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賢上師言教 往生法 一 (傳喜法師開示)▪P3

  ..續本文上一頁聽聞過佛法的,對善知識傳給我們的智慧,那個金剛的沙子就現出來了。

  也就是當我們的這個身體越來越弱的時候,呼吸也困難,心髒跳動也困難了。這個時候,慢慢當我們連執著力氣也都沒有的時候。你看我們脾氣大,什麼樣的人脾氣大?你知道麼?身體好的人脾氣大。有的人在家的時候百病纏身,簡直累得不堪,活都不想活了。然後他算了,出家去吧。出了家,好了。

  牽挂也沒有了,吃吃素、念著佛,身體也好了,牽挂也少了,生命力也旺盛起來了。反而脾氣越來越大了,很多人他自己就覺得我怎麼越修脾氣越大了?佛念的越好,脾氣越大了。

  念佛可以安心的,心一安,生命力越來越旺盛。生命力越旺盛,脾氣越大了。禅堂裏也有這樣的,坐禅坐的越好的人不一定就修得很好。坐禅坐的好了之後,氣脈得力了之後,氣脈壯了,身體也好了。脾氣也大了,發起脾氣來不得了。

  所以當人快要死的時候,那恰恰相反。人的生命力越來越弱,弱到甚至他連執著都沒辦法執著了。甚至他想發脾氣,也沒辦法發脾氣。甚至讓他笑,他都笑不出來。人到死的時候哪還能笑得出來?你去看,最多人在咽氣之後,才慢慢的笑出來。沒有誰笑著笑著,一口氣咽掉的。沒有的了,爲什麼呢?因爲笑不動的。

  因爲人這時候生命是最弱最弱的,就象我們最累最累的時候,還想躺一會,睡一覺的。那人死的時候是人生最累最累的時候,這個時候什麼都沒有想,執著也沒有,想挂礙也挂礙不起來,沒有這個資本。

  這個時候,比如說,你到寺廟裏來供養過,造過一尊佛像,到寺廟打過一頓齋供養過出家人。恰恰這個功德,它是超越過去、現在、未來的。這個功德開始放光了。對自己影響最大的是什麼?你開過悟的,你讀經,或打坐,或者聽善知識開示,有那個恍然的一個悟。

  這個悟是很了不得的,這個悟甚至你忘了,但是當你臨命終的時候,這個“悟”的光明會現前。所以在淨土法門裏叫 “一念乃至十念皆得往生”。

  這是什麼意思?這是指實相念佛的人,有一念的實相念佛現前過,二念叁念四念五念六念,乃至到十念。反過來說,這個人從十念顯現過光明,有十念,八念乃至七念,五念叁念兩念的,乃至最低是一念,這樣的人都能夠往生,是上根利器的。

  他是在這個咽氣前的,也就是他這個生命弱到最後的這口氣咽掉。這個命氣要斷掉的時候,他的光明是最大的。這種上根利器的人,他並沒有經曆死亡,而是直接進入往生的。當那道光明“啪”的現前的時候,直接就從這個我們狹隘的叁維、四維的隧道,進入到了多維的,生命空間裏去了。

  所以我們佛教淨土法門裏,“趨身必請到蓮池”,如壯士趨身必請,于刹那離五濁,一刹那之間離開我們的這個世界,我們這個卑劣的生命狀態,猶如壯士趨身,必請來到,諸佛這個果地的、無量美麗的世界。

  這是指什麼?其實這一句話是指上根利器的往生。上根利器的往生,他並不等到自己咽氣,他就會現前的。最多就是上根利器當中的上根利器,上品的上生,他可以在自己未死亡之前,就已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

  所以對他來說,叫往生。他就是真正的往生了。這種人並沒有死,沒有經曆死亡,他就已經生了。真正的上品上生屬于這種。那上品中生、上品下生的呢?他也有在咽氣之後,咽氣了之後,他頭頂的父親的明點,和腳底母親的明點,然後兩個明點向回收,收到心窩彙合的時候,展現出一片湛藍無邊際的光明的時候,他在這個時候,任臨而安住。

  入這個定而達到往生的,這種也屬于上根利器的,屬于一般性的,不屬于上品上生的,他屬于上品中生或者是上品下生的。

  所以這裏我們在通過第叁個:下根無量大悲化身。他是通過四十九天往生的;而往上推,中根是屬于悶絕位的,兩天半的到四天往生的;上根利器的,不經曆死亡而直接往生的。這都是無量劫來積累福德資糧。

  所以佛說了: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度,最後得到這個往生的。包括我們今天在這裏聽這個經,也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資糧的。善根福德資糧哪裏來?大家想一想,哪裏來的。這是我們大恩的悟公上人這個福德因緣帶來的善根福德資糧。

  如果今天不是我們上人百日的紀念日,我相信我也不會有這樣子的一個智慧,給大家講得這樣詳細。

  第四種呢?平凡者具叁想之往生。講的最一般的人,他是具足叁想。哪叁種想?到時候我們具體會講叁想往生。

  第五種:以大悲鐵勾超度亡靈之往生。我們一般性說這個世界上六十億人,我們中國十幾億人。十幾億人裏面信仰佛教的,現在將近一億人。這個一億的人當中大多數想求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這些口頭上的,或是平時在修的,大多數都是以第四種和第五種而得往生的。

  第四種,平凡者具叁想之往生,這已經是我們修淨土法門,平時能夠得到往生的。如果一百個修淨土法門求的話,能夠真正符合這個叁想的,或許只有十分之一。一百個人修的有十個人,估計是具足叁想而往生的。另外九十個人怎麼辦?大多數是以“大悲鐵勾超度亡靈之往生”。

  在生的時候念佛,在臨命終的時候不一定能往生。但是這個時候他的同參道友、蓮友,把這個消息告訴給師父了,告訴給有修行者,然後寫牌位也好,或者祈請超度也好,在這個過程當中,大多數還是屬于被超度的。

  所以爲什麼我們佛教裏面,不等同其他的一些宗教,其他的宗教沒有這個死後的這些事情的,佛教爲什麼叫禅宗、淨土宗?比如這個禅以前稱爲宗門,講經說法的以前叫作教門。宗教這兩門:宗是以心爲宗的;教是以傳播這個思想,講經說法爲教的。這個禅和宗、宗和教之外,還有一個是應化門。應化門就是我們平時講的經忏門。經忏並不是貶義詞,它只不過是一個名字。通過念經、通過忏悔來超度亡靈,簡稱是經忏。

  所以爲什麼我們前面講:念佛求願往生跟佛教有因緣。是百分之九十,最後還是通過超度而往生的。所以形成社會上我們佛教不管是禅宗、淨土也好、這個說教的天臺也好,每個廟最興盛的都是經忏。叮叮當、叮叮當,但是這個叮叮當、叮叮當,爲什麼這麼普遍?就是因爲我們這個時代衆生,大多數都是以死後給他忏悔、念經。

  但是不是都是靠這個忏悔、念經?要有真正的人來給他念經,來給他忏悔。所以佛教界裏就有這樣一句話:一個真實的修行者能養活一萬個。四十裏路範圍內,只要有一個真修行的,那叮叮當、叮叮當,他都能養活。

  爲什麼我們讀這個疏頭的時候,“奉釋迦如來,依教奉行,主修佛事,功德沙門某某某”,寫方丈和尚的,寫上他的名字就行了。所以現在後來不敢寫了,方丈和尚說你們賺錢卻寫我的名字。現在改爲:清淨大海衆。甚至再改一個什麼?比如說我們廟裏有一個旭陽橋。主修法師功德沙門:旭陽橋。

  誰敢?做人的、有生命都不敢擔了。太重了,不敢擔了。誰擔?石頭墩子去擔了。但是真有這樣一個修行者的話,在這個廟裏,你比如說:叮叮當、叮叮當。只要有一個真修行人的,都能夠利益。所以爲什麼打齋也很興盛?就是爲了直接利益,直接目的就是在一千個僧衆裏能供養到一個真修行的,一位阿羅漢的,是這麼個道理。

  只要能湊足一千個數,肯定有一個阿羅漢。爲了要供到這一位阿羅漢,那好吧,給一千個出家人打齋吧。十萬、二十萬、五十萬都摸出來,情願拿出來。其實真實的目的,就是爲了供養那一個阿羅漢。

  所以說佛法爲什麼是這樣,我們這樣超度行不行呢?那就要看,因爲大多數的人最後還是依賴這個超度。所以我們佛教界超度的生意就非常興隆。但是因爲這個生意很興隆,也就容易産生假冒僞劣産品。假冒僞劣,也就象現在四環素很走俏,就有假四環素。

  東北大米,人都很喜歡,就有假的東北大米。但是這個是假、那這個真的又是什麼?這是衆生各自的業力,。也就是說外面的這個假也是自己的業力?你沒福報遇到真的,你碰到假的,那就是自己的業力。

  有的人他在假的裏面轉轉轉…你把他引到真的裏面,他卻進不來。假的裏面他很高興,到真的裏面他馬上起煩惱,就很生氣的。比個例子說那假的地方他走走走,他怎麼走都高興,高興得不得了。到真的裏面他馬上不高興,這個地方他馬上不喜歡。有的甚至他真的名字都聽不到,聽到了他就起煩惱。這說明他自己的因果。

  所以真正的一個就是說,不管這五種裏面,哪一種能真正得到往生的,我們講的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這五種裏面不管是哪種方法,只要是能得到往生的,對于我們凡夫來說都可以嘛。

  但是最終這五種,最終達到往生的,其實都離不開我們佛陀所講的那一句話——“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上根往生,中根往生,下根往生,乃至平凡的叁想往生,乃至被別人超度的,大悲鈎扔到極樂世界去的,這個都還是離不開善根福德因緣的。所以這個善根福德因緣又是我們自己要珍惜的,平時要注意的。

  這五種往生法,可以說已經把我們整個的一切修行者最後達到目標的全部都概括掉了。這個同時也肯定了經忏是有作用的,不能輕視經忏的。甚至不能因爲我講這個有假的,你就輕視,就去挑裏面的假,不能挑的。

  你有恭敬心,你就具足善根福德因緣了。如果你去挑,你變成打假的了。你去打假,那你就糟糕了。人家打假打到哪去了?打315。你打其他假,打得不過瘾跑到佛教裏來打假,那就打錯了。佛早就有經典告訴我們,不單你沒有這個資格打假,而且國王、大臣上到玉皇大帝、梵天王都沒有這個資格。

  他說這是我的弟子,他既然顯現我的形象,我有能力管他的,大家相信不相信?佛有沒有能力管他的弟子?那肯定有嘛。哪裏等著我們去打假去,這就是《地藏經》裏所講的:一切恭敬,尤其要恭敬叁寶。

  我們皈依叁寶,像今天就有很多皈…

《普賢上師言教 往生法 一 (傳喜法師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