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第一0八集▪P3

  ..續本文上一頁這個就是正知正見。《金剛經》上說的話非常好,一不定一,多不定多,正不定正,邪也不定邪,無有定法可說,但是決定要契機契理,就會有成就,所以法門無量無邊。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經文,約我見明離亦離,這個經義愈來愈深了。

  經【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雲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金剛經》上,文字看起來都不難,沒有什麼生字,都認識。可是它的意思不好懂,往往我們看到這個經文,佛跟須菩提尊者一問一答,不曉得他們說的是什麼意思,莫知所雲,意思的確是很深。讀了這些注解,稍稍能夠體會到一些。你愈往裏面去想,愈發現它的深廣不可思議。我們看注解:

  【此節經義極深。當知開經以來,屢言我人四相不可有。恐凡夫因佛如是反覆申說,遂執爲我見等真實是有。此見橫梗於心,正是我見。豈非反加其縛耶。】

  經義的深,深在什麼地方?我們看不出來,我們也無法體會。江居士在注解裏面告訴我們,佛在這個經上講四見四相,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說相是講現相,如果我們用唯識學這個說法,大家就很容易明了。四相講的是相分,四見講的是見分。相從哪裏來的?相從見分變現出來的。四相把所有一切現相都包括在裏面。世出世間,出世間我們講一真法界,世間法裏面講十法界;十法界依正莊嚴和一真法界都離不開四相。可見四相範圍非常非常的深廣,這是我們必須要搞清楚的。相是幻相,決定不是事實,《金剛經》前面講得太多太多了。而四見也是錯誤的看法、錯誤的想法,不是正知正見。佛屢次提出一切衆生病根的所在,這真正是病根。佛說的次數多了,唯恐凡夫不能明了佛說法的真實義;錯會了,以爲真的有四見、有四相,那就更錯了。你以爲真有這個事情,你不但四相四見不能破,反而增長,成爲一種堅固的執著。這樣學佛,反被佛法害了;佛法沒能幫助你,反而害了你。其實不是佛法害了你,是你自己不善於修學,被佛法害了。由此可知,佛法的修學不容易,這就是前面講,爲什麼要親近善知識,道理在此地。怕的是在經教裏面産生誤會,錯解了佛的意思。

  四相四見,佛說得再多,但是要曉得,那只是幻相而已,決定不是事實。不但是清淨心中、真心本性裏面沒有,即使是現前的境界也沒有。要是說自性當中無有此物,我們聽到了也許還點頭,可能是沒有。要是說眼前這個境界都沒有,我們就大惑而不解了。明明擺在眼前,怎麼說沒有?經文前面講過,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說叁心不可得,就是講四見不可得。這是心裏面産生的見解,叁心不可得,你就要知道四見是假的,不是真的,根本就不存在,而是你以爲它存在。四見是能生,四相是所生,而這些現相怎麼說呢?前面我們剛剛讀過沒多久,諸法空相。這些法相,十法界依正莊嚴,它的真相是什麼?真相是刹那業果相續之相。我們所能夠感受的這個相,是刹那生滅的相續現相,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現相,也了不可得。《楞嚴經》上所講的:「當處出生,當處滅盡。」《金剛經》到最後給我們說:「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

  一切有爲法,前面講過。《講義》二百四十面,我們這個本子的二百四十面,一切有爲法,就是這個表解裏面所列的,一切法。哪些是有爲?法相宗把一切法分爲五大類,前面四類是有爲法。第一類心法,我們講八識,這是有爲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應行法,總共有九十四類,都是夢幻泡影。夢幻泡影是說明它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它是假的不是真的,心法、色法都是假的。《金剛經》後面講「如露亦如電」,那是比喻它存在時間短暫;換句話說,根本就不是真的存在。那個閃電之光,一刹那就完了。前面我們曾經報告過,它存在之短,不是像閃電那麼長的時間,沒那麼長的時間。佛在《仁王經》裏面告訴我們:一彈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滅,這個已經是很短很短了,我們已經無法想像。而實際上呢?佛這個說法是方便說,不是真實說。真實說,一刹那不止九百生滅,億萬生滅,那是真相。我們看到的是億萬生滅的相續相,一刹那當中所看到的是相續相。所以,四見跟四相都不存在;佛爲什麼要說?前面經文說「凡夫之人貪著其事」,那佛就不能不說了。因爲你貪著其事,佛才說;佛雖說,你要曉得,佛所說的全是虛妄不實的,決定不要把它坐實了。這個地方這一段意思,就怕凡夫把佛所講的坐實,這就變成我見;本來沒有我見的,現在是增長我見。這就是錯解如來所說義,不是願解如來真實義。錯解如來真實義,反而被佛法束縛了。

  【此經於一切法,屢說即非、是名。】

  即非、是名,在《金剛經》上我們看到太多太多了。

  【以明相有性空之義】

  這個相有,是幻有,不是真有,這一定要搞清楚。

  【意在令人觀照本空,頓得解脫。利根者,自能聞一知十。悟知我見等,亦複相有性空。】

  經上佛這個說法,這種方式,我們一般人講,這是經上說的,善巧方便,佛的言語善巧方便。實在說,佛這種說法就是圓音說法的方式,他一句話裏頭,性相、理事、因果都圓滿包括在其中。譬如我們講四見,「我見者,即非我見,是名我見。」這個說法就是善巧,這個說法就是圓滿。你要真懂得了,世出世間一切法,都可以用這個句子去念,你一念就覺悟了,就不迷了。爲什麼不迷?這個句子一念就曉得,相有是假有,性空是真空,假有也叫妙有,妙有跟真空是一不是二,這就是宇宙人生事實的真相。明了這個事實真相,就叫開悟。明了事實真相,你的生活就是佛菩薩的生活,你會過得很自在、很幸福、很美滿,馬上就得受用。要用我們通俗的話來說,你的生活充滿了真善美慧、智慧。無論你現在的生活是富有,或者是清寒,都是真善美慧。爲什麼?相是假有,你不會在意,你不會去分別執著,你不會去計較,所以你的生活永遠是知足的,永遠是常樂的。

  在我們中國古代,我們在書裏面讀到,孔夫子的學生顔回非常的清寒,物質生活很缺乏。吃飯連個飯碗都沒有,喝水連個杯子都沒有。孔老夫子對他的贊歎,「回也不改其樂」,他的生活非常快樂,沒有人能跟他相比。他樂的是什麼?宇宙人生真相真的覺悟了,真的明了了。所以他富貴,他能夠安樂在富貴裏面;貧賤,他安樂在貧賤裏面,貧富對他已經沒有影響了,那個樂叫真樂,那才是真正的幸福,所以他過的是智慧的生活。我們今天沒有智慧,過的是煩惱的生活。不但貧賤你煩惱,富貴也煩惱,你說這個冤枉不冤枉!衣食住行樣樣都不缺乏,一天到晚生煩惱,這就是過的六道凡夫的生活,人家過的是佛菩薩的生活。

  佛說這些話,真正是大慈大悲,慈悲到了極處。字字句句提醒我們,字字句句幫助我們覺悟,幫助我們回頭。所以他說話的用意,就叫我們觀照本空。不但性體本空,所有一切現相也是本空。入這個境界,你就得解脫了。現在人念解脫也行,解什麼?把那個結解開。過去我看到臺灣電影的招牌,有個電影叫「心有千千結」。解什麼?你把那個結解開了,這個對煩惱講的。你的煩惱,你的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有了,解是解這個。脫是脫什麼?脫生死輪回之苦。你的憂慮苦惱統統沒有了,這是解脫。這樣的生活,就是佛與大菩薩的生活。無論你現在是什麼身分,你現在過的是什麼日子,統統解脫了,都能夠回歸到諸佛如來的生活。《金剛經》講的這些原理原則、方法,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給諸位說,就是《華嚴經》上的五十叁參。五十叁參是五十叁位法身大士,他們給我們表演,示現給我們看的,就是現前社會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他們沒有改變他的身分,沒有改變他的行業,做工的一樣還作工,上班的一樣天天上班,做生意的天天還做他的生意,他們都過的解脫的生活,都是法身大士,都是諸佛如來。佛教導我們的,就是把我們從凡夫生活如何改變成諸佛如來的生活,這是佛法。所以《金剛經》講完之後,有很多人問我,還講什麼經?最理想的是講五十叁參。也就是說,怎樣把《金剛經》的理論,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讓我們真正得到受用,五十叁參是表演,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有理論、有方法,還帶表演,讓我們在這裏面如何來學習,則得到佛法真正的受用,也就是轉凡成聖,轉煩惱成菩提,這個不是一句口號,是事實。頓得解脫,頓是快,馬上就得到了。

  利根者,自能聞一知十。我們佛門常講,一聞千悟。「悟知我見等,亦複相有性空。」不僅是前面四相,四相是講所有一切現相,現相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四見,見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四見也是相有性空。四見之相,跟四相的相不一樣。四相的相,是眼睛可以看得到的。四見之相,是我們六根接觸不到的,在佛法裏面講,這個色叫無表色,表是表示,它沒有表示的,可是它還是有個相。

  【今曰,佛說我見等。其偏執於有相邊,未能通達我人等等之見,亦爲本空。故曰:不解如來所說義。】

  我們從這一句裏面,去體會到開經偈裏面講的「願解如來真實義」。如來的真實義沒有別的,就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所有一切現象,都不是實在的;既不是實在的,你又何必去執著?你又何必去分別?分別跟執著都是妄想,都是錯誤的,大錯特錯!如果你離開一切分別執著,你現前的生活,剛才講了,無論是什麼樣方式的生活,都是一真法界,都是大圓滿,都是真實的解脫。如果有分別執著,也是頓得,這個時間太快了,不只一刹那,剛才講了,一刹那的億萬分之一,它就轉變了,變成十法界。十法界從哪兒來的?從分別來的,稍稍有一念分別,就把一真變成十法界;稍稍有一點執著,就又把十法界變成六道輪回。六道輪回是執著來的;離開執著,六道輪回沒有了;離開分別,十法界沒有了。這是《華…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第一0八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