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土?他们要是论善根福德因缘不如我们,这是真的。论断烦恼、论修定、开智慧,我们不如他。这些事实我们也要搞得清清楚楚,然后才知道珍惜这一生的机缘。如果这一生还要贪恋这个世间这一切虚假虚妄的,那我们这一生又空过了。诸位一定要知道,一生空过是不是来生可以遇到?不一定。来生不晓得到哪一道去了。下一次再遇到,可能隔很多生,也可能隔一劫、二劫,也可能隔无量劫,说不定的!所以这个机会很难遇到。彭际清居士讲的没错,这个机会遇到,一次的遇到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无量劫才碰到一次,真的像你们买奖券中特奖一样,好不容易中到一次,不是你今天中到一次,下个月又中了,哪有那种事情!才晓得这个缘太难,太不容易遇到。所以遇到了,一定要珍惜。
【而世间所以多烦恼、多斗争,乃至杀人盈城、杀人盈野,亦莫不由此。】
这是讲从小的烦恼到大的杀害。残酷的战争从哪里发生的?都是从自私自利里头发生出来的。
【故世尊出世救苦,首须破此。】
佛菩萨要救度一切众生,从哪里救起?从唤醒我们愚迷,从离四相、离四见做起。彻底了解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也是假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能够把这个看清楚了,这种事情看清楚,就叫做看破;不再执著,那就是放下。能够看破、放下,大乘法就不难了,决定不会把意思错解,这一生当中就有成就的希望。我们将经本翻过来。
【众生所以偏私成执】
偏是偏见,私是欲望、私欲、私心,造成了坚固的执著。无他,没有别的。
【由其智慧短浅,没有开智慧。不知是偏,不知是执。】
不知道!他以为这是正常的。再看看别人,每个人都这样,哪个人不自私,哪个人不自利,别人都是这样的,我这样做没错!别人统统都搞六道轮回,我轮回哪里错了?干这个事情。可见得在这个大环境里面,想觉悟真正不容易。再看看,佛经上这样讲的,要断执著,要断偏私,我看学佛的人也挺自私,不但在家学佛的人自私执著,出家的法师也自私也执著,我这个自私执著有什么错?真正学佛人,不能拿这个来做标准。拿这个来做标准,你这一生又会空过。你要拿谁做标准?拿诸佛菩萨做标准,释迦牟尼佛是个很好的标准。他可以做小国王,他不要、他不干,他有很好居住的生活环境,他不要,他出去托钵。他生活那么苦,一切都舍掉了,世尊给我们做了样子,说到做到。世尊这些弟子也给我们做了样子,也是说到做到。
再看看我们现前也有一些高僧大德,他们也是说到做到。早年虚云老和尚,人家说到做到。虚老和尚我跟他没见过面,我看过他很多的照片,就没有发现一张照片,他穿的衣服上是没有补洞的,没有发现过。我都注意,照片拿来看看他衣服上有没有补钉,我没有看到有一张他穿的衣服上没有补钉的。他难道不能穿一件漂亮衣服吗?他那个信徒、皈依徒弟太多太多了,连泰国的国王、王后都皈依他,都做他的弟子,那个供养的丰厚可以说没有一个出家人能比得上,他为什么不换一件漂亮衣服穿穿?还是穿他的旧补钉衣服。他那些钱到哪儿去了?我们看了他的传记、看了他的年谱才知道,全都拿去修庙去了。中国大陆许多的寺庙,他建寺庙;寺庙破烂,他去修寺庙。一个寺庙修好了,他又不住,他去找一个修行不错的,找一个法师交给他,他老人家就走了,这就与他没事了,真正放得下,真看破了。虚老和尚一生修多少寺庙,我们都算不清,他一个也没有,这做了样子给我们看。
第二个,印光老法师,这是我们净宗大德。你看他一生,他穿的、他吃的跟常住完全一样,没有特别给他加菜,他没有小厨房,这是我们的样子。我们看这些样子就对了,不能看别的样子。我学佛之后出了家,我的老师叫我学印光法师,他是印光法师的弟子,以印光法师做榜样、做典型,向他学习,学得跟他一模一样就成功了。印老一生所得的供养,他跟虚老和尚不一样,虚老和尚是从事硬体的建设盖庙;而我们印老法师是做软体的,他印经。他在苏州报国寺里面设了一个弘化社,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佛经流通处。十方所有的供养都做为弘化社的基金,印经布施流通国内国外,他做这个工作。最近报国寺政府发还给佛教,安上法师在那里做这个工作。我希望弘化社能够恢复,还用「弘化社」,老招牌、老字号不要改,但是业务要扩充,老法师从前只是印经,我们现在不但要印经,要做录音带、做录影带、做CD片,把他的事业发扬光大,普利一切众生,我们要干这个事情。
念念想光大佛法,念念想利益众生,就把那个私的念头打破了。不要想自己,想自己没有好处,人常常想自己,就把自己想老了、想病了、想死掉了。念念想别人,自己没有了;自己没有了,谁老、谁病、谁死?都没有,老病死都没有了,因为自己没有了。因为有我,才有生老病死,「我」没有了,生老病死谁去承当?没人承当,没了。如果你还想要生老病死,那就天天想「我」;你不想要生老病死,你把「我」忘掉就没有了。这是《金刚经》上讲的,四相空了,生老病死就没有了,六道轮回也没有了,彻底解决的办法。所以要知道,起心动念都想到自己,这是偏见,不是智慧,执著。
【佛曰无有定法,以破其偏执之病根。法字,通摄世出世间一切法。】
佛要治一切众生妄想执著的病,用什么方法?没有一定的方法。有原则、有纲领,原则纲领不变,方法手段是无量无边,没有一定的。所谓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那都是讲方法手段,真的是无量无边;原理原则不变。总的原理原则,在经上常常说的,三宝、三学、三慧,这是总纲领、总原则。三宝是佛法僧、觉正净,这是总纲领。戒定慧、闻思修,三慧前面讲过。菩萨三慧就是一如,就是空有二边不著,菩萨的三慧。本经佛教给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就是菩萨三慧,这里头具足三宝、三学。至於用什么方法去修,那方法手段太多了,无有定法。无有定法也破众生偏执。
【学佛必要修观】
修观两个字,我们也讲得很简单、很清楚。「观」是观念,「修」是修正;把我们错误的想法看法修正过来叫修观。
【以观照圆融之佛理】
大乘经上所说的,《金刚经》上所讲的,字字句句都是圆融之佛理。所以佛劝我们受持读诵四句偈、为人演说,那个四句是任何四句,跟《华严》里面所讲的无二无别,《华严》上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显示出理事无碍,法法圆融。
【便能转其向来所有之观念】
我们一向观念错误的,不是正确的,以前这个观念,是轮回的观念、生死的观念,要不得的!生生世世受这个害。今天好不容易遇到如来正法,听到如来为我们叙说真实的境界,我们藉著这个机缘端正自己的观念,把轮回观念改过来。
【以化其偏执之病耳】
把我们自私自利偏执的大病化解掉。怎么化法?起心动念想佛法、想众生,不要想自己,养成这么一个习惯。这个方法很好,这是大乘法当中非常殊胜的修行方法,前面讲,大而化之。我执不容易断,小乘破我执,硬在执著上破,非常非常困难。所以佛在经上讲,断烦恼如断四十里的瀑流,四十里的大瀑布一下把它拦住,这样的难法。可是大乘菩萨巧妙,难断,他有方法断,这个方法就是起心动念想众生、想佛法,不想自己,久而久之把我就忘掉了。这个方法的确妙,比小乘法高明得太多了。
想佛法,知道佛法这样好,世出世间所有法都没有佛法好,佛法真正能救度九法界众生。如何把佛法发扬光大,我们起心动念动这个念头,不要动别的念头。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如何尽心尽力帮助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有缘接触到佛法。印光大师印经的方法,给我们很大的启示,这是个好方法,印经结缘流通。我们印得多了,当然也有一些人在我们这个道场,此地可能没有,在台北发现过。很多人问我们要经书,一次来都拿几本,一次拿几本,每一次都拿,听说他拿到旧书摊去卖。有人来告诉我,他说:法师!你印的书都被人家偷走,拿去卖了。我点点头,好事!只要有人肯买,肯买他就肯读,那怎么不是好事,好事!不要因为这个事情,我们就不印经,那你就错了。他卖得几个钱,他到我们这里,从我这里拿去送给别人,得一点报酬利润也不错,并不为过。所以我们看到都生欢喜心,我说:你何必那么斤斤计较,心量那么小?虽然人家拿去卖,我听到的时候我很欢喜,我绝对不会说印经以后流通要小心,不要被人骗了。骗佛经好事情,骗别的不是好事情,这是好事情!所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最近净宗学会印《了凡四训》,听说一本才一块多钱,成本不到两块。如果你真正是有心想学佛,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省两块钱,你心里就知道这个社会上多一本《了凡四训》,常常存这个心。我在生活上能省就要省,我省一点,这个世间经本就多了好多,许许多多众生因为读到这个经本回头、觉悟了。纵然不能回头、不能觉悟,金刚种子种下去了,将来机缘成熟必定因此得度,这个好事情。何况现在我们做的不只是印经,我们现在做CD、做录影带。因为录音带、录影带保存的期限都有限,不能长久保存,现在科技进步了,我们把它转成雷射激光片,可以能够保存长久,音质不变。我们在生活上节俭一点,做这个功德,这是利益一切众生,我们常常想这个。有同修也很难得,他想买房子,以后想想他自己已经有房子住,买那么多房子干什么!不买房子了,拿这个钱来做这些事情,这个有意义。买一栋房子,死东西在那里,带不去。这一栋房子的钱就可以做很多,你跟多少人结了法缘,这个事情做得有意义,这是真正的好事。这就是我们从这个地方把我们的观念转过来,把轮回心转过来,转成大菩提心,把轮回业转过来,变成菩萨事业,菩萨事业是什么?普度众生…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四十三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