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八▪P8

  ..续本文上一页把肉冻破了,露出来的肉像莲花瓣似的,有青色的、红色的、白色的不同,这是寒冰地狱的事情,「是故十方,一切如来」,以是之故,十方如来见着这个都害怕,「色目多求」,色是形色、目是名目,佛见了这个越来越多、越多越贪,没有止境,「同名贪水」,这地方就生出贪水来了,菩萨见着贪心就害怕,如躲避大海里的毒气一样,瘴气能毒死人,「菩萨见贪,如避瘴海」,所以菩萨远离贪心,如同躲避瘴海一样。

  

  三 慢习

  

  三者。慢习交陵。发于相恃。驰流不息。如是故有腾逸奔波。积波为水。如人口舌自相绵味。因而水发。二习相鼓。故有血河灰河。热沙毒海。融铜灌吞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我慢。名饮痴水。菩萨见慢。如避巨溺。

  

  「三者,慢习交陵」,第三说高慢的习气,因为有财有势的人瞧不起人,以慢习欺凌人,「发于相恃」,他仗恃自己的势力,「驰流不息」,这种事情做下去,没有歇着的时候,「如是故有腾逸奔波,积波为水」,故有腾飞的灵魂、下落的灵魂,逸是下流,奔波就成了水,「如人口舌自相绵味」,就如同人,想吃什么好东西,「因而水发」,口水就出来了,「二习相鼓」,高慢、凌慢人的习气一鼓动,「故有血河灰河,热沙毒海,融铜灌吞诸事」,有这些地狱的事情,「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连佛见了高慢的事情都害怕,「色目我慢」,在形色上、在名目上,我慢两个字,「名饮痴水」,你自己的我慢不除去,就是喝了糊涂水了,「菩萨见慢,如避巨溺」,所以菩萨见着高慢的人,如同躲避沉在大河里被溺死一样。

  

  四 瞋习

  

  四书。瞋习交冲。发于相杵。杵结不息。心热发火。铸气为金。如是故有刀山铁橛。剑树剑轮。斧钺槍锯。如人衔冤。杀气飞动。二习相击。故有宫割斩斫。銼刺槌击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瞋恚。名利刀剑。菩萨见瞋。如避诛戮。

  

  「四者,瞋习交冲」,第四是瞋怒的习气,双方相交冲动,「发于相忤」,忤是忤逆不顺,「忤结不息」,这瞋怒之气,不能休息,「心热发火」,心里一热,就发出火来了,「铸气为金」,由瞋怒之气铸成为五金,铜、铁、锡、银、金属五金都可以做兵刃,「如是故有刀山铁橛,剑树剑轮,斧钺槍锯」,人在世界上活着有这种习气,死后现出这种地狱的痛苦,斧的印子是窄的、钺的印子是宽的,槍扎锯拉,「如人衔冤」,如同人含着冤气,冤气就成了杀气了,「杀气飞动」,杀气就飞动了,「二习相击」,他当然是有对方,没有对方杀气从哪里来的?所以这是说他死后在地狱受苦的事情,「故有宫割斩斫」,宫是把耳朵去了、割是把鼻去了、斩是去头、斫是使身上受伤,人受这个罪就得死了,就不能再活,鬼魂受刑死了,业风一吹又活了,再受这些罪,「銼刺槌击诸事」,这都是受苦的事情,「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瞋恚」,所以十方的佛对于瞋恚的名色、名目,「名利刀剑」,佛起的名字最锋利的刀、最锋利的剑就是瞋恚,「菩萨见瞋,如避诛戮」,菩萨见人发瞋恨心,他躲的远远的,何况他自己做呢!

  

  五 诈习

  

  五者。诈习交诱。发于相调。引起不住。如是故有绳木绞校。如水浸田。草木生长。二习相延。故有杻械枷锁。鞭杖檛棒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奸伪。同名谗贼。菩萨见诈。如畏豺狼。

  

  「五者,诈习交诱」,第五诈习,就是没有实话,「发于相调」,发生于引诱人、骗人、调理人,「引起不住」,引起来没有停上,「如是故有绳木绞校」,地狱里的刑罚,绳子木头在脖子上绞,把肚子闷大了,用脚一踢,肚子破了就死了,早先世间上还有这些刑罚,「如水浸田,草木生长」,拿这个做比喻,不是无故的就有这些罪,如同水浸在地里,草木就长,是一点一点滋润的,他这个恶也是一点一点滋润的,「二习相延」,能习、所习对待延长不断,「故有杻械枷锁,鞭杖檛棒诸事」,杻械是手铐、枷锁是脚镣,鞭子抽、拐杖打,檛棒是挨着排着打,「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奸伪,同名谗贼」,谗是谗语,说坏话的那个贼,「菩萨见诈,如畏豺狼」,菩萨看见诈就躲避,如同畏豺狼一样可怕。

  

  六 诳习

  

  六者。诳习交欺。发于相罔。诬罔不止。飞心造奸。如是故有尘土屎尿。秽污不净。如尘随风。各无所见。二习相加。故有没溺腾掷。飞坠漂沦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欺诳。同名劫杀。菩萨见诳。如践蛇虺。

  

  「六者,诳习交欺,发于相罔」,诳言诳语没有真话、欺侮人,互相做假事,「诬罔不止」,诬赖人,给人造是非没有休止,「飞心造奸」,发生这个坏心造奸盗邪淫的事情,「如是故有尘土屎尿,秽污不净」,到阴间受这种罪,这比方「如尘随风,各无所见」,这种不净的东西都随风去了,眼睛什么也看不见,这是说受这种苦,无论谁也看不见,「二习相加」,能习、所习二种习气相加,「故有没溺腾掷,飞坠漂沦诸事」,所以就有水没溺下去,腾是腾向上、掷是摔在地下,「飞坠漂沦」在水里一时飞起来、一时又坠下去,就受这些苦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就怕这个,给他起个名字,「色目欺诳,同名劫杀」,就像劫盗杀人那么可怕,「菩萨见诳,如践蛇虺」,虺这个字有念屋的、有念危的,就是毒蛇的名字。

  

  七 怨习

  

  七书。怨习交嫌。发于衔恨。如是故有飞石投礰。匣贮车槛。瓮盛囊扑。如阴毒人。怀抱畜恶。二习相吞。故有投掷擒捉击射抛撮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怨家。名违害鬼。菩萨见怨。如饮鸩酒。

  

  「七者,怨习交嫌」,怨习也是双方对发的,两下相交就「发于衔恨」,你恨我、我恨你,这是说在世间造的业,底下说在地狱受的苦,「如是故有飞石投礰」,石头由空中向下打,「匣贮车槛」,匣贮就是木笼,古时也有木笼囚车,车槛就是囚车,都是装罪人的,阴间也有这个,还有「瓮盛囊扑」,瓮是盛水的缸,受罪的鬼魂装在里头,囊扑是装在口袋子里头,由高处向下摔,由这边摔在那边、由那边摔在这边,这是刑具,「如阴毒人」,如这个阴毒人暗含着做,不要人见着,「怀抱畜恶」,怀里总抱着这份恶心,得机会害人,「二习相吞」,总是双方相吞,你含着仇、我含着仇,「故有投掷擒捉击射抛撮诸事」,这都是地狱的刑罚,「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怨家,名违害鬼」,佛的眼睛一看,这都是前世造的业,名色名目彼此怀怨,就成为怨家了,这个名字叫违害鬼,互相相违,你害我、我害你,「菩萨见怨」,菩萨见到人怨恨人,「如饮鸩酒」,有一种鸩鸟,冠子上有毒,参在酒里头就能毒死人,所以菩萨远离之。

  

  八 见习

  

  八者。见习交明。如萨迦耶。见戒禁取。邪悟诸业。发于违拒。出生相反。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证执文籍。如行路人。来往相见。二习相交。故有勘问。权诈考讯。推鞠察访。披究照明。善恶童子。手执文簿。辞辩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恶见。同名见坑。菩萨见诸虚妄偏执。如临毒壑。

  

  「八者,见习交明」,第八说见习,是外道的邪知邪见相交发明,「如萨迦耶」,一是萨迦耶见,于五蕴中执我,「见戒禁取」,二是见取,于诸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三是戒禁取,有可取的、还有不可取的;四是边执见,于五蕴中随执断常,五是邪见,谤无因果皆名邪见,「邪悟诸业」,这都是邪心,「发于违拒」,他造的这些业都与正理相违背、相拒绝的事情,「出生相反」,出生正理与邪见相反,「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这是指着阎王、主吏、城隍这一类的,「证执文籍」,他做的什么业都给他记上,「如行路人,来往相见」,隐藏不了,「二习相交」,这是对待的,二种恶习相交,「故有勘问,权诈考讯」,有这些考问他,「推鞠察访」,推鞠是问罪人、察访是访实了,「披究照明」,把这个事研究好了,给他做明白了,「善恶童子,手执文簿」,阴间有善恶童子把善恶都给写着,「辞辩诸事」,他不承认,这都有证据,「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恶见」,在名色名目上的这些邪知、邪见,「同名见坑」,他堕在邪见坑里去了,「菩萨见诸虚妄偏执,如临毒壑」,菩萨见着虚伪的、妄作妄为、邪见的执着,如同临到冒毒气的大山洞里这么厉害。

  

  九 枉习

  

  九者。枉习交加。发于诬谤。如是故有合山合石。碾硙耕磨。如谗贼人。逼枉良善。二习相排。故有押捺槌按。蹙漉衡度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怨谤。同名谗虎。菩萨见枉。如遭霹雳。

  

  「九者,枉习交加,发于诬谤」,第九是枉习,你冤我、我冤你,互相交加,发生诬辱毁谤,如是之因在地狱,「如是故有合山合石」,故有受这合山合石的刑具,「碾硙耕磨」这些刑罚,「如谗贼人」,如谗贼的人,「逼枉良善」,逼迫良善,所以就受这种苦,「二习相排」,彼此二种习气互相排斥,「故有押捺槌按,蹙漉衡度诸事」,这都是刑罚,「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怨谤」,是故诸佛见这些怨恨毁谤的事,「同名谗虎」,就像最厉害的谗虎似的,「菩萨见枉,如遭霹雳」,菩萨见枉就像遭打雷似的。

  

  十 讼习

  

  十者。讼习交喧。发于藏覆。如是故有鉴见照烛。如于日中。不能藏影。二习相陈。故有恶友。业镜火珠。披露宿业。对验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覆藏。同名阴贼…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