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下)▪P7

  ..續本文上一頁福光,第十大悲雲。從此後次第,複有十佛出:第一力光慧,第二普現前,第叁高顯光,第四光明身,第五法起佛,第六寶相佛,第七速疾風,第八勇猛幢,第九妙寶蓋,第十照叁世。從此後次第,複有十佛出:第一願海光,第二金剛身,第叁須彌德,第四念幢王,第五功德慧,第六智慧燈,第七光明幢,第八廣大智,第九法界智,第十法海智。從此後次第,複有十佛出:初名布施法,次名功德輪,叁名勝妙雲,四名忍智燈,五名寂靜音,六名寂靜幢,七名世間燈,八名深大願,九名無勝幢,十名智焰海。從此後次第,複有十佛出:初佛法自在,二佛無礙慧,叁名意海慧,四名衆妙音,五名自在施,六名普現前,七名隨樂身,八名住勝德,第九本性佛,第十賢德佛。須彌塵數劫,此中所有佛,普作世間燈,我悉曾供養。佛剎微塵劫,所有佛出現,我皆曾供養,入此解脫門。我于無量劫,修行得此道;汝若能修行,不久亦當得。

  【章旨】普救衆生妙德夜神總結其在諸劫修行的情況。由于諸劫的修行,普救衆生妙德夜神最終獲得此「菩薩普現一切世間調伏衆生解脫」法門,獲得一切智。普救衆生妙德夜神又以偈頌形式對其所言作了總結,全章共四十一首偈頌。第一、二偈標舉正法,提示善財童子等會衆仔細聽講;後面的叁十六偈宣講在最初「圓滿清淨」劫中供養其中出現的一百一十名佛的情形。這一百一十佛分別表征「十地」、「等覺」等十一位,各以初佛爲主,其余九佛爲伴。這些內容是前述長行中沒有涉及到的。最後二劫從總體上概括其余諸劫的修行情形,表征「智滿行圓,無非佛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五十八,《大正藏》卷叁十五,頁九四四中。)

  【注釋】①普賢諸行:包含兩層面的含義,一是「普賢行願」,二是「普賢叁昧」。前者指普賢菩薩所發的「十大行願」,後者指「一切叁昧」。從後者言之,普賢菩薩、文殊菩薩爲一大法門,普賢菩薩主司一切叁昧,文殊菩薩主司一切般若,助佛教化,因此相對于「文殊般若」而稱「普賢叁昧」。法藏在《華嚴經探玄記》中說:「普賢叁昧自在,文殊般若自在。」(法藏《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八,《大正藏》卷叁十五,頁四四一下)

  【語譯】普救衆生妙德夜神繼續給善財童子說:「這些如來所說的正法,我都記憶誦持,甚至不忘一字一句。在每一如來的住所,稱揚贊歎一切佛法,爲無量衆生廣泛地謀取利益;在每一如來的住所,獲得一切智之光明,顯現叁世法界之海,進入一切普賢行。

  「善男子!我依止于一切智之光明的緣故,在念念中看見無量佛;在看見佛之後,先前未獲得、先前未看見的普賢諸行,都得以成就圓滿。爲什麼如此呢?因爲我已經獲得一切智之光明的緣故。」

  這時,普救衆生妙德夜神想再次宣說這一解脫法門,承蒙佛之神力,爲善財童子以偈頌形式說道:(偈頌語譯略)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薩普現一切世間調伏衆生解脫。如諸菩薩摩诃薩,集無邊行,生種種解,現種種身,具種種根,滿種種願,入種種叁昧,起種種神變,能種種觀察法,入種種智慧門,得種種法光明。

  「而我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善男子!去此不遠,有主夜神,名『寂靜音海』①,坐摩尼光幢莊嚴蓮華座,百萬阿僧祇主夜神前後圍繞。汝詣彼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繞無數匝,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章旨】普救衆生妙德夜神又向善財童子舉薦「寂靜音海」夜神,囑咐善財童子前去拜訪。善財童子于是告別普救衆生妙德夜神繼續求法。

  【注釋】①寂靜音海:因爲此位夜神與普救衆生妙德夜神所證相同,又都依止于禅定,因此說寂靜音海夜神住地距離此處不遠。因爲是以禅定爲依托,因此名之爲「寂靜」,「入俗演法化物深廣,故雲『音海』。然此神即普救之母,表真精進卻從定生起,心動是妄非進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五十八,《大正藏》卷叁十五,頁九四四中)寂靜音海夜神是普救衆生妙德夜神之母,則象征精進是從禅定所生。

  【語譯】普救衆生妙德夜神繼續對善財童子說:「善男子!我只是知曉此菩薩普現一切世間調伏衆生解脫法門。如同諸菩薩一樣,積集無邊之修行,産生種種理解,顯現出種種身,具備種種根,滿足種種願,進入種種叁昧,生起種種神變,修得種種觀察法,進入種種智慧之門,獲得種種法光明。

  「而我爲什麼能夠知曉能夠宣說這一功德行呢?善男子!距離此地不遠,有一位名爲『寂靜音海』的主夜神,坐在摩尼光幢莊嚴蓮華座上,有百萬阿僧祇主夜神前後圍繞。你可以前往她那裏去向她請教:菩薩如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這時,善財童子頂禮普救衆生妙德夜神的雙足,在其周圍繞行無數圈,殷勤瞻仰夜神。然後,善財童子辭別普救衆生妙德夜神,繼續前去求法。

  【說明】善財童子第叁十五參——普救衆生妙德夜神會,至此敘述完畢。普救衆生妙德夜神給善財童子宣講的「菩薩普現一切世間調伏衆生解脫」法門,是進入「十地」之第四地「焰慧地」的方法。焰慧地,又作「焰地」、「增曜地」、「晖曜地」,菩薩至此位安住于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增智慧焰,故名之爲「焰慧地」。

  

《華嚴經》卷七十一  入法界品之十二

  

【題解】

  本卷爲《入法界品》「末會」中的第叁十七會和第叁十八會,即善財童子「五十叁參」中的叁十六參和第叁十七參的內容。

  第叁十六參爲「寂靜音海夜神會」:

  善財童子遵從「普救衆生妙德夜神」的囑咐,前去拜訪「寂靜音海夜神」,向其請教修行菩薩行的方法、途徑。

  寂靜音海夜神告訴善財童子,自己獲得了「菩薩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門」,善財童子則從「業用」、「境界」、「方便所起」、「能觀之觀」四方面詢問此法門的內容。寂靜音海夜神告訴善財童子,「菩薩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法門」是「以悲、智雙運等心爲能起之方便。前九起上求大智心,後『我發起令一切衆生超過』下十心,下化大悲心。」(澄觀《華嚴經疏》卷五十八,《大正藏》卷叁十五,頁九四四下)而此寂靜音海夜神則以叁部分回答此法門的業用即功能問題。總共叁十七門分爲叁部分:第一部分十五門以「十度化治其十蔽,于中,初五門雙明舍戒,以舍一切著則戒淨故。後十心明余八度,而『般若』及『願』各有二門。」第二部分十二門則指化度無功德衆生,使其獲得可成佛之因果功德,見第一義之「空」。第叁部分十門則以對治門破其惑障。寂靜音海夜神以兩部分來回答此法門應該觀想的對象:「所觀境」即正觀之對象,「分齊境」則是指有差別的各自有別的境像。先以十層從正面說明,後則以二十二層比喻加以說明。

  善財童子向寂靜音海夜神請教解脫的根據。寂靜音海夜神以「十大法藏」即「十度」作爲證成此法門的根據。善財童子又向寂靜音海夜神請教修成此法門的時間。寂靜音海夜神最初在「一切淨光寶世界海」中的「清淨光金莊嚴世界普光明幢劫」修行。寂靜音海夜神從「清淨光金莊嚴世界普光明幢劫」中命終之後,就轉生在此華藏莊嚴世界海娑婆世界中修行得法,並且在遇到毗盧遮那佛之時獲得這一「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境界。以下,寂靜音海夜神首先爲善財童子說明其依此法門在海中的所見,然後再顯示此法門的「能悟」與「所悟」。後來,又別顯「一一智光」之大功用,分爲五部分:一知如來因地之行(十度),二知佛因地之位,叁知因地作用,四知佛果之功用,五總知因果。功用無邊,則重重不可窮盡。

  寂靜音海夜神以長行、偈頌又向善財童子總結此「菩薩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法門」,並且對善財童子所問的問題作了總結性回答。寂靜音海夜神給善財童子宣講的「念念生廣大喜莊嚴解脫」法門,是進入「十地」之第五地「難勝地」的方法。「難勝地」,又作「極難勝地」,菩薩至此位,能使行、相互違之真、俗二智互合相應,因此名爲「難勝地」。

  第叁十七參爲「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夜神會」:

  善財童子遵從「寂靜音海夜神」的囑咐,前去拜訪「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夜神」,向其請教修行菩薩行的方法、途徑。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夜神告訴善財童子,自己獲得的法門叫「菩薩甚深自在妙音解脫」。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夜神爲善財童子詳細地說明了「菩薩甚深自在妙音解脫」法門的功用。先釋「甚深」,次釋「自在」,後釋「妙音」,最後總結此業用。

  善財童子又問證得此法門的機緣。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夜神告訴善財童子,在往古世過世界轉微塵數劫之「離垢光明」劫中,有一名爲「法界功德雲」的四天下,在此劫中出世的第一位佛是「法海雷音光明王」。此中有一名爲「妙幢」的王都,此王都中有一位名爲「普寶華光」的轉輪王。這位轉輪王就是現今的普賢菩薩,而王國中名叫「清淨日光明面」的比丘尼,就是此位夜神的前身。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夜神就是在此劫發菩提心,獲得了此「甚深自在妙音解脫」法門。在往古世過世界轉微塵數劫之「離垢光明」劫中,又有無數的佛出世。在往古世過世界轉微塵數劫之「離垢光明」劫中,其最後佛名爲「法界城智慧燈」。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夜神在此劫中供養一切佛,聽聞說法,出家學道,最終方纔修得這一「甚深自在妙音解脫」。

  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夜神給善財童子宣講的「甚深自在妙音解脫」法門,是進入「十地」之第六地「現前地」的方法。「現前地」,又作「現在地」、「目見地」、「目前地」,菩薩至此位,住緣起智,進而引發染淨無分別的最勝智現前,故名「現前地」。

  

善財童子第叁十六參:寂靜音海夜神會

  爾時,善財童子于普救衆生妙德夜神所聞菩薩普現一…

《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