐气。飞为猛火。焦烂骨髓。如是尝味。历尝。则能为承为忍。历见。则能为然金石。历听。则能为利兵刃。历息。则能为大铁笼。弥覆国土。历触。则能为弓为箭。为弩为射。历思。则能为飞热铁。从空雨下。

  

  「四者味报,招引恶果」,第四说味报到临终时招引恶果,「此味业交,则临终时」,此味业一交,临命终时,「先…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