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下)▪P45

  ..續本文上一頁。善男子!如今的世尊,我爲其母;往昔所有無量諸佛,我也是如此而爲其母。

  「善男子!我昔日曾經作爲蓮華池之神,當時有菩薩在蓮華藏中忽然化生,我即捧持瞻侍養育,一切世間都共同稱我爲菩薩母。又,我昔日爲菩提場之神,當時有菩薩在我的懷中忽然化生,世間也稱我爲菩薩母。善男子!有無量最後身菩薩,在此世界以種種方便示現受生,我都是其母。

  「善男子!譬如此世界賢劫之中,在過去世時,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及今世尊釋迦牟尼佛現受生之時,我都是其母。在未來世中,彌勒菩薩從兜率天將降神之時,放出大光明普照法界,示現一切諸菩薩衆受生神變,甚至在人間生于大族家,調伏衆生;我在那時,也爲其母。如此次第,有師子佛、法幢佛、善眼佛、淨華佛、華德佛、提舍佛、弗沙佛、善意佛、金剛佛、離垢佛、月光佛、持炬佛、名稱佛、金剛楯佛、清淨義佛、绀身佛、到彼岸佛、寶焰山佛、持炬佛、蓮華德佛、名稱佛、無量功德佛、最勝燈佛、莊嚴身佛、善威儀佛、慈德佛、無住佛、大威光佛、無邊音佛、勝怨敵佛、離疑惑佛、清淨佛、大光佛、淨心佛、雲德佛、莊嚴頂髻佛、樹王佛、寶珰佛、海慧佛、妙寶佛、華冠佛、滿願佛、大自在佛、妙德王佛、最尊勝佛、栴檀雲佛、绀眼佛、勝慧佛、觀察慧佛、熾盛王佛、堅固慧佛、自在名佛、師子王佛、自在佛、最勝頂佛、金剛智山佛、妙德藏佛、寶網嚴身佛、善慧佛、自在天佛、大天王佛、無依德佛、善施佛、焰慧佛、水天佛、得上味佛、出生無上功德佛、仙人侍衛佛、隨世語言佛、功德自在幢佛、光幢佛、觀身佛、妙身佛、香焰佛、金剛寶嚴佛、喜眼佛、離欲佛、高大身佛、財天佛、無上天佛、順寂滅佛、智覺佛、滅貪佛、大焰王佛、寂諸有佛、毗舍佉天佛、金剛山佛、智焰德佛、安隱佛、師子出現佛、圓滿清淨佛、清淨賢佛、第一義佛、百光明佛、最增上佛、深自在佛、大地王佛、莊嚴王佛、解脫佛、妙音佛、殊勝佛、自在佛、無上醫王佛、功德月佛、無礙光佛、功德聚佛、月現佛、日天佛、出諸有佛、勇猛名稱佛、光明門佛、娑羅王佛、最勝佛、藥王佛、寶勝佛、金剛慧佛、無能勝佛、無能映蔽佛、衆會王佛、大名稱佛、敏持佛、無量光佛、大願光佛、法自在不虛佛、不退地佛、淨天佛、善天佛、堅固苦行佛、一切善友佛、解脫音佛、遊戲王佛、滅邪曲佛、薝蔔淨光佛、具衆德佛、最勝月佛、執明炬佛、殊妙身佛、不可說佛、最清淨佛、友安衆生佛、無量光佛、無畏音佛、水天德佛、不動慧光佛、華勝佛、月焰佛、不退慧佛、離愛佛、無著慧佛、集功德蘊佛、滅惡趣佛、普散華佛、師子吼佛、第一義佛、無礙見佛、破他軍佛、不著相佛、離分別海佛、端嚴海佛、須彌山佛、無著智佛、無邊座佛、清淨住佛、隨師行佛、最上施佛、常月佛、饒益王佛、不動聚佛、普攝受佛、饒益慧佛、持壽佛、無滅佛、具足名稱佛、大威力佛、種種色相佛、無相慧佛、不動天佛、妙德難思佛、滿月佛、解脫月佛、無上王佛、希有身佛、梵供養佛、不瞬佛、順先古佛、最上業佛、順法智佛、無勝天佛、不思議功德光佛、隨法行佛、無量賢佛、普隨順自在佛、最尊天佛,如此乃至樓至如來,在賢劫中,在此叁千大千世界,當成佛者,我都爲其母。譬如在此叁千大千世界,如此在此世界海十方無量諸世界一切劫中,有修行普賢行願而化度一切諸衆生的,我自己都現身作爲其母。」

  爾時,善財童子白摩耶夫人言:「大聖得此解脫,經今幾時?」

  答言:「善男子!乃往古世,過不可思議非最後身菩薩神通道眼所知劫數,爾時有劫名『淨光』,世界名『須彌德』,雖有諸山五趣雜居①,然其國土衆寶所成,清淨莊嚴無諸穢惡。有千億四天下,有一四天下,名『師子幢』,于中有八十億王城。有一王城,名『自在幢』;有轉輪王,名『大威德』。彼王城北,有一道場,名『滿月光明;』其道場神,名曰『慈德』。時,有菩薩,名『離垢幢』,坐于道場,將成正覺。有一惡魔,名『金色光』,與其眷屬無量衆俱,至菩薩所。彼大威德轉輪聖王已得菩薩神通自在,化作兵衆,其數倍多,圍繞道場;諸魔惶怖,悉自奔散;故彼菩薩得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時,道場神見是事已,歡喜無量,便于彼王而生子想,頂禮佛足,作是願言:『此轉輪王,在在生處,乃至成佛,願我常得與其爲母。』作是願已,于此道場,複曾供養十那由他佛。

  「善男子!于汝意雲何,彼道場神豈異人乎?我身是也。轉輪王者,今世尊毗盧遮那是。我從于彼發願已來,此佛世尊,于十方剎一切諸趣,處處受生,種諸善根,修菩薩行,教化成就一切衆生,乃至示現住最後身,念念普于一切世界,示現菩薩受生神變,常爲我子,我常爲母。善男子!過去、現在十方世界無量諸佛將成佛時,皆于臍中放大光明,來照我身及我所住宮殿屋宅;彼最後生,我悉爲母。

  【章旨】善財童子又向摩耶夫人請教其獲得這一「菩薩大願智幻解脫門」的久暫,摩耶夫人則告訴善財童子說:在往古世,過不可思議非最後身菩薩神通道眼所知曉的劫數,那時有一處名爲『淨光』的劫,此劫有一處名爲『須彌德』的世界,這一世界有一名爲『師子幢』的四天下,此四天下中有一處名爲『自在幢』的王城,此王城之中有一位名爲『大威德』的轉輪王。在這一王城的北邊,有一處名爲『滿月光明』的道場,其道場神名爲『慈德』,當時有一位名爲『離垢幢』的菩薩在此道場中成佛。那位道場神就是摩耶夫人的前身,那位轉輪王也就是現今的世尊毗盧遮那佛。

  【注釋】①五趣雜居:即「五趣雜居地」、「欲界五趣地」,五趣即欲界六天、人、餓鬼、畜生及地獄,五者都爲散地且果報苦樂不同,合而爲一故稱「五趣雜居地」。

  【語譯】這時,善財童子又問摩耶夫人說:「大聖獲得這一解脫法門,經曆了多長的時間呢?」

  摩耶夫人回答說:「善男子!在往古世,過不可思議非最後身菩薩神通道眼所知曉的劫數,那時有一處名爲『淨光』的劫,有一處名爲『須彌德』的世界。這一世界,雖然有諸山而五趣雜居,然而其國土爲衆寶所構成,清淨莊嚴而沒有諸穢惡。這一世界有一千億的四天下,有一名爲『師子幢』的四天下,此四天下中有八十億王城。其中有一處名爲『自在幢』的王城;此王城之中有一位名爲『大威德』的轉輪王。在這一王城的北邊,有一處名爲『滿月光明』的道場;這一處的道場神名爲『慈德』。當時,有一位名爲『離垢幢』的菩薩,坐在道場,即將成正覺。這時,有一位名爲『金色光』惡魔,與其無數眷屬一起前來菩薩的住所。那位大威德轉輪聖王已經獲得了菩薩神通自在,便化作兵衆,其數量非常多,這些兵衆圍繞著道場;諸魔便非常惶恐畏懼,都各自逃散了。因此,那位菩薩得以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時,道場神看見此事之後,歡喜無量,便對那位王産生了將其作爲兒子的想法,于是頂禮佛足,作如此大願:『這位轉輪王,在每一個轉生之處,直至成佛,希望我常常得以作爲其母。』發這一大願之後,在此道場,又曾經供養十那由他數量的佛。

  「善男子!你如何看待這些事情呢?那位道場神難道是別人嗎?是我的前身啊。那位轉輪王也就是現今的世尊毗盧遮那佛。我從那時發願已來,此佛世尊,在十方剎一切諸趣,處處受生,種植諸善根,修習菩薩行,教化成就一切衆生,直至示現最後身,念念普于一切世界,示現菩薩受生神變,他常常爲我子,我常常爲其母。善男子!過去、現在十方世界無量諸佛即將成佛時,都從臍中放出大光明,來照耀我身以及我所住的宮殿屋宅;那最後出生的,我也是其母。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薩大願智幻解脫門。如諸菩薩摩诃薩,具大悲藏,教化衆生常無厭足,以自在力,一一毛孔示現無量諸佛神變;我今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善男子!于此世界叁十叁天,有王名『正念』①,其王有女名『天主光』②。汝詣彼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敬受其教,頭面作禮,繞無數匝,戀慕瞻仰,卻行而退。

  【章旨】摩耶夫人又向善財童子薦舉「叁十叁天」中的「正念王」與其王之女「天主光」,囑咐善財童子前往請教菩薩如何修行菩薩行。善財童子于是告別摩耶夫人,繼續前行求法。

  【注釋】①王名正念:關于此王的名號的含義,澄觀解釋說:「父名『正念』者,此由定發故,故法門名『無礙清淨念』。」(澄觀《華嚴經疏》卷五十九,《大正藏》卷叁十五,頁九五二下)

  ②其王有女名天主光:關于此王的名號的含義,澄觀解釋說:「『天主光』即幻智念力,善友言『天主光』者,謂悲智勝用光淨自在,破暗義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五十九,《大正藏》卷叁十五,頁九五二下)

  【語譯】摩耶夫人繼續對善財童子說:「善男子!我只是知曉這一菩薩大願智幻解脫法門。如同諸菩薩一樣,具備大悲藏,教化衆生而常常沒有厭惡和滿足,以自在力,從一一毛孔示現出無量諸佛神變。我現今如何能夠知曉能夠演說這一功德行呢?

  「善男子!在此世界的叁十叁天,有一位名爲『正念』的王,其王有一位名爲『天主光』女子。你可以前往他們那裏向其請教:菩薩如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這時,善財童子恭敬地接受摩耶夫人的教誨,頭面作禮,在其周圍繞行無數圈,戀慕瞻仰摩耶夫人。然後,善財童子辭別摩耶夫人,繼續其求法曆程。

  【說明】善財童子第四十二參——摩耶夫人會,至此敘述完畢。應善財童子的請求,摩耶夫人爲其講解了自己證得的「菩薩大願智幻解脫門」的機緣與過程。

  

善財童子第四十叁參:天主光女會

  遂往天宮,見彼天女,禮足圍繞,合掌前住,白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而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雲何修菩薩道?我聞…

《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