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才,不怕佛法不往外宏扬。如果佛教里面没有人才的话,那佛教就危险了。后来的出家人,一代不如一代,这样长此下去,佛法不用外人摧残,自己本身就会慢慢断灭,这多么危险呢!所以我出家后,除了自己修行外,到处都以培养人才为急务,见了青年人,或中年人,如果有点学底,看他可以造就,总是设法让他上学,这是我的一点志愿。希望大家,既然不以我为苦恼,来跟我学,不要跟我学些空谈理论,在事实上,要真实去做。比方我出家的志愿,一方面是自己修行。一方面是为培养人才宏扬佛法。我也希望大家出家后,除了自己修行外,将来到处随各人的缘法,多办几处学校:多培养人才,如果自己没有力量办,也可帮忙人家给人讲学。出家人如果不受一番教育,不明白佛法,知识水准还赶不上一般人,处处受人诬蔑,这是多么难过的事」。这是他老在华南学佛院训话时对我们说的。
因为他老的志愿是这样,所以出家后就到南方参学,亲近谛闲老法师学教。学业成功后,就回北方弘场佛法,创办教育。计他老一生创办教育,有佛学院十三处;在家中学两处、小学两处;在门下受业的学生,僧俗一千余,培养已能在各处担任弘法者,三十余人。这是略说他老创办僧俗教育的事,再把他老慈悲接物的权巧说一说。
(五)慈悲接物的善巧
度生接物的方便,虽然无量无边。但以根本说来,那就非有慈悲心不可。任你说得怎样好,讲的也不错。如果没有慈悲心,决难收获度生的效果。众生所以为众生,也就在此的了。要你有慈悲心,他才喜欢亲近,跟你学法。他老对这一点,看得非常清楚。所以他老不论到什么地方讲经,都是以慈悲和蔼去待人。
拿办学来说吧,我在华南学佛院三年,亲近他老学习天台教。每逢他老上课,或对学生训话,都是和颜悦色对着学生。遇着学生有时放逸失检点,他老总是以慈悲和蔼的态度,慢慢对学生说。用人格和面子来感化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改正,养成自爱的心理。
华南学佛院,每天下午习止观一堂,时间一句钟,由他老领导。有一次,正当他老领导我们全体师生习止观,在大家功夫得力的当儿,其中有一位同学,可能用神太过。因此,坐起腿子就睡看。因为腿子不熟,坐得不稳。忽然磅隆一声,从凳子上掉落地下,把全体惊得心往上跳。若按学院的规矩,这位同学是要受罚的。因为惊动大众,打岔用功,可是到了开静后,老法师不但不罚他,反说着:「看经不要太过度,该休息就要休息,现在有没有跌伤」?
从这话的表面看,好似他老是姑息他。其实不然!他老不责罚他,反对他说出这话,就是要让他自己改正,养成自爱的心理啊!
(六)智慧辩才的无碍
在今日的二十世纪里,称为科学时代。往往有从科学研究出来的结果,来质问佛法。老法师在济南红卍字会世界总会讲经时,就遇过一次。现在不妨把他提出来说说。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他老讲完经后下来休息的时侯,红卍字会的主事人告诉他老说:「有山东高等法院几位法官,(一共七八人)特来访问法师」。经介绍见面后,(名字记不清楚)他们都是司法界有学问的人,谈起话来很客气。他老先给他们讲些佛法。后来他们提出一个问题问老法师:
「按佛经来说,一四天下有须弥山,周围有四大部洲,上有二十八层天,山半腰有一日月,环绕须弥而行。可是经过现在科学家研究出来的结果,证明地球是一个圆形,并没有看见须弥山。(或认喜马拉雅山就是须弥山)也没有看见四大部洲。到底佛说的对?还是科学家所研究出来的对?请法师解释一下。
骤然来这一问题,若在我们看来,似乎有点不好应付。但在老法师方面,认为很平常,容易答得很。怎样答呢?当时他老这样答他:
「你问得很好,很有道理。现在不止你一人有这样疑问,恐怕社会上还有很多人也有这样疑问。现在我要反问你一句,在一百年前的科学进步,是不是不如现在?
「是的」!他们点点头很干脆的答。
「由现任科学不断的研究结果,证明在若干年前的科学家,对天文地理所研究的结果,是不是有很多地方是错误的?」老法师问。
「是的」!他们依然点点头很干脆的答。
「从现在起,科学是不是还一天比一天进步」?老法师问。
「当然一天比一天进步」他们答。
「假若科学一天比一天进步的话,是不是将来的科学家,又证明现在的科学家所研究出来的结果,还是不对」老法师问。
「是的」!他们大家一边点头一边笑着说。(这是他们知道自己的话快要立不住了)。
「既然现在的科学家,可以证明过去的科学家是不对的,那么,将来的科学家,又能证明现在的科学家是不对的。这样,科学家所研究出来的结果,根本就没一定的标准,况且科学家的精神,是以「怀疑」为对象。由于「怀疑」才能不断的钻研,以求得问题的究竟真实。现在科学正在日新月异的进步,那么,科学家对这问题的正确性,正在「怀疑」还没有得到究竟澈底的真实。这样,若与「佛法」比较起来,关于谁对谁不对?这问题不用我说,大家也就明白了」。老法师说完这话时,他们大家都笑了。
还有一次。他老遇着一位在家的旧同学。这位同学是钟表行的经理,在谈话时说道:
「你们这些和尚,一点事不干,一味依赖人家供养,饱食之后一无所事,不替国家生产,不为社会服务。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像你们一样,个个都去当和尚,还成什么世界」?这位同学说完话后,还表示很不礼貌的样子出来,这是一种故意的态度。
「照你的说法,都当和尚不成世界。那么,都开钟表行就成世界了吗」?老法师问。
「世界的人类,各人得有各人的职业,那能都开钟表行」那位同学答。
「既各有职业,不能都开钟表行,那就得要有人当和尚,要有人当教授,当公务员,当打铁,拉大锯……」。老法师说。
「人家当教授,当公务员,以至作农为商,都各有其职业,对国家有益。你们当和尚,替国家作些什么」?那同学问。
「以宏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净化社会,改善人心,能够以慈悲心,辅政治之不足:助教育之不逮;使人心潜移默化,改往修来,去恶就善。能够这样,世界上说没有争夺!进一步说,如果世界人类,个个都当和尚,那么,我们这个污浊恶世,就成了清净佛土!每一个人都是莲花化生,再没有这些杀人流血的事发生,就怕世界人类不能都当和尚」。老法师答。
「我不是说当和尚不好,就是因为和尚坐吃不动,好像只消耗国家,剥蚀社会似的。这样,难免被一般不明白佛法的人毁谤」。那同学说。
「这也没有法子,因为他们不知道和尚是不动的」。老法师说。
「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和尚不应当动呢」?那同学问。
「和尚无论如何不应当动,如果和尚一动,世界就显著更扰乱不安了」。老法师答。
「我不明白这个意思,请法师说说我听吧」。那同学问。
「咱们先不说这个,你是钟表行的经理,当然对钟表很清楚吧」?法师问。
「哪──当然我知道了,里面有大轮子,小轮子,油丝,发条。还有许多小零件,凑合起来,然后纔成一个钟表」。那同学答。
「这些大轮子,小轮子,油丝,发条等东西,安在甚么地方」?老法师问。
「这些东西都安在大轴上面」。那同学答。
「这些大轮子,小轮子,都得动吧」?老法师问。
「对拉,有动得快的,有动得慢的,有一不动就出毛病」。那同学答。
「那个大轴也动吧」?老法师问。
「你真外行了,大轴那能动,大轴一动钟表就坏了,没标准了」!那同学答。
「和尚就是「世界的大轴」!和尚不能动,和尚一动世界就更紊乱了──你想,和尚要不为国家祈福,不去改善人心,转移风俗,偏要勒令他做别的事,那不是强人所难,祸乱人心吗?如果人心都失了正常态度,世界那能不乱」?老法师说。
说到这里,那位同学低下头来,沈思了半天说:「就算你说得对吧」!
类似这样的问题,不知道多少,现在笔者不过略举两个来说明罢了。所以他老到处法缘盛,不是无故的,就是他老的智慧大,和辩才无碍啊!
结语
老法师的功德,有无量无边,如同恒河的沙一般,多得说不尽。现在上面所说的,不过河沙里面的一粒,少之而又少。若欲全说他老一生的功德,那就不是我这一枝又笨又拙的笔可以描写出来了。
他老这次化缘事毕,功行圆满端坐示寂。这若从他老方面说,固是一件莫大庆幸事;若从我们(同学)方面说,那是一件大损失。我的心愿,总想他老多住世。一则给众生多种点善根;多闻点佛法。二则仗老法师的慈光,照破我们黑暗的心田,但事实偏偏不如此,我也莫奈无常鬼他何。我绝对不怪众生的福薄,而怪自己的罪业太重。
老法师!老法师!惟望你老乘愿再来吧!
追忆前尘痛悼师尊
诚祥
(一)绪言
诸佛如来,于常寂光中,非生示生,非灭现灭,方便权巧,说法利生,无非使令众生,开佛之知见,成佛而已矣,大乘菩萨,示生娑婆亦如此,吾师倓公老人,乘愿再来,普度群萌,亦不能例外。
老人一生尽瘁佛教,兴丛林,创僧校,度人难以数计,一期缘尽,含笑生西,一生之嘉言懿行,罄竹难书,与末法众生留下了千古不磨的典…
《倓虚大师追思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