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六集▪P2

  ..續本文上一頁起心動念,菩提心是真心,就現前了。這個心一發,你看他就脫離十法界,到哪裏去了?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他到那裏去了。是諸佛如來的實報土,說實在話,也是自己自性裏頭的實報土,自性實報土跟諸佛實報土是一不是二。所以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居報土,這發菩提心的人,發菩提心不能不重視。但是像這樣標准的菩提心難,連證得阿羅漢果向菩提心來看還非常遙遠,我們怎麼辦?

  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裏面把這個問題給我們解決了,他說沒有說得那麼深,沒有說得那麼玄,他說什麼?真信切願就是無上菩提心。我對這個淨土法門、這經典、阿彌陀佛我真信,我一點懷疑都沒有,我相信它真有,決定不是假的,懇切的願望我要求生極樂世界,我要親近阿彌陀佛,這樣的願望,蕅益大師說這就是無上菩提心。我們想想他的話對不對?有道理,那不是假話。你認真念佛真往生淨土,到極樂世界能說沒有菩提心嗎?沒有菩提心的人去不了。什麼人沒有菩提心?對淨土有懷疑,對阿彌陀佛名號不能深信。極樂世界沒有看到,是真的還是假的?這個世界還很美好,舍不得離開。阿羅漢住在淨土,釋迦牟尼佛的淨土,沒有發舍己爲人的大願,所以叫小乘,不願意普度衆生。度衆生的事情太辛苦了,這個心發不出來,所以叫小乘,淨土是大乘。蕅益大師這話說得好,深信切願,老實念佛,對待別人真的是一片慈悲。我們看到許多老阿公阿婆,天天念佛,真的往生,走的時候瑞相稀有,站著走、坐著走的,一點都不假。你再去觀察看看他在世間的生活行爲,待人接物慈悲,能夠舍己爲人,真有慈悲!所以細細觀察,他符合,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真符合。你問他,他不懂,但是他全做到了,比懂得的人做得還徹底、還圓滿,他能不生嗎?

  菩提心跟菩提行、跟菩提道是分不開的,所以有菩提心,肯定落實菩提行。菩提行是什麼?六波羅蜜。喜歡布施,喜歡守規矩,守規矩就是持戒,他喜歡守規矩,能忍辱、能精進,他不愚癡,他不懈怠。你細心去觀察,這個人的好處很多,符合大乘教裏面講的六波羅蜜,他不吝啬,他不傲慢,謙虛,對人恭敬。遇到淨土法門他不懂,不是很懂,聽到阿彌陀佛他就喜歡。告訴他你念,好好的念,後來准有好處。當年倓虛老法師就在香港,老和尚晚年統在香港,在香港辦了個華南佛學院。老和尚的故事很多,他給我們講的這個故事,香港人都熟悉。鍋漏匠是他的師兄弟。鍋漏匠是谛閑老和尚的徒弟,中年出家,沒受過教育,現在所講的沒有文化,不認識字。補鍋、補碗這種行業抗戰期間我們見過,現在沒有了。鍋碗打破了還可以把它補起來,還能再用,現在打破就不要了,沒有人再用補鍋的這些東西。以前資源缺乏,很難得到,所以打破了,碎片撿起來,這補鍋的他能把它補好,還可以使用,做這個行業,非常辛苦。挑一個擔子,在農村裏面去找生意,不一定能找到。鍋漏匠生活太苦了。

  谛閑法師跟他是小時候的玩伴,長大之後看人家也念過書,以後出家了,做和尚不錯,生活沒有顧慮,他就找到他,找到他一定要跟他出家,搞得谛閑法師沒法子。到最後賴著不走了,谛閑就跟他談條件,他說你要跟我出家我有條件,你能夠遵守可以,你不能遵守你還是到別的地方去。他說什麼條件?只要你聽話,我教你怎麼做你就怎麼做。他說那行,我都聽你的。因爲他不認識字,學講經他沒有這個能力,年歲太大了,經忏佛事五堂功課他背不下來,人笨手笨腳,在寺廟裏面住人家會嫌棄他,他自己也住不下來。所以就在鄉村找了個小廟,小廟沒人住了,廢棄的小廟,讓他在那邊住、修行。只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告訴他,你就念這一句。他什麼都不懂,他真聽話,就乖乖念這一句。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再念。這個方法很好,他沒有拘束、沒有壓力,一天到晚就念阿彌陀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念了叁年,他也不告訴誰。在小廟裏面谛老給他找了幾個信徒,當地的信徒,送他一點米,送他一點糧食,讓他可以過生活。又找了一個老居士(老太太)照顧他生活,給他燒兩餐飯,中飯、晚飯老太太給他燒,早飯他自己做。就一句佛號,告訴他念下去准有好處。他也不知道什麼好處,老實,他也不問。

  念了叁年,這一天告訴老太太:明天妳不必給我燒飯,我要進城裏去看看些老朋友。真的到城裏去了,早晨一早就去了,晚上回來了,看看親戚朋友,歡喜回來了。回來之後又告訴她,明天不用燒飯了。老太太說,也許到城裏去了,還有些朋友還沒見到,可能明天又去看朋友去了。沒想到到第二天,老太太到廟裏去看看老和尚是不是出去了。到廟裏,廟沒有門,破廟沒門,走進去之後喊他,沒有人答應。他也有個小佛堂,供的一尊佛,他天天在那念佛拜佛。再看他的時候,站在佛前面,喊他不答應,走到面前細細一看,死了,站著死的。把她嚇呆了,人怎麼是站著死的?趕快去通知這幾個佛友、幾個居士,這怎麼辦?大家來一看,真的走了,站著走了。趕緊去通知谛閑老和尚。那時候走路,沒有交通工具,要走一天。告訴老和尚,老和尚來替他辦後事。一個往來叁天,他站著叁天,老和尚替他辦後事。老和尚贊歎他,你沒有辜負出家一場,你成就了,你比那個名山方丈、住持高多了,講經參禅的老和尚比不上你。就一句佛號,什麼都不懂,一堂經也沒聽過。六祖惠能大師還在方丈室聽了一堂經,我們估計兩個小時他應該聽一堂經。他一堂經也沒聽過,剃了頭也沒受戒,成佛去了!叁年,一句佛號。他到城裏看什麼?向親戚朋友辭行,看他們最後一眼,他到極樂世界去了。倓虛法師常常用他這個師兄弟勉勵大家。真成就了,憑什麼?憑老實、聽話、真幹。你看不就這六個字嗎?一點懷疑都沒有,對谛閑法師那個信任百分之百。老和尚就教他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他有沒有發菩提心?你們想想他有沒有發菩提心?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一向專念他做到了,有沒有發菩提心?有。他念佛裏頭有感應,他對谛閑法師那個信任,教他怎麼幹他就怎麼幹,叫真信切願。這種念佛肯定見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告訴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見佛他當然願意跟佛去,這邊緣了了,佛來接引他。這個故事記在《影塵回憶錄》裏頭,《影塵回憶錄》是倓虛法師自述的自傳,他講他一生這些經曆,學生大光法師他筆記的。叁十年前,我常到香港來講經,大光是個學經教的法師,所以緣分特別深,每一次到香港來我都到他小道場去應供,他請我吃飯。現在這批人都凋零了,沒幾個了。現在暢懷法師也是他們同學,暢懷年歲小,他們年歲大,大光還大我四、五歲的樣子。念佛是真的,不是假的,功德無比殊勝。鍋漏匠只用了叁年時間,時間不長。在深圳,幾年前黃忠昌居士,這大家都知道,他聽到這些故事,我講經的時候提到。我曾經說過,在臺灣有個法師問我,他看《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裏面很多都是念佛叁年就往生了,他懷疑,是不是他們叁年壽命就到了?提出這個問題來問我。我回答他,不太可能,哪有那麼巧的事情,一個、二個可以,它太多了。那怎麼解釋?只有說他念佛功夫成了,他壽命不要了他就往生了。這個才能講得通,才能合乎邏輯。

  像宋朝瑩珂法師,他念了叁天叁夜就把阿彌陀佛念來。佛告訴他,他壽命還有十年,等你壽命終了的時候佛來接引他。他不要了,他說十年壽命不要了,現在就跟你去。這講得通,一般念佛,念到功夫成片。什麼叫功夫成片?一天到晚心裏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沒有雜念,這叫功夫成片,這就有能力隨時往生。你求阿彌陀佛來接引你,他真來,我有壽命不要了,我現在就想跟你走,他真來。心地清淨沒有雜念,聲聲佛號跟阿彌陀佛都有感應。真去得了!現在許多人都在講「2012」,二0一二就是明年了,我們念佛的同學用什麼心態來對待?要學鍋漏匠。我們學的東西比他多,我們對淨宗道理懂得多,沒有疑惑。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我們不接受災難,災難太苦了,災難現前阿彌陀佛就來了,到極樂世界去了。這是最正確的心態,你還留戀這個世界幹什麼?身體都不要了。你能把這部經念通了、念懂了,你就恍然大悟,你就真正能放下,一心取得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在那個地方一生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一生成就,不必到第二生。我們可以做得到,每個人都能做得到,這個事情一點都不稀奇。大乘經裏頭佛常常講「萬法皆空」,《金剛經》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應該醒醒,醒過來,別再作夢了。這叫發心,真發心真念佛。

  下面這一句,「以彌陀十念必生之大願爲本」。爲什麼能往生?就憑這一句。這是阿彌陀佛第十八願,臨終十念都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也見到過,早年在美國馬裏蘭州,那時候成立了個華府佛教會,他們找我去做會長,我是他們第一任的會長。遇到一個居士,周廣大,還不能說居士,他沒學佛。是我們中國人,在當地開了個面包店。人非常忠厚、非常老實,沒有宗教信仰,一家都沒宗教信仰。得了癌症,醫生放棄治療告訴他,他的壽命,癌擴散了,壽命應該只有一、二個月了。家人慌張,看求求有沒有感應,到處去求。以後找到我們這個佛教會,我們有熱心的同學去看看他,看他之後感到是沒有辦法救活,于是就勸他,跟他講極樂世界、講淨土,勸他念佛。他真有善根,聽了之後很歡喜,沒有排斥、沒有反對,當時聽了之後就告訴他的家人,不要去求醫、求治療了,你們統統念阿彌陀佛幫助我往生。念了叁天,他就走了。幫他念佛的時候,助念的時候他就不痛了,那個癌很痛苦,他就感到很舒服,沒有痛苦,就見到效果。一心他就求往生,真的如願以償,他做到了。證明阿彌陀佛所發的願是真的,不是…

《淨土大經科注 第六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