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噶瑪天津仁波切法語(2006年4月~2012年4月)▪P22

  ..續本文上一頁穿因果的把戲,勇于承擔。

  2006/10/28

  如何在面對挫折時,仍保有最初那顆熱忱的心,繼續利益衆生?是佛學重點。

  2006/10/27

  助人過程的障礙,大部份來自內心的不淳熟,或有所希冀而爲之。

  2006/10/26

  真正的慈悲不是創造出來的,也不是見到苦難而引發。

  2006/10/25

  將生活佛法化,而非佛法生活化。

  2006/10/24

  「不偷盜」的戒律精神,在于知足、不貪心;以不偷之功德,當願衆生所求皆得圓滿。

  2006/10/23

  唯有對境顯現,正視自己的缺失過錯毫無隱瞞,方能超越提升。

  2006/10/22

  所謂閑暇,是讓心安住于無憂之處。

  2006/10/21

  沒有上師如水晶明鏡的照射,怎知自我習氣的可憎?

  2006/10/20

  佛說:「凡是願意服侍我的人,就應樂意服侍其他的比丘法侶!」

  2006/10/19

  富貴如浮雲,更是令人執著的業障。

  2006/10/18

  染汙是欲蓋彌彰的。

  2006/10/17

  道場是非,乃修行的對境資糧。

  2006/10/16

  法器者,離驕慢、墮落、瞋怒、自私與懷怨。

  2006/10/15

  入佛殿,應帶著忏悔不貳過之心,與自己的內心對話,懂得沈思。

  2006/10/14

  當自己心靈獲得平安,你的愛就是一股力量。

  2006/10/13

  願將成住壞空化爲不朽,讓鏡花水月的道場傳世,填補世人的空虛與創傷。

  2006/10/12

  人太相信心給我們的訊息,卻不懂得如何去「用」心。

  2006/10/11

  逆境現前,應感恩惡業成熟,將獲得清淨。

  2006/10/10

  修持佛法,就是要學習有勇氣和智慧,面對惡果顯現的一刻。

  2006/10/09

  聞法真有所感覺和體悟,才是屬于自己的智慧。

  2006/10/08

  別太早下斷言,聽聽他怎麼說,你會發現事情其實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樣。

  2006/10/07

  求助于別人,別騙自己,因爲別人只會相信你一次。

  2006/10/06

  諸般痛苦,如夢幻泡影,並非真實;

  許多痛苦早已消失,而你仍陷于苦的迷惑,

  是因爲內心的投射與執著。

  禅修,就是要讓我們體悟心的本質、認清諸法實相非實有。

  2006/10/05

  不用怕做錯。

  就怕做錯了,自己不想去改,

  還要刻意解釋、隱藏過錯。

  身爲佛門子弟,這是相當不可取的。

  2006/10/04

  家庭和樂,是學習佛法很重要的一課。

  不能摒棄對家庭、對親人的責任,

  如果連家人都不能利益,

  如何行菩薩道呢?

  然情感執著,卻是墮落輪回的最大誘因;

  如何在愛欲泛濫的情海中把持自我,

  唯一常觀無常,警覺執著不令生起。

  2006/10/03

  地位高的人以「寬容」對待別人,但不表示只有他能。

  「寬容」是一份人人具有的力量,只不過你未曾善加利用它。

  2006/10/02

  一般人對別人的要求,都是盡善盡美,

  且每每隨著自己的改變而修正。

  學佛之後,知道這一切不過是自己的欲望作祟,

  此時,眼中所有的人,都是菩薩的化身。

  2006/10/01

  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這就是障礙。

  人往往不懂得珍惜手邊的擁有,

  而一直想著未曾擁有的。

  相信我的弟子之中,沒有這種傻瓜,

  但聰明人卻常做傻事。

  2006/09/30

  尊重別人,坦誠自己。

  2006/09/29

  衆生面前的,不是真正的自己。

  2006/09/28

  老實是生活的指標,也是修行的究竟。

  2006/09/27

  傷害最深的,往往是自己所深愛的人,不懂惜緣珍褔,正是自己造成的。

  相信自己,忠實另一半。

  2006/09/26

  真的「不知道」並不可恥,有不知道才會知道。因爲不知道是求知的動力。

  2006/09/25

  佛法的精髓---在文字語言裏找不到。

  2006/09/24

  諸經心行,不在口念。

  2006/09/23

  心自疑,念經難解義。

  2006/09/22

  宇宙是幻有的真實,也是一種物的現象。

  2006/09/21

  藏密本土化,

  並非爲了讓藏傳佛教與民間信仰結合,

  而是希望普遍利益國人。

  2006/09/20

  上師的本質,即是無可取代的自性。

  2006/09/19

  讓哭泣成爲歡笑,流淚其實是一種自慰。

  2006/09/18

  未曾哭泣者是懦夫,因爲你不敢表露真情。

  2006/09/17

  不要假裝什麼都懂,「萬事通」只會讓你失敗,因爲成功者只精通一門。

  修行亦是如此,一法通萬法懂。

  2006/09/16

  揭開生死大事,把握當下,了知這一生免不了會死,學習死亡之道。

  唯有信仰叁寶,始能免于恐懼,尊定安祥的心靈世界。

  2006/09/15

  喜悅充滿人生的舞臺,夢幻人生就看自己如何欣賞。

  2006/09/14

  失敗未嘗不是一種成功,因爲你戰勝自己。

  2006/09/13

  無菩提慈悲縛,有菩提慈悲解;

  無慈悲菩提縛,有慈悲菩提生。

  2006/09/12

  若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洞豁。

  2006/09/11

  金剛經以空慧爲體,示「一切無法我」之理爲用。

  真有來往是人妄想。

  

  2006/09/10

  因果不昧,莫造惡。現果前因造,當下做者是。

  2006/09/09

  法無自性,非自因生、他因生、共因生、無因生。

  2006/09/08

  失去慈悲心,修諸善法,皆爲魔道。

  2006/09/07

  諸法若言空,則是無知斷見;

  譬如初生犢,吸公牛蹄無奶。

  諸法若言有,則是愚癡常見;

  譬如洗衣婦,雨天溪邊洗衣。

  俗義二分法,非有即非無等,

  皆無究竟義,如火球旋轉輪。

  當知立停思,見妄斷妄斬水。

  複尋斬者誰,到底有誰斬誰?

  參!

  2006/09/06

  聖人知因果,恒順衆生,不壞緣起,己無挂礙。

  2006/09/05

  大菩薩,上求佛果,下渡衆生,未執空有。

  自了漢,急于此生受盡不再生有。

  2006/09/04

  過去如夢無痕、現在不住如電、未來忽至如雷。

  2006/09/03

  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人行菩薩道,忍辱護慧命。

  2006/09/02

  聞法若以耳聞,終將難體悟。

  2006/09/01

  此生故彼生,此滅彼亦滅。見此有異,生生死死輪回不絕。

  2006/08/31

  佛法之精髓——難在文字語言中尋。

  2006/08/30

  見道唯心,心空即開悟;

  娑婆世界,琉璃大千即無有異。

  若見有異,死而複生,無有終止。

  2006/08/29

  生命的意義是由你自己給予的。

  2006/08/28

  無生智

  轉煩惱爲道用,因知煩惱體性空;

  轉妄念爲道用,因妄念是自覺;

  轉自覺爲般若,般若超越覺知,能證舍覺。

  離生住滅相,無生亦無滅,是般若無生智。

  2006/08/27

  參禅學道,隨聲逐色,

  縱使聞聲悟道,見色明心,

  亦是平常事。

  2006/08/26

  道人見色,知心幻化;

  心若不執,受業明白;

  人在江湖,身行中庸。

  2006/08/25

  凡人見色,以識爲意,其心不淨,受業惑感,人在江湖身不自已,迷權勢重財富,其身終枯死而後生。

  2006/08/24

  一切戲論,與證道無涉,當應舍之。

  2006/08/23

  我是誰?誰是我?如浪波,

  波是海,海是波,浪不離海。

  念亦不離心,念時叁世不可得,

  無一念真實有。

  體察萬念體性,因無而知空,

  知空而念生,雲何生?

  2006/08/22

  人生如浮雲遮月,越是豐富多彩的人生,雲彩則越濃厚。一旦,無常來臨時,雲散了,但是月亮仍在,以月亮譬佛性,我們皆是未來佛。

  2006/08/21

  我願以身代受其罪,以心擔當其苦;我心不住苦,亦不住不苦。如是者,無上加持也。如是見,俱信弟子也。

  2006/08/20

  浪漫者常會忽略他人的感受;

  過于重視他人的話,

  又常會造成自己的困擾。

  最好走在中間。

  2006/08/19

  靠著回憶過日子,就像遊泳一樣,終需上岸。

  2006/08/18

  寂天菩薩雲:

  心無悭圓滿布施;

  心無惡圓滿持戒;

  心無瞋圓滿忍辱;

  心無怠圓滿精進;

  心無渙圓滿禅定;

  心無邊圓滿般若。

  吾雲:心住自性,不舍慈悲,是圓滿六度。

  2006/08/17

  等待、靜默、用心祈禱

  是修行的第一課。

  利用時間,先了解如何成爲一位如法的密乘弟子。

  恪守十四條根本戒律,

  是弟子的修行第二課。

  2006/08/16

  雲何觀自在?

  觀自在菩薩俗稱觀世音,以天耳天眼尋聲救苦而證悟,所修法門稱爲觀音菩薩修行法門,

  所證自在圓通,故名觀自在。

  觀者長住也,自在自我體性安然。

  所以說觀自在即是安住法界中,悲光遍照一切情器。

  2006/08/15

  需要堅定的意念,才能拒絕錯誤的文化。

  唯有認清生命,活出自己,

  才能創造文化。

  2006/08/14

  生命的可貴,不僅在這一生只能活一次;

  最可貴的是,此生可修行。

  2006/08/13

  不了解生命,將會失去生存,

  結果,我們相遇在失去了的世界裏。

  2006/08/12

  思考是一…

《噶瑪天津仁波切法語(2006年4月~2012年4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