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有的屈膝大聲號叫,有的踴身大叫;他們頭發蓬亂,衣裳破裂,皮膚皴裂,面目無光,都向王呼喊:『大王!大王!我們現在貧窮孤苦,饑渴寒凍,疾病衰羸,被衆苦所逼迫,生命將于不久結束,沒有依靠,沒有得救的希望,沒有地方可以哭告求助。我們現今來歸附大王,我們看大王仁慈智慧,對于大王産生了想得到安樂的想法、得到所愛的想法、得以活命的想法、得到攝受的想法、得到寶藏的想法、遇到橋梁的想法、遇到道路的想法、遇到船筏的想法、見到寶洲的想法、獲得財利的想法、升至天宮的想法。』
「當時,大王聽到這些話語之後,生起百萬阿僧祇大悲之門,一心思惟,發出十種大悲語。這十種大悲語是什麼呢?所謂:『悲哀啊,衆生!你們墮于無底生死的大坑;我應當如何纔可以迅速救濟,使你們得以住于一切智地?悲哀啊,衆生!被諸煩惱所逼迫;我應當如何而作救護,使你們得以安住于一切善業?悲哀啊,衆生!被生、老、病、死所嚇;我應當如何纔可以作你們的歸依,使你們的身心永遠得以安穩?悲哀啊,衆生!一直被世間的許多恐怖所逼迫;我應當如何纔可以作爲你們的佑助,使你們得以住于一切智道?悲哀啊,衆生!無有智慧之眼,一直被身見疑惑所覆蓋;我應當如何纔能爲你們充作方便,使你們獲得決疑而沖破蓋覆的薄膜?悲哀啊,衆生!一直被無明黑暗所迷惑;我應當如何纔能成爲你們的火炬,使你們得以照見一切智之城?悲哀啊,衆生!一直被吝啬、嫉妒所汙染;我應當如何纔能開曉你們,使你們證得清淨的法身?悲哀啊,衆生!長時間漂沒在生死大海之中;我應當如何纔能完全運度你們,使你們得以登上菩提彼岸?悲哀啊,衆生!諸根剛強,難可調伏;我應當如何纔能成爲調禦師,使你們具足諸佛之神力?悲哀啊,衆生!猶如盲人、聾人,看不見道路;我應當如何纔能成爲你們的引導者,使你們得以進入一切智門?』這樣說完之後,國王擊鼓宣布命令:『我現今完全布施一切衆生,隨有所須都使其得到滿足。』
「即時頒下閻浮提內大小諸城及諸聚落,悉開庫藏,出種種物,置四衢道。所謂:金、銀、琉璃、摩尼等寶;衣服、飲食、華香、璎珞、宮殿、屋宅、床榻、敷具;建大光明摩尼寶幢,其光觸身,悉使安隱;亦施一切病緣湯藥;種種寶器盛衆雜寶,金剛器中盛種種香,寶香器中盛種種衣;辇輿、車乘、幢幡、缯蓋,如是一切資生之物,悉開庫藏而以給施。亦施一切村營、城邑、山澤、林薮、妻子、眷屬及以王位,頭、目、耳、鼻、唇、舌、牙、齒、手、足、皮、肉、心、腎、肝、肺,內外所有,悉皆能舍。
「其『堅固妙寶莊嚴雲燈城』東面有門,名『摩尼山光明』。于其門外,有施會處。其地廣博,清淨平坦,無諸坑坎、荊棘、沙礫,一切皆以妙寶所成,散衆寶華,熏諸妙香,然諸寶燈,一切香雲充滿虛空,無量寶樹次第行列,無量華網、無量香網彌覆其上,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諸音樂器恒出妙音。如是一切,皆以妙寶而爲莊嚴,悉是菩薩淨業果報①。
「于彼會中,置師子座,十寶爲地,十寶欄楯,十種寶樹周匝圍繞,金剛寶輪以承其下,以一切寶爲龍神像而共捧持,種種寶物以爲嚴飾,幢幡間列,衆網覆上,無量寶香常出香雲,種種寶衣處處分布,百千種樂恒奏美音。複于其上張施寶蓋,常放無量寶焰光明,如閻浮金熾然清淨;覆以寶網,垂諸璎珞,摩尼寶帶周回間列,種種寶鈴恒出妙音,勸諸衆生修行善業。時,彼大王處師子座,形容端正,人相具足,光明妙寶以爲其冠,那羅延身不可沮壞,一一肢分悉皆圓滿,性普賢善,王種中生,于財及法悉得自在,辯才無礙,智慧明達,以政治國,無違命者。
【章旨】在「一切法音圓滿蓋」國王的命令下,在閻浮提內的大小城市、村落到處都設置了布施之所。其中,在「堅固妙寶莊嚴雲燈城」東面「摩尼山光明」門之外的布施大會由此位國王親自坐鎮。
【注釋】①業果報:又作「業報」,善惡業因所招感的苦樂果報。業,指善、惡業;果,即由業所感人、天、鬼、畜等之果報。由「業」而報「果」,此乃自然之法理,稱爲「業果法然」。此外,「業」與「果」彼此相接相續,「業」爲因,「果」爲報,因果接續,無窮無止,這就是佛教所言的因果報應說之梗概。
【語譯】開敷一切樹華夜神繼續對善財童子說:「『一切法音圓滿蓋』國王下令立即打開閻浮提內大小諸城及諸村落的庫藏,拿出種種物品,置放在四衢道路上。這些物品是:金、銀、琉璃、摩尼等珍寶;衣服、飲食、花香、璎珞、宮殿、屋宅、床榻、敷具。在各個城市中修建大光明摩尼寶幢,其光一旦接觸衆生的身體,便可以使衆生得到安穩;也布施治療一切病的湯藥;種種寶器中盛放著多種珍寶,金剛器中盛放著種種香,寶香器中盛放著種種衣物;辇輿、車乘、幢幡、缯蓋,如此等等一切資生之物,都打開庫藏而給以布施。這位國王也將一切村莊、城市、山澤、林叢、妻子、眷屬以及王位,頭、目、耳、鼻、唇、舌、牙、齒、手、足、皮、肉、心、腎、肝、肺等等身內、身外所有的東西,都全部布施給衆生。
「在『堅固妙寶莊嚴雲燈城』的東面有一座名叫『摩尼山光明』的門。在此東門之外,有舉行布施大會之處。其地廣闊,清淨平坦,沒有坑坎、荊棘、沙礫,一切都以美妙的珍寶製成,散布許多珍貴的花朵,熏諸妙香,點燃諸寶燈,一切香雲充滿虛空,無量寶樹次第行列,無量華網、無量香網在其上覆蓋,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諸音樂器一直發出美妙的聲音。如此一切,都以美妙的珍寶作爲莊嚴,這些都是菩薩修習所得清淨之業的果報。
「在這一會中,放置著師子座,以十寶爲地,以十寶製成欄杆,以十種寶樹在其會場周圍圍繞,有金剛寶輪在其下承載著這些,以一切寶爲龍神像而共同捧持,以種種寶物以爲裝飾,幢幡交錯排列,有許多網覆蓋其上,無量寶香常常散出香雲,到處都堆放著種種寶衣,百千種樂器一直演奏著美妙的音樂。又在其上張施寶蓋,一直放射出無量寶焰光明,如同閻浮提中的金一樣熠熠生輝而又清淨;又以寶網,垂諸璎珞,摩尼寶帶在其周圍交錯排列,種種寶鈴一直發出美妙的聲音,激勵諸衆生修行善業。這時,那位大王坐在師子座上,容貌端正,人相具足,以光明妙寶爲其冠,其那羅延身不可沮壞,一一肢體都很圓滿,其品性與普賢一樣美好,從王種之中出生,對于財及法都獲得自在,辯才無礙,智慧明達,以政令治國,沒有違反其命令的人。
「爾時,閻浮提無量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衆生,種種國土、種種族類、種種形貌、種種衣服、種種言辭、種種欲樂,俱來此會,觀察彼王,鹹言:『此王是大智人、是福須彌、是功德月,住菩薩願,行廣大施。』時,王見彼諸來乞者,生悲愍心,生歡喜心,生尊重心,生善友心,生廣大心,生相續心,生精進心,生不退心,生舍施心,生周徧心。
「善男子!爾時,彼王見諸乞者,心大歡喜經須臾頃;假使忉利天王、夜摩天王、兜率陀天王,盡百千億那由他劫所受快樂,亦不能及。善化天王于無數劫所受快樂,自在天王于無量劫所受快樂,大梵天王于無邊劫所受梵樂,光音天王于難思劫所受天樂,徧淨天王于無盡劫所受天樂,淨居天王不可說劫住寂靜樂,悉不能及。
「善男子!譬如有人仁慈孝友,遭逢世難,父母、妻息、兄弟、姊妹並皆散失,忽于曠野道路之間而相值遇,瞻奉撫對,情無厭足。時,彼大王見來求者,心生歡喜,亦複如是。
「善男子!其王爾時,因善知識,于佛菩提,解欲①增長,諸根成就,信心清淨,歡喜圓滿。何以故?此菩薩勤修諸行,求一切智,願得利益一切衆生,願獲菩提無量妙樂,舍離一切諸不善心,常樂積集一切善根,常願救護一切衆生,常樂觀察薩婆若道,常樂修行一切智法,滿足一切衆生所願,入一切佛功德大海,破一切魔業惑障山,隨順一切如來教行,行一切智無障礙道,已能深入一切智流,一切法流常現在前,大願無盡,爲大丈夫,住大人法,積集一切普門善藏,離一切著,不染一切世間境界,知諸法性猶如虛空。
「于來乞者,生一子想②,生父母想,生福田想,生難得想,生恩益想,生堅固想、師想、佛想。不簡方處,不擇族類,不選形貌,隨有來至,如其所欲,以大慈心,平等無礙,一切普施,皆令滿足:求飲食者,施與飲食;求衣服者,施與衣服;求香華者,施與香華;求鬘蓋者,施與鬘蓋;幢幡、璎珞、宮殿、園苑、象馬、車乘、床座、被褥、金、銀、摩尼、諸珍寶物、一切庫藏,及諸眷屬、城邑、聚落,皆悉如是普施衆生。
【章旨】這位「一切法音圓滿蓋」國王面對前來求取布施的衆生産生十種「心」,也産生了無與倫比的喜悅,並且以種種心、種種喜悅給予衆生種種布施。
【注釋】①解欲:知解和欲望。
②一子想:謂菩薩修慈悲行,視諸衆生猶如一子。若見衆生修習善業,勝進聖道,心則歡喜。若見衆生造作惡業,流轉生死,心則愁惱。此種狀態譬如父母見子安隱,心則觀喜;見子遇患,心則苦惱。
【語譯】開敷一切樹華夜神繼續對善財童子說:「那時,閻浮提內種種國土、種種族類、種種形貌、穿著種種衣服、操著種種口音、有著種種欲望快樂的無量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衆生,都一起來到這處布施大會,觀察那位『一切法音圓滿蓋』國王,都說道:『此王是大智人、是如須彌山之福、是功德月,住于菩薩願,實行廣大施。』這時,王看見這些來乞討的衆生,産生悲愍心,産生歡喜心,産生尊重心,産生善友心,産生廣大心,産生相續心,産生精進心,産生不退心,産生舍施心,産生周徧心。
「善男子!這時,這位國王看見這些行乞者,其心中所産生的歡喜即便是須臾頃,也是那些忉利天王、夜摩天王、兜率陀天王用盡百千億那由他劫所受的快樂所不能企及。善化天王在無數劫所受的快樂,自在天王在…
《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