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往生的分類
一、 利根者見解印持法身之往生
二、 中根者生圓雙運報身之往生
叁、 下根者無量大悲化身之往生
四、 平凡者具叁想之往生
五、 以大悲鐵鈎超度亡靈之往生
六、 小結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蓮花生大士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頂禮華智仁波切 頂禮法王如意寶 頂禮上悟下道大和尚 頂禮登科仁波切 頂禮堪布索達吉仁波切 頂禮西天東土
弘宗演教,諸大善知識:
爲天邊無際的衆生發菩提心,而如理地谛聽—— 今天,本來我們是要去極樂寺,紀念我們具大恩德的剃度恩師——上悟下道大和尚,圓寂一百天的法會。
由于我們這次特殊的情況,也因爲這個《普賢上師言教》,已經講到了最後的高潮部分——《往生法》。我想正好在這個期間,以講《往生法》,來供養我們的悟公上人。
以至于莫過于此形式上的聚會,聚攏來喝幾杯茶,不如這樣,我們一起深入一切諸佛的大悲藏、深入一切諸佛的智慧藏,也回眸來看六道輪回的苦海衆生。
所以,我們坐在這裏,以法爲無上的花,以法爲無上的味,來做供養,上供十方諸佛菩薩,下利及一切衆生,以此來回向我們的悟公上人。
作爲我們師父弟子的我,我覺得這是一個能夠盡量表達我對恩師的一分敬意。其實,我內心常常不願意這樣去想,他老人家已經升西的這樣的一個事情。我更多的是,把他憶念在我的心裏,把他的光明、溫暖回向給一切衆生。
這樣的一個大悲聖者,多少年來我們這樣親近他,一直都遵循著他老人家的教誨,常常浸潤在他老人家傳遞給我們的言傳身教當中,模仿著去行持。
所以我沒有、甚至我沒有感覺到師父不在了。但是,從一個肉體上來說,好象是還很清晰地記得,我爲恩師剃最後一個頭;最後給恩師沐浴,穿上做好的壽衣,還給他入龛。從這個世間這樣的一個角度上,好像是不在了。
但是,師父真正的生命——他所給我們的法身慧命,已經深深地紮根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也在鞭策著我們。作爲一個佛弟子來說,堅定地走下去。甚至面對這個世界,傳達他老人家給我們的那種感受;傳達、傳遞他老人家給我們內心的那種光明;乃至他老人家讓我們感受到西方極樂世界的那種溫暖、清淨、祥和與喜悅。
這一切都源自于師父。所以,師父的生命在我們身上,越來越壯大,這是我體會到的一種非常真實的感受。
今天我們在這裏,講《普賢上師言教》也到了最精華的部分——《往生法》,今天是二月初四。我記得師父告訴我們,“每一個月初四的日子,都是文殊菩薩說法的日子”。
今天正好是二月初四,我們也是祈禱文殊菩薩的智慧加被,能夠讓我們把這個《往生法》學習得透徹;也祈禱我們大悲的恩師能夠加被,讓我們能夠體察到諸佛菩薩救度衆生的悲心。
下面,華智仁波切在這個《往生法》的開頭,就有四句的偈誦:
尤爲悲憫愚昧之衆生,尤爲攝受罪孽深重者,
尤以善巧法調難化衆,無等上師足下我頂禮。
在思維、講解、修持任何一個教法的時候,都要來祈禱無等的上師。在整部的教法,《普賢上師言教》開始的部分,華智仁波切都給我們這樣示範。我們以後做每一樣事的時候,最好都能夠這樣,來憶念、來頂禮自己的大恩上師。
這四句偈誦,索達吉堪布他老人家給我們翻譯得多優美啊,把《往生法》的核心給呈現出來了。我們說學習和掌握叁寶的意義,乃至感受到叁寶的恩德,它來自于哪裏?是不是來自于上師的?上師再把這些一代代傳下來,把諸法的真實意義,傳授給有緣的弟子。
往生法,其實它叫救命法。它拯救的,就是人的法身慧命,不僅是一個人一生爲善、在壽終正寢之際來拯救他;拯救一個平平庸庸、懵懵懂懂、並不了解諸法意義的人;也來拯救一個修行者、修有證悟的人;甚至也對一個忤逆十惡、十惡不赦的、將要墮落地獄的人,同樣這樣拯救他。
就象一個醫生,他的天職就是治病救人。醫生在實施救人的過程中,就算這是一個壞人,乃至被法院裁判了刑,他生了病的時候,醫生是不是也應該一樣的、平等地來醫治他?——也就是說,醫生的職責是治病救人,他沒有懲罰人的職責。
佛菩薩教育我們,給我們深層的思維,引導我們趨入到甚深的智慧中,乃至引導我們進入更高級生命的境界,也以救度衆生爲己任。佛菩薩看到那些很善良的人,卻不知道真實的智慧,一生很老實、很善良,但是卻不知道趨入生命最了義、最究竟的快樂的地方,諸佛菩薩也是一樣的要救他;反過來說,對十惡不赦的也要救。從這個角度上說,世間的人,一切衆生,都被諸佛悲心所包圍,都是佛要救度的對象。是不是這個道理?
所以說諸佛菩薩來救度衆生,特別是這個往生法,主要就是以一種悲憫之心---悲憫愚昧的衆生。“尤爲悲憫愚昧的衆生,尤爲攝授罪孽深重者,尤以善巧法調難化衆生”,尤以他最大的這種力量智慧。善巧從哪裏來?善巧就是從智慧當中生的。
所以尤以智慧福德當中,而分出這些善巧的法,來調化這些難以調化的衆生。這樣的上師,稱爲無等上師、無等的老師也是師父。甚至稱開車的也是師父,木匠也是師父;鐵匠也是師父;修鞋的也是師父;都喊師父。
它這個“無等”,就是對于諸佛菩薩,也是我們的師父。但是他跟那個修鞋的、那個箍桶的不一樣。因爲這是無與倫比的,所以這樣的上師,我們理解、體悟他這樣的悲心,來配合他這樣。
先是頂禮這樣的上師。進入了這種狀態之後,我們大家再來看。其實《往生法》是屬于大圓滿教法的正行。一個人修行就是爲了了生脫死,直接趨入究竟智慧,直接趨入究竟快樂的生命這個最高階段。但是因爲正行法裏面,我們很多人進不去,而《往生法》,它被稱爲正行法裏面的一個捷徑。
我們自己並沒有能力達成這個究竟的快樂,沒有這個能力圓滿無上的智慧,而是以阿彌陀佛這樣的無量光、無量壽,代表著果地的智慧、果地的生命。諸佛菩薩已經是果地了,他代表著聖者,是會垂手接引的。
所以我們塑阿彌陀佛的佛像,手垂下來的。觀世音菩薩是代表倒駕慈航的,他並不屬于我們這個世界的人。他是爲了利益我們,來救我們,所以來到這個世界。我們很多人來到這個世界是果報,是業果而成熟生到這個世界。
諸佛菩薩是悲憫衆生,而到這個地方“插隊落戶”來的。他並沒有出生在這個地方,他只不過以度化衆生的願力,來到這個地方。所以這個捷徑---往生法,就屬于我們講的淨土法門。
爲什麼叫淨土法門呢?也就是說回果向因。以諸佛菩薩的果地威德,而大悲救度衆生的這麼樣一個法門。他本來屬于果地的,但是這個果,是以諸佛菩薩的果,爲我們衆生的因。所以淨土法門裏叫“果徹因圓”。這個果深入到我們衆生的因裏來,叫“因赅果海”。
從我們衆生的角度上來說,我們的因進入到諸佛的果海裏去了。從佛的角度上說,諸佛把他自己圓滿的果,而深入到衆生的因裏來,就叫“果徹因圓”。我們衆生呢?因赅果海。
“赅”是被包括、概括的意思,我們的因是被概括在諸佛的果海裏。這個法就是我們平時所講的淨土法門。所以印光大師在判我們這個教、判中國的八宗的時候講淨土,就是講淨土是屬果地,屬于以果爲因的,以諸佛的果地爲衆生因的。但是我們平時對這個法門修行的非常廣泛,可以說一千年以前廬山慧遠法師在結廬集白蓮社,一百二十叁位修行念佛求往生以來,淨土法門在我們中國已經盛行了有一千六百五十多年了。
尤其是現在我們這個時代,各宗各派衰落,以淨土法門尤其暢行,幾乎人人都講是修淨土的,包括出家法師也都這樣說。
但是到底什麼是淨土法門?它裏面有哪一些內容?是什麼樣子的?乃至就看《淨土十要》、《淨土五經》,比起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裏面這麼細的,幾乎還是沒有。今天二月初四,以我們象阿彌陀佛一樣的恩師這個一百天的紀念日,來講這個《往生法》,可以這麼說,在我們中國的佛教界,是劃時代的一次學習。
所以這個修法它總共分叁個部分:
第一是往生的分類,淨土法門的分類。淨土法門最後求願往生,最後一著。
第二是往生的修法,由這個分類而來確定我們自己的根器,而深入修持這個法。
第叁是往生的儀軌。我們怎麼具體地去修持這個法呢?有一個往生的儀軌。
往生的分類,就好象是一個理論體系一樣;往生的修法,好比我們進入學校學了理論,然後到學校的實驗工廠裏實驗了,或者進了化學實驗室去比劃了,也象我們通過理論的學習,進行實際的操作。
我們對這個法深信不疑,往生的儀軌,就等于是:已經完整的産品。就象我們拿著手機玩,手機到底什麼理論?我們就看手機的理論,也讓我們到實驗室裏去看看手機的模型,看看怎麼樣接、怎麼樣收;怎麼發射信號,怎麼接受信號。簡單的理論,讓我們自己拿著電烙鐵看著電路圖也就這樣訓練。
最後你相信手機確確實實科學,再拿到我們現實的手機,這裏面的集成電路,甚至都不是一定我們能知道的。也就是說通過往生分類的方法理論的修持、往生修法的實際操作,再去行持往生儀軌的時候,就相當于佛所講:這個法,叫“唯佛與佛方能究竟了知”。
你要想完全知道的話,那不得了。只有生産手機的人,才能知道這個手機裏面是什麼;發明手機的人,才會知道手機到底有多奧妙。因爲這裏面你就是打開的話,縱使你理解這個道理了,縱使你也通過實踐,你也深入,大致的這個概況你腦子裏形成了,但是對于真正的、我們現在用的最好的手機,裏面的集成電路,你沒辦法去了解的。
因爲這個集成電路很小。創造廠家搞集成…
《普賢上師言教 往生法 一 (傳喜法師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