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因果網絡▪P2

  ..續本文上一頁苦是什麼啊?我們苦裏面所講的,生的苦、老的苦、病的苦、死的苦,這每一個都躲不掉的。

  甚至有的年輕人覺得,哎呀,這個好像跟我不相幹。但是你的每一個細胞,在分裂的同時也都在死亡。你知道爲什麼?爲什麼我們每天早上起來要漱口?漱口的時候,我們佛教念起來很美的,佛教徒每天漱口的時候,“漱口蓮心淨,吻水百花香”,你看多美喔,漱口要念這兩句。

  但是爲什麼要漱口?因爲現在從科學的角度上,告訴我們:你每一粒牙齒上面含有多少個細菌知道嗎?論面積來算的,一個平方毫米當中就有幾千只細菌在上面分布著,而且每天我們睡覺的時候,口腔裏面很多細胞老化脫落,舌頭上、乃至我們口腔裏面邊上這些細胞。

  很多的那些酶參與活動,其它細菌也參與在裏面,開心得不得了,在我們的嘴裏面,在裏面大生産,它們在裏面結婚啊,生孩子,生兒育女呀。你晚上睡一覺,八個小時不知道,裏面已經像原始森林一樣了。

  早上起來不對了,這個嘴味道不對了,要去漱漱口。你不小心,你去漱口的時候牙膏一刷,哇!裏面整個生態環境改變了,生態平衡打破了。

  那些本來比如說兩億個細菌的,你刷牙刷下來,還剩一千萬個細菌在裏面,還有八千萬個全部被沖掉了,弄得那些細菌呀,支離破碎,家破人亡的,你看你刷牙的這個動作!

  是不是祇有口腔裏存在這些?不是啊,從頭到腳都是啦!生命的真實相就是這樣的。這個裏面,我們甚至不知道這是苦,不知道這是苦啦。

  佛的智慧一看,然後告訴我們的時候,他告訴我們,頭皮上有多少種東西,叫什麼名字,長得什麼樣,長幾個嘴,嘴裏有幾顆牙,然後吃我們什麼東西?

  吃我們什麼東西,還在我們頭上,吃什麼還分泌什麼。嚯!在我們頭上還大小便。你看,頭發上是什麼蟲,然後從額際、額、眉毛、眼皮、上眼簾、下眼簾、這個睫毛、這個眼球裏面、眼球外面,是什麼蟲……佛一邊跟我們講一邊說:“你們看看!你們看看!哪一個有智慧的人,喜歡這樣子的身體呢?!”

  我們不管是什麼新加坡人美國人哪裏人,每一個衆生都享受著這樣子的生態環境啦。外在是這樣,內在也是這樣,每一個食道、呼吸器官、每一個地方、每一個部位分布的這些細菌,都是不一樣的。

  但現在醫生告訴我們,我們人活著還離不開它們喔,如果我們人身上的所有這些細菌都沒有了的話,我們人就活不下去了。什麼時候它們沒有了,人也就活不下去了,是不是?

  所以我們知道一點,人身上這些細菌這些微生物,還分對人有益的和無益的,有害的,還分這些種類。有益的呢,存活是可以的;無益的呢,和有益的保持著平衡。

  失去平衡了,人就生病了。這個我們中國中醫講的“陰陽失調”,也就是有益的菌群和有害的菌群,如果失去平衡,人就生病了。

  西醫不是從這個角度,西醫不是從中醫陰陽學角度,它只是從細菌分布的角度。所以從這點上來講,西醫和中醫是共同的,是一樣的,只不過中醫更細,它看得到裏面的氣息存在;西醫呢,只能在顯微鏡下看到這些細菌。

  所以我們人是什麼?我們人是個大聯合國啦!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現在我們的外在世界,地球變小了,我們才知道: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文化與文化之間,是共同體。

  就像這次我們中國開的那個世界佛教論壇,說:“和諧世界,從心開始。”其中我們新加坡的有李木源,他有去發言。

  他有一句話我記得很清楚,因爲我們新加坡是一個多元多種族的國家,所以他的這個思維,我聽了很有道理。他說:“和諧讓多樣變得美麗。”這句話“多元化的”,這是什麼?如果能夠相互地保持著和諧的關系的話,這個多樣的存在是美麗的。

  就像一個花園裏,你會不會祇種一種顔色的花?祇種一種草?不會啦!甚至我們佛堂裏種種的,你一個也不能缺少。要有窗、要有門、要有電燈、還要有冷氣,一個也不能少,這一切組合成一起,我們這個佛堂很完美。

  生命也是這樣的,我們如果不了解這個生命有這樣一個共同體,你光光執著一個“我”,所謂的“我”,哪裏有一個單獨存在、完全不變的一個“我”的存在?

  所以佛陀說,這一個所謂的肉身,這個身體是什麼啊?大蟲聚,這個身體裏有八萬四千個衆生在裏面。

  所以有時候,我們念經的時候、念佛的時候,你不要以爲祇有你一個人,你念經念佛的時候,有八萬四千衆生都參與喔!甚至有八萬四千個頭腦!還有八萬四千個頭腦,每一個細菌有沒有大腦,會不會思維啊?還有八萬四千個思維喔!由于這些衆生都是無明的緣故,所以又稱爲八萬四千個煩惱。

  這八萬四千煩惱用什麼對治?我們現在都知道,佛法能對治,能轉八萬四千煩惱爲菩提。

  所以佛陀說,當我們修行的時候,這一切衆生都隨著我們修行。比如說我們念“嗡嘛呢貝美吽”的時候,你修這個“嗡嘛呢貝美吽”法門的時候,怎麼樣?它有什麼功德啊?

  連我們身體上的蟲、這些細菌,都證得不退轉地菩薩的果位,有這麼殊勝喔!爲什麼觀世音菩薩這麼大的威德力啊?這個威德力從哪裏來?看到我們衆生苦想救我們,慈悲心從這裏來的,這麼殊勝的方法就是從慈悲心裏流露出來的。

  所以這“嗡嘛呢貝美吽”,你看地藏菩薩要想度盡地獄,要令衆生都成佛,他怎麼辦?他就把那個“嗡嘛呢貝美吽”就時刻地挂在耳邊,對不對?地藏菩薩兩邊挂的那個,是不是“嗡嘛呢貝美吽”啊?

  我們讀《地藏經》的人知道,《地藏經》裏面,甚至還親自來問,《地藏經》的主角,應該是地藏菩薩,對不對?但是《地藏經》裏,忽然話鋒一轉,卻來問世尊:“請問世尊,觀世音菩薩如何?怎麼樣?”佛陀怎麼回答?

  “若人聽聞觀世音菩薩名號,此人離證菩提不遠。”成就佛果已經不遠了。爲什麼?念一句“嗡嘛呢貝美吽”,修“嗡嘛呢貝美吽”的法,不要說人啦,人身上的蟲,都證得不退轉果位。

  甚至我們要去分析,這個生命與生命之間這種關系的時候,我們的智慧會慢慢慢慢地打開。我們以前做人都是“我”,就是“我”,單獨存在的我。

  因爲單獨存在“我”的緣故,特別怕,怕什麼?特別怕逆境。甚至世界上很多其它那些,練氣功,學其它宗教的……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什麼?知道嗎?怕!怕什麼?共同的一個特點就是怕死!這是我接觸了很多,有的練氣功練得有小神通了,幹什麼?怎麼還是怕死。

  學佛的不一樣,學佛的呢,跟著師父一段時間下來,喔……原來生命是這樣一種關系啊!原來是這樣!不怕了,爲什麼不怕了?死亡只是一個名稱,死亡本身只是一種現象,如果你作爲一個覺悟的人,甚至我們孔夫子說:“朝聞道,暮死尤可”,是不是?這個孔老夫子。

  如果早上明白了這個真理,晚上死也不要緊的。那意思是什麼?是一種大無畏的精神,死亡也不怕的。怎麼樣才能不怕,就因爲他明白了真理。

  什麼是真理?明白了萬事萬物都是由“因緣和合”的。你光怕沒有用,徒勞的,怕是消極的。學佛了解它的規律,這個是積極的。

  所以我有時候很簡單地來概括佛法:我說什麼是佛法?佛法是認識規律、遵循規律、最後超越規律。這個叁乘佛法,就可以這樣子來簡單概括。聲聞緣覺,這個上座部的小乘的佛法,就是認識啊。

  佛陀說你看,到底你找找看,“我”在哪裏?真正去認識這個規律。然後會怎麼樣?你真的坐在樹下,去找這個“我”的時候,還真奇怪,還真找不到。

  沒去找的時候,時時刻刻都覺得是“我”,什麼都是有“我”的,但是你去找的時候,真的找不到。所以聲聞緣覺的修法,非常的方便。

  我們每一個人去修持的時候,我有時在我的寺廟裏面,我就會叫信徒:“來來來,今天你不要回房間,坐在石頭下面樹下面打坐,打坐一晚上。”

  去感受那種生命的經曆,用佛法坐在那邊去思維哪個是“我”呢?從外到內去找,自己做自己的解剖師,去解剖一下,你看看,從外到內的你去找,用你的智慧來找這個所謂的“我”。

  這有什麼好處啊?大有好處!佛陀可以告訴我們,一切的痛苦是來自于對“我”的執著。這個對“我”的執著,是一切生命來到這世界上,都會執著“我”,每個生命都會這樣。

  甚至怎麼樣?包括修行的人也是這樣,修行的人來到這個世界,也是對這身體也是有迷惑的,也是需要修行的。就像我在講《大圓滿前行》一樣,以前華智仁波切說,他說縱使是個大成就者轉世再來,我們就尊他爲活佛嘛,知格,西藏話叫“知格”,我們稱他爲活佛。

  他就是活佛來到這個世界,還是需要學習啊。華智仁波切說,如果他轉世來到這個世間,你說他連最基本的元音字母,都需要學習的話。

  也就是說我們如果連二十六個——ABCD都需要從頭學起的話,哪裏說ABCD忘掉了,無上甚深的空性的智慧卻沒有忘掉,哪裏有這回事啊!所以華智仁波切說,都是需要老老實實學起來。

  所以從這一點上,我們學習佛法的人,要尊重聲聞乘修法,要多來觀修這個“無我”的,要生起“無我”的智慧,多觀照到底“我”在哪裏?然後生起“無我”的智慧。

  有了“無我”智慧,《金剛經》講,“我”不可得,無我相嘛,對不對?“我相”如果沒有的話,那你的相,你不是跟我一樣嘛。

  你的相哪裏又有?但是你不知道嘛,我已經知道了嘛,所以我可以把這個道理告訴給你們。

  我告訴你,這個行爲是什麼行爲?這個行爲就是菩薩道的行爲!對不對?你把自己所證悟的這個空性的智慧告訴你,那就是……所以說雖然告訴,卻沒有講一樣,因爲什麼?因爲從這個道理上,這個空性不是再造的,空性是永恒存在的。

  但這空性的顯現是需要因緣,因緣聚合的。有時候就像什麼?比喻這個空性義的開悟。就是什麼?師徒之間的引導和他徒弟的覺悟。像什麼?像鼓和鼓棰的關系…

《因果網絡》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覺悟的生命(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