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有了,這是大聖,這不是小聖。
所以修行,以前章嘉大師老人家告訴我,我感恩他,一點都不保留。真修行修什麼?就是看破、放下,看破幫助你放下,放下幫助你再看破,看破幫助你又放下。他說就這兩個方法,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好像爬樓梯一樣,一直爬到最高層。我們以後深入經藏,果然如是,老師沒有說假話,見面頭一天就把這個方法教給我。看破一定要放,如果不放,你永遠停留在這裏,你就不能再往上進。像爬樓梯一樣,爬到第一層,再爬第二層,第一層放下;爬到第二層,把第二層放下就第叁層;叁層放下就四層,一定要放下,不放下就不能往上提升。你舍不得、留戀,那你就永遠住在那裏。我們現在連凡夫地,這個穢土,不是淨土,這裏面的一些人事物、七情五欲都放不下,那還得了嗎?這個東西不放下,就是注定了繼續搞六道輪回。要多想想,多想想你就會看破,不想再搞六道輪回了,那就得放下。
一定要知道,你看彌勒菩薩說得多好,現在跟這些量子力學家說的完全相同。這世界有沒有?沒有。物質現象假的,精神現象也是假的,連自然現象都不可得。所以彌勒菩薩講,「識念極微細,不可執持」。極微細他老人家給我們說的,一彈指叁十二億百千念,你能掌握得住嗎?那個裏頭的一念叫實相,可是實相立刻就消滅掉。說明什麼?實相並不存在,有沒有?有,就是菩薩所說的,你沒有辦法執持它。執,你是能夠把它掌握到,保持不可能,你掌握不到,你也保持不到。它就是佛在大乘經上常講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個現象被科學家發現了。物質了不可得,精神也了不可得,這才叫諸法實相,真相!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之後,在這個現象裏頭,你可以去享受它、受用它,不可以占有。不可以有一個念頭,我要控製它,我要占有它,那是什麼?那叫造業。你享受它,不造業。你要有控製的念頭,就叫造業,你占有的念頭,那個業就更重。
所以,諸佛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他爲什麼那麼自在?他沒有控製的念頭,沒有占有的念頭。吃喝玩樂跟我們一樣,他就是能夠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高就高在這裏。因爲他了解一切相是幻相,了不可得,就像看電影、看電視一樣,他知道那是假的。他對它不會産生占有的心、控製的心,不會起這個念頭。那是什麼?因爲他了解真相。我們不了解,把假當作真,就是認假爲真,産生錯誤的觀念。這個錯誤的觀念的根源,就是控製它、占有它。凡夫總是這個念頭,總想控製、占有時間稍微長一點,這不是任何方法你能得到的。這是什麼?這叫命,命中注定的。命從哪裏來的?命是你過去生中所造的業,是這麼回事情,它也不是真的。所以命,佛教承認有宿命,但是佛教講宿命是可以改變的。《了凡四訓》裏面所說的,雲谷禅師跟袁了凡那一番開示,那就叫改造命運的原理與方法。了凡先生聽懂了,依教奉行,真改變了,不但改變了這一生,還改變了未來。這個道理要懂!搞清楚、搞明白,我們在這個世間這一生,真的就像方老師所說的,你這一生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一點都不假。你活得明明白白,一點都不胡塗。
這些都在大乘經裏頭,大乘經不能不讀,不能不學。學習的方法,一定要依照佛菩薩的教誨,你會成就。佛菩薩愛護一切衆生,真誠的愛心、無私的愛心。他教給你的方法,「一門深入,長時熏修」,你要能守得住,你是他真正的好弟子,爲什麼?很快你就成就了。這個方法,你守住這個方法,這就叫持戒。持戒這兩個字,用中國人的說法就是守規矩。老師教的這個規矩我一定遵守,一門深入,長時熏修。一般普通根性,我們講中等根性的人,應該在叁、四年會得定。得定,心清淨了,你自己知道,妄念少了,智慧長了,看東西看得清楚,聽東西聽得清楚,不像以前迷迷糊糊,這種效果出現了。要繼續保持,大概六、七年就會開悟。悟有小悟、有大悟、有徹悟,徹悟不容易,但是大悟應該都可以能得到。大悟的效果也就不可思議了,世出世間這一切事,你只要看、聽、接觸到你就明了,不必要細講。爲什麼?它跟自性通,大悟跟自性相應,局部的,不是圓滿的。徹悟是圓滿,徹悟就成佛了。大悟是一般菩薩境界,這不是凡夫。得叁昧這是小乘境界,講阿羅漢、辟支佛的境界。我們都能達到,這是我們的本能,一切衆生個個都有,只是你不懂得方法,你不曉得怎麼恢複。你要懂得方法,恢複不難,用十年的時間就能達到。
我們這兩年看到劉素雲居士,你能不相信嗎?她是個普通人,五十五歲遇到佛法,六十五歲她就通了,這十年沒有白過。我問她怎麼修的?她說我就學到一句話,「一門深入,長時熏修」,她說我就學到這個,這句話我就真幹。十年就守住這句話,我就一部《無量壽經》,天天聽,一天聽十個小時,十個小時是聽一個小時的,這個要記住。她是一個小時一個光盤聽十遍,她這麼聽法。我那次講的光盤是早年講的,應該也是十多年前講的。這不是細講,好像只有兩個月,一個多月講完的。所以她一遍聽了之後,重複再聽第二遍,十年不斷,反複聽,就一部經,她不要搞第二種。除了聽經之外,她就念佛,念阿彌陀佛。你看把她那麼嚴重的病念好了,她沒有想治病,沒有想病求好,沒有。她得的是紅斑狼瘡,東北人都曉得,那比癌症還嚴重。醫生告訴她,叫她心理上有個准備,她隨時可以死亡,不是兩個月、叁個月,不是的,隨時可以死亡。她一個最大的好處,一心學佛,把自己的病忘掉了,沒有想到病。一心專注,極端的專注,這就是禅定,專注在《無量壽經》,專注在佛號,把自己一身的狀況忘掉了,沒放在心上。二、叁個月之後,人家看她氣色愈來愈好,身體好像恢複正常,不像有病的樣子,叫她再到醫院檢查去,檢查沒有了。醫院非常驚訝,沒有這種例子,怎麼好的?問她用什麼方法治療,她說沒有,我就是聽經、念佛,除此之外什麼事也沒做,退休在家裏。醫生就說了,這種病縱然好了,疤痕不會脫掉,他說妳怎麼連疤痕都沒有?妳有沒有擦什麼藥水,什麼東西?她說沒有,自自然然它就沒有了。她說的話,醫生們聽,相信,爲什麼?這個人她有個最大的好處,我們一般人沒有,一生沒有說妄語。無論跟哪個人說話都是實話實說,從來沒有打妄語的,沒有這種習慣。所以她說的話沒有人不相信。
念佛、聽經,病好了。有沒有道理?有。現代這些科學家告訴我們,心專注到極處,就是佛家講的禅定的境界,佛說「製心一處,無事不辦」。它能把她身體裏面帶著病毒的細胞,自然恢複正常,一切法從心想生,用自己的意念把它恢複正常。她不想它、不理它,自自然然就恢複正常,病就沒有了。這個在現代念力科學裏面講得通,他們承認,不是沒有道理。科學家說的那更嚇人,不但你能夠把你自己全身細胞恢複正常,而且能改變世界,能改變地球,能改變宇宙,這個真嚇人。《華嚴經》上講的諸佛如來的神通,手可以托著地球,可以托著宇宙,這就可以相信了。科學,我相信慢慢逐漸逐漸把《華嚴經》上所說的都能夠證明出來。
所以這是淨土專講、介紹淨土的叁部經,除了專講,佛在講其它經典當中附帶說到淨土,這樣的經典百數十部,將近兩百部。這部《無量壽經》是淨土的綱要、綱領,最重要的一部經典,不但是淨土群經綱要,而且是一大藏教的指歸。一大藏教就是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這句話就是善導大師所說的,「諸佛所以興出世」,就是一切諸佛如來到這個世間來,示現成佛,示現作菩薩,來幹什麼?只爲一樁事情,「唯說彌陀本願海」。換句話說,諸佛如來、一切菩薩到這個世間來,就是爲了宣揚淨土,介紹淨土,讓大家認識淨土,求生淨土,就這麼一樁事情。說其它的經論、法門是附帶的,這是主要的。這個經你能信能解,就是上上根人。對這個經還有懷疑,不能接受,再跟你講別的。所以其它那些經論是附帶講的,不是主要的。爲什麼?這部經能夠幫助你在這一生當中圓滿成佛,別的法門都不行,都給你解決局部的問題,這部經是給你解決圓滿的問題。
我們接受佛陀教誨,要心平氣和,不能有成見。不能說我崇拜某個大德,某個法門,某個大師,不能有這個成見。有這個成見都偏了,要像一張白紙去接受,你會接受到最真實的、最圓滿的。只要你有偏見,佛菩薩很慈悲,恒順衆生,隨喜功德,你想要什麼就遷就你,那不是圓滿的。「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你求發財,佛真能幫助你發財,你求做大官,真能幫助你,有求必應,這個裏頭有道理、有方法。這些事情早年章嘉大師都教給我,只要如理如法你一定可以得到。爲什麼?得到的不是佛給你的,是你自己心想成就的。這科學家承認,是你的念力成就的,不是別的。
自性裏面,你說聰明智慧、財富從哪裏來的?自性裏頭的。但是自性你拿不到,自性拿不到怎麼辦?拿不到就得打工。你家裏有億萬財富,你現在外面沒人照顧你,吃飯你沒有錢去買飯吃,你得打工。如果你明心見性了,那就不要打工。爲什麼?自性裏面的智慧、德能、財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那是自性裏頭的。誰能做到?明心見性就做到了。佛法修行終極的目標,不管修哪個法門,淨土法門也不例外,還是明心見性。我們淨土到哪裏明心見性?到極樂世界就明心見性。怎麼知道明心見性?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菩薩見性的,不見性不能叫阿惟越致。我們懷疑,我們的業障深重,煩惱習氣這麼深,到極樂世界都帶去了,哪裏可能見性?因爲這些東西障礙了。見性必須把這些煩惱統統放下,我們也沒放下。極樂世界得個大便宜,阿彌陀佛他把他的功德加持給我們,讓我們受到像阿惟越致菩薩同樣的待遇。這是他方世界沒有的,你去讀《大藏經》,沒有一部經上有這個說法。所以極樂世界是非常非常特殊,真的是稀有難逢。遇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