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往生的分类
一、 利根者见解印持法身之往生
二、 中根者生圆双运报身之往生
三、 下根者无量大悲化身之往生
四、 平凡者具三想之往生
五、 以大悲铁钩超度亡灵之往生
六、 小结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莲花生大士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顶礼华智仁波切 顶礼法王如意宝 顶礼上悟下道大和尚 顶礼登科仁波切 顶礼堪布索达吉仁波切 顶礼西天东土
弘宗演教,诸大善知识:
为天边无际的众生发菩提心,而如理地谛听—— 今天,本来我们是要去极乐寺,纪念我们具大恩德的剃度恩师——上悟下道大和尚,圆寂一百天的法会。
由于我们这次特殊的情况,也因为这个《普贤上师言教》,已经讲到了最后的高潮部分——《往生法》。我想正好在这个期间,以讲《往生法》,来供养我们的悟公上人。
以至于莫过于此形式上的聚会,聚拢来喝几杯茶,不如这样,我们一起深入一切诸佛的大悲藏、深入一切诸佛的智慧藏,也回眸来看六道轮回的苦海众生。
所以,我们坐在这里,以法为无上的花,以法为无上的味,来做供养,上供十方诸佛菩萨,下利及一切众生,以此来回向我们的悟公上人。
作为我们师父弟子的我,我觉得这是一个能够尽量表达我对恩师的一分敬意。其实,我内心常常不愿意这样去想,他老人家已经升西的这样的一个事情。我更多的是,把他忆念在我的心里,把他的光明、温暖回向给一切众生。
这样的一个大悲圣者,多少年来我们这样亲近他,一直都遵循着他老人家的教诲,常常浸润在他老人家传递给我们的言传身教当中,模仿着去行持。
所以我没有、甚至我没有感觉到师父不在了。但是,从一个肉体上来说,好象是还很清晰地记得,我为恩师剃最后一个头;最后给恩师沐浴,穿上做好的寿衣,还给他入龛。从这个世间这样的一个角度上,好像是不在了。
但是,师父真正的生命——他所给我们的法身慧命,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也在鞭策着我们。作为一个佛弟子来说,坚定地走下去。甚至面对这个世界,传达他老人家给我们的那种感受;传达、传递他老人家给我们内心的那种光明;乃至他老人家让我们感受到西方极乐世界的那种温暖、清净、祥和与喜悦。
这一切都源自于师父。所以,师父的生命在我们身上,越来越壮大,这是我体会到的一种非常真实的感受。
今天我们在这里,讲《普贤上师言教》也到了最精华的部分——《往生法》,今天是二月初四。我记得师父告诉我们,“每一个月初四的日子,都是文殊菩萨说法的日子”。
今天正好是二月初四,我们也是祈祷文殊菩萨的智慧加被,能够让我们把这个《往生法》学习得透彻;也祈祷我们大悲的恩师能够加被,让我们能够体察到诸佛菩萨救度众生的悲心。
下面,华智仁波切在这个《往生法》的开头,就有四句的偈诵:
尤为悲悯愚昧之众生,尤为摄受罪孽深重者,
尤以善巧法调难化众,无等上师足下我顶礼。
在思维、讲解、修持任何一个教法的时候,都要来祈祷无等的上师。在整部的教法,《普贤上师言教》开始的部分,华智仁波切都给我们这样示范。我们以后做每一样事的时候,最好都能够这样,来忆念、来顶礼自己的大恩上师。
这四句偈诵,索达吉堪布他老人家给我们翻译得多优美啊,把《往生法》的核心给呈现出来了。我们说学习和掌握三宝的意义,乃至感受到三宝的恩德,它来自于哪里?是不是来自于上师的?上师再把这些一代代传下来,把诸法的真实意义,传授给有缘的弟子。
往生法,其实它叫救命法。它拯救的,就是人的法身慧命,不仅是一个人一生为善、在寿终正寝之际来拯救他;拯救一个平平庸庸、懵懵懂懂、并不了解诸法意义的人;也来拯救一个修行者、修有证悟的人;甚至也对一个忤逆十恶、十恶不赦的、将要堕落地狱的人,同样这样拯救他。
就象一个医生,他的天职就是治病救人。医生在实施救人的过程中,就算这是一个坏人,乃至被法院裁判了刑,他生了病的时候,医生是不是也应该一样的、平等地来医治他?——也就是说,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他没有惩罚人的职责。
佛菩萨教育我们,给我们深层的思维,引导我们趋入到甚深的智慧中,乃至引导我们进入更高级生命的境界,也以救度众生为己任。佛菩萨看到那些很善良的人,却不知道真实的智慧,一生很老实、很善良,但是却不知道趋入生命最了义、最究竟的快乐的地方,诸佛菩萨也是一样的要救他;反过来说,对十恶不赦的也要救。从这个角度上说,世间的人,一切众生,都被诸佛悲心所包围,都是佛要救度的对象。是不是这个道理?
所以说诸佛菩萨来救度众生,特别是这个往生法,主要就是以一种悲悯之心---悲悯愚昧的众生。“尤为悲悯愚昧的众生,尤为摄授罪孽深重者,尤以善巧法调难化众生”,尤以他最大的这种力量智慧。善巧从哪里来?善巧就是从智慧当中生的。
所以尤以智慧福德当中,而分出这些善巧的法,来调化这些难以调化的众生。这样的上师,称为无等上师、无等的老师也是师父。甚至称开车的也是师父,木匠也是师父;铁匠也是师父;修鞋的也是师父;都喊师父。
它这个“无等”,就是对于诸佛菩萨,也是我们的师父。但是他跟那个修鞋的、那个箍桶的不一样。因为这是无与伦比的,所以这样的上师,我们理解、体悟他这样的悲心,来配合他这样。
先是顶礼这样的上师。进入了这种状态之后,我们大家再来看。其实《往生法》是属于大圆满教法的正行。一个人修行就是为了了生脱死,直接趋入究竟智慧,直接趋入究竟快乐的生命这个最高阶段。但是因为正行法里面,我们很多人进不去,而《往生法》,它被称为正行法里面的一个捷径。
我们自己并没有能力达成这个究竟的快乐,没有这个能力圆满无上的智慧,而是以阿弥陀佛这样的无量光、无量寿,代表着果地的智慧、果地的生命。诸佛菩萨已经是果地了,他代表着圣者,是会垂手接引的。
所以我们塑阿弥陀佛的佛像,手垂下来的。观世音菩萨是代表倒驾慈航的,他并不属于我们这个世界的人。他是为了利益我们,来救我们,所以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很多人来到这个世界是果报,是业果而成熟生到这个世界。
诸佛菩萨是悲悯众生,而到这个地方“插队落户”来的。他并没有出生在这个地方,他只不过以度化众生的愿力,来到这个地方。所以这个捷径---往生法,就属于我们讲的净土法门。
为什么叫净土法门呢?也就是说回果向因。以诸佛菩萨的果地威德,而大悲救度众生的这么样一个法门。他本来属于果地的,但是这个果,是以诸佛菩萨的果,为我们众生的因。所以净土法门里叫“果彻因圆”。这个果深入到我们众生的因里来,叫“因赅果海”。
从我们众生的角度上来说,我们的因进入到诸佛的果海里去了。从佛的角度上说,诸佛把他自己圆满的果,而深入到众生的因里来,就叫“果彻因圆”。我们众生呢?因赅果海。
“赅”是被包括、概括的意思,我们的因是被概括在诸佛的果海里。这个法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净土法门。所以印光大师在判我们这个教、判中国的八宗的时候讲净土,就是讲净土是属果地,属于以果为因的,以诸佛的果地为众生因的。但是我们平时对这个法门修行的非常广泛,可以说一千年以前庐山慧远法师在结庐集白莲社,一百二十三位修行念佛求往生以来,净土法门在我们中国已经盛行了有一千六百五十多年了。
尤其是现在我们这个时代,各宗各派衰落,以净土法门尤其畅行,几乎人人都讲是修净土的,包括出家法师也都这样说。
但是到底什么是净土法门?它里面有哪一些内容?是什么样子的?乃至就看《净土十要》、《净土五经》,比起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里面这么细的,几乎还是没有。今天二月初四,以我们象阿弥陀佛一样的恩师这个一百天的纪念日,来讲这个《往生法》,可以这么说,在我们中国的佛教界,是划时代的一次学习。
所以这个修法它总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是往生的分类,净土法门的分类。净土法门最后求愿往生,最后一着。
第二是往生的修法,由这个分类而来确定我们自己的根器,而深入修持这个法。
第三是往生的仪轨。我们怎么具体地去修持这个法呢?有一个往生的仪轨。
往生的分类,就好象是一个理论体系一样;往生的修法,好比我们进入学校学了理论,然后到学校的实验工厂里实验了,或者进了化学实验室去比划了,也象我们通过理论的学习,进行实际的操作。
我们对这个法深信不疑,往生的仪轨,就等于是:已经完整的产品。就象我们拿着手机玩,手机到底什么理论?我们就看手机的理论,也让我们到实验室里去看看手机的模型,看看怎么样接、怎么样收;怎么发射信号,怎么接受信号。简单的理论,让我们自己拿着电烙铁看着电路图也就这样训练。
最后你相信手机确确实实科学,再拿到我们现实的手机,这里面的集成电路,甚至都不是一定我们能知道的。也就是说通过往生分类的方法理论的修持、往生修法的实际操作,再去行持往生仪轨的时候,就相当于佛所讲:这个法,叫“唯佛与佛方能究竟了知”。
你要想完全知道的话,那不得了。只有生产手机的人,才能知道这个手机里面是什么;发明手机的人,才会知道手机到底有多奥妙。因为这里面你就是打开的话,纵使你理解这个道理了,纵使你也通过实践,你也深入,大致的这个概况你脑子里形成了,但是对于真正的、我们现在用的最好的手机,里面的集成电路,你没办法去了解的。
因为这个集成电路很小。创造厂家搞集成…
《普贤上师言教 往生法 一 (传喜法师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