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就他的小叔。太傅,就是教倫理道德的,是周公。周公是武王的弟弟,是大叔叔,那是小叔叔,這兩個聖人,周公是孔子心目當中最崇拜的一個人。另外一個太師,就是教怎樣處理國家大事,治國、平天下這一套的這些東西,太師。太師是誰?姜太公。你看這叁個老師還得了嗎?叁個聖人,教這些接班人。所以他們接班之後,真的,不辜負老師、不辜負父母,周朝這個政治,最好的一個時代就是成王、康王,周有成康之治。雖然不是大同,因爲沒有在全國選賢能,稱它爲小康,盛世。中國的唐朝有貞觀、開元之治,清朝有康熙、乾隆,這中國曆史上最好的時代,叫太平盛世。所以人是教出來的。
這叁個老師,你看教叁門功課,這叁門功課非常重要。有老師教,還要有教練陪著,這個教練叫少師、少保、少傅。這叁個人品行端莊,認真負責,要把老師所教的,帶著這些王子們要落實,要真正做到。講了、學了,沒有照做不行,一定要落實,這叁個人負責讓這些接受教育的人各個落實,就是幫助他們。他們的級別都是現在講的是正部級的,來幫助他、協助他。這樣用心培養下一代,對人民負責任,對國家民族負責任,對祖宗負責任,對天下負責任,你看多難。他們繼承了王位,推動這些政治措施,自然得民心;不但得民心,還感化許許多多周邊的這些諸侯國,都擁護他,都聽他的話,都向他學習。所以這種教育好。
在今天,倫理教育重要,倫理能不能把人管好?很難。爲什麼?人的習氣太深、太重,古人所說的,高名重利他能不能保持得住?保持不住,他就會背師叛道。名利的誘惑力量太大了,能保得住嗎?所以,懂得因果就不敢。你看西洋人的一些思想,他們的哲學、他們的思想,總是把武力擺在第一。認爲什麼?只有強大的武力才能夠奪取政權,才能保持自己的富貴。好像也出現了效果,但是最後的時候亡國。這就要講到因果問題,殺人要不要償命?欠債要不要還錢?從前他們有宗教,宗教裏頭也有講因果,後來被這些帝王刪除掉,他認爲刪除掉他就不會墮地獄。殊不知,刪除掉墮地獄更嚴重,爲什麼?讓大家不相信因果,不講因果了。所以因果教育,如果真正懂得因果教育,不敢爲非作歹;懂得倫理道德,是不好意思爲非作歹,良心責備。但是在高名厚利誘惑之下,往往昧著良心,他就屈服于名利之下,他就會幹壞事。所以,真正懂得因果教育不敢。因果裏最大的,有沒有天堂?有沒有地獄?有沒有報應?真有,不是假的。
唐太宗,提起來沒有人不景仰、尊敬,沒想到他墮地獄,我們從來有這種觀念,唐太宗墮地獄,沒這個觀念。墮地獄總是一些末代的壞皇帝,幹盡壞事的。有人問他,你怎麼墮地獄?殺人太多。我們在曆史上看到的,唐太宗是神射手,他射箭百發百中,死在他箭下的,至少超過一千人,這個就墮地獄。殺人要償命,他自己承認了,忏悔,知道錯了,殺人償命。不能說殺人就不墮地獄,皇帝殺人也要墮地獄,這他親口說出來的。不能說我做了皇帝,殺人就沒有罪,殺人一樣有罪。把事實真相說出來了。地獄怎麼出來的?他做了一樁好事,這樁好事就是《群書治要》,這部書印出來了。這部書能救全世界,現在已經有一部分翻成英文,會翻成各種不同文字,提供全世界人,特別是從政的人士,做參考。他做這麼一樁好事。善有善果,惡有惡報,因果這個道理,諸位必須要記住,善惡不能抵消,不能說我將功折罪。世間法律有,因果裏頭沒有,不能將功折罪,沒有這個。善一定有善報,惡一定有惡報,哪種果報在先,哪種果報在後,那是緣的不一樣,遇緣不同,肯定有報應的,報應是決定不能逃過的。所以,起心動念要謹慎,造作惡業有果報,起個惡念都有果報;惡念是意業,雖然沒有行動,你念頭錯了。一個善念有善果,一個惡念就有惡報,何況言語、行爲?所以,因果教育非常重要。
佛陀教育裏面,這叁種教育都具足,有倫理教育、有因果教育、有道德教育。所以中國儒釋道叁家配得好,儒跟你講倫理道德,道給你講因果,佛給你講十善。佛幫助你拓開心量,讓你的德行不斷向外擴充,擴充到遍法界虛空界。佛經把這個宇宙真相講得非常清楚,現在最近這叁十年來,這些量子力學家所發現到的念力,統統是佛在經典上所說的,說得比他還清楚。賢首國師,唐朝時候人,根據《華嚴》寫了一篇論文,叫《妄盡還源觀》,全名是《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那是一篇論文,講得很清楚、很明白,宇宙怎麼起來的。這篇論文裏面講得好,科學家如果能看到的話,真的,幫助他開悟。整個宇宙從哪裏來的?念頭起來的,他們今天講念力的秘密,念力的能量太大了,沒有辦法估計。念力可以改變世界,可以改變宇宙,是這麼大的能量。佛在經上講「製心一處,無事不辦」,無事,能不能改變銀河系?能,沒有說銀河系除外,沒有,無事不辦。對內,調整身心,斷除煩惱,開發自性裏面無量的智慧德能、無量的相好,這就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佛並沒有說那是他專利的、是他獨有的,他不是這樣說的。一切衆生各個平等,智慧平等、德能平等、才藝平等、福報平等,沒有一樣不平等。因爲同一個理體,就是自性、真如,是同一個。
佛法修學的目的,就是教我們回歸自性,這叫成佛,究竟圓滿的成佛。修行有次第,所以佛家,佛陀、菩薩、阿羅漢、辟支佛都是學位的名稱。這個學位我們人人都有分,個個都可以爭取到,不是某個人的專利。回歸是正確的,你走向一條真正圓滿幸福的康莊大道。你要是逆向行走,那就走到六道、走到叁途、走到地獄。雖然這是假的,就像人作夢一樣,但是你做的惡夢,你夢中不快樂,你在夢中驚嚇醒過來,醒來之後還深有余悸,還在恐怖當中。這些境界,天堂、地獄,都是你自心變現出來的,你的純淨純善變成天堂,你全都是惡念、惡行那就變現地獄。地獄跟天堂,沒有人設計、沒有人施工、沒有人建造。極樂世界我們今天很清楚,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五劫修行功德的成就,自然成就的;造作極惡,它也是自然成就的地獄。地獄有多少?有多少惡念,就有多少地獄,數不清。不是幾十種、幾百種,不是,無量無邊,它隨你念頭生的。天堂有多少?隨你的善念生的。所以天堂、地獄,佛告訴我們,那都不是我們的目標,不是我們去處。我們的去處是回歸自性,阿彌陀佛無量無邊的功德、無量無邊的恩德,什麼恩德?他搭了個橋梁在那裏,讓我們通過他那個橋梁回歸自性,非常方便。沒有這個橋梁,我們得自己走,去摸索,往往還走錯路,走彎路了。這個橋梁搭得好,有這個橋梁我們直接就回歸自性,就證得了大圓滿。所以,這一句名號功德尤其不可思議。
所以,真正深信因果,起心動念自己有戒懼、有恐懼,絕不敢爲非作歹,絕不敢錯了念頭。這個力量,攝受力量太大太大了。知道念念爲衆生、念念爲正法,無量無邊的功德,大善事!人生一世爲什麼不斷惡修善?你要問爲什麼?迷惑顛倒,沒人教他。過去有人教,國家重視,國家獎勵研究倫理道德、研究聖賢學術的,國家獎勵。現在怎麼?爲什麼變成這樣?現在研究這套東西沒飯吃。現在研究的目標是怎麼賺錢,去搞哪個行業;這個東西不能賺錢、不能生活,所以大家全丟掉了。出家人要搞經忏佛事,不願意講經,爲什麼?講經不能賺錢,講經會餓死。你們看看我餓死沒有?當年我出家的時候,多少人勸我要我放棄講經,去學經忏佛事,經忏佛事好學,叁個月就行了;講經教學我學了七年。餓不死的,我爲什麼餓不死?因爲我相信因果。因果裏頭哪一條?韋馱菩薩是護法神,我那個時候跟人說,我們真正修行、真正學釋迦牟尼佛,如果我餓死了,他要撤職查辦,他沒有盡到護法責任。我真相信他護法,困難時候有,但不至于挨餓,沒有挨過餓,沒有受過凍。
我學佛非常艱苦,因爲寺院庵堂都是經忏佛事爲主,他們不歡迎我進去,我住一天都不可以。到那邊去,要一餐飯吃可以,行,他們都會供養,住一天不行,逼得我走投無路。所以這樣子,真的,把一個真正發心想研究教理的人嚇呆了、嚇跑了。學經教可以,但是以經忏爲主,在你沒有佛事之余,抽一點時間去研究教理,這個行,這個可以。以專門研究教理爲主的話,沒有一個人歡迎你,我們出生在這個時代。我有這麼一點膽量,這是章嘉大師教的。老師叫我、勸我出家,叫我學釋迦牟尼佛,而且有一句話囑咐我,「你要是真幹,你的一生佛菩薩照顧你」,他跟我說這句話。我說那就穩當了,佛菩薩照顧,我別再管我自己的事情。所以把自己一切事情統統放下,全心全意在學經典,我相信有佛菩薩,相信佛菩薩、護法神都照顧我。無論是順境、是逆境都是佛菩薩安排的,爲什麼?考驗我,提升我。逆境裏頭還有沒有怨恨?這測驗,還有怨恨,不及格。順境裏頭還有沒有貪戀?有貪戀,不及格。順境、善緣沒有絲毫貪戀的心,統統用平等心來對待,一生隨緣不攀緣,餓死我也不會問人家要一分錢。
人要能守戒,把自己本分事情做好,我們對得起佛菩薩、對得起父母、對得起老師,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餓死沒事,餓死就到極樂世界去了,好事,不是壞事。與這個世間衆生還有緣分,佛就會留我在此地,既然留我在此地,哪有不照顧的道理!我們對于一個真正好學的人,都願意全心全力照顧他。所以我就有理由相信,我們誠心誠意的爲正法久住、爲苦難衆生,佛菩薩他決定照顧。老師不說我也相信,爲什麼?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信心太重要了,人要沒有信心,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能建立。
我們現在看下面經文,下面這念老的批注,一百叁十九面第二行。「《無量壽經》乃淨宗之總綱」,淨土宗的總綱領、總的原則,就像學術裏面綱要、概論這一類。「我國清代彭紹升居士贊曰:無量壽經者,如來稱性之圓教,衆生…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