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这个就是正知正见。《金刚经》上说的话非常好,一不定一,多不定多,正不定正,邪也不定邪,无有定法可说,但是决定要契机契理,就会有成就,所以法门无量无边。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经文,约我见明离亦离,这个经义愈来愈深了。
经【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金刚经》上,文字看起来都不难,没有什么生字,都认识。可是它的意思不好懂,往往我们看到这个经文,佛跟须菩提尊者一问一答,不晓得他们说的是什么意思,莫知所云,意思的确是很深。读了这些注解,稍稍能够体会到一些。你愈往里面去想,愈发现它的深广不可思议。我们看注解:
【此节经义极深。当知开经以来,屡言我人四相不可有。恐凡夫因佛如是反覆申说,遂执为我见等真实是有。此见横梗於心,正是我见。岂非反加其缚耶。】
经义的深,深在什么地方?我们看不出来,我们也无法体会。江居士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佛在这个经上讲四见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说相是讲现相,如果我们用唯识学这个说法,大家就很容易明了。四相讲的是相分,四见讲的是见分。相从哪里来的?相从见分变现出来的。四相把所有一切现相都包括在里面。世出世间,出世间我们讲一真法界,世间法里面讲十法界;十法界依正庄严和一真法界都离不开四相。可见四相范围非常非常的深广,这是我们必须要搞清楚的。相是幻相,决定不是事实,《金刚经》前面讲得太多太多了。而四见也是错误的看法、错误的想法,不是正知正见。佛屡次提出一切众生病根的所在,这真正是病根。佛说的次数多了,唯恐凡夫不能明了佛说法的真实义;错会了,以为真的有四见、有四相,那就更错了。你以为真有这个事情,你不但四相四见不能破,反而增长,成为一种坚固的执著。这样学佛,反被佛法害了;佛法没能帮助你,反而害了你。其实不是佛法害了你,是你自己不善於修学,被佛法害了。由此可知,佛法的修学不容易,这就是前面讲,为什么要亲近善知识,道理在此地。怕的是在经教里面产生误会,错解了佛的意思。
四相四见,佛说得再多,但是要晓得,那只是幻相而已,决定不是事实。不但是清净心中、真心本性里面没有,即使是现前的境界也没有。要是说自性当中无有此物,我们听到了也许还点头,可能是没有。要是说眼前这个境界都没有,我们就大惑而不解了。明明摆在眼前,怎么说没有?经文前面讲过,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说三心不可得,就是讲四见不可得。这是心里面产生的见解,三心不可得,你就要知道四见是假的,不是真的,根本就不存在,而是你以为它存在。四见是能生,四相是所生,而这些现相怎么说呢?前面我们刚刚读过没多久,诸法空相。这些法相,十法界依正庄严,它的真相是什么?真相是刹那业果相续之相。我们所能够感受的这个相,是刹那生灭的相续现相,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所以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现相,也了不可得。《楞严经》上所讲的:「当处出生,当处灭尽。」《金刚经》到最后给我们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一切有为法,前面讲过。《讲义》二百四十面,我们这个本子的二百四十面,一切有为法,就是这个表解里面所列的,一切法。哪些是有为?法相宗把一切法分为五大类,前面四类是有为法。第一类心法,我们讲八识,这是有为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总共有九十四类,都是梦幻泡影。梦幻泡影是说明它当体即空,了不可得,它是假的不是真的,心法、色法都是假的。《金刚经》后面讲「如露亦如电」,那是比喻它存在时间短暂;换句话说,根本就不是真的存在。那个闪电之光,一刹那就完了。前面我们曾经报告过,它存在之短,不是像闪电那么长的时间,没那么长的时间。佛在《仁王经》里面告诉我们: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这个已经是很短很短了,我们已经无法想像。而实际上呢?佛这个说法是方便说,不是真实说。真实说,一刹那不止九百生灭,亿万生灭,那是真相。我们看到的是亿万生灭的相续相,一刹那当中所看到的是相续相。所以,四见跟四相都不存在;佛为什么要说?前面经文说「凡夫之人贪著其事」,那佛就不能不说了。因为你贪著其事,佛才说;佛虽说,你要晓得,佛所说的全是虚妄不实的,决定不要把它坐实了。这个地方这一段意思,就怕凡夫把佛所讲的坐实,这就变成我见;本来没有我见的,现在是增长我见。这就是错解如来所说义,不是愿解如来真实义。错解如来真实义,反而被佛法束缚了。
【此经於一切法,屡说即非、是名。】
即非、是名,在《金刚经》上我们看到太多太多了。
【以明相有性空之义】
这个相有,是幻有,不是真有,这一定要搞清楚。
【意在令人观照本空,顿得解脱。利根者,自能闻一知十。悟知我见等,亦复相有性空。】
经上佛这个说法,这种方式,我们一般人讲,这是经上说的,善巧方便,佛的言语善巧方便。实在说,佛这种说法就是圆音说法的方式,他一句话里头,性相、理事、因果都圆满包括在其中。譬如我们讲四见,「我见者,即非我见,是名我见。」这个说法就是善巧,这个说法就是圆满。你要真懂得了,世出世间一切法,都可以用这个句子去念,你一念就觉悟了,就不迷了。为什么不迷?这个句子一念就晓得,相有是假有,性空是真空,假有也叫妙有,妙有跟真空是一不是二,这就是宇宙人生事实的真相。明了这个事实真相,就叫开悟。明了事实真相,你的生活就是佛菩萨的生活,你会过得很自在、很幸福、很美满,马上就得受用。要用我们通俗的话来说,你的生活充满了真善美慧、智慧。无论你现在的生活是富有,或者是清寒,都是真善美慧。为什么?相是假有,你不会在意,你不会去分别执著,你不会去计较,所以你的生活永远是知足的,永远是常乐的。
在我们中国古代,我们在书里面读到,孔夫子的学生颜回非常的清寒,物质生活很缺乏。吃饭连个饭碗都没有,喝水连个杯子都没有。孔老夫子对他的赞叹,「回也不改其乐」,他的生活非常快乐,没有人能跟他相比。他乐的是什么?宇宙人生真相真的觉悟了,真的明了了。所以他富贵,他能够安乐在富贵里面;贫贱,他安乐在贫贱里面,贫富对他已经没有影响了,那个乐叫真乐,那才是真正的幸福,所以他过的是智慧的生活。我们今天没有智慧,过的是烦恼的生活。不但贫贱你烦恼,富贵也烦恼,你说这个冤枉不冤枉!衣食住行样样都不缺乏,一天到晚生烦恼,这就是过的六道凡夫的生活,人家过的是佛菩萨的生活。
佛说这些话,真正是大慈大悲,慈悲到了极处。字字句句提醒我们,字字句句帮助我们觉悟,帮助我们回头。所以他说话的用意,就叫我们观照本空。不但性体本空,所有一切现相也是本空。入这个境界,你就得解脱了。现在人念解脱也行,解什么?把那个结解开。过去我看到台湾电影的招牌,有个电影叫「心有千千结」。解什么?你把那个结解开了,这个对烦恼讲的。你的烦恼,你的妄想分别执著都没有了,解是解这个。脱是脱什么?脱生死轮回之苦。你的忧虑苦恼统统没有了,这是解脱。这样的生活,就是佛与大菩萨的生活。无论你现在是什么身分,你现在过的是什么日子,统统解脱了,都能够回归到诸佛如来的生活。《金刚经》讲的这些原理原则、方法,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给诸位说,就是《华严经》上的五十三参。五十三参是五十三位法身大士,他们给我们表演,示现给我们看的,就是现前社会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他们没有改变他的身分,没有改变他的行业,做工的一样还作工,上班的一样天天上班,做生意的天天还做他的生意,他们都过的解脱的生活,都是法身大士,都是诸佛如来。佛教导我们的,就是把我们从凡夫生活如何改变成诸佛如来的生活,这是佛法。所以《金刚经》讲完之后,有很多人问我,还讲什么经?最理想的是讲五十三参。也就是说,怎样把《金刚经》的理论,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让我们真正得到受用,五十三参是表演,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有理论、有方法,还带表演,让我们在这里面如何来学习,则得到佛法真正的受用,也就是转凡成圣,转烦恼成菩提,这个不是一句口号,是事实。顿得解脱,顿是快,马上就得到了。
利根者,自能闻一知十。我们佛门常讲,一闻千悟。「悟知我见等,亦复相有性空。」不仅是前面四相,四相是讲所有一切现相,现相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四见,见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四见也是相有性空。四见之相,跟四相的相不一样。四相的相,是眼睛可以看得到的。四见之相,是我们六根接触不到的,在佛法里面讲,这个色叫无表色,表是表示,它没有表示的,可是它还是有个相。
【今曰,佛说我见等。其偏执於有相边,未能通达我人等等之见,亦为本空。故曰:不解如来所说义。】
我们从这一句里面,去体会到开经偈里面讲的「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来的真实义没有别的,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所有一切现象,都不是实在的;既不是实在的,你又何必去执著?你又何必去分别?分别跟执著都是妄想,都是错误的,大错特错!如果你离开一切分别执著,你现前的生活,刚才讲了,无论是什么样方式的生活,都是一真法界,都是大圆满,都是真实的解脱。如果有分别执著,也是顿得,这个时间太快了,不只一刹那,刚才讲了,一刹那的亿万分之一,它就转变了,变成十法界。十法界从哪儿来的?从分别来的,稍稍有一念分别,就把一真变成十法界;稍稍有一点执著,就又把十法界变成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是执著来的;离开执著,六道轮回没有了;离开分别,十法界没有了。这是《华…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一0八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