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然!已見。大聖!此不思議大神通事,唯是如來之所能知。」
普賢告言:「善男子!我于過去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行菩薩行,求一切智;一一劫中,爲欲清淨菩提心故,承事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一一劫中,爲集一切智福德具故,設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廣大施會,一切世間鹹使聞知,凡有所求悉令滿足;一一劫中,爲求一切智法故,以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財物布施;一一劫中,爲求佛智故,以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城邑、聚落、國土、王位、妻子、眷屬、眼、耳、鼻、舌、身、肉、手、足乃至身命而爲布施;一一劫中,爲求一切智首故,以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頭而爲布施;一一劫中,爲求一切智故,于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諸如來所,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衣服、臥具、飲食、湯藥,一切所須悉皆奉施,于其法中出家學道,修行佛法,護持正教。
「善男子!我于爾所劫海中,自憶未曾于一念間不順佛教,于一念間生瞋害心、我我所心①、自他差別心②、遠離菩提心、于生死中起疲厭心、懶惰心、障礙心、迷惑心,唯住無上不可沮壞集一切智助道之法大菩提心。
「善男子!我莊嚴佛土,以大悲心救護衆生,教化成就,供養諸佛,事善知識;爲求正法,弘宣護持,一切內外悉皆能舍,乃至身命亦無所吝。一切劫海說其因緣,劫海可盡,此無有盡。
「善男子!我法海中,無有一文,無有一句,非是舍施轉輪王位而求得者,非是舍施一切所有而求得者。善男子!我所求法,皆爲救護一切衆生。一心思惟:『願諸衆生得聞是法,願以智光普照世間,願爲開示出世間智③,願令衆生悉得安樂,願普稱贊一切諸佛所有功德。』我如是等往昔因緣,于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海說不可盡。
「是故,善男子!我以如是助道法力、諸善根力、大志樂力④、修功德力⑤、如實思惟一切法力、智慧眼力⑥、佛威神力、大慈悲力、淨神通力、善知識力⑦故,得此究竟叁世平等清淨法身⑧,複得清淨無上色身,超諸世間,隨諸衆生心之所樂而爲現形,入一切剎,徧一切處,于諸世界廣現神通,令其見者靡不欣樂。
【章旨】普賢菩薩爲善財童子講解自己獲得的「究竟叁世平等清淨法身」、「清淨無上色身」及其救護衆生的種種神通的因緣。
【注釋】①我我所心:即「我心」與「我所心」。「我心」是指執持有一真實存在的實體性的自我之心。「我所心」是指執持有真實存在的、爲我所有的身外之事物的心理感受、心理活動。
②自他差別心:是指執持自己與他人有所差別的心理感受、心理活動。符合佛教道理的觀念是「自他無二」。
③大志樂力:指「大志意樂」之力,而「大志意樂」爲「六種意樂」即「思修六意」之一。凡心裏所欲作爲,皆稱爲「意樂」。「大志意樂」是指菩薩以六度所集之善根功德回施一切衆生,使其同得勝果,因此稱之爲「大志意樂」。
④出世間智:指聲聞、緣覺二乘之智,世間智、出世間智、出世間上上智等叁智之一。二乘之人,以一切智修四谛、十二因緣,能出離世間,故稱之爲「出世間智」。
⑤助道法力諸善根力大志樂力修功德力:這四者通于「緣因佛性」。「緣因佛性」是指一切功德善根,因爲其能夠資助了因,開發正因之性,因此稱之爲「緣因佛性」。
⑥如實思惟一切法力智慧眼力:此二者通于「了因佛性」。「了因佛性」是指顯發照了衆生本具正性之觀智,此覺智(佛)非常非無常(性),理智相應,如人善知金藏,此智不可破壞,因此稱之爲「了因佛性」。
⑦佛威神力大慈悲力淨神通力善知識力:此四者共通于「緣因佛性」、「了因佛性」。
⑧究竟叁世平等清淨法身:即「究竟法身」與「平等法身」。「究竟法身」是指無上之佛果,也就是已經證悟法性的究竟佛身。「平等法身」指「自性法身」,爲八地以上的菩薩所證得的平等寂滅之真如,雖任其自然,不加功用,也能一時徧于十方世界,示現種種教化,作種種佛事,而無往來之想,也無造作之想,因此稱之爲「平等法身」。
【語譯】這時,普賢菩薩告訴善財童子說:「善男子!你看到了我的這些神通力了嗎?」
善財童子回答說:「是的!我已經看到了。大聖!這不可思議的大神通之事,只有如來纔能知曉。」
普賢菩薩告訴善財童子說:「善男子!我在過去不可說不可說佛土微塵數劫中,實行菩薩行,尋求一切智;在每一劫中,爲了要清淨菩提心的緣故,承事不可說不可說佛土微塵數的佛;在每一劫中,爲了聚集産生一切智之福德的工具的緣故,設置了不可說不可說佛土微塵數的廣大布施法會,使一切世間都能夠聽到知曉,凡衆生有所要求,都能夠使其得到滿足;在每一劫中,爲了求取一切智之法的緣故,以不可說不可說佛土微塵數的財物布施;在每一劫中,爲了求得佛智的緣故,以不可說不可說佛土微塵數的城邑、聚落、國土、王位、妻子、眷屬、眼、耳、鼻、舌、身、肉、手、足乃至身命而作爲布施;在每一劫中,爲了求得一切智之開端的緣故,以不可說不可說佛土微塵數的頭顱作爲布施;在每一劫中,爲了求取一切智的緣故,在不可說不可說佛土微塵數諸如來的住所,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衣服、臥具、飲食、湯藥,凡是諸佛所須的一切都完全奉獻施與,在諸佛之法中出家學道,修行佛法,護持正教。
「善男子!我在那劫海之中,自己知道未曾在一念間不遵順佛的教誨,未曾在一念間産生瞋害心、我與我所之心、自與他的差別心、遠離菩提心、在生死中生起疲倦與厭惡之心、懶惰心、障礙心、迷惑心,只是住于無上不可沮壞聚集的一切智助道之法大菩提心之中。
「善男子!我莊嚴佛土,以大悲心救護衆生,教化衆生使其取得成就,供養諸佛,侍奉善知識;爲了求取正法,弘揚宣傳護持,我的一切內、外都完全能夠舍棄,甚至身命也無所吝啬。我在一切劫海宣說其因緣,而劫海可以耗盡,而這種因緣則永遠不會窮盡。
「善男子!在我的法海之中,沒有一字,沒有一句,不是因爲舍棄而給予別人轉輪王位而獲得的,也沒有一樣不是舍棄布施我所有的一切而獲得的。善男子!我所尋求之法,都是爲了救護一切衆生。我一心這樣想:『希望諸位衆生得以聽聞這些法,希望以智慧之光普徧照耀世間,希望爲其開示出世間智,希望使衆生都能夠得到安樂,希望普徧稱贊一切諸佛的所有功德。』我如此等等的過去因緣,在不可說不可說佛土微塵數劫海也是不可說盡的。
「因爲這些緣故,善男子!我因爲如此助道法之力、諸善根之力、大志樂之力、修習功德之力、如實地思惟一切法之力、智慧眼之力、佛威神之力、大慈悲之力、清淨神通之力、善知識之力的緣故,獲得此究竟叁世平等清淨法身,又獲得了清淨無上的色身,超越諸世間,隨諸衆生心之所樂而爲其示現身形,進入一切國土,充滿一切地方,在諸世界之中廣泛地顯現出神通,使其看見這些衆生無不感到興奮、快樂。
「善男子!汝且觀我如是色身;我此色身,無邊劫海之所成就,無量千億那由他劫難見難聞。
「善男子!若有衆生未種善根及種少善根,聲聞、菩薩,猶尚不得聞我名字,況見我身!善男子!若有衆生得聞我名,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不複退轉;若見若觸,若迎若送,若暫隨逐,乃至夢中見聞我者,皆亦如是。或有衆生,一日一夜憶念于我即得成熟;或七日七夜、半月一月、半年一年、百年千年、一劫百劫,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憶念于我而成熟者;或一生、或百生,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生,憶念于我而成熟者;或見我放大光明,或見我震動佛剎,或生怖畏,或生歡喜,皆得成熟。善男子!我以如是等佛剎微塵數方便門,令諸衆生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得不退轉。
「善男子!若有衆生見聞于我清淨剎者,必得生此清淨剎中;若有衆生見聞于我清淨身者,必得生我清淨身中。善男子!汝應觀我此清淨身。」
【章旨】普賢菩薩鼓勵善財童子觀看普賢神奇的、清淨的身體。普賢菩薩說,如果衆生見到或者聽說我的清淨國土,就一定會生于這一清淨國土中;如果有衆生見到或者聽說我的清淨身體,就一定會生于我的清淨身之中。
【語譯】普賢菩薩繼續對善財童子說:「善男子!你且來觀看我如此的色身。我這一色身,是在無邊劫海之中所成就的,即便在無量千億那由他劫中也是難于見到,難于聽說的。
「善男子!如果那些未曾種植善根的衆生,以及只是種植了很少善根的衆生,甚至聲聞、菩薩,尚且沒有機會聽說我的名字,何況看見我的身體啊!善男子!如果那些得以聽說我的名字的衆生,就能夠獲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而不再退轉;那些能夠見到我的衆生,能夠想到我的衆生,能夠迎接我的衆生,能夠歡送我的衆生,能夠暫時隨逐我的衆生,甚至在夢中見到我的衆生,都能夠如此而獲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而不再退轉。那些一日一夜憶念我的衆生,也能夠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並且不再退轉;那些在七日七夜、半月或一月、半年或一年、百年千年、一劫百劫,甚至于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的時間中,憶念我的這些衆生,也能夠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而不再退轉;那些一生、百生,甚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土微塵數生憶念我的衆生,也能夠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而不再退轉;那些看見我放大光明以及看見我震動佛土而産生怖畏或産生歡喜的衆生,也能夠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不再退轉。善男子!我以如此與佛土剎微塵數相等的方便門,使那些衆生獲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而得以不退轉。
「善男子!如果衆生見到或者聽說我的清淨國土,就一定會生于這一清淨國土中;如果有衆生見到或者聽說我的清淨身體,就一定會生于我的清淨身之中。善男子!你確實應該觀看我這一清淨之身。」
爾時,善財童子觀普賢菩薩身,相、好肢節,…
《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