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事師五十頌▪P2

  ..續本文上一頁該本尊法的灌頂」。

  

  並非接受一種灌頂之後,就可以學習一切法,不是的!要學金剛薩埵,需獲得金剛薩埵的灌頂;要學藥師佛,需獲得藥師佛的灌頂;要學綠度母,需獲得綠度母的灌頂。想學任何一尊本尊,都必須先獲得該本尊的灌頂。灌頂也可說是學習本尊的許可,獲得灌頂之後,才可以學習該本尊法。

  

(2) 解脫道的灌頂

   第二種稱爲解脫道的灌頂,在解脫道上的灌頂。譬如,在修法之中觀想上師的身口意放出叁道光芒,融入自己的身口意,而獲得灌頂,此灌頂稱爲解脫道的灌頂。在上師相應法之中,有如是的觀想。

  

(3) 解脫果的灌頂

   第叁種稱爲解脫果的灌頂,解脫果位的灌頂。這種灌頂是指,自己的心性已經成熟了,佛性已經開顯了,也獲得上師放光加持了,最後獲得十方諸佛爲十地菩薩放光灌頂,如是灌頂,稱爲解脫果的灌頂。

  

  簡單的說,灌頂也分爲根、道、果的灌頂。偈文所說是根的灌頂,成熟種性的灌頂。

  

忏悔發露真保護

   也許大家傳統的觀念只拜菩薩、拜佛,所認知的菩薩和佛是木雕、泥塑、銅鑄,擺在那裏不會說話的,只願意跪那個、拜那個而已,要忏悔都去跟那個不會說話的忏悔。爲什麼?因爲怕人家聽到,絕對不敢跟上師說。就算跟上師說,也會去頭去尾。「我跟你講我的缺點,通通讓你知道了,哪一天你講出去了怎麼辦?」有人私底下說:「我跟你說,你去跟仁波切忏悔要小心哦!不要講真話。你講真話,仁波切絕對會在大衆之中把你曝光,他嘴巴很大啊!」

  

  是如此啊!你忏悔不就表示你做錯了?做錯了要有什麼約束力,讓你不會再犯?那就是攤在陽光下,讓衆人都知道,讓這些知道你會犯這個錯的人,在你快要犯錯的時候提醒你,這是保護你啊!在我的見解,這是保護你,藏在陰暗處只會發黴,只有把它曝在陽光下,才能殺菌。

  

  有個人跟我說:「我想出家。」我說:「這是不可能的事啊!你只是想而已,永遠不可能成辦。」他說:「那要怎麼樣才能成爲真的?」我說:「去跟你所認識的人宣布:我要出家,而且今年一定要剃度。」他說:「萬一我沒有剃度呢?」「你會被笑死啊!」強迫自己做,不是嗎?當你去講的時候,所有人看到你就會對你很客氣,跟你雙手合十,還會跟你「阿彌陀佛」,你非得出家不可啊!

  

  忏悔是什麼?要發露,把自己的醜行、過失顯露出來。有人來跟我忏悔,兩腿一跪,說:「仁波切我跟你忏悔。」我問:「要忏悔什麼?」他說:「我也不知道。」你都不知道你要忏悔什麼,那麼到底要怎麼跟我忏悔?他說:「我不用講,你都知道啦!」我說:「我知道是我知道,跟你自己講不一樣哦!」連講的勇氣都沒有,表示根本沒有忏悔的誠意。做錯事不可怕,可悲的是一錯再錯,而且硬拗,只要辯得過。做錯事了,就承認,跟上師說我不會再犯錯嘛!

  

  但是,有一個小朋友說:「不行!仁波切,你這樣說我不同意。」我說:「爲什麼?」「我們全班通通犯錯,只有我聽你的話,承認我錯,結果只有我被打。」這是一個病態的社會,這樣的教育真是可悲啊!教導我們的下一代要說謊,不任意信任別人,所以孩子的心中充滿不確定感和不信任。原本和諧純真的風氣,現在已經消失了,這是我們的共業,最後只剩下宗教、佛法可以保護我們的心。

  

方便話不求自利

   我們每天戴著假面具,面對混濁的社會,不得不說一些方便話。什麼是方便話?用最簡單的話來形容,就是謊話。謊話就謊話,爲什麼叫做方便話?因爲謊話有兩種,一種是不傷害人的,一種是會傷害人的。我們所謂的方便語,是指那種不會傷害人的謊話。例如,有個人明明快死了,你不能跟他說:「你快死了。」這會讓他意志更消沈,應該鼓勵他:「沒關系,上師會加持你。」這算不算謊話?這是謊話,但這是善意的保護他,出發點不是爲了自己的利益著想。如果是爲了自己的利益著想,那麼這種方便話也會有罪的。總之,少講話,多持真言。

  

如來頂禮金剛上師

    有關十方如來每天早、中、晚叁時皆來頂禮金剛上師,對顯教和一般人來說,這是天方夜譚,不可能的事情!哪有佛祖早上來拜他,下午也來拜他,晚上還來拜他?我想許多人不肯相信,這是凡夫。

  

  有關十方如來承事、禮敬金剛上師的教證,見于各種密續經文及注疏。譬如《密集金剛》儀軌之中說到,十方如來于叁時前去供養金剛上師,回歸各自佛土後,又以金剛語贊歎:此師爲我等一切如來之父、之母、之導師等等。

  

  月稱菩薩也在《密集金剛疏》中說到,帝洛巴、那洛巴、無垢友等衆多智者,各自在《大幻化網疏》之中,也就諸佛頂禮金剛上師做了非常直接的論述。

  

  佛陀曾經在《寶蘊經》中告訴阿難:「若諸菩薩乘車,受用五妙欲供而無人駕車時,如來也會前來駕車。」這句話是說,如果有金剛上師坐在馬車上面,正在享受色、聲、香、味、觸五種妙欲,而無法駕車的時候,如來也會親自來爲金剛上師駕車。

  

  我想以後那些自稱爲金剛上師的人要小心了,會有車禍!如果他相信:「我現在不用駕車了,到後座去做我的享受,如來會來幫我駕車。」我想那會有車禍。而那個沒有車禍的,我想是真的金剛上師。

  

堅信上師如佛

   如果你是密續的弟子,你必須堅信。唯有堅信上師如佛,自己才能獲得如佛的加持。但這樣的堅信,外道及一般人會認爲你已經走火入魔了。

  

  密續修行是超越世俗觀念的。譬如觀想本尊,明明自己就只有兩只手而已,硬是要觀想成四只手。真的讓你多長兩只手出來,我想你馬上會去截肢,那不是妖怪是什麼?但四臂觀音是我們心目中的觀世音,慈悲的化現者。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學習密續,尤其在這個時代,密法被當做法術操弄的時候,密法就是毒藥。曾經有人跟我說:「我學了十年的密法,愈學信心愈退轉,我幹脆回去念佛好了。」我說:「很好!你本來就是念佛的材料,你應該回去念佛,誰叫你來學密法?」

  

  如果出發點不對,學到的密法等于是飲毒藥,那是很可怕的。所以,一位弟子要進入密續的道,首先必須熟讀《事師五十頌》,從這五十條偈語之中,了解如何當一位如法的弟子。如果自己做不到,那就不應該、也不被允許來學修密續。

  

第叁偈

   如何恭敬上師?分爲兩點來說明:第一是恭敬、承事、服侍上師的方法,第二是特殊的開許處。

  

  偈文說:

   以最勝信日叁時,獻花中圍而合掌,

   頭頂接足爲作禮,開演上師當敬事。

  

  「中圍」是指壇城。意思是,每天應叁時地向金剛上師面前的壇城獻花,以清淨、廣大的信心雙手合十,行頂禮。「頭面禮足」,意思是以自己的額頭來頂禮上師的蓮足,額頭輕輕的碰到上師的雙足。過去曾經教導大家,雙手合十不要實掌,要如同捧摩尼寶。

  

  我們每天都應該親近上師、向上師頂禮,不應空手而來,因爲空手而來代表資糧缺乏,至少要帶一朵花,將花獻于壇城。除了花之外,其他美好的東西當然也可以。

  

第四偈

   師或在家新出家,爲避世間譏毀故,

   以持禁戒心作禮,面前所置正法等。

  

  這個是特別開許,爲什麼有這一偈?因爲金剛上師不一定全都是受比丘戒的出家人。有些密續傳承轉世而來的祖古被允許結婚,稱爲在家菩薩,但他確確實實是轉世的。大家不要誤會,以爲所有仁波切都可以結婚,不是的!轉世仁波切有在家,也有出家。

  

  如果自己已經出家,但是所依止的上師是一位在家居士;或者自己已經先受了比丘戒,而上師雖然出家,但還未受比丘戒;或是上師的戒臘(出家的年資)比弟子還短,這該如何?

  

  爲了避免形式上的頂禮與小乘戒律有所沖突,也爲了避免世人譏評毀謗,同時兼顧對上師的誠意和尊敬,所以應該在上師面前放置法本或經書、佛像等,以自己的身體向經書、佛像、上師行頂禮。

  

  顯教有一種頂禮方法,在頂禮上師時拜向別的方向。我第一次看到時,覺得很奇怪,糾正說:「你要拜我,怎麼拜那裏?」他們的說法是:「我們只拜佛,拜人的話怕你會承受不起。」這是自己認爲的,可是我想那是傲慢的一種,不對!

  

  有一年,我跟天噶仁波切和幾位仁波切,在老烏金祖古仁波切的座前領受一個教授,密法的灌頂。天噶仁波切是一位守戒非常清淨的比丘,烏金祖古仁波切是一位在家居士。當我們要頂禮烏金祖古的時候,他一直說:「不用!不用!」于法、于禮,我們都應該頂禮,我也一樣拜,可是天噶仁波切拜他自己的法座。

  

  上師的法座在前面,我們要頂禮上師,但是上師跟天噶仁波切說話,大概就是不用、不需要的意思,所以天噶仁波切轉過來,拜自…

《事師五十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