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電路的人到底是怎麼樣的?裏面含了多少個電容?多少個電阻?裏面多少個電感?多少個開關電路?放大電路?你根本沒有辦法知道的。因爲它已經集約化了,壓在這個塑模裏了,具體的還不知道呢。
所以象淨土法門,佛所講的,“唯佛與佛方能究竟了知”,但是盡管有這麼深入,你沒有這麼高的智慧能夠了知它
所以它屬于難信之法。
但是它又是易行之道,爲什麼呢?佛把自己這麼甚深的智慧呈現在我們面前,最終是爲了利益我們,是讓我們得到。你看手機拿到我們面前,不是爲了炫耀科學家的高技術,而是爲了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得到通訊的便利,這是手機真能夠社會化、大衆化的初衷——科學家的初衷。
淨土法門也是這樣。本身作爲這個法門來說,這是諸佛、唯佛與佛方能了知的。但是作爲度衆生,它的目地性質,在于它簡單,具有普遍得效益的這樣一種(功能)。但是這樣的普遍,我們在學習下去的時候就會知道,也是有一定的基礎和前提的。
現在我們先學習第一個:往生的分類。往生的分類裏面分了五個部分,也就是往生的人。我們大家就講人肯定要死的,但是這肯定要死的裏面,還分男的死和女的死。但男的女的就一樣麼?所有男的都一樣?所有女的都一樣?不是的。男的也有智慧、愚笨的、有功德的、也有罪業的人。所以在醫院裏工作過的人就知道,這個死是不一樣的,乃至我們平時求五福臨門裏,最後一福就是得壽終正寢,也算是人生一福了。
就是壽終正寢裏面,還有分好多,所以我們這往生的分類也是粗的、一個分大的概括。這個往生,不是我們指前面說的死是怎麼樣的。而是指臨命終之後,能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分了這五大類。
這五大類當中,第一是利根者見解印持法身之往生。作爲上根利器者,他平時已經開悟了,所悟到的這個與法身是完全相互的一味。所以當他往生的時候,他的見解,他帶著他的心,正好融入到法身的狀態當中去。我們也就是所謂的融入法界的光明。
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皈依融入到法界光明的意思。但是“南無阿彌陀佛”,這是誰教我們的?——這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教我們的,又是以前阿彌陀佛以前發的願。所以這個不單單是我們自己單方面的意願,我也願意融入法界光明,自己要融入法界光明。不只這樣,這可以說我們是乘了阿彌陀佛的願、釋迦牟尼佛的願。
所以我們念的時候,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會幫助我們完成融入到法界光明的這麼一個結果。利根者他自己的見解,已經能夠直接融入到這個法身光明當中,這是第一種:利根者的往生。
第二種中根者:他以生圓雙運報身之往生。他也就是生起次第,當我們就象畫家一樣,我要在牆上畫一幅畫,首先要構思,構思出來了之後打底,打好底配顔料,再慢慢的畫線條、填色,幾天以後整個一幅畫出來了。如果從這幅畫已經呈現在我們面前,這時候來一個反問:這幅畫哪裏來的?是從牆上生出來的嗎?這幅畫是從筆裏生出來的嗎?這幅畫從顔料裏生出來的嗎?
這幅畫哪裏來的?這幅畫是不是先從內心裏來的?從內心裏構思,然後通過這個筆、圓規,通過這些顔料,通過幾天時間,慢慢的呈現出來的。所以這個生起次第,就是說我們心在構思這個過程。
什麼叫圓滿次第呢?圓滿次第就是要通過反問:哪裏來的?把整個一幅畫又歸入到內心的世界這個過程叫圓滿次第。能夠在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完全能夠達到雙運的,也就是說在一邊畫一邊知道這是心的作者,所以在畫的整個過程當中,不離開自己的心的。這個叫生圓的雙運。這樣中根者在生圓的雙運當中,他直接以報身而往生的。
就好象看生命的DNA的這個旋轉,利根的人看過去,這個旋轉的上下左右都是平等的。動的部分和靜的部分,在法性上是完全一樣的。上根利器沒有來、沒有去、沒有生、沒有死,直接的現證光明的。這個叫上根利器的往生法,融入法界光明的。
中根是什麼?中根也就是說DNA在旋轉的過程中,他不執著于任何一秒鍾的旋轉,而是任著這個旋轉的同時,念念都是嶄新的、充滿動力的。它不打結的,這個DNA的旋轉,這個生命的鏈,它是不打結的,它很順暢的,這樣子呈現著旋轉。就象我們面前的這個轉經筒一樣。
這是大悲觀世音菩薩告訴給我們,一切生命乃至外展爲宇宙的最終的一個秘密。這個轉經筒梵語叫唐多括羅,它是屬于生命科學,也屬于天體物學科學。它屬于我們現在改變生命的。現在生命是怎麼改變?它不知道改變的。它只知道造啊、製造啊。它只知道拿一個陽的細胞,拿出來造一個陽的出來。
有本事它用陽的細胞造出一個人出來,它造不出來的,佛能夠、佛可以。因爲他通達生命的最根本,甚至佛他不用這種。你看我們現在通過講經說法,通過聞思修持。他可以把一個普通的人轉變成一個聖者。這個對于生命的意義,他遠遠超出克隆一只羊的意義,對不對?那等于是克隆一個菩薩,對不對?把一個生死者克隆出,變成一個不生不死者,這是佛的終極目的。
我們現在講的一個社會的終極關懷一樣,佛有這個對生命的終極的關懷,終極的目的。所以這個生命始終處在這種流動的、嶄新的、無執著的這種狀態。稱爲生圓雙運的報身狀態,而往生。
這個往生它往生到什麼地方去?如果在清淨刹土裏,它就屬于實報莊嚴土,利根往生的就屬于常寂光土。這個寂光是常的,它是不象我們現在這樣。低級生命所看到的一切是生滅的,對高級生命看一切是本性的。不看它生滅的相,而是看生滅的本性。所以一切生滅法的本性是什麼?——是寂靜的、是光明的、是不生不滅的。我把利根和中根重複的這樣去講,兩個對比的來講,大家比較容易理解。
第叁個下根者:無量大悲化身之往生。下根者 ,他雖然親近過叁寶,皈依過叁寶。但是他愚昧、愚癡的緣故,他並不太知道諸佛法的真實意義,也更不知道怎麼樣去,深入把自己的心,深入到法的智慧海當中去。但是他還是和佛菩薩有緣,他在去世了之後,呈現在自己的中陰界的時候,中陰已經顯現的時候,這個時候,佛菩薩能夠救化他。
所以他這個佛的因緣成熟了,他在中陰界的狀態裏,以大悲的化身而往生。也就是說人的四十九天當中。在中陰身的時候,他的肉身已經沒有了,已經象一個孤魂野鬼,然後展現內在的境界、外在的境界。
內在的境界也是業報所現的,外在的境界也是業報所現的。所以在這個迷亂的境界裏,他一下子想起了阿彌陀佛,想起了觀世音菩薩。然後刹那的觀世音菩薩這個光明射到他了,一輩子學佛的因緣這時候成熟了。這個時候、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得到往生了。這個往生主要是化身往生。
那這個前面呢?我們再反過來講。那中根者往生是在什麼時候呢?中根者往生他正好是在自己咽氣之後。一個人咽氣之後,悶絕位,稱這個相。一個人咽氣之後,一般性是兩天半左右的時間,他是處在這個悶絕位的。所以爲什麼一個人死了,要放在家裏或殡儀館叁天,這其實是一個老傳統了,我們的老人傳下來的。
這不是我們現在規定的,爲什麼老人要規定呢?必須至少要放叁天,因爲佛教認爲一個人悶絕了、死了之後、斷氣之後,他悶絕位、他的神識並沒有離開他的身體。他要處在這種狀態兩天半。其實要到兩天半到四天左右的時間,放四天其實是最安全。在藏地一般性是放七天,至少七天的,確保他的安全。
人咽氣之後在家放七天,但是我們這裏天氣比較熱。有時候夏天怎麼辦?兩天半都不放了,但是至少大家還有這個概念,應該放叁天的,乃至他去世到他大殓去火葬、火化,推到火化爐,一般性還是要放叁天,這是最基本的。
爲什麼要這樣大家並不知道,我今天可以告訴大家,因爲他的神識並沒有離開他的身體。如果你這個時候,他剛咽氣,比如說兩天半到四天,他的神識還沒有離開他的身體的時候,你就把他的人推進火化爐,就等于活活的燒這個人差不多。
雖然他沒有氣了、心髒也停止跳動了,甚至腦電波已經從很明顯的慢到微弱,微弱到我們的儀表已經沒辦法測到,但是他屬于悶絕位,就象一個人悶在那裏一樣的,他的神識被關在那裏一樣的。
所以往往土葬也好,火葬也好,水葬也好,都不去做。把他放在那邊,放在那邊兩天半到四天,這個時間他是屬于這個悶絕位的時間,所以一般性我們漢地一般取叁天、四天,在藏地就考慮了更保險的角度,就放七天才去火化或水葬或土葬。
所以我們學習,也知道我們民間傳下來爲什麼?原來是因爲這個。也就是說中根者雙運報身的往生,在兩天半到四天這個期間,他的神識,通過他一生修證的智慧,這個時候認取了報身的這個狀態,這個時候往生的。
再往上推,利根見解印持法身的這個往生,他是在這個人將要咽氣的那個一刹那,也就當利根的人將要往生的時候,慢慢幾種衰相現前的時候,他自己平時所修證的這個力量越來越大。我比一個例子,讓這比較形象點,就想象我們這個米裏面摻著沙子,但是挖出一碗米來,你根本見不到一粒沙子。你看不到的。
但是我們通過 嘴嚼能咬到。因爲一口一口吃,嘴就可以嚼到。然後我們民間會有很簡單的一種方法,可以用水來漾,對不對?就會把這個米放在碗裏,漾啊漾啊,漾到最後,是不是沙子都會看到?
我們修行也是。我們一輩子都是愚癡的、都是造業的。我們修行幹嗎?是往裏放一點功德。聽聞佛法了,長了一點智慧放在裏面。但是問題是相信大家今天也聽過佛法的,過兩天回家了,這些事情很快就會忘掉,會淹沒在你的生活的大海當中,就象那些沙子掉在泥土裏。
到時候你看不到那沙子一樣,但是我們的生命最後越來越少,消耗到快死的時候,那個米支持我們活下去的這個東西都沒有了,越來越少了之後,我們修行、…
《普賢上師言教 往生法 一 (傳喜法師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