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附:佛心經品亦通大隨求陀羅尼卷上

  佛心經品亦通大隨求陀羅尼卷上

  叁藏菩提流志奉诏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俱焰彌國金剛山頂,遍觀十方皆如火色。爾時如來即噓長歎,普視衆生都無差途,善哉衆生當何所救!思惟已訖,一切諸佛世界,及諸菩薩境界,上至叁十叁天,下至十金剛際及魔宮殿,悉皆震動。其時即有過、現、未來一切諸佛,應念正思。複有諸菩薩等,住自心中而複不動。複有諸金剛,領諸眷屬,執金剛事,不安其座遊行十方。複有諸天仙魔衆,怖走無處。

  爾時, 即有十金剛藏菩薩,前整衣服,白佛言:“世尊!今者此瑞,爲惡相耶?爲善相耶?”爾時,如來,但自思念而複不答。其時會中有菩薩名金剛愍,告金剛藏菩薩言:“是相不善。佛今悲愍,入慈心叁昧,不名爲善。且自淨心待佛所宣。”爾時複有德藏菩薩,問金剛愍言:“雲何名爲慈悲叁昧耶?”金剛愍告言:“正是救攝之處,善哉善哉!”其時各淨身心,在須臾之間,見如來心遍諸衆生。爾時,如來從叁昧起,告言:“諸善男子,善哉善哉,衆生沒盡,汝悉知不?我今諸衆生不解我法、不知我心、不到我際,被魔所持,如何救得?誰有方計,護得衆生?誰有方計,攝得此毒?”

  其時即有二十千萬億菩薩,皆是灌頂大法王子,威德自在。來白佛言:“世尊!我有菩薩慈。”佛言:“此非慈攝。”複有百千萬億恒河沙數世界金剛密迹,一一密迹,持四天下力士,前白佛言:“世尊!我能力攝。”佛言:“金剛,此非力攝。”其時複有一切世界大自在天,能變身爲佛,來白佛言:“世尊!我有自在變化所攝。”佛言:“非汝幻惑所知。”于衆會中有一菩薩,名曰實德。白佛言:“世尊!如是金剛菩薩天仙,皆悉不能攝持,佛今如何令諸衆生得脫此難?”爾時,如來告實德菩薩言:“唯有如來心中心,余不能及。何以故?能令諸魔生大慈故;能令諸法隨應現故;能令諸佛常不離故;能令諸菩薩爲眷屬故;能令諸金剛施威力故;能令諸天衆常擁護故;諸大藥叉羅刹成助法衆故;能令一切諸大鬼神生歡喜故;能令所持誦者等佛力故、等佛心故、等佛智故、等佛威故;能令持者,心所爲作無不辦故;能令所有障難,皆斷絕故;帝釋梵王,常扶持故;能令一切,直至菩提,無退轉故;世間所有事業,自明了故;乃至過去、未來、現在,一切世界有通無通、有智無智、有賢無賢,盡歸伏故。”

  爾時,大會聞此說已,鹹欲聽受。于大衆中,忽起光明過百千日。爾時,實德菩薩問佛言:“此是何光,何等因緣?”答言:“此歡喜光,從心中心生。世尊當知此光不可量,不可稱,不可贊歎,亦無印可。何以故?爲同諸佛無印可故,同諸如來無所得故,一切諸相亦無見故,守慎諸根無舍離故,使諸魔怨不得便故,能遮魔王諸道路故,以是因緣,名心中心。”

  爾時,一切大衆白佛言:“世尊!我從所修因緣及佛妙教,未曾聞有如是贊歎功德大威神力!唯願如來爲我等輩,宣說此句證修覺地,唯願使我于中修行。”爾時,如來告諸菩薩:“諸善男子,今當宣說。證修佛地,有十種持,必定成就,何等爲十:

  第一、持心,于法無礙,于佛生信,于心平等,于衆生生慈,于色無著。

  第二、持戒不阙,常攝在定,修不妄語,好施衆生,斷除憍慢。

  第叁、莫行惡,修不殺戒,勿食惡食,慎莫自贊,莫見他過。

  第四、于諸求法莫生譏嫌,于諸佛教遮護過惡,于師僧中如父母想。

  第五、若行願教,慎莫遺失,于諸貧富,等心觀察,須懷世谛,而順諸人。

  第六、于佛句偈,常須警察,所修諸法,必須遍持,有所乞求,應心即施,慎莫觀察,上中下根。

  第七、所持契印,莫不淨行,莫非時結,莫爲名聞利養而用,有所行法亦不得舍非衆生。

  第八、于一切所有,莫生偷竊,斷非理惡,莫行谄佞,于佛法要,護如己命,乃至良賤,莫存二心。

  第九、所救諸苦際,不至誠者,實莫退心。莫自輕法,莫使他輕。須斷己謗,莫使他謗。必須質直,常行軟語。勸存善道,起大慈悲。

  第十、斷除邪行,莫損虛空,志信堅固,不辭疲苦,常勸不舍,慕善知識,或于林泉清淨之處,發廣弘願,慎莫怯弱,念念存攝,勿令邪見,常住大乘,有善知識承迎禮拜。

  如是十事,能斷除者,是持法證,決定直至無上菩提,更不退轉。欲修菩薩及金剛身,滿足不難。”爾時,諸菩薩聞說此已,白佛言:“世尊!如此願行,我今修學,唯願如來起大悲心,說此神妙章句。大衆欣仰,今欲受持。”佛告諸善男子:“樂說便說,谛聽谛聽。”爾時如來,複以菩提心契,護于大衆,令心不動。即說咒曰:

  “一切佛心中心大陀羅尼:

  (咒語略)

  第一、菩提心契

  (手印略)若人修持此契法者,得菩提心,具足菩薩智,具足一切波羅蜜門,具攝在發心。所有諸佛菩提及諸秘門,是此印攝。于淨室受持此契經七日間,所有法要,即現目前。于諸魔道,及衆生道,及諸鬼神道,如是隱形伏匿,持此印契,自然知處,更欲變形,變亦不得。諸善男子,若得此契,應念即有十方諸佛雲集其頂,應念即有十方菩薩求爲侍者,應念即有十方金剛求爲給事,應念即有十方諸天侍衛供養。諸魔眷屬,悉舍本土來助法威,一切毗那夜迦求來供養。諸善男子,欲降伏魔怨外道,先結此契咒叁七遍,舉在心上,回身起立,左轉一匝,其時大地震烈,其魔諸衆,陷入下方,永不複出。縱有出者,是佛慈愍,然始得出。慎莫生嗔,持此咒者,若生嗔者,十方浩沸非歡喜。時十方始安。諸善男子,當佛之首,諸法之母,諸契之王,十方諸佛,從此而生。如諸佛世尊,無有過者。若不過者,必須記持,勿輕用也,量事大小用之。若持諸法,先以此契爲首,不得此契諸法無主。縱有成就,所有身心亦不決定,諸神不衛,所作諸法,多諸障難。慎之慎之,莫不淨用。

  第二、菩提心成就契(一名十方如來同印頂契用前咒)。

  (手印略)若善男子善女人,得此契持者,轉業消障速證無上正等菩提。常持此契得聞持不妄,于諸法要自然通達,從久遠來所未持者,應心所作皆悉契合。持法之時,有諸外道及魔波旬來欲惱者,舉心即退。欲有所須,點契即來。乃至千變萬化能惑人法,結契持心即現本形。地中伏藏龍宮寶處,若有所須,以契指之,應時即至。十方世界所有法要,欲得成者,于初夜間結契持誦,不離本坐,便取睡眠,十方世界所有要法,心所欲者,即自教來。若求小通,不經叁日,若求大通,不過七日,于夢寐中佛自印頂,自護功力。若欲得見諸佛菩薩、神鬼、精靈、金剛等,每結印之時將印印眼,至一千八十遍即見,必須安心,勿使恐動令人失心。若諸惡災害及本土者,以契咒之一百八遍,將契指天畫成佛字,其災即滅更不複生。若持此契時被諸魔惱,但言小賊,不經再叁,其魔即退。世間小小諸病及難治不可識者,但結契咒滿一日,癫病亦除,除不至心。若于龍藏所須法要,結契誦咒呼龍王名,不經一宿其法自現。當見之時,誦持不得更不忘失。若得此法,但自秘之,勿傳非人,慎之慎之。欲用此契,量事大小,大事行、小事莫行,用損其靈驗,記之記之!

  第叁、正授菩提契(一名攝授諸秘門契亦名頂輪契同一切佛用)。

  (手印略)若有善男子等,欲持佛菩薩金剛心法者,依從此契應念即得不動智,遍十方界。是聖非聖、是魔非魔,及諸天仙、四果聖等諸大鬼神等,同時即將本心共同契合。世間所有事業,世辨、非世辨,從此即和合同佛心。何以故?得佛叁昧門故;諸佛秘藏從此攝故;諸佛頂輪從此成故;一切金剛依從住故;十方衆聖來歸命故;一切諸惡回向善故;所有諸惡自攝心故;一切諸障自消除故;天魔波旬自降伏故;裸形外道成過之女自求哀故;一切龍藏自開發故;諸伏藏神自布施故;龍王寶珠自現前故;閻羅天子五道開閉所有主,當自來忏悔故;一切諸法不得現前,依從此契即得現前故;一切諸佛菩薩逆順諸門自了知故;一切菩薩威光不能遮此行人身故;小大願求皆果遂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此契持者,于淨心中慎莫惑亂,收心在定,先念叁歸發受戒心,然結此契。當結之時,即有十方地神,執持香爐供養此人;帝釋梵王現其人前,爲說願教持印;大神立在左右,爲作證明;灌頂輪王及執金剛神立在前後,手持佛甲在行者身;諸金剛藏位立虛空,雨大寶華安慰行者;十方如來縱住十方,放白毫光照行者身;光中化佛執大*輪印行者。得印頂已,所有佛法自然了達。欲作此契,燒叁種香。一檀香、二薰陸、叁沈香,各別燒,叁世諸佛同現其前。欲召十方諸佛、菩薩、金剛、諸天地神、日月星宿、五道巡官、司命、司察,結此契咒叁七遍,運心遍十方,經叁遍匝一切即至。欲召十方寶藏及龍藏、伏藏神等,以契指天,即現其前。欲使神鬼及諸金剛天神菩薩,乃至一切道力,欲使令者,以契印口,陰誦七遍或叁七遍,應時現前,任意使役。每日無問夜及晨朝,結契誦至千遍,十方如來自助其力,何況諸余一切外道及以內道。有諸法術有幻惑者,欲令破者,舉心即破。種種諸病,于大悲心中欲作救護,無有疑滯。諸有病苦,來求救者,身不能去,但結此契,口言撿挍其病人邊,即有聖者自變化身,救彼病苦,還得除差。欲用此法,必須消息記持,莫不淨用。若不淨用,一切滯礙,無有成者。若諸印法久持不得成者,結此契,日持千遍,不經七日,無法不成,所用即無滯礙。記之記之,勿傳非人,勤苦願求,經叁七日,得佛菩薩。

  第四、如來母契(又名金剛母,亦名菩薩母,又名諸佛教母,亦名諸法母,亦名諸印母,又名自在天母,又名契持母、亦名總持母)。

  (手印略)其座須結跏,亦得驗小聲陰誦前咒。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持此契者,心念十方諸佛七遍,然後當結此契。其契每于大月十五日,結此契持得萬遍,十方世界所有自在法門應身即現,乃至叁十叁天,須至即至更無滯礙。諸佛長生,我亦長生;諸佛…

《附:佛心經品亦通大隨求陀羅尼卷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