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下)▪P28

  ..續本文上一頁圍繞行無量圈,合掌瞻仰夜神。然後,善財童子辭別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衆生夜神,踏上繼續求法的曆程。

  【說明】善財童子第叁十九參——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衆生夜神會,至此敘述完畢。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衆生夜神給善財童子宣講的「菩薩教化衆生令生善根解脫門」法門,是進入「十地」之第八地「不動地」的方法。菩薩至此「不動」位,無分別智一經相續任運,不被相、用、煩惱等所動,因此名爲「不動地」。

  

《華嚴經》卷七十四  入法界品之十五

  

【題解】

  本卷爲《入法界品》「末會」的第四十一會,即善財童子「五十叁參」中的四十參「妙德圓滿神會」的內容。

  善財童子遵從「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衆生夜神」的囑咐,前去拜訪「妙德圓滿神」,向其請教修行菩薩行的方法、途徑。妙德圓滿神告訴善財童子,菩薩有十種「受生藏」。第一藏相應于「十信」,第二藏相應于「十住」,第叁藏相應于「十行」、「十回向」,第四藏相應于初地,第五藏相應于第二地至第七地。第六藏、第七藏相應于第八地,第八藏相應于第九地,第九藏相應于第十地,第十藏相應于等覺入如來地。妙德圓滿神對善財童子總結說,菩薩具足此「十種受生藏」即可生于如來家。

  善財童子又向妙德圓滿神詢問「自在受生解脫門」的境界。妙德圓滿神對善財童子講解了自己因發一切菩薩受生之時皆得目睹的大願而得以于此岚毗尼園林中目睹釋迦牟尼佛誕生的整個過程。在摩耶夫人未至岚毗尼園林中時,此園林中就出現了十種瑞相。而當摩耶夫人從迦毗羅城出發到達岚毗尼園林之時,此岚毗尼園林中發出十種光明瑞相,而當摩耶夫人坐在畢洛叉樹下之時,此園林又出現菩薩將欲誕生的十種神變。然後妙德圓滿神給善財童子講說世尊降生時的情景。

  善財童子又向妙德圓滿神請教證得「自在受生解脫門」的時間久暫。妙德圓滿神回答說:在往古世過億佛剎微塵數劫有名爲「普寶」的世界,在「悅樂」大劫中有八十那由他佛于中出現。其第一佛「自在功德幢」所在的世界中的「妙光莊嚴」四天下的「須彌莊嚴幢」王都中,有一名爲「寶焰眼」的國王,其王夫人名爲「喜光」。當「喜光夫人」將欲誕生菩薩之時旁邊有一位名爲「淨光」的乳母。而這位乳母就是妙德圓滿神的前身。

  最後,妙德圓滿神以偈頌形式總結自己所講,並且又向善財童子推薦迦毗羅城中的「瞿波」釋種女,囑咐善財童子前去拜訪請教。善財童子告別妙德圓滿神,繼續前行求法。妙德圓滿神給善財童子宣講的「菩薩自在受生解脫門」法門,是進入「十地」之第九地「善慧地」的方法。「善慧地」,又作「善意地」、「善根地」,菩薩至此位,成就微妙四無礙辯,普徧十方,善說法門,因此名爲「善慧地」。

  

善財童子第四十參:妙德圓滿神會

  爾時,善財童子于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衆生夜神所,得菩薩解脫已,憶念修習,了達增長。

  漸次遊行,至岚毗尼林,周徧尋覓彼妙德神,見在一切寶樹莊嚴樓閣中,坐寶蓮華師子之座,二十億那由他諸天恭敬圍繞,爲說《菩薩受生海經》,令其皆得生如來家,增長菩薩大功德海。善財見已,頂禮其足,合掌前立,白言:「大聖!我已先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而未能知菩薩雲何修菩薩行、生如來家、爲世大明?」

  【章旨】這是善財童子五十叁參的第四十次參訪,也是《入法界品》「末會」中善財五十五會中的第四十一會。善財童子遵從「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衆生夜神」的囑咐,前去拜訪「妙德圓滿神」,向其請教修行菩薩行的方法、途徑。

  【語譯】這時,善財童子在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衆生夜神的所在,獲得菩薩解脫法門之後,憶念修習,了達增長。

  善財童逐漸地前進,到達岚毗尼園林,在此園林到處尋找妙德圓滿神。後來,善財童子發現這位神在由一切寶樹莊嚴的樓閣中坐在寶蓮華師子之座上,有二十億那由他諸天在其周圍恭敬圍繞。妙德圓滿神在宣說《菩薩受生海經》,使衆生都能夠得以生于如來家,增長菩薩大功德海。善財童子看見之後,便頂禮其足,合掌前立,對妙德圓滿神說:「大聖!我早先已經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但卻不知曉菩薩如何修菩薩行、如何纔能生于如來家、如何纔能爲世間放出大光明?」

  彼神答言:「善男子!菩薩有十種受生藏①,若菩薩成就此法,則生如來家,念念增長菩薩善根,不疲不懈,不厭不退,無斷無失,離諸迷惑,不生怯劣、惱悔之心,趣一切智,入法界門,發廣大心,增長諸度,成就諸佛無上菩提,舍世間趣,入如來地,獲勝神通,諸佛之法常現在前,順一切智真實義境。

  「何等爲十?一者,願常供養一切諸佛受生藏;二者,發菩提心受生藏;叁者,觀諸法門勤修行受生藏;四者,以深淨心普照叁世受生藏;五者,平等光明受生藏;六者,生如來家受生藏;七者,佛力光明受生藏;八者,觀普智門受生藏;九者,普現莊嚴受生藏;十者,入如來地受生藏。

  【章旨】妙德圓滿神告訴善財童子,菩薩有十種受生藏。這十種通于菩薩修行的六位。

  【注釋】①受生藏:指菩薩生于如來之家,成就佛果的最重要的法門。受生,意爲生于如來家;藏,意爲含藏所修所證之理。

  【語譯】妙德圓滿神這樣回答善財童子:「善男子!菩薩有十種受生的寶藏。如果菩薩能夠成就此法,就可以生于如來家,念念增長菩薩的善根,從不疲倦懈怠,從不厭惡不退縮,沒有中斷也沒有遺失,遠離諸迷惑,不産生怯劣、惱悔之心,趣向一切智,進入法界門,發廣大心,增長『十度』,成就諸佛無上菩提,舍棄世間趣,進入如來地,獲得殊勝的神通,諸佛之法常常顯現在前,順從一切智的真實境界。

  「十種受生之藏是什麼呢?第一,希望常常供養一切諸佛受生之藏;第二,發菩提心受生藏;第叁,觀諸法門勤奮修行受生藏;第四,以深切純淨之心普照叁世受生藏;第五,平等光明之智慧受生藏;第六,生于如來家受生藏;第七,佛力光明受生藏;第八,觀見一切智慧法門受生藏;第九,完全顯現出一切莊嚴之受生藏;第十,證入如來地受生藏。

  「善男子!雲何名『願常供養一切佛受生藏』?善男子!菩薩初發心時,作如是願:『我當尊重、恭敬、供養一切諸佛,見佛無厭,于諸佛所,常生愛樂,常起深信,修諸功德,恒無休息。』是爲菩薩爲一切智始集善根受生藏。

  「雲何名『發菩提心受生藏』?善男子!此菩薩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所謂:起大悲心,救護一切衆生故;起供養佛心,究竟承事故;起普求正法心,一切無悋故;起廣大趣向心,求一切智故;起慈無量心①,普攝衆生故;起不舍一切衆生心,被求一切智堅誓甲②故;起無谄诳心,得如實智故;起如說行心③,修菩薩道故;起不诳諸佛心,守護一切佛大誓願故;起一切智願心,盡未來化衆生不休息故。菩薩以如是等佛剎微塵數菩提心功德故,得生如來家。是爲菩薩第二受生藏。

  「雲何名『觀諸法門勤修行受生藏』?善男子!此菩薩摩诃薩,起觀一切法門海心,起回向一切智圓滿道心,起正念無過失業心④,起一切菩薩叁昧海清淨心,起修成一切菩薩功德心,起莊嚴一切菩薩道心,起求一切智大精進行、修諸功德如劫火熾然無休息心,起修普賢行教化一切衆生心,起善學一切威儀、修菩薩功德、舍離一切所有、住無所有真實心。是爲菩薩第叁受生藏。

  「雲何名『以深淨心普照叁世受生藏』?善男子!此菩薩具清淨增上心,得如來菩提光,入菩薩方便海,其心堅固猶若金剛,背舍一切諸有趣生,成就一切佛自在力,修殊勝行,具菩薩根,其心明潔,願力不動,常爲諸佛之所護念,破壞一切諸障礙山,普爲衆生作所依處。是爲菩薩第四受生藏。

  「雲何名『平等光明受生藏』?善男子!此菩薩具足衆行,普化衆生;一切所有,悉皆能舍;住佛究竟淨戒境界;具足忍法,成就諸佛法忍光明;以大精進,趣一切智,到于彼岸;修習諸禅,得普門定;淨智圓滿,以智慧日,明照諸法;得無礙眼,見諸佛海,悟入一切真實法性;一切世間,見者歡喜,善能修習如實法門。是爲菩薩第五受生藏。

  【章旨】妙德圓滿神爲善財童子解說前五種「菩薩受生藏」。第一藏相應于「十信」,第二藏相應于「十住」,第叁藏相應于「十行」、「十回向」,第四藏相應于初地,第五藏相應于第二地至第七地。

  【注釋】①慈無量心:「四無量心」之一。「四無量心」即四種廣大的利他心,爲使無量衆生離苦得樂而生起的「慈」、「悲」、「喜」、「舍」四種心。所謂「慈」,即友愛之心。所謂「悲」,即同情他人的受苦。所謂「喜」,即喜悅他人之享有幸福。所謂「舍」,即舍棄一切冤親之差別相,而平等親之。

  ②求一切智堅誓甲:此處是以铠甲爲比喻說明,「堅誓」即堅強的誓言爲成就一切智的堅固堡壘。

  ③如說行心:指如同自己的話語而發起言行一致的行爲之心。

  ④無過失業心:即無過無失之業之心。

  【語譯】妙德圓滿神對善財童子說:「善男子!如何名爲『願常供養一切佛受生藏』呢?善男子!菩薩初發心之時,會發如此願:『我應當尊重、恭敬、供養一切諸佛,觀佛無厭,對于諸佛的所在,常常生起愛樂,常常發起深深的信仰,修習諸功德,永遠不再休息。』這就是菩薩爲一切智所開始積集善根之受生藏。

  「如何名『發菩提心受生藏』呢?善男子!菩薩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起大悲心,以之救護一切衆生;生起供養佛之心,以之窮盡一切諸劫、一切世間去承奉侍奉諸佛;發起普求正法之心,對于一切都沒有吝啬之心;發起廣大趣向之心,求取一切智;發起慈無量心,以之普攝一切衆生;生起不舍棄一切衆生之心,由此而能夠堅固求證佛之智慧…

《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