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波頭摩華因』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衆相山普光明』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普名稱幢』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須彌普門光』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功德法城光』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大樹山光明』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普德光明幢』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功德吉祥相』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勇猛法力幢』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輪光明音』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功德山智慧光』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無上妙法月』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法蓮華淨光幢』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寶蓮華光明藏』的佛出世。
「此後,又有名爲『光焰雲山燈』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普覺華』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種種功德焰須彌藏』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圓滿光山王』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福德雲莊嚴』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法山雲幢』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功德山光明』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法日雲燈王』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法雲名稱王』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輪雲』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開悟菩提智光幢』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普照*輪月』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寶山威德賢』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賢德廣大光』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普智雲』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法力功德山』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功德香焰王』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金色摩尼山妙音聲』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頂髻出一切法光明雲』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輪熾盛光』的佛出世。
「此後,又有名爲『無上功德山』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精進炬光明雲』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叁昧印廣大光明冠』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寶光明功德王』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法炬寶蓋音』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普照虛空界無畏法光明』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月相莊嚴幢』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光明焰山雲』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照無障礙法虛空』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開顯智光身』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世主德光明音』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一切法叁昧光明音』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法音功德藏』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熾然焰法海雲』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普照叁世相大光明』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普照*輪山』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法界師子光』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須彌華光明』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一切叁昧海師子焰』的佛出世;此後,又有名爲『普智光明燈』的佛出世。
「善男子!如是等須彌山微塵數如來,其最後佛,名『法界城智慧燈』,並于離垢光明劫中,出興于世。我皆尊重,親近供養,聽聞受持所說妙法;亦于彼一切諸如來所,出家學道,護持法教,入此菩薩甚深自在妙音解脫,種種方便教化成熟無量衆生。從是已來,于佛剎微塵數劫,所有諸佛出興于世;我皆供養,修行其法。
「善男子!我從是來,于生死夜無明昏寐諸衆生中而獨覺悟;令諸衆生,守護心城①,舍叁界城,住一切智無上法城。
「善男子!我唯知此甚深自在妙音解脫,令諸世間,離戲論語,不作二語②,常真實語,恒清淨語。如諸菩薩摩诃薩,能知一切語言自性,于念念中自在開悟一切衆生,入一切衆生言音海,于一切言辭悉皆辨了,明見一切諸法門海,于普攝一切法陀羅尼已得自在,隨諸衆生心之所疑而爲說法,究竟調伏一切衆生,能普攝受一切衆生,巧修菩薩諸無上業,深入菩薩諸微細智,能善觀察諸菩薩藏,能自在說諸菩薩法。何以故?已得成就一切*輪陀羅尼故。
【章旨】在往古世過世界轉微塵數劫之「離垢光明」劫中,其最後佛名爲「法界城智慧燈」。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夜神在此劫中供養一切佛,聽聞說法,出家學道,最終方纔修得這一「甚深自在妙音解脫」。
【注釋】①心城:有二義。一是指「心」,以身爲城廓,故喻「心」爲城。二是喻指「禅定」,禅定防心,能抑製妄動,猶如具有防禦作用之城,故喻爲「心城」。此處應該指前者。
②二語:意爲「兩舌」,乃指前後矛盾之語,或作誹謗之語。
【語譯】救護一切城增長威力夜神繼續給善財童子說:「善男子!如此與須彌山的微塵數相等的如來,其最後一位佛名叫『法界城智慧燈』。這位佛是在離垢光明劫中出興于世的。對于這些無數的佛,我都尊重,親近供養,聽聞受持其所說的妙法;也在一切諸如來的所在,出家學道,護持佛法的正教,進入此菩薩甚深自在妙音解脫境界,以種種方便教化成熟無量衆生。從此已來,在佛土微塵數劫出世的所有諸佛,我都供養,修行其法。
「善男子!從此以來,我在生死夜無明昏寐的諸衆生中獨自覺悟,並且使那些衆生,守護心城,舍棄叁界之城,住于一切智無上法城。
「善男子!我只是知曉這一菩薩甚深自在妙音解脫法門,使諸世間的衆生遠離戲論之語,不作誹謗之語,常常說出真實的話語,永遠說出清淨的語言。如同諸菩薩一樣,我能夠知曉一切語言的本來性質,在念念中自在而使一切衆生得以開悟,進入一切衆生言音之海,對于一切言辭都能夠辨別明了,明見一切諸法門之海,在普攝一切法陀羅尼方面已經獲得自在,隨諸衆生心之所疑而爲其說法,究竟調伏一切衆生,能夠完全攝受一切衆生,巧妙地修習菩薩諸無上之業,深入菩薩諸微細之智,能夠並善于觀察諸菩薩之藏,能夠自在地演說諸菩薩之法。爲什麼呢?這是已經成就了一切*輪陀羅尼的緣故。
「而我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善男子!此佛會中,有主夜神,名『開敷一切樹華』①。汝詣彼問:菩薩雲何學一切智?雲何安立一切衆生住一切智?」
爾時,守護一切城主夜神,欲重宣此解脫義,爲善財童子而說頌言:
「菩薩解脫深難見,虛空如如平等相,普見無邊法界內,一切叁世諸如來。出生無量勝功德,證入難思真法性,增長一切自在智,開通叁世解脫道。過于剎轉微塵劫,爾時有劫名淨光,世界名爲法焰雲,其城號曰寶華光。其中諸佛興于世,量與須彌塵數等;有佛名爲法海音,于此劫中先出現;乃至其中最後佛,名爲法界焰燈王;如是一切諸如來,我皆供養聽受法。我見法海雷音佛,其身普作真金色,諸相莊嚴如寶山,發心願得成如來。我暫見彼如來身,即發菩提廣大心,誓願勤求一切智,性與法界虛空等。由斯普見叁世佛,及以一切菩薩衆;亦見國土衆生海,而普攀緣起大悲。隨諸衆生心所樂,示現種種無量身,普徧十方諸國土,動地舒光悟含識。見第二佛而親近,亦見十方剎海佛,乃至最後佛出興,如是須彌塵數等。于諸剎轉微塵劫,所有如來照世燈;我皆親近而瞻奉,令此解脫得清淨。」
爾時,善財童子得入此菩薩甚深自在妙音解脫故,入無邊叁昧海,入廣大總持海,
得菩薩大神通,獲菩薩大辯才;心大歡喜,觀察守護一切城主夜神,以偈贊曰:
「已行廣大妙慧海,已度無邊諸有海,長壽無患智藏身,威德光明住此衆。了達法性如虛空,普入叁世皆無礙;念念攀緣一切境,心心永斷諸分別。了達衆生無有性,而于衆生起大悲;深入如來解脫門,廣度群迷無量衆。觀察思惟一切法,了知證入諸法性;如是修行佛智慧,普化衆生令解脫。天是衆生調禦師,開示如來智慧道,普爲法界諸含識,說離世間衆怖行。已住如來諸願道,已受菩提廣大教,已修一切徧行力,已見十方佛自在。天神心淨如虛空,普離一切諸煩惱,了知叁世無量剎,諸佛菩薩及衆生。天神一念悉了知,晝夜日月年劫海;亦知一切衆生類,種種名相各差別。十方衆生生死處,有色無色想無想,隨順世俗悉了知,引導使入菩提路。已生如來誓願家,已入諸佛功德海,法身清淨心無礙,隨衆生樂現衆色。」
時,善財童子說此頌已,禮夜神足,繞無量匝,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章旨】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夜神又向善財童子推薦此會中的「開敷一切樹華」夜神,囑咐善財童子前去拜訪請教。善財童子以偈頌贊頌感謝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夜神的教誨,告別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夜神,繼續前行求法。
【注釋】①開敷一切樹華:據澄觀的解釋,「『開敷樹華』者,約事在香樹閣內故,約位七地是有行,有開發無相住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五十八,《大正藏》卷叁十五,頁九四六上)這是說,以下之法會發生在香樹閣內,而此法門具有開發「無相住」的功能,所以名爲「開敷一切樹華」。
【語譯】救護一切城增長威力夜神最後對善財童子說:「而我爲什麼能夠知曉能夠宣說這一功德行?善男子!在此佛會之中,有一位名叫『開敷一切樹華』的主夜神。你可以前往他那裏去向他請教:菩薩如何學一切智?如何安立一切衆生使其住于一切智?」
這時,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夜神,想再次演說這一解脫法門之義,爲善財童子說頌說:(偈頌語譯略)
這時,善財童子因爲得以進入此菩薩甚深自在妙音解脫的緣故,進入了無邊叁昧海,進入了廣大總持海,獲得了菩薩大神通,獲得了菩薩的大辯才。善財童子心中産生大歡喜,便觀察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主夜神,以偈贊頌說:(偈頌語譯從略)
這時,善財童子說完此頌之後,頂禮夜神雙足,在其周圍繞行無量圈,殷勤瞻仰夜神。然後,善財童子辭別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夜神,繼續求法。
【說明】善財童子第叁十七參——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夜神會,至此敘述完畢。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夜神給善財童子宣講的「甚深自在妙音解脫」法門,是進入「十地」之第六地「現前地」的方法。「現前地」,又作「現在地」、「目見地」、「目前地」,菩薩至此位,住緣起智,進而引發染淨無分別的最勝智現前,故名「現前地」。…
《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