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見解、思想、行持毫無幫助,要用佛教術語來說,與觀行毫不相關,那功夫哪裏得力?
重障是怎麼說法?我說出來就很不好聽。木頭雕的佛像、畫的佛像,做早課,早晨騙他一次,晚課又騙他一次,一天騙兩次,從初一到臘月叁十,天天照騙,你這個罪過重了,重障!活人你要是騙他,還情有可原,木頭雕的泥塑的佛像,你都忍心去一天騙兩次,你這個心不說也罷。可是這個世間還真有人這麼做,我們得想想,我們是不是這樣做法,這是很值得檢點的。凡是貪瞋癡慢還有,要存一個恐懼的心,我的煩惱業障還這麼重,我修行功夫不得力,必須要讓自己煩惱習氣一年比一年輕,想想今年跟去年比,今年輕了很多;這一個月跟上一個月比,我煩惱習氣少了好多;這是進步,這就是功夫得力。功夫得力不得力是從這個地方說的,不是說我念多少遍經。去年我《無量壽經》一天念一遍,今年我一天念兩遍,你一天念二十遍也沒用處,古人講「喊破喉嚨也枉然」,那有什麼用處?不在遍數多,是在你功夫得力不得力。什麼叫得力?是不是真的煩惱少了?煩惱少了,心清淨,智慧一定增長;也就是說,這個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必定是一年比一年看得淡。這是你功夫進步,你看得淡了。漸漸的在這些境緣當中,他不動心,心恢複到清淨。順境也好、逆境也好,善人也好、惡人也好,他心裏的波動沒有從前那麼高、沒有那麼激動,心漸漸平了,這叫功夫,這叫得力。
起心動念想自己的事情少了,起心動念會替別人想,會想一切衆生,會想整個佛法,這個人就是道眼漸漸開了,境界漸漸的好了,愈轉愈好。我們不可以不曉得。不能夠繼續的盲修瞎練,盲修瞎練,你看底下講的,不但你的貪瞋癡不能斷,天天還在增長。
【反將佛法擾亂,行得不倫不類,啓人疑謗。】
叫別人看到你學佛,懷疑,甚至於毀謗,讓人家看到你學佛,學佛很可怕,這個佛法不能學,你看,學成這個樣子!這是我們要時時刻刻記在心上,時時刻刻反省檢點,改過自新、斷惡修善。
【直是於佛法道理一無所見,豈止不能見性而已。】
這個見性談不上,佛法所說的道理,可以說是他完全無知。我們讀經、聽經也能夠明白一些道理,可是這些道理在我們生活當中用不上。爲什麼用不上?我們惡的習氣太重,已經養成一個習慣,聽這個佛法,聽得不錯,覺得滿有理也很喜歡,聽的時候心裏頭也很舒暢,出了大門之外忘掉了,就沒有了。聽的時候好像有那麼一回事,出去就沒有了。這是什麼原因?不夠深刻,所以它不産生力量。如何叫這個佛法的理,在我們心裏真正起作用?那必須是有一段時間锲而不舍,要把它入進去,這個才行!
在美國我遇到一些同修,他們學佛十幾年了,學的情況就跟此地講的完全一樣,真的是盲修瞎練,貪瞋癡慢天天增長。這一年來他們發心聽錄音帶,把錄音帶所講的,一個字一個字寫下來,這個深入了。寫了半年、一年,毛病習氣真的少了,對於世緣看淡了,入進去了,他得力了,這就是他日夜在那裏锲而不舍。細心的聽,認真的在寫,這才産生效果,這個方法確實好。這部經已經有別人寫出來了,我們寫,行!他寫是他的,他得利益,你沒有寫,你得不到利益。哪一個人寫,哪個人得利益;拿到別人的東西不行,自己不能得利益。現在用磁帶寫講記的人不少,在臺灣、在中國、在美國都很多。我常常收到他們的來信,告訴我,他們認真的在寫,這是現在用這個方法還能收點效果;聽經不行,太難了!我們講席不是一個長期的,斷斷續續的,所謂「一日暴之,十日寒之」,要收效果非常困難。這就是十大願王裏頭爲什麼有請佛住世,道理在此地。善知識要不能常住在這個地方,天天跟我們講,我們每天來聽經,每天來薰習,薰習個二十年、叁十年、四十年,也許有個樣子,會轉變一點,長時間的薰習。若不是長時間薰習,很難收效。
但是我們看到古人,像《大藏經》裏面的《高僧傳》、《居士傳》。從前這些出家、在家的修行人,他們往往叁年五載就開悟,就能夠契入。爲什麼我們今天叁十年、五十年都不行?這是你沒有看到從前人跟現在人修學的方式,從前的人修學,真的是锲而不舍。寺院裏面八個鍾點講經,每天聽八個鍾點經,八個鍾點修行。修行大致的方法,不外乎參禅、念佛。所以寺院裏面,如果沒有禅堂,一定有念佛堂,總不外這兩種。如果是禅宗禅堂裏面,一天聽八個鍾點經,禅堂裏面去靜坐八個鍾點,一天十六個小時。這樣用功,比我們現在學校強多了;不但比學校、比軍隊都殊勝多了。軍隊也沒有這麼嚴格,一天十六個小時,所以他有個叁年五載的薰習,成功了。我們今天爲什麼不成功?一天二十四小時聽兩個鍾點經,要打二十二個鍾點的妄想,你說有什麼指望?沒有指望了。過去的人是一天十六個小時用功,你要讓他打妄想,他沒有時間,他太疲倦,他要休息。那八個小時還要休息、還要工作、還要吃飯,所以他的生活非常緊張,沒有時間打妄想。這就是現在人修行,怎麼樣也沒有辦法跟古人相比的原因之所在。不是我們現在人頭腦不如古人,不是!我們修學的方式,跟古人比差得太遠了。人家一天十六個鍾點用功,我們充其量兩個鍾點,這是怎麼樣都沒法子。
我在過去講席當中說過,縱然我們今天一天能夠用十二個小時功,另外十二個小時還在打妄想,那個功夫才一半一半的,要想克服無始劫來的妄想習氣不容易!所以古人十六個小時是正確的。現在我們已經沒有這個機會,找不到這種道場。怎麼辦?如果你真正想用功,自己幹!現在自己幹,比古人自己幹的緣要殊勝。古人那個時候是依衆靠衆,大衆在一塊共修,互相勉勵,一個人太困難了,沒有人幫助。現在一個人行,現在我們有電視、有錄相帶、有錄音帶,我們用這個東西來幫忙。我們家裏的小小念佛堂,一個人修也好,兩、叁個人共修也好。念佛機打開,二十四小時佛號不中斷,跟古時候那個念佛堂就沒有什麼兩樣。人家念佛堂人多,我們念佛堂人少,可是佛號不中斷。繞佛的時候出聲念,止靜的時候、拜佛的時候不出聲,聽佛號或者心裏頭默念,這個法子好!今天這個時代,真正肯用功夫自修的人會有成就。
【執法爲實之過如此,我等當痛戒之。】
這就是合經文所說的,「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住就是心裏執著,以爲這個法是真的、是實有;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知道「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所以這種修行有這麼重的過失,真的是盲修瞎練。
再看底下這段經文,這是從另一面來看,喻不住之功。前面是住相的過失,住就是執著,執著的過失。不執著,功德就無量無邊。
經【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請看注解:
【若能心不住法】
就是前面講的無實。因爲一切法無實,當然他就不住,不會把一切法放在心上。這個意思同修們一定要明了、要很清楚。不住,就是心裏面很清淨,一絲毫的憂慮沒有,一絲毫的牽挂沒有。爲什麼沒有憂慮?憂慮是妄想。爲什麼沒有牽挂?牽挂是執著;都是錯誤的,都是假的。世尊在經中明明的告訴我們,叁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叁心不可得,能夠憂慮牽挂的心不可得,你用什麼憂慮、用什麼牽挂?用心,心不可得。你所牽挂的那些事,因緣所生,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能所都不可得。佛叫你無住是真話,不是假話。實實在在這樣才對,你不這麼做你就錯了。雖然心不住於一切法,心裏頭什麼也不牽挂,幹幹淨淨的,沒有憂慮,沒有牽挂了。
【而又勤布施】
勤是很努力、很勤奮,在幹什麼?在做布施。布施是廣義的,這個諸位同修要記住,這兩個字包括我們整個的生活範圍,是我們一生當中全部的生活行爲,在此地用布施兩個字做代表。生活行爲怎麼叫布施?我們的生活行爲要如理如法、要規規矩矩,給一切世間人做一個好榜樣,這就是布施。穿衣,我們穿衣是人家穿衣的好樣子,這就是布施。希望我們影響他們,不要被他們影響我們。你看現在,外面一些年輕人,穿那些衣服,那些圖案畫得,你仔細一看是妖魔鬼怪。我們看了也去買一件穿,我們被他轉了,我們也變成妖魔鬼怪了。我們看到這個,覺得不太對勁。所以我們在臺灣也設計了一套,全部是佛經上的句子,這個好!此地還做了有幾件,有些同修們穿在身上,「阿彌陀佛」,這個好!人家一看,念一句阿彌陀佛,善根種子就種下去。後面印「淨念相繼」,「淨定安樂」是《無量壽經》上的句子。我們穿衣服就是布施,就是叫很多人種了善根。希望我們大家都能這樣做,我們就能轉移社會風氣。不要看到這是小事情,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社會風氣慢慢好轉,這個地區人心安定。人心定了,社會就平安,大家都有福了。每天去搞這些妖魔鬼怪,不得了!你不要認爲這個沒有什麼影響,影響很深很遠,決定不是好事情。我們做帶頭的作用,希望大家要能響應,多設計一些好的圖案,正面的,能夠叫人看到生歡喜心,提起正念,這是我們應當要做的。
此地的淨宗學會,設計的T恤也不錯,不妨多設計幾種。一種,大家天天穿得好像老樣子,不換換花樣還感覺得有一點難過。多設計一些花樣,對我們情緒可以能夠調節,這樣好!多設計,我們多訂做,甚至於我們也可以跟親戚朋友、認識的人結結緣,這個結緣好!費用很少,影響很深遠,影響的層面很大。如果在新加坡能夠有個一萬、兩萬人穿這種衣服,對這個社會就會起很大的作用。這是說布施點點滴滴都是誘導衆生斷惡修善,幫助衆生破迷開悟,這就是布施,所以它的範圍非常之廣。
【是其人道眼明徹,空有雙離。真爲依文字般若 ,起觀照般若 。則遊於佛日光輝之中,徹見如實空,如實不空,具足體相用叁大之性。如佛所得也。其功德不可思議也。】
這個地方所說的,句句…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第六十二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