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倓虛大師追思錄▪P18

  ..續本文上一頁才,不怕佛法不往外宏揚。如果佛教裏面沒有人才的話,那佛教就危險了。後來的出家人,一代不如一代,這樣長此下去,佛法不用外人摧殘,自己本身就會慢慢斷滅,這多麼危險呢!所以我出家後,除了自己修行外,到處都以培養人才爲急務,見了青年人,或中年人,如果有點學底,看他可以造就,總是設法讓他上學,這是我的一點志願。希望大家,既然不以我爲苦惱,來跟我學,不要跟我學些空談理論,在事實上,要真實去做。比方我出家的志願,一方面是自己修行。一方面是爲培養人才宏揚佛法。我也希望大家出家後,除了自己修行外,將來到處隨各人的緣法,多辦幾處學校:多培養人才,如果自己沒有力量辦,也可幫忙人家給人講學。出家人如果不受一番教育,不明白佛法,知識水准還趕不上一般人,處處受人誣蔑,這是多麼難過的事」。這是他老在華南學佛院訓話時對我們說的。

  

  因爲他老的志願是這樣,所以出家後就到南方參學,親近谛閑老法師學教。學業成功後,就回北方弘場佛法,創辦教育。計他老一生創辦教育,有佛學院十叁處;在家中學兩處、小學兩處;在門下受業的學生,僧俗一千余,培養已能在各處擔任弘法者,叁十余人。這是略說他老創辦僧俗教育的事,再把他老慈悲接物的權巧說一說。

  

  (五)慈悲接物的善巧

  

  度生接物的方便,雖然無量無邊。但以根本說來,那就非有慈悲心不可。任你說得怎樣好,講的也不錯。如果沒有慈悲心,決難收獲度生的效果。衆生所以爲衆生,也就在此的了。要你有慈悲心,他才喜歡親近,跟你學法。他老對這一點,看得非常清楚。所以他老不論到什麼地方講經,都是以慈悲和藹去待人。

  

  拿辦學來說吧,我在華南學佛院叁年,親近他老學習天臺教。每逢他老上課,或對學生訓話,都是和顔悅色對著學生。遇著學生有時放逸失檢點,他老總是以慈悲和藹的態度,慢慢對學生說。用人格和面子來感化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改正,養成自愛的心理。

  

  華南學佛院,每天下午習止觀一堂,時間一句鍾,由他老領導。有一次,正當他老領導我們全體師生習止觀,在大家功夫得力的當兒,其中有一位同學,可能用神太過。因此,坐起腿子就睡看。因爲腿子不熟,坐得不穩。忽然磅隆一聲,從凳子上掉落地下,把全體驚得心往上跳。若按學院的規矩,這位同學是要受罰的。因爲驚動大衆,打岔用功,可是到了開靜後,老法師不但不罰他,反說著:「看經不要太過度,該休息就要休息,現在有沒有跌傷」?

  

  從這話的表面看,好似他老是姑息他。其實不然!他老不責罰他,反對他說出這話,就是要讓他自己改正,養成自愛的心理啊!

  

  (六)智慧辯才的無礙

  

  在今日的二十世紀裏,稱爲科學時代。往往有從科學研究出來的結果,來質問佛法。老法師在濟南紅卍字會世界總會講經時,就遇過一次。現在不妨把他提出來說說。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天,他老講完經後下來休息的時侯,紅卍字會的主事人告訴他老說:「有山東高等法院幾位法官,(一共七八人)特來訪問法師」。經介紹見面後,(名字記不清楚)他們都是司法界有學問的人,談起話來很客氣。他老先給他們講些佛法。後來他們提出一個問題問老法師:

  

  「按佛經來說,一四天下有須彌山,周圍有四大部洲,上有二十八層天,山半腰有一日月,環繞須彌而行。可是經過現在科學家研究出來的結果,證明地球是一個圓形,並沒有看見須彌山。(或認喜馬拉雅山就是須彌山)也沒有看見四大部洲。到底佛說的對?還是科學家所研究出來的對?請法師解釋一下。

  

  驟然來這一問題,若在我們看來,似乎有點不好應付。但在老法師方面,認爲很平常,容易答得很。怎樣答呢?當時他老這樣答他:

  

  「你問得很好,很有道理。現在不止你一人有這樣疑問,恐怕社會上還有很多人也有這樣疑問。現在我要反問你一句,在一百年前的科學進步,是不是不如現在?

  

  「是的」!他們點點頭很幹脆的答。

  

  「由現任科學不斷的研究結果,證明在若幹年前的科學家,對天文地理所研究的結果,是不是有很多地方是錯誤的?」老法師問。

  

  「是的」!他們依然點點頭很幹脆的答。

  

  「從現在起,科學是不是還一天比一天進步」?老法師問。

  

  「當然一天比一天進步」他們答。

  

  「假若科學一天比一天進步的話,是不是將來的科學家,又證明現在的科學家所研究出來的結果,還是不對」老法師問。

  

  「是的」!他們大家一邊點頭一邊笑著說。(這是他們知道自己的話快要立不住了)。

  

  「既然現在的科學家,可以證明過去的科學家是不對的,那麼,將來的科學家,又能證明現在的科學家是不對的。這樣,科學家所研究出來的結果,根本就沒一定的標准,況且科學家的精神,是以「懷疑」爲對象。由于「懷疑」才能不斷的鑽研,以求得問題的究竟真實。現在科學正在日新月異的進步,那麼,科學家對這問題的正確性,正在「懷疑」還沒有得到究竟澈底的真實。這樣,若與「佛法」比較起來,關于誰對誰不對?這問題不用我說,大家也就明白了」。老法師說完這話時,他們大家都笑了。

  

  還有一次。他老遇著一位在家的舊同學。這位同學是鍾表行的經理,在談話時說道:

  

  「你們這些和尚,一點事不幹,一味依賴人家供養,飽食之後一無所事,不替國家生産,不爲社會服務。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像你們一樣,個個都去當和尚,還成什麼世界」?這位同學說完話後,還表示很不禮貌的樣子出來,這是一種故意的態度。

  

  「照你的說法,都當和尚不成世界。那麼,都開鍾表行就成世界了嗎」?老法師問。

  

  「世界的人類,各人得有各人的職業,那能都開鍾表行」那位同學答。

  

  「既各有職業,不能都開鍾表行,那就得要有人當和尚,要有人當教授,當公務員,當打鐵,拉大鋸……」。老法師說。

  

  「人家當教授,當公務員,以至作農爲商,都各有其職業,對國家有益。你們當和尚,替國家作些什麼」?那同學問。

  

  「以宏法爲家務,利生爲事業。淨化社會,改善人心,能夠以慈悲心,輔政治之不足:助教育之不逮;使人心潛移默化,改往修來,去惡就善。能夠這樣,世界上說沒有爭奪!進一步說,如果世界人類,個個都當和尚,那麼,我們這個汙濁惡世,就成了清淨佛土!每一個人都是蓮花化生,再沒有這些殺人流血的事發生,就怕世界人類不能都當和尚」。老法師答。

  

  「我不是說當和尚不好,就是因爲和尚坐吃不動,好像只消耗國家,剝蝕社會似的。這樣,難免被一般不明白佛法的人毀謗」。那同學說。

  

  「這也沒有法子,因爲他們不知道和尚是不動的」。老法師說。

  

  「這是怎麼一回事?爲什麼和尚不應當動呢」?那同學問。

  

  「和尚無論如何不應當動,如果和尚一動,世界就顯著更擾亂不安了」。老法師答。

  

  「我不明白這個意思,請法師說說我聽吧」。那同學問。

  

  「咱們先不說這個,你是鍾表行的經理,當然對鍾表很清楚吧」?法師問。

  

  「哪──當然我知道了,裏面有大輪子,小輪子,油絲,發條。還有許多小零件,湊合起來,然後纔成一個鍾表」。那同學答。

  

  「這些大輪子,小輪子,油絲,發條等東西,安在甚麼地方」?老法師問。

  

  「這些東西都安在大軸上面」。那同學答。

  

  「這些大輪子,小輪子,都得動吧」?老法師問。

  

  「對拉,有動得快的,有動得慢的,有一不動就出毛病」。那同學答。

  

  「那個大軸也動吧」?老法師問。

  

  「你真外行了,大軸那能動,大軸一動鍾表就壞了,沒標准了」!那同學答。

  

  「和尚就是「世界的大軸」!和尚不能動,和尚一動世界就更紊亂了──你想,和尚要不爲國家祈福,不去改善人心,轉移風俗,偏要勒令他做別的事,那不是強人所難,禍亂人心嗎?如果人心都失了正常態度,世界那能不亂」?老法師說。

  

  說到這裏,那位同學低下頭來,沈思了半天說:「就算你說得對吧」!

  

  類似這樣的問題,不知道多少,現在筆者不過略舉兩個來說明罷了。所以他老到處法緣盛,不是無故的,就是他老的智慧大,和辯才無礙啊!

  

  結語

  

  老法師的功德,有無量無邊,如同恒河的沙一般,多得說不盡。現在上面所說的,不過河沙裏面的一粒,少之而又少。若欲全說他老一生的功德,那就不是我這一枝又笨又拙的筆可以描寫出來了。

  

  他老這次化緣事畢,功行圓滿端坐示寂。這若從他老方面說,固是一件莫大慶幸事;若從我們(同學)方面說,那是一件大損失。我的心願,總想他老多住世。一則給衆生多種點善根;多聞點佛法。二則仗老法師的慈光,照破我們黑暗的心田,但事實偏偏不如此,我也莫奈無常鬼他何。我絕對不怪衆生的福薄,而怪自己的罪業太重。

  

  老法師!老法師!惟望你老乘願再來吧!

  

  

  追憶前塵痛悼師尊

  

誠祥

  

  (一)緒言

  

  諸佛如來,于常寂光中,非生示生,非滅現滅,方便權巧,說法利生,無非使令衆生,開佛之知見,成佛而已矣,大乘菩薩,示生娑婆亦如此,吾師倓公老人,乘願再來,普度群萌,亦不能例外。

  

  老人一生盡瘁佛教,興叢林,創僧校,度人難以數計,一期緣盡,含笑生西,一生之嘉言懿行,罄竹難書,與末法衆生留下了千古不磨的典…

《倓虛大師追思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