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天理,沒有痛苦,也沒有什麼分別,根本上沒有煩惱,煩惱痛苦都是從因緣和合、因緣別離上來的,佛打根本上解決,給人破除這個道理,讓人明白這個道理,要緊的就都在這裏,說的這麼多這都是虛假的、不真實的,「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這是向人的根本上說,人多數不知道,不能說完全都不知道,不知道的太多,都是不能知道,不能知道生滅去來,「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這東西是從哪來的?底下給指開了。
上邊說不知道生滅去來是虛妄的,這生滅去來是從哪兒而來?向哪兒去?是來無來向、去無去處,底下佛就告訴人說,你既說不對,你得說個對,哪個對呢?所以說「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
「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就因這個虛妄有生、虛妄有滅,就因這個生滅來去就把自己迷惑了,迷惑自己是什麼呢?底下說「本如來藏」,這是以名相解名相,到究竟處,研究到無名無相上,到這個地方要再一轉過身來,這才能夠認識自己,人要能認識自己,就聞了佛的知見,要放下一切就立地成佛,這是一定的道理,佛字怎麼講呢?就是一個知覺的覺字,哪個人沒有知覺?把知覺的覺變成了認識,所以,一切的萬物都是秉這個天性所生,雖然秉天性所生,都不知道根本,人都忘了本了,所以在世間上受苦了,這生滅去來是從哪來的呢?又說「本如來藏」,根本就叫如來藏,什麼叫如來藏?藏(寶藏的藏)者藏(收藏的藏)也,都在裏頭含藏(收藏的藏)著。天性分開說就是一體一用,如就是不變之體、來就是隨緣之用,在隨緣的時候就不變、在不變的時候就隨緣,所以說不變裏頭藏著隨緣、隨緣裏頭藏著不變,這個名字擱在一塊就叫如來藏,這是人人天性的一個名詞,所以這是人的根本。這地方本來無生無滅、也無來無去,是「常住妙明」;常是正正當當的常在的,永遠也不變滅叫住,常住!常住是個什麼呢?就是一個明!明白!你看我們這個明白,哪個人都明白錯了,都是分別世間上的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你要把形色撂下、把聲音撂下、把氣味撂下、把滋味也放下、把身上的感覺也撂下、把心裏的分別也掃淨了,這個地方還有什麼呢?這就是如來的一個體,如者是不變的體、來者是隨緣的用,所以成了佛名字就叫如來,把這個藏字就去了,就叫如來佛。佛有十種通號,佛字在第九個名字,世尊在第十個名字,如來是第一個名字,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這是佛的自行因果,自己修行從因克果,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是佛的化他能所,佛是能化者、九法界衆生是所化者,故名如來,人不知道本來面目,都隨著幻化境界轉了,根本這如來藏,就不知道了。如來藏是「常住妙明」,是不改變的,因什麼他常住?他是個整個的,盡虛空、遍法界就是這一個體,森羅萬象發生都打這裏化生出來的,要認得這個體,自己坐在本位,就開佛的知見,在這個地方得到享受,就叫成佛,就叫「常住妙明!」常常的住著不改變,叫妙明,不可思議的叫妙,思想一分別就不妙,這是人的識心,認識這個、認識那個,你把認識再展開,就是見、聞、齅、嘗、覺、知,這是人的勝義根。
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這是解釋如來藏,佛隨跟著說隨跟著解釋,恐怕人不明白,怎麼叫如來藏?如就是一個體、來就是一個用,這體用不相離的,有用就有體、有體就有用,這是怎麼個理呢?我們這個人心裏頭一分別開了,哪一樣就是哪一樣,不能夠參和在一塊,其實一切事情都是互相抵用、互相借用,說如來藏,如裏頭就藏著來、來裏頭就藏著如,這兩個字和在一塊堆,就叫如來藏,互相隱藏,這是一個體、一個用,如是個不變的體、來是個隨緣的用,在隨緣的時候就不變、在不變的時候他就隨緣,大家不常聽,這個名詞不好懂,在變的時候有個不變、在不變的時候有個變,大家一聽這個話,就說變就是變、不變就是不變,怎麼說?變裏有個不變、不變裏有個變,哪裏有這種事?這個道理一深研究,就了解是什麼意思,說變就不變、不變就變,世間上一切事都是這個樣子,人自己不考慮,任何地方都是變就不變、不變就變,以什麼爲憑據?世間上所有的一切,哪一樣都可以做憑據,拿我們人說,不變的時候就變、變的時候就不變,這都是照人的本位說,不用上遠處說,如是我們如如不動的身體、來就是變化。再比如一個銅香爐,你要造一尊銅佛像,就得讓他變,他怎麼不變呢?銅香爐變銅佛像,隨緣不變,隨著緣,緣就是人造作的因緣,這怎麼叫不變?所以這叫不變隨緣,隨著人的手藝就造成佛像了,叫隨緣,怎麼還有不變呢?銅本身沒有變吶!銅香爐變銅佛像,是變了;說不變,銅沒變!說變裏頭有個不變、不變裏頭有個變,這是說物。我們這個人也是這樣,你看我坐在這裏,是變是沒變?不變是個體、變是個用,他一天就變四樣,行、住、坐、臥不離開這個身體,站就有個站相、坐就有個坐相、倒著就有個倒相,這個隨緣!行、住、坐、臥!這就是變化相,變化相裏頭有個不變的體,你沒有身體拿什麼當變化相?大海的水也是這樣,隨緣起波浪,這叫變,但是水體仍是不變,拿世間一切事情做樣子,說這個話得先說如來這兩個字,如沒離開來、來沒離開如,如就是本體、來就是作用,體用不相離,這叫如來藏,在這如來藏底下,佛恐怕人不明白,加上個解釋說「常住妙明」,如來藏你說了這麼一套,到底怎麼講呢?是什麼樣呢?哪個地方都叫如來藏啊!哪個地方都是全體全用,有體就有用,不是什麼,你要不認識如來藏,你就體驗體驗,「常住妙明」就是照著人的知覺說,根本上是一個常住的,不改不變,怎麼知道不改不變呢?你找不出形相來,拿什麼變呢?你要說沒有形相就沒有,你這個人的見、聞、覺、知啊!不是還有靈魂嘛!所以,這個地方佛如如實實的解釋,說什麼叫如來藏?由體顯用、由用顯體,體就藏著用、用就藏著體,互相包藏,這叫如來藏。說學這個如來藏,做什麼?他沒有生滅啊!他沒有生、沒有滅,我們這個人一生一滅,生下來,人就哭;一死,人又哭,哪個人脫得開生死?佛告訴我們的法,人都認錯了,你就認有生死的,根本上有個沒生死的,你不承認,自己不承認自己,這就自己自找苦惱,佛說的如來藏怎麼講呢?說「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不加解釋還是不好懂,說如來藏對人有什麼好處?說「常住妙明」!這個常是永不改變、住是不動,不變不動,是什麼?妙明!就是人的這個明白,你看我給諸位研究這個、解釋這個,心裏就想明白了,這不是究竟明白,這叫所明白,我所說的話,你常聽見這個話你就明白,不常聽這個名詞還是不明白,說這個地方打哪裏找?就在這個明白、不明白;你在明白上加一個字,不是你隨便的明白,是妙明!是「常住妙明」,怎麼叫妙呢?這妙字就是不可思議、不可分別,這個明白不就是人的心嗎?就是如來藏不變之體,不變的就是個明白,說我這個心裏老是動,怎麼叫常住呢?所以這個地方是錯處,我們心裏動,聽人說話,心裏好像個大光明鏡子,說過來道過去,就好比是個影子,是個無常的,有生有滅的,這個鏡子的明是個不動的,叫妙明,不可思議、不可分別,這叫妙,往往有人說那件事太妙了沒法講,還有一種事情說不到,所以就叫妙;底下加一個明字,我一講你們諸位就明白了,明白可是明白,不能加上分別的明白,我說的話是照在你的知覺的裏頭,是個影子,你們聽我說法,說不錯,你記得的影子都是塵勞,說到妙明,不是你隨便亂明白,說什麼你也明白、說好說壞都明白,根本上就有個明白,要不然你怎麼知道是好是不好?這個地方得要注意,大家喜歡研究經,就要研究這個道理。這個地方說明,恐怕人用錯了,拿著妄想,你說什麼我就學什麼,這就錯了!這都是影子,這叫緣影,拿著舉緣的影子當自個兒的心,這都是影子,這不叫妙明,這個妙明是不起分別、不可思想、不可議論,明明白白的,諸位想想,爲什麼我說話你就明白,你那個明白是所明白的話或不是?這個道理要不把他研究開了,馬馬虎虎,你說我也說,這個道理要研究,你要知道這個道理,什麼叫如來藏?底下加個解釋,說「常住妙明」,如來藏是個全體大用,全體大用是常住不改變的,就是拿人的心裏頭明白做憑據,我說話你說明白了,這都是學來的影子,你把你學來的那些個話、那些個分別心都拿了去,你還有個明白嗎?當然還有個明白,你根本上要沒有個明白,我說話你怎麼都明白,你把我的話記住了,你知道這個道理,常常會悟,你學了我的話,這是個影子,這不是你的天性,根本上他自己就有個明白,不是學的。所以,「本如來藏,常住妙明」,常常的住著,沒有分別心,沒有思想的心、沒有議論的心,不思議、不分別,你這個明明白白的明白養成了,這是人的佛性,大家要知道,這個道理在這個地方常常地演習,常常地看看這個心,什麼也不想,你能一分鍾、二分鍾維持心不動,你由少就會成多,經常如此,你就能常常地保持心不動,佛的心啊!能隨便!他要想動就動、要不動就永遠不動,人人都有個不動的體,人自己不認得自己,你從分別心上就能認得自己的不分別心,說「常住妙明」,這就是解釋如來藏,什麼叫全體大用?常住就是不分別、不思議的那個明白,底下就解釋這個明白,是「不動周圓,妙真如性」,說不動不搖還是周遍圓滿,說的這麼嚴謹,這個道理在哪裏有這個東西?你看我們這個屋子裏有幾十個人,再多了就容不下了,因什麼?有形相啊!有多有少,多了就擁擠,你看這個明白的這個明,無量無邊的大,無量無邊的世界都在…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卷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