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染污?还是没有染污,纵然堕在阿鼻地狱也不染污,这才叫自性,这才叫本性。从来不染污。染污是什么?染污是一层虚妄障碍住,是一层虚妄,好像云彩遮住了太阳。云彩能遮得住太阳吗?太阳真的被云彩遮住?没有!实在讲,云彩遮了我们眼睛。自性上那些妄想、分别、执著、无明、烦恼,就像云彩一样,所以那个想叫妄想。你要懂得那个妄的意思,妄不是真的,真的那还能去得掉吗?真的去不掉。正是它是个妄,妄怎么去掉?一觉悟它就没有了。迷的时候有,一觉就没有了。般若 是能觉,般若 智慧非常重要。「总持」这两个字的意思,我们用六祖的话解释大家好懂,「何期自性,本来具足」,总持就是具足的意思。自性清净心中,一样都不缺;不但不缺,能大师又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能生万法也是总持的意思。虚空法界诸佛刹土依正庄严,都是这个东西变现出来的。没有变现出来,它具足,它本来具足。因缘成熟显现出来,一切万相能够随缘变现。妙湛总持,而它的性体常恒不变。能变的真心,性体永远不变,变的是它起用;它的作用会变,它的本体不变。这个实,实相两个字,实是从体上说的,真实。「虽空而非无」,体上真的什么都没有,但是不能说它无。为什么不能说它无?它能现相。如果说无,它现相的作用没有了;它能现相。虽现相,它体还是空寂的,这是实的意思。
「说名为相」,说这个相,相是从现相上说的。要是从前面,前面是《心经》上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相,空就是性。我们要用实相两个字来讲色空,实就是空,相就是色。「说名为相,显其胡来胡现」,这个拿镜子做比喻。我们照镜子,镜子没有东西,空的、干干净净的。「胡」是外国人,中国人从前我们是汉人,外国人都叫胡人,胡是外国人。外国人照镜子,镜子现外国人的面孔。「汉来汉现」,汉是中国人,中国人照镜子,镜子里头现中国人的面孔。「虽寂而常照」,镜子干干净净,绝对不染,它常照,它不是不照。照的时候有,不照的时候就没有了,这个大家懂。如果更深体会一层,原来正在照的时候也没有。正在照的时候,镜子里头何尝有相?如果镜子里头真有相,我们人走了那个相还在,那就真有。人走了之后,镜子没有相。正在照的时候就没有相,你能够体会这一点,你就开智慧了。用这个来比喻我们的自性。
「经」也有镜子的意思。我们每天早晨起来,晚上睡觉之前洗洗脸,都要照照镜子。我们展开佛经,佛经是一面镜子,照我们的清净心,照我们的真心本性。我们脸上有一块脏的,知道把它洗干净;心里面那些脏的东西,为什么不把它洗掉?心里面哪些东西是脏的?贪瞋痴慢疑恶见都是肮脏的,这是很粗的。微细的是妄想分别执著。这是你心里面肮脏的污秽东西,为什么不把它洗干净?还要把它留在那里,这就错了。佛经上也常讲自性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用寂照或者照寂,这些名相也是讲的实相,也是讲的自性。
【古德说实相,为无相无不相。此说甚妙,极为简明。】
我们看古大德注解般若 经,像《金刚经》自古至今总有一百多种注解,这是少说的。我们看到古人有个本子,叫《金刚经五百家注解》,可见得注解《金刚经》的人很多,其中不少人解释实相,用这一句「无相无不相」。这个解释很好,实在讲,跟前面解释这个意思相同。无相是从体性上说的;无不相就是现相,就是有相,是从现相上讲的。用无相来解释实这个字,用无不相来解释相这个字,跟前面所说的意思完全相同。此说甚妙,极为简明,简单明了。虽然简单明了,现代人听这句话听不懂;也就是说这句话在从前,那些人当机,现在这些人很难懂。这个说法很难懂,说了他会迷惑,什么叫无相无不相,他不但不能体会,反而生起疑惑。
【性体本不是相,故曰无相。】
无相是从体上说的,解释实字。
【虽不是相,而一切相皆缘起而生。】
真如本性能随缘,随染缘就变秽土、变六道,随净缘就变净土、四圣法界。四圣、六凡,依正庄严,是真心本性随缘变现出来的,所以它是无不相。
【无相无不相,正性体之真实相状。】
这才把它那个真的样子叙说出来。不这种说法,性体的样子的确说不出来。
【相不相俱离,如来藏之真实相状,如是如是。】
这句话非常要紧,这才说得真的圆满。说相、说无相、说无不相,都不执著,我们才真正体会到它的真实义。你著在无相这边错了,著在无不相这边也错了,如果著无相无不相还是错了,统统不能执著,体会它的意思,决定不能执著。体会这个意思,心里面还有一念体会,那也错了。确确实实要像镜子照东西一样,痕迹都不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里头痕迹不留。不但是过去不留,刚才讲正在照的时候就不留痕迹。佛菩萨的用心,佛菩萨用什么心?前面讲过很多次,用真心,用真心就是这个用法。释迦牟尼佛在本经一开端,表演给我们看,「入舍卫大城乞食,著衣持钵」,这都是有相,这就是此地讲的无不相。虽然有相,它确确实实那个清净心连痕迹都不染,这种生活就是如来与法身大士的生活。他们生活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食物,人家住在一真法界。他穿的衣服是一真法界的衣服,他吃的饭菜是一真法界的饭菜;我们跟他吃同样的,我们穿的衣服是六道轮回的衣服,吃的是六道轮回的食物。你想一想,不同的地方在哪里?你要真的得一点消息,你就对《金刚经》佩服得五体投地,才晓得《金刚般若 》之妙!这样简单的经文,这么深这么广的义理、形相都显露无遗,这是这个经的特色。你要是得了消息,如来藏的真实相状你就明了,就如是如是。
【当知佛之说法,原为破众生之执。】
这是一切诸佛如来、诸菩萨、祖师大德,为一切众生说法的总目标。佛给我们说法用意在哪里?破执著而已。我们众生很麻烦,佛不说法还好,愈说法,我们的执著愈多愈坚固,你说糟糕不糟糕!本来我们只是在世间法执著,佛跟我们一说法,又把佛法执著了,所以佛叫苦、叫冤枉!我们要是执著佛法,不是佛害我们,佛没有心害我们,我们自己害了自己;自己害了自己,还要倒过头来怪佛菩萨,「你害我!」其实佛菩萨没害你,你自己把意思错会了。佛说一个什么,你就执著个什么,这还得了!明白这个道理,明白这个事实真相,我们在佛法当中修学,真的一帆风顺,知道佛所有一切法破执著的。
【因偏私故执】
执著从哪里来的?私心。《金刚经》上讲的我相,有我就有私心。起心动念要为我,所有一切物要想方法把它变成我所有,那就苦了。我所有,就是我们一般人讲患得患失。我所有,真的你能够得到所有吗?假如你要是真的得到所有,不但释迦牟尼佛,所有一切诸佛都要拜你做老师,都要做你的徒弟,你有本事!你真的能在一切法当中,能够得到一样东西,那一切诸佛菩萨佩服你,你很了不起。「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得个什么?你有什么?我听说在新加坡这边的同修,你们买房子有九九年、九九九年,大家都在争这个,不得了!你能活到九十九年吗?已经太长了。不要说九十九年,九年以后的世界,你想到会起什么变化吗?这都打妄想。妄想分别执著,脑子里还有这些东西,这跟般若 完全相反,背道而驰。所以真正的福报没有别的,佛给我们讲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多做利益一切众生的事情,那是你积德修福。所以佛在经上常讲,我们佛弟子聪明人要做带得去的,带不去的不要干。那个九九、九九九都带不去的,那打妄想,带不去的,要干真正带得去的。
你们大家也都常常挂在嘴边,「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什么东西能带得去?业。我们不要带恶业,也不要带善业,我们要带净业。用清净心断恶修善,念佛求生净土,我们带这个业,我们干这个。念佛就好了,为什么还要断恶?不断恶,怕的是业障现前,往生不了,断恶是消业障。走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迷惑颠倒,那就是业障消除了,我们断恶为这个。修善又是为什么?修善是为一切众生结善缘、结法缘。我将来成佛作菩萨来讲经说法,他们都来听,都来得度了。不给人结法缘,你修得再好,讲得再好,跟那些众生没有缘,上台讲经没人听,所以要跟众生结善缘。
一般人都知道我法缘不错,到哪里法缘都很殊胜。也有法师问我:你的法缘怎么会那么好,能不能教教我?我就劝他布施结缘。不少同修供养我的,供养我的钱我没有用处,一点用处都没有。别的法师拿这些钱去盖大庙,我拿这些钱印经,印经再给你们大家结缘,所以我的缘就结得广。结法缘非常重要,结的这个缘,缘结得深,我将来成佛就度这些众生。我们看到一切诸佛如来度众生的数量不相等,有些成佛度得多,有些成佛度得少。什么原因?在因地里面结的缘多少不同,成了佛,度众生也离不了因缘。这就是一定要多结善缘,多结法缘,这是最好的。
【因执著而愈偏私】
私心随著妄想执著是愈来愈严重,这个事情麻烦。
【众生所以造业受苦,轮回不已,生死不休,全由於此。】
为什么会造业?为什么会受苦?为什么会轮回?都是为了一个「私」字,自私自利。这个自私自利,从无量劫来,把我们真的害惨!我们过去生中不是没有接触到佛法,从《金刚经》、从《无量寿经》,这不必讲太多,这两部经典里面,佛告诉我们的,也就等於佛给我们授记,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我们已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所以论善根福德,有很多阿罗汉、辟支佛、菩萨都比不上我们,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佛在经上给我们作证。如果没有这样深厚的善根福德,你遇到净土法门,你怎么会相信?你怎么肯发愿念佛求生?你接触到这个法门,你能够相信、能够发愿、能够念佛求生,你的善根福德因缘满了。为什么许多阿罗汉、辟支佛、菩萨都不肯念佛求生净…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四十三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