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那个文一样-「见眚非病」,「然见眚者」,然而能见着是眼睛自己见出来的,不是自个儿看不见自个儿的见,所以是见看出来的,或者是借着旁人的眼睛,没有病的眼睛也看见他这个病眼,「然见眚者」,看见这个有病眼的人,没有病眼的人看见病眼的人,「终无见咎」,他这个见没有过咎,拿这个做个比例,说「今日以目观见」,这是佛把这个比例说完了,这又说世间上应当的事实了,「例汝今日」,佛对阿难说,拿他做个比例,比例你今天「以目观见山河国土及诸众生」,各国都有众人,「皆是无始见病所成」,佛说这句话,你要知道你看见这些宇宙、山河大地、森罗万象,这些个众生、这些个人民,皆是无始劫来的那个见病成的,拿那个比例这个同分妄见进别例同,这个别业比例这个同业,「皆是无始见病所成」,无始劫来你那个见上的病成的。
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
这能见与所见,能看见的与所看见的,似乎现出来前面有个境界,你看我们这个人看见宇宙、山河、大地,都是病眼所看的,我们不是以本知本见的那个见性看的,能看见时这个能知、能见,能见着的、能知道的,是怎么成的?「元我觉明,见所缘眚」,原来是我这性觉妙明,这个性里的知觉,不可思议的这个明白,不是分别的明白,起这个能见、所缘之境,起能见、所见,所见就是所缘,这种病起了能见、所见的病,其实根本上就是一个本见就对了,「觉见即眚」,能觉、所见,有能知觉的、有就是病,因什么是病呢?将来都得坏,世界、山河、大地、人的生命都有生灭轮回,永远也没有个歇止,就是受苦,「觉见即眚」,觉见的这个,连能觉、所见这都是病,「本觉明心」,本觉妙明的这个心,「觉缘非缘非眚」,觉其能缘、所缘的这个,非眚,不是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到这里就完了,能觉、所觉者乃是病,本觉不是病,是「觉非眚中」,本觉不能堕在这个病里头,「此实见见」,这是归「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说缘上这个题了,前文说「见见非见,重增迷闷」,这里佛都给他说开了,你看见这个世间上的事情,此本见,而见能所之见,见出能见、所见的这个见。
云何复名觉闻知见。是故汝今。见我及汝。并诸世间。十类众生。皆即见眚。非见眚者。彼见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见。
你能见出有病的这个见,没有病,他没有所知所见,「云何复名觉闻知见?」你还管他叫所觉、所闻、所知、所见吗?「是故汝今,见我及汝」,是所以故,现今佛对阿难说,你眼睛看见我了,佛就说自己的身体,你见着我了,及汝,你也看见你自己了,这是在近处看,「并诸世间」,向外边远处看,「十类众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有想生、无想生、有色生、无色生、非有想生、非无想生、若非有色生、若非无色生,这是十二类,去了若非有色、若非无色,就是说世间上十类众生,「皆即见眚,非见眚者」,这统统都是所看见的病,你说你看见我了,这都是病,佛对阿难说,这都是所见之眚,「非见眚者」,是说你没有看见那个病,你自己就是病,「彼见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见」,说你见那个真精,精纯不杂的那可以说是性,不说是能见、也不说是所见,那就说是见性,「彼见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见」,这名字叫性。
二、同分合明
阿难。如彼众生同分妄见。例彼妄见别业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国。彼见圆影。眚妄所生。此众同分。所现不祥。同见业中。瘴恶所起。俱是无始见妄所生。
这一段文叫退同例别,上边那一科文是进别例同,怎么叫进别例同呢?佛举出一个特别的比例,比例这个同分的,所以叫进别例同,举进这个别业,比例同分的妄见;当文中这一科文,是退同例别,又是退下这个同业,比例这个别业,这科的题目是怎么个意思呢?世界上的事情,一切都是由人造业所成,有什么业现什么相,就说人吧!你做什么事业,业就是造作,你造作哪一行业,士、农、工、商各造一行,是这么个意思,他举这个别业以例这个同业,别是特别的,拿这一个特别的人,比例世界上一切的人。上来这段文大家常听,心里有个底,佛说的一个比喻,人的眼睛有病,俗语说就叫发炎,眼睛红了,看见灯光有五色的圆影,这是眼上的病,拿这个做一个比例,拿这个别业比例这个同分的妄见,比例我们世界上人类,宇宙、山河大地、万事万物都搁在一块论,拿他这一个眼光,比这一切动物的眼光,这叫进别例同,举出这个特别的造的这个业。这个人有病,都是因为业力所成,或是受了热、或是吃东西不相应、劳碌太过,眼睛红了肿了,他看见灯火就不一样了,他这个是特别的,他自个儿造的业,这个业就是人不歇着,总造作,这就叫业。造业!造业嘛!有善业、有恶业、有不动业,世间上的业有三种,善业就是做善事,他总想做善事;做恶业的就和善事相反了,那就不必说了,这是善业恶业,大伙懂的;还有个不动业,是因这个不明白佛法的,所有的这个旁门外道,也讲打坐、也讲参禅,以后升天去,天上有二十八层,有六层欲界、十八层色界天、还有四层无色界天,一共是二十八层天,这二十八层天都承认世界上的事情是实实在在所有的,不但我们这个人间,我们这个人间为下界,二十八层天为上界,人间天上各有各的边界。拿这一个人眼上有病,看见灯光有五色的圆影,没有病的人看不见,拿一个病眼的人比例我们世间上一切的人,大家要知道,不但世间普通的凡夫,天上的人也是凡夫,天上也有圣人教化天人,圣人分小乘、大乘。证到小乘圣人四果阿罗汉,不在世间上受分段生死;中乘圣人就是缘觉,还有变易生死未了;菩萨是大乘圣人,还有微细的变易生死;到了最高的圣人就是佛,就没有生死了,一切的生死都了了,若不明白这种道理,谈何容易呢?这个人容易入外道,他不知佛法的道理,他哪能不入外道呢?这个道理就是说进别例同,别业就是指一个人,比例世间上宇宙山河大地无量无边的众生,一个眼光,都以为世间上的事情统统的都是实有,就是这个地方不容易转过来,要能转过来,转成佛的眼睛,统统都看明白了。佛的眼睛看见一切统统都是佛性,我们人的眼睛看见,万别千差,各有各样,这种事情不容易明白,所以能说了这么一个比喻,好比人眼上有病,一个人眼睛有病,举出来比例世间上一切人进别例同,以这个同业的妄见,一样都是病眼,因什么是病眼?看见世间上宇宙山河大地、万事万物,统统的都是病眼看见的,不是根本的清净眼看见的,所以这叫进这个别业,这一个人比例世间上一切的动物,不光是人类,天上二十八层天的天人,统统都是一样。退下同分的这个妄见,比例别业的妄见,这是退同例别,退下同分的妄见,来比一个人的妄见。佛对阿难说:「如彼众生」,这个彼字就是指着阿难说,像你们这些众生,「同分妄见」,你们都是一样的妄见,都是病眼,谁也不要笑谁。有这么一个比喻,一国人都没有眼睛,都是瞎子,去了一个有眼睛的人到他们国里说,你说我的眼睛看见什么,他不相信吶,从来他那一国人都是瞎子,你去一个睁眼的人,说世间上宇宙、山河大地、人我,千差万别不同的相,不信吶,瞎眼的就看见一片黑,什么也看不见,因那一国人都是瞎子,谁也不笑谁,他们也不觉闷得慌,从来他们也没睁开眼,拿这个意思也是一样,我们觉着睁着眼,其实我们还是合着眼,没睁开佛眼。对着佛眼以下还有四层眼,我们这是凡夫的眼,二十八层天和我们一样都是凡夫,都是凡夫眼;再上去还有四果阿罗汉,四果阿罗汉就不受生死了;再高一层的叫缘觉,也没有分段生死;还有菩萨、大乘的圣人,分段的生死没有了,变易生死还没有完全。一切的生死有二层:有分段生死、有变易生死,分段生死好懂啊!什么叫分段生死?一个人一个身体,就按现在说,一个人有五尺上下高,这是一分子,一人一分子,这叫分段,有段落,活几十年,活七十、八十,三十、五十,这算一段落,叫分段生死,一分子、一段落,一人一分子,这个份子在世界上不能久住,有一段落,一生一死、一生一死,这是分段生死。一般凡夫,连二十八层天,只要是动物都在内,都有分段生死,这个变易生死呢?他是分段生死的根,你要把变易生死的根断了,连分段生死二根都出了,我们人要修成小乘的圣人,就是四果阿罗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大家有念「金刚经」都知道,须陀含、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这四果是小乘的圣人,了一层分段生死,这是才刚说的一分子、一段落、一个生死,几十年一个生死叫一段落;一个人五尺上下高叫一分子,天上的人,个头大、寿命长,他也是一分子、一段落,各有长短大小不同。说这些话是告诉人,都是凡夫,都是普通的凡人,都不叫圣人,大家要知道,有些外道说人可以升天,可以没有病,那统统还是凡人,升到天上去也就是到天上当个神,不用说二十八层天,统统都在生死里头。佛说法不但去分段生死,连变易生死都让你了,在各人的根性了。现在我念的这段文是解释退同例别,前边是进别例同,举证这个特别的业,一个人眼睛有病,比例这世间人都是有病的眼睛,这是退同例别,就退下同业的妄见,都是病眼,比例这一个人,也就如同一个人的知识。阿难啊!「如彼众生同分妄见」,就是指的我们眼所看的,妄就不真,这个病眼看的都不是真实的,「例彼妄见别业一人」,拿这个比例妄见别业一人,我们大伙的眼睛都是一样的病眼,大众就比例一个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国」,一个病眼的人,比例一国的都是病眼的人,说「彼见圆影,眚妄所生」…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