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人之特派,雖爲「法座俱傳」,但「法」與「座,」仍是兩件事,不能以「法卷」爲住持之左券。若必如此,則凡有法卷者,皆可以此爲保障,而把握寺權,爭爲住持;其已爲住持者,亦可把持爲私有,而不外傳了。又或甲、乙、丙、丁、等寺爲同宗同派,甲寺現住持,爲傳本宗法卷第十代;乙寺現住持,爲傳本宗法卷第十五代。或值甲寺無適當住持人選,而值乙寺有人時,可就乙寺中已接法未升座者;或已接法升座而又退座者,公推派其爲甲寺繼席人。其余乙、丙、丁等寺值此情形時亦然,一切不受法卷代數所限製。如此則既可使該宗之法系不絕;亦使寺務承繼有人,寺綱不墜,亦是「法座俱傳」之例。若必以現住持爲准,泥于「傳座必傳法。」「傳法必傳座,」則雖本宗人相接,而十代接十五代之「法」「座」不宜;十五代接十代之「法」「座」亦不宜,是爲膠柱鼓瑟,理事俱廢了。
第四:「法座俱不傳」者,十方常住十方僧,一寺之中,南北過往僧伽,什麼樣的人都有,所謂「凡聖交參,龍蛇混雜,」擇其特別持戒精進者,或傳法或傳座,若普通一般禅客,則在「法座俱不傳」之例了!
我說這些話的意思,並不是把傳法這一事廢掉不讓大家傳,是希望大家今後傳法的時候,不要濫傳;不要傳法還附帶著傳座的條件,指定接法人爲固定法嗣,專傳法子,好歹都要接某處的座,這樣是會起爭端,誤正事的。
我向來是本著「傳法不傳座」的做法去行,例如現在在我以下,有的人是已竟接法而並未接座的,如仁智、仁道、真法、等;也有的人是已竟接座而並未接法的,如德一、慧一、慧閑、寂仁、等。我這一主張,固然不敢一定希望南北各寺院;各宗派,遵照這樣去行,可是;既然大家不以我爲苦惱,來跟我學,我總希望,凡是最初由我的影響而建立起來的幾處地方,今後總要遵照「傳法不傳座」的製度去行,這樣門庭才能不壞;佛法才能久住。選派住持接座的時候,固然首先要就本宗培養已竟接法的人去選派,可是總要分清「法」與「座」是兩件事,「法」是本宗曆代相傳的巨集法系統,是以個人的見識而傳的,是屬于自利的;「座」是後任繼前任,維持寺務的任期,以大衆共同的意見特派或公選的,是屬于「領衆」利他的。座的升遷與退讓,一切不受法卷所限製。
唉!末法時代,一法立則一法弊,究竟按照這一法去行,就不會出弊端了嗎?這也不一定,不過我的意思是補偏救弊,擇輕躲重,必不得已的辦法,今後會不會再出弊端,就看大家對此法實行之居心出發點如何了。
第二十二章 叁十年來的弘法經過
(一)自戊午年至癸亥年的弘法經過
上來把修廟和辦學的經過,大致都說過去了。本來再也沒有什麼可說的;可是大家又要求我把在各處弘法的經過說一說,這倒更使我慚愧起來了。因爲我並不是像其他有名的那樣大法師,到處講經說法,轟轟烈烈;就是有的話,也是平平常常,沒什麼了不起。事情過去了,也沒隨時的記載,心裏也不再念想。
出家以前,我研究了十幾年的佛經,出家後,仍是以弘法爲職志。到現在隨波逐流的在僧界已混了叁十幾年,在這叁十年的時光裏,全副精神都用在修廟和辦學講經上了。成功與否,那另是一件事,反正我的心已盡到。這些年來,北方佛法;尤其東北,雖然沒有大的興盛,可是多少有些啓導作用;在社會裏沒有被時勢所淘汰,這是我可以引以自慰的。
平常我在外面,有一個虛名,人都以法師之名稱我,我也馬馬虎虎的答應。以後歲數大了,人也老了,人們稱呼的時候,在法師上面又加上個「老」字,稱老法師,這真使我慚愧無地!像古人那句詩所說:「一事無成人漸老!」又說:「一錢不值何消說。」現在既然大家一定要請我說,我也滿大家願;不過我沒特別超人之言,也沒希奇過人之行,所說都是平常經驗的事。
關于在各地弘法,差不多已是叁十幾年的事了,一時也想不起來,就是想起來,也只是一個大概,不能完全。年月還能想得差不多,日子已說不清楚了,現在就按年月來說:
一九一八年戊午,隨谛老去北京弘法。
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叁年間所講之經論如下:
(1)金剛經 六遍
(2)彌陀經 六遍
(3)地藏經 叁遍
(4)楞嚴經 兩遍
(5)佛遺教經 一遍
(6)四十二章經 一遍
(7)八大人覺經 一遍
(8)心經 叁遍
(9)大乘起信論 一遍
(10)始終心要 一遍
(11)教觀綱宗 一遍
經過情形:一九二一年舊曆二月下旬,由天津清修院到北京,月底到河北井陉縣,住顯聖寺。這是法舫法師的小廟,當初他在這裏落發出家,法舫法師原籍是河北省人,出家後,跟太虛法師學。對世學、佛學、造詣俱深。曾留學印度、錫蘭、緬甸、著譯有南傳阿毗達摩攝義論,佛教對人生的看法,唯識史觀及其哲學,金剛經講話等。
叁月初一在井陉縣講經,先講金剛經,次講彌陀經,再次講地藏經。叁月底講經法會圓滿,四月初回北京,應沈陽萬壽寺辦學之請。去沈陽時,路過營口,發起修楞嚴寺。四月初八抵沈陽,萬壽寺佛學院開學。先講佛遺教經;次講四十二章經;次講八大人覺經;次講彌陀經、地藏經、楞嚴經、教觀綱宗、始終心要、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金剛經、因萬壽寺平常應酬經忏,耽誤很多時間。叁年之中,共講十種經論。
一九二一年暑假期間,曾至海城講堂講彌陀經,至虎獐屯講堂講金剛經,收皈依弟子四十余人。放寒假時,又去海城講堂講金剛經及心經。
一九二二年舊曆正月初二,由沈陽去哈爾濱,起建極樂寺講堂,講彌陀經,正月底回沈陽開學。暑假期間,應沈陽國際公司請,講大乘起信論畢,旋應長春吉黑慈善聯合會之請,講金剛經;爲創建般若寺緣起。七月底回沈陽開學上課。放寒假時,去營口講金剛經,心經;並與宣講堂同仁等重議修楞嚴寺事。臘月底,回萬壽寺過年。
一九二叁年癸亥正月萬壽寺開學。六月初放暑假,去哈爾濱作盂蘭盆會,講彌陀經,地藏經。過張家灣(今改名德惠縣)時,曾于該地慈善會,講彌陀經,爲創建彌陀寺之緣起。七月底回沈陽開學。至寒假,在萬壽寺佛學院主講叁年圓滿,責任交卸。因有約會在先,十一月間赴哈爾濱,講楞嚴經,受佛教會朱將軍;(子橋)及一般名流士紳開會歡迎,創建極樂寺,並推任爲該寺首任住持。
(二)自甲子年至辛未年的弘法經過
一九二四年甲子,至一九叁一年辛未,所講經論如下:
(1)大乘妙法蓮華經 一遍
(2)大佛頂首楞嚴經 七遍
(3)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十六遍
(4)佛說阿彌陀經 八遍
(5)維摩诘經 一遍
(6)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叁遍
(7)地藏菩薩本願經 一遍
(8)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十五遍
(9)梵網經 一遍
(10)佛遺教經 二遍
(11)四十二章經 二遍
(12)八大人覺經 一遍
(13)普賢行願品 一遍
(14)心經義疏 一遍
(15)始終心要 二遍
(16)教觀綱宗 二遍
《影塵回憶錄 下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