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第四十叁集▪P3

  ..續本文上一頁土?他們要是論善根福德因緣不如我們,這是真的。論斷煩惱、論修定、開智慧,我們不如他。這些事實我們也要搞得清清楚楚,然後才知道珍惜這一生的機緣。如果這一生還要貪戀這個世間這一切虛假虛妄的,那我們這一生又空過了。諸位一定要知道,一生空過是不是來生可以遇到?不一定。來生不曉得到哪一道去了。下一次再遇到,可能隔很多生,也可能隔一劫、二劫,也可能隔無量劫,說不定的!所以這個機會很難遇到。彭際清居士講的沒錯,這個機會遇到,一次的遇到是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無量劫才碰到一次,真的像你們買獎券中特獎一樣,好不容易中到一次,不是你今天中到一次,下個月又中了,哪有那種事情!才曉得這個緣太難,太不容易遇到。所以遇到了,一定要珍惜。

  【而世間所以多煩惱、多鬥爭,乃至殺人盈城、殺人盈野,亦莫不由此。】

  這是講從小的煩惱到大的殺害。殘酷的戰爭從哪裏發生的?都是從自私自利裏頭發生出來的。

  【故世尊出世救苦,首須破此。】

  佛菩薩要救度一切衆生,從哪裏救起?從喚醒我們愚迷,從離四相、離四見做起。徹底了解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都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也是假的,「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你能夠把這個看清楚了,這種事情看清楚,就叫做看破;不再執著,那就是放下。能夠看破、放下,大乘法就不難了,決定不會把意思錯解,這一生當中就有成就的希望。我們將經本翻過來。

  【衆生所以偏私成執】

  偏是偏見,私是欲望、私欲、私心,造成了堅固的執著。無他,沒有別的。

  【由其智慧短淺,沒有開智慧。不知是偏,不知是執。】

  不知道!他以爲這是正常的。再看看別人,每個人都這樣,哪個人不自私,哪個人不自利,別人都是這樣的,我這樣做沒錯!別人統統都搞六道輪回,我輪回哪裏錯了?幹這個事情。可見得在這個大環境裏面,想覺悟真正不容易。再看看,佛經上這樣講的,要斷執著,要斷偏私,我看學佛的人也挺自私,不但在家學佛的人自私執著,出家的法師也自私也執著,我這個自私執著有什麼錯?真正學佛人,不能拿這個來做標准。拿這個來做標准,你這一生又會空過。你要拿誰做標准?拿諸佛菩薩做標准,釋迦牟尼佛是個很好的標准。他可以做小國王,他不要、他不幹,他有很好居住的生活環境,他不要,他出去托缽。他生活那麼苦,一切都舍掉了,世尊給我們做了樣子,說到做到。世尊這些弟子也給我們做了樣子,也是說到做到。

  再看看我們現前也有一些高僧大德,他們也是說到做到。早年虛雲老和尚,人家說到做到。虛老和尚我跟他沒見過面,我看過他很多的照片,就沒有發現一張照片,他穿的衣服上是沒有補洞的,沒有發現過。我都注意,照片拿來看看他衣服上有沒有補釘,我沒有看到有一張他穿的衣服上沒有補釘的。他難道不能穿一件漂亮衣服嗎?他那個信徒、皈依徒弟太多太多了,連泰國的國王、王後都皈依他,都做他的弟子,那個供養的豐厚可以說沒有一個出家人能比得上,他爲什麼不換一件漂亮衣服穿穿?還是穿他的舊補釘衣服。他那些錢到哪兒去了?我們看了他的傳記、看了他的年譜才知道,全都拿去修廟去了。中國大陸許多的寺廟,他建寺廟;寺廟破爛,他去修寺廟。一個寺廟修好了,他又不住,他去找一個修行不錯的,找一個法師交給他,他老人家就走了,這就與他沒事了,真正放得下,真看破了。虛老和尚一生修多少寺廟,我們都算不清,他一個也沒有,這做了樣子給我們看。

  第二個,印光老法師,這是我們淨宗大德。你看他一生,他穿的、他吃的跟常住完全一樣,沒有特別給他加菜,他沒有小廚房,這是我們的樣子。我們看這些樣子就對了,不能看別的樣子。我學佛之後出了家,我的老師叫我學印光法師,他是印光法師的弟子,以印光法師做榜樣、做典型,向他學習,學得跟他一模一樣就成功了。印老一生所得的供養,他跟虛老和尚不一樣,虛老和尚是從事硬體的建設蓋廟;而我們印老法師是做軟體的,他印經。他在蘇州報國寺裏面設了一個弘化社,就是我們平常講的佛經流通處。十方所有的供養都做爲弘化社的基金,印經布施流通國內國外,他做這個工作。最近報國寺政府發還給佛教,安上法師在那裏做這個工作。我希望弘化社能夠恢複,還用「弘化社」,老招牌、老字號不要改,但是業務要擴充,老法師從前只是印經,我們現在不但要印經,要做錄音帶、做錄影帶、做CD片,把他的事業發揚光大,普利一切衆生,我們要幹這個事情。

  念念想光大佛法,念念想利益衆生,就把那個私的念頭打破了。不要想自己,想自己沒有好處,人常常想自己,就把自己想老了、想病了、想死掉了。念念想別人,自己沒有了;自己沒有了,誰老、誰病、誰死?都沒有,老病死都沒有了,因爲自己沒有了。因爲有我,才有生老病死,「我」沒有了,生老病死誰去承當?沒人承當,沒了。如果你還想要生老病死,那就天天想「我」;你不想要生老病死,你把「我」忘掉就沒有了。這是《金剛經》上講的,四相空了,生老病死就沒有了,六道輪回也沒有了,徹底解決的辦法。所以要知道,起心動念都想到自己,這是偏見,不是智慧,執著。

  【佛曰無有定法,以破其偏執之病根。法字,通攝世出世間一切法。】

  佛要治一切衆生妄想執著的病,用什麼方法?沒有一定的方法。有原則、有綱領,原則綱領不變,方法手段是無量無邊,沒有一定的。所謂是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那都是講方法手段,真的是無量無邊;原理原則不變。總的原理原則,在經上常常說的,叁寶、叁學、叁慧,這是總綱領、總原則。叁寶是佛法僧、覺正淨,這是總綱領。戒定慧、聞思修,叁慧前面講過。菩薩叁慧就是一如,就是空有二邊不著,菩薩的叁慧。本經佛教給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就是菩薩叁慧,這裏頭具足叁寶、叁學。至於用什麼方法去修,那方法手段太多了,無有定法。無有定法也破衆生偏執。

  【學佛必要修觀】

  修觀兩個字,我們也講得很簡單、很清楚。「觀」是觀念,「修」是修正;把我們錯誤的想法看法修正過來叫修觀。

  【以觀照圓融之佛理】

  大乘經上所說的,《金剛經》上所講的,字字句句都是圓融之佛理。所以佛勸我們受持讀誦四句偈、爲人演說,那個四句是任何四句,跟《華嚴》裏面所講的無二無別,《華嚴》上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顯示出理事無礙,法法圓融。

  【便能轉其向來所有之觀念】

  我們一向觀念錯誤的,不是正確的,以前這個觀念,是輪回的觀念、生死的觀念,要不得的!生生世世受這個害。今天好不容易遇到如來正法,聽到如來爲我們敘說真實的境界,我們藉著這個機緣端正自己的觀念,把輪回觀念改過來。

  【以化其偏執之病耳】

  把我們自私自利偏執的大病化解掉。怎麼化法?起心動念想佛法、想衆生,不要想自己,養成這麼一個習慣。這個方法很好,這是大乘法當中非常殊勝的修行方法,前面講,大而化之。我執不容易斷,小乘破我執,硬在執著上破,非常非常困難。所以佛在經上講,斷煩惱如斷四十裏的瀑流,四十裏的大瀑布一下把它攔住,這樣的難法。可是大乘菩薩巧妙,難斷,他有方法斷,這個方法就是起心動念想衆生、想佛法,不想自己,久而久之把我就忘掉了。這個方法的確妙,比小乘法高明得太多了。

  想佛法,知道佛法這樣好,世出世間所有法都沒有佛法好,佛法真正能救度九法界衆生。如何把佛法發揚光大,我們起心動念動這個念頭,不要動別的念頭。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如何盡心盡力幫助一切衆生,使一切衆生有緣接觸到佛法。印光大師印經的方法,給我們很大的啓示,這是個好方法,印經結緣流通。我們印得多了,當然也有一些人在我們這個道場,此地可能沒有,在臺北發現過。很多人問我們要經書,一次來都拿幾本,一次拿幾本,每一次都拿,聽說他拿到舊書攤去賣。有人來告訴我,他說:法師!你印的書都被人家偷走,拿去賣了。我點點頭,好事!只要有人肯買,肯買他就肯讀,那怎麼不是好事,好事!不要因爲這個事情,我們就不印經,那你就錯了。他賣得幾個錢,他到我們這裏,從我這裏拿去送給別人,得一點報酬利潤也不錯,並不爲過。所以我們看到都生歡喜心,我說:你何必那麼斤斤計較,心量那麼小?雖然人家拿去賣,我聽到的時候我很歡喜,我絕對不會說印經以後流通要小心,不要被人騙了。騙佛經好事情,騙別的不是好事情,這是好事情!所以給我們很大的啓示。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最近淨宗學會印《了凡四訓》,聽說一本才一塊多錢,成本不到兩塊。如果你真正是有心想學佛,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省兩塊錢,你心裏就知道這個社會上多一本《了凡四訓》,常常存這個心。我在生活上能省就要省,我省一點,這個世間經本就多了好多,許許多多衆生因爲讀到這個經本回頭、覺悟了。縱然不能回頭、不能覺悟,金剛種子種下去了,將來機緣成熟必定因此得度,這個好事情。何況現在我們做的不只是印經,我們現在做CD、做錄影帶。因爲錄音帶、錄影帶保存的期限都有限,不能長久保存,現在科技進步了,我們把它轉成雷射激光片,可以能夠保存長久,音質不變。我們在生活上節儉一點,做這個功德,這是利益一切衆生,我們常常想這個。有同修也很難得,他想買房子,以後想想他自己已經有房子住,買那麼多房子幹什麼!不買房子了,拿這個錢來做這些事情,這個有意義。買一棟房子,死東西在那裏,帶不去。這一棟房子的錢就可以做很多,你跟多少人結了法緣,這個事情做得有意義,這是真正的好事。這就是我們從這個地方把我們的觀念轉過來,把輪回心轉過來,轉成大菩提心,把輪回業轉過來,變成菩薩事業,菩薩事業是什麼?普度衆生…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第四十叁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