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下)▪P79

  ..續本文上一頁一一毛孔中,皆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海;一一剎海,皆有諸佛出興于世,大菩薩衆所共圍繞。又複見彼一切剎海,種種建立、種種形狀、種種莊嚴、種種大山周匝圍繞,種種色雲彌覆虛空,種種佛興演種種法;如是等事,各各不同。又見普賢于一一世界海中,出一切佛剎微塵數佛化身雲,周徧十方一切世界,教化衆生,令向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時,善財童子又見自身在普賢身內,十方一切諸世界中教化衆生。

  又,善財童子親近佛剎微塵數諸善知識所得善根、智慧光明,比見普賢菩薩所得善根,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百千億分乃至算數譬喻亦不能及是。善財童子從初發心,乃至得見普賢菩薩,于其中間所入一切諸佛剎海,今于普賢一毛孔中一念所入諸佛剎海,過前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倍;如一毛孔,一切毛孔悉亦如是。

  善財童子于普賢菩薩毛孔剎中,行一步,過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如是而行,盡未來劫,猶不能知一毛孔中剎海次第、剎海藏、剎海差別、剎海普入、剎海成、剎海壞、剎海莊嚴所有邊際①;亦不能知佛海次第、佛海藏、佛海差別、佛海普入、佛海生、佛海滅所有邊際;亦不能知菩薩衆海次第、菩薩衆海藏、菩薩衆海差別、菩薩衆海普入、菩薩衆海集、菩薩衆海散所有邊際;亦不能知入衆生界、知衆生根、教化調伏諸衆生智、菩薩所住甚深自在、菩薩所入諸地、諸道②,如是等海所有邊際。

  善財童子于普賢菩薩毛孔剎中,或于一剎經于一劫如是而行,乃至或有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如是而行,亦不于此剎沒、于彼剎現,念念周徧無邊剎海,教化衆生,令向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當是之時,善財童子則次第得普賢菩薩諸行願海,與普賢等,與諸佛等,一身充滿一切世界,剎等③、行等、正覺等、神通等、*輪等、辯才等、言辭等、音聲等、力無畏等、佛所住等、大慈悲等、不可思議解脫自在悉皆同等。

  【章旨】善財童子應普賢菩薩要求重新觀看普賢菩薩的色身,看見其每一毛孔之中都含有種種世間、種種衆生,看見普賢菩薩的色身徧于諸國土並且生起教化衆生的大用。善財童子又看見自己的身體在普賢菩薩的身內,並且在十方一切世界教化衆生。由此,善財童子感覺到自己所獲得的善根、多種境界、功能以及所進入的國土海,都遠遠無法與普賢菩薩相比較。看到如此神奇之境界,善財童子獲得了普賢菩薩行願之海。

  【注釋】①邊際:本來的意思是「邊界」、「邊緣」,此章所用爲「窮極」、「窮盡」的意思,即無有能夠超越者。

  ②諸道:指衆生所輪回的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等六道。

  ③剎等:即與一切國土同等。

  【語譯】這時,善財童子觀察普賢菩薩的色身,其肢節都十分符合佛的相、好,每一毛孔之中,都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土之海;每一國土海中,都有諸佛在世間興世,並且在大菩薩衆的共同圍繞之下。善財童子又看見那一切國土海建立的種種設施以及其種種不同的形狀、種種的莊嚴,種種大山圍繞著國土海,有種種色雲完全覆蓋著整個虛空,有種種佛興起並且演說著種種法;如此等事,各各不同。善財童子又看見普賢菩薩在每一世界海之中,生出一切佛土微塵數的佛之化身雲,周徧十方一切世界教化衆生,使其趣向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時,善財童子又看見自己的身體也在普賢菩薩的身內,在十方一切諸世界中教化衆生。

  又,善財童子將自己親近佛土微塵數諸善知識所得的善根、智慧光明,與見到的普賢菩薩所得的善根相比較。善財童子發現,自己所獲得的這些尚不及普賢菩薩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百千分之一,百千億分之一,甚至以算數譬喻來說明的,也無法說清楚二者之間的差別。善財童子從初發心,直至得以見到普賢菩薩,在此之間所進入的一切諸佛土之海,比起今日在普賢菩薩一毛孔中于一念中所進入的諸佛土之海來,後者要超過前者不可說不可說佛土微塵數倍。如同一毛孔一樣,在一切毛孔中也是如此。

  善財童子在普賢菩薩毛孔國土中行走一步,要越過不可說不可說佛土微塵數繁榮世界;如此而行走,盡未來劫,仍然不能知曉一毛孔中國土海的次第、國土海中的寶藏、國土海的差別、國土海普徧進入的情形、國土海的生成、國土海的毀壞、國土海莊嚴的所有邊際;也不能知曉佛海的次第、佛海中的寶藏、佛海的差別、佛海的普徧進入、佛海的産生、佛海的寂滅的所有邊際;也不能知曉菩薩衆海的次第、菩薩衆海的寶藏、菩薩衆海的差別、菩薩衆海的普徧進入、菩薩衆海的聚集、菩薩衆海離散的所有邊際;也不能知曉進入衆生界、知曉衆生根、教化調伏諸衆生的智慧、菩薩所住的甚深自在、菩薩所進入的諸地以及諸道,如此如同大海般的所有邊際。

  善財童子在普賢菩薩毛孔國土中,有時在一國土經曆了一劫而行走,有時甚至經過不可說不可說佛土微塵數的劫而行走,也不在這個國土沈沒、在那一國土出現。善財童子在念念中周徧無邊的國土海,教化衆生,使其趣向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當此之時,善財童子就先後獲得普賢菩薩諸行願海,與普賢菩薩相等,與諸佛相等,一身充滿一切世界,與一切國土相等,與諸行相等,與佛的正覺相等,與佛的神通相等,與*輪相等,與佛的辯才相等,與佛的言辭相等,與佛的音聲相等,與佛的力、無畏相等,與佛的所住相等,與佛的大慈悲相等,與佛的不可思議解脫自在都完全同等。

  爾時,普賢菩薩摩诃薩即說頌言:

  「汝等應除諸惑垢,一心不亂而谛聽;我說如來具諸度,一切解脫真實道。出世調柔勝丈夫①,其心清淨如虛空,恒放智日大光明,普使群生滅癡暗。如來難可得見聞,無量億劫今乃值,如優昙華②時一現,是故應聽佛功德。隨順世間諸所作,譬如幻士現衆業,但爲悅可衆生心,未曾分別起想念。」

  爾時,諸菩薩聞此說已,一心渴仰,唯願得聞如來世尊真實功德,鹹作是念:「普賢菩薩具修諸行,體性清淨,所有言說皆悉不虛,一切如來共所稱歎。」作是念已,深生渴仰。

  【章旨】普賢菩薩首先以偈頌體告訴善財童子,佛果之海離言而難說難思,今姑且以現佛之德來顯示善財童子之果相。在座的諸位菩薩聽說普賢菩薩的說法之後,都産生渴望、景仰。

  【注釋】①調柔勝丈夫:即調柔、殊勝的丈夫。調柔,調順;調伏。丈夫,勇進正道修行不退轉的男子。

  ②優昙華:又名「優昙缽華」,意譯爲「靈瑞」、「瑞應」,是多年生草,莖高四五尺,花作紅黃色,産于喜馬位雅山麓及錫蘭等處,二千年開花一次,開時僅一現,故人們對于難見而易滅的事,稱爲「昙花一現」。

  【語譯】這時,普賢菩薩摩诃薩隨即說頌言:「你們應該滅除一切煩惱、塵垢,一心不亂而仔細地聽我講;我說如來具有的六度,以及一切解脫的真實途徑。出世間的大丈夫,其心清淨就如同虛空,永遠放出智慧之日大光明,普徧使得衆生滅除無明之黑暗。如來是難得見到聽說的,經過無量億劫纔在今日得以遇到,如同優昙華千百年只是顯現一時,因此應該仔細聽聽佛的功德。佛隨順世間的一切所作所爲,譬如幻師可以顯現出許多業像,只是爲了取悅衆生之心,其本身卻未曾分別而生起想念。」

  當時,諸菩薩聽說這些之後,一心渴望、景仰,只希望能夠得以聽聞如來世尊的真實功德,都這樣想到:「普賢菩薩具足修習諸行,體性清淨,所有言說都完全是真實不虛的,爲一切如來所共同稱贊感歎。」這樣想之後,深深地産生渴望、景仰。

  爾時,普賢菩薩功德智慧具足莊嚴,猶如蓮華不著叁界一切塵垢,告諸菩薩言:「汝等谛聽,我今欲說佛功德海一滴之相。」即說頌言:

  「佛智廣大同虛空,普徧一切衆生心,悉了世間諸妄想,不起種種異分別。一念悉知叁世法,亦了一切衆生根,譬如善巧大幻師,念念示現無邊事。

  「隨衆生心種種行,往昔諸業誓願力,令其所見各不同,而佛本來無動念。

  「或有處處見佛坐,充滿十方諸世界,或有其心不清淨,無量劫中不見佛。或有信解離憍慢,發意即得見如來;或有谄诳不淨心,億劫尋求莫值遇。或一切處聞佛音,其音美妙令心悅;或有百千萬億劫,心不淨故不聞者。

  「或見清淨大菩薩,充滿叁千大千界,皆已具足普賢行,如來于中俨然坐。或見此界妙無比,佛無量劫所嚴淨;毗盧遮那最勝尊,于中覺悟成菩提。或見蓮華勝妙剎,賢首如來住在中,無量菩薩衆圍繞,皆悉勤修普賢行。或有見佛無量壽①,觀自在②等所圍繞,悉已住于灌頂地,充滿十方諸世界。或有見此叁千界,種種莊嚴如妙喜③,阿閦如來④住在中,及如香象⑤諸菩薩。或見月覺大名稱⑥,與金剛幢菩薩⑦等,住如圓鏡⑧妙莊嚴,普徧十方清淨剎。或見日藏⑨世所尊,住善光明清淨土,及與灌頂諸菩薩,充徧十方而說法。或見金剛大焰佛,而與智幢菩薩⑩俱,周行一切廣大剎,說法除滅衆生翳。一一毛端不可說,諸佛具相叁十二,菩薩眷屬共圍繞,種種說法度衆生。或有觀見一毛孔,具足莊嚴廣大剎,無量如來悉在中,清淨佛子皆充滿。或有見一微塵內,具有恒沙佛國土,無量菩薩悉充滿,不可說劫修諸行。或有見一毛端處,無量塵沙諸剎海,種種業起各差別,毗盧遮那轉*輪。或見世界不清淨,或見清淨寶所成,如來住壽無量時,乃至涅槃諸所現。普徧十方諸世界,種種示現不思議,隨諸衆生心智業11,靡不化度令清淨。如是無上大導師12,充滿十方諸國土,示現種種神通力,我說少分汝當聽。

  「或見釋迦成佛道,已經不可思議劫;或見今始爲菩薩,十方利益諸衆生。或有見此釋師子,供養諸佛修行道;或見人中最勝尊,現種種力神通事。或見布施或持戒,或忍或進或諸禅,般若方便願力智13,隨衆生心皆示現。

  【章旨】普賢菩薩應諸位菩薩之要求,以九十五偈贊頌難思說的佛德。這九十五偈贊歎毗盧遮那之…

《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