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卷二▪P23

  ..續本文上一頁那個文一樣-「見眚非病」,「然見眚者」,然而能見著是眼睛自己見出來的,不是自個兒看不見自個兒的見,所以是見看出來的,或者是借著旁人的眼睛,沒有病的眼睛也看見他這個病眼,「然見眚者」,看見這個有病眼的人,沒有病眼的人看見病眼的人,「終無見咎」,他這個見沒有過咎,拿這個做個比例,說「今日以目觀見」,這是佛把這個比例說完了,這又說世間上應當的事實了,「例汝今日」,佛對阿難說,拿他做個比例,比例你今天「以目觀見山河國土及諸衆生」,各國都有衆人,「皆是無始見病所成」,佛說這句話,你要知道你看見這些宇宙、山河大地、森羅萬象,這些個衆生、這些個人民,皆是無始劫來的那個見病成的,拿那個比例這個同分妄見進別例同,這個別業比例這個同業,「皆是無始見病所成」,無始劫來你那個見上的病成的。

  

  見與見緣。似現前境。元我覺明。見所緣眚。覺見即眚。本覺明心。覺緣非眚。覺所覺眚。覺非眚中。此實見見。

  

  這能見與所見,能看見的與所看見的,似乎現出來前面有個境界,你看我們這個人看見宇宙、山河、大地,都是病眼所看的,我們不是以本知本見的那個見性看的,能看見時這個能知、能見,能見著的、能知道的,是怎麼成的?「元我覺明,見所緣眚」,原來是我這性覺妙明,這個性裏的知覺,不可思議的這個明白,不是分別的明白,起這個能見、所緣之境,起能見、所見,所見就是所緣,這種病起了能見、所見的病,其實根本上就是一個本見就對了,「覺見即眚」,能覺、所見,有能知覺的、有就是病,因什麼是病呢?將來都得壞,世界、山河、大地、人的生命都有生滅輪回,永遠也沒有個歇止,就是受苦,「覺見即眚」,覺見的這個,連能覺、所見這都是病,「本覺明心」,本覺妙明的這個心,「覺緣非緣非眚」,覺其能緣、所緣的這個,非眚,不是眚,「覺所覺眚,覺非眚中」,到這裏就完了,能覺、所覺者乃是病,本覺不是病,是「覺非眚中」,本覺不能墮在這個病裏頭,「此實見見」,這是歸「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說緣上這個題了,前文說「見見非見,重增迷悶」,這裏佛都給他說開了,你看見這個世間上的事情,此本見,而見能所之見,見出能見、所見的這個見。

  

  雲何複名覺聞知見。是故汝今。見我及汝。並諸世間。十類衆生。皆即見眚。非見眚者。彼見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見。

  

  你能見出有病的這個見,沒有病,他沒有所知所見,「雲何複名覺聞知見?」你還管他叫所覺、所聞、所知、所見嗎?「是故汝今,見我及汝」,是所以故,現今佛對阿難說,你眼睛看見我了,佛就說自己的身體,你見著我了,及汝,你也看見你自己了,這是在近處看,「並諸世間」,向外邊遠處看,「十類衆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有想生、無想生、有色生、無色生、非有想生、非無想生、若非有色生、若非無色生,這是十二類,去了若非有色、若非無色,就是說世間上十類衆生,「皆即見眚,非見眚者」,這統統都是所看見的病,你說你看見我了,這都是病,佛對阿難說,這都是所見之眚,「非見眚者」,是說你沒有看見那個病,你自己就是病,「彼見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見」,說你見那個真精,精純不雜的那可以說是性,不說是能見、也不說是所見,那就說是見性,「彼見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見」,這名字叫性。

  

  二、同分合明

  

  阿難。如彼衆生同分妄見。例彼妄見別業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國。彼見圓影。眚妄所生。此衆同分。所現不祥。同見業中。瘴惡所起。俱是無始見妄所生。

  

  這一段文叫退同例別,上邊那一科文是進別例同,怎麼叫進別例同呢?佛舉出一個特別的比例,比例這個同分的,所以叫進別例同,舉進這個別業,比例同分的妄見;當文中這一科文,是退同例別,又是退下這個同業,比例這個別業,這科的題目是怎麼個意思呢?世界上的事情,一切都是由人造業所成,有什麼業現什麼相,就說人吧!你做什麼事業,業就是造作,你造作哪一行業,士、農、工、商各造一行,是這麼個意思,他舉這個別業以例這個同業,別是特別的,拿這一個特別的人,比例世界上一切的人。上來這段文大家常聽,心裏有個底,佛說的一個比喻,人的眼睛有病,俗語說就叫發炎,眼睛紅了,看見燈光有五色的圓影,這是眼上的病,拿這個做一個比例,拿這個別業比例這個同分的妄見,比例我們世界上人類,宇宙、山河大地、萬事萬物都擱在一塊論,拿他這一個眼光,比這一切動物的眼光,這叫進別例同,舉出這個特別的造的這個業。這個人有病,都是因爲業力所成,或是受了熱、或是吃東西不相應、勞碌太過,眼睛紅了腫了,他看見燈火就不一樣了,他這個是特別的,他自個兒造的業,這個業就是人不歇著,總造作,這就叫業。造業!造業嘛!有善業、有惡業、有不動業,世間上的業有叁種,善業就是做善事,他總想做善事;做惡業的就和善事相反了,那就不必說了,這是善業惡業,大夥懂的;還有個不動業,是因這個不明白佛法的,所有的這個旁門外道,也講打坐、也講參禅,以後升天去,天上有二十八層,有六層欲界、十八層色界天、還有四層無色界天,一共是二十八層天,這二十八層天都承認世界上的事情是實實在在所有的,不但我們這個人間,我們這個人間爲下界,二十八層天爲上界,人間天上各有各的邊界。拿這一個人眼上有病,看見燈光有五色的圓影,沒有病的人看不見,拿一個病眼的人比例我們世間上一切的人,大家要知道,不但世間普通的凡夫,天上的人也是凡夫,天上也有聖人教化天人,聖人分小乘、大乘。證到小乘聖人四果阿羅漢,不在世間上受分段生死;中乘聖人就是緣覺,還有變易生死未了;菩薩是大乘聖人,還有微細的變易生死;到了最高的聖人就是佛,就沒有生死了,一切的生死都了了,若不明白這種道理,談何容易呢?這個人容易入外道,他不知佛法的道理,他哪能不入外道呢?這個道理就是說進別例同,別業就是指一個人,比例世間上宇宙山河大地無量無邊的衆生,一個眼光,都以爲世間上的事情統統的都是實有,就是這個地方不容易轉過來,要能轉過來,轉成佛的眼睛,統統都看明白了。佛的眼睛看見一切統統都是佛性,我們人的眼睛看見,萬別千差,各有各樣,這種事情不容易明白,所以能說了這麼一個比喻,好比人眼上有病,一個人眼睛有病,舉出來比例世間上一切人進別例同,以這個同業的妄見,一樣都是病眼,因什麼是病眼?看見世間上宇宙山河大地、萬事萬物,統統的都是病眼看見的,不是根本的清淨眼看見的,所以這叫進這個別業,這一個人比例世間上一切的動物,不光是人類,天上二十八層天的天人,統統都是一樣。退下同分的這個妄見,比例別業的妄見,這是退同例別,退下同分的妄見,來比一個人的妄見。佛對阿難說:「如彼衆生」,這個彼字就是指著阿難說,像你們這些衆生,「同分妄見」,你們都是一樣的妄見,都是病眼,誰也不要笑誰。有這麼一個比喻,一國人都沒有眼睛,都是瞎子,去了一個有眼睛的人到他們國裏說,你說我的眼睛看見什麼,他不相信吶,從來他那一國人都是瞎子,你去一個睜眼的人,說世間上宇宙、山河大地、人我,千差萬別不同的相,不信吶,瞎眼的就看見一片黑,什麼也看不見,因那一國人都是瞎子,誰也不笑誰,他們也不覺悶得慌,從來他們也沒睜開眼,拿這個意思也是一樣,我們覺著睜著眼,其實我們還是合著眼,沒睜開佛眼。對著佛眼以下還有四層眼,我們這是凡夫的眼,二十八層天和我們一樣都是凡夫,都是凡夫眼;再上去還有四果阿羅漢,四果阿羅漢就不受生死了;再高一層的叫緣覺,也沒有分段生死;還有菩薩、大乘的聖人,分段的生死沒有了,變易生死還沒有完全。一切的生死有二層:有分段生死、有變易生死,分段生死好懂啊!什麼叫分段生死?一個人一個身體,就按現在說,一個人有五尺上下高,這是一分子,一人一分子,這叫分段,有段落,活幾十年,活七十、八十,叁十、五十,這算一段落,叫分段生死,一分子、一段落,一人一分子,這個份子在世界上不能久住,有一段落,一生一死、一生一死,這是分段生死。一般凡夫,連二十八層天,只要是動物都在內,都有分段生死,這個變易生死呢?他是分段生死的根,你要把變易生死的根斷了,連分段生死二根都出了,我們人要修成小乘的聖人,就是四果阿羅漢;初果、二果、叁果、四果,大家有念「金剛經」都知道,須陀含、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這四果是小乘的聖人,了一層分段生死,這是才剛說的一分子、一段落、一個生死,幾十年一個生死叫一段落;一個人五尺上下高叫一分子,天上的人,個頭大、壽命長,他也是一分子、一段落,各有長短大小不同。說這些話是告訴人,都是凡夫,都是普通的凡人,都不叫聖人,大家要知道,有些外道說人可以升天,可以沒有病,那統統還是凡人,升到天上去也就是到天上當個神,不用說二十八層天,統統都在生死裏頭。佛說法不但去分段生死,連變易生死都讓你了,在各人的根性了。現在我念的這段文是解釋退同例別,前邊是進別例同,舉證這個特別的業,一個人眼睛有病,比例這世間人都是有病的眼睛,這是退同例別,就退下同業的妄見,都是病眼,比例這一個人,也就如同一個人的知識。阿難啊!「如彼衆生同分妄見」,就是指的我們眼所看的,妄就不真,這個病眼看的都不是真實的,「例彼妄見別業一人」,拿這個比例妄見別業一人,我們大夥的眼睛都是一樣的病眼,大衆就比例一個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國」,一個病眼的人,比例一國的都是病眼的人,說「彼見圓影,眚妄所生」…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卷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