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八集▪P2

  ..續本文上一頁決定有意念的現象,它是一不是二。所以科學家提出,過去科學這個二分法,就是心跟物二分法,這個法不存在了,不能成立,心跟物是一體。這是最近二、叁十年,科學家經過多次的實驗證明,逐漸肯定這個科學實驗,精神跟物質是一不是二,這叫事實真相。

  相好像是有,幻有,就跟我們在看電影,電影屏幕上所現的相完全一樣。我們現在看電視,電視屏幕上現的這個畫面,完全相同,電視的畫面也是非常快速的在波動,沒有波動就沒有現相。這個波動怎麼發生的?沒有原因。這佛經上也說,波動,佛說「一念不覺」,不覺,波動就發生;覺,波動就停止。所以這個波動什麼時候停止?等我們放下起心動念,我們就生實報莊嚴土。在實報莊嚴土還得待一段時期,爲什麼?起心動念放下了,習氣沒斷。這習氣不好斷,必須要等叁個阿僧祇劫,習氣就沒有了。習氣沒有了,實報莊嚴土就沒有了。原來實報莊嚴土是習氣那個波動的現象産生的,習氣斷了的時候它就沒有了。這個時候出現什麼?出現的叫常寂光淨土,這是真的,這就是實際理體,這就是真心,這就是自性,這就是本體,你證得了。所以佛說這個事情「唯證方知」,你證得你就知道了。沒有圓滿證得,這個信息,佛說八地以上。實報莊嚴土裏頭有四十一個階級,十住菩薩、十行菩薩、十回向菩薩、十地菩薩這四十個階級,等覺菩薩,四十一個。這四十一位大士住報土,叫一真法界,這個法界裏頭沒有變化。爲什麼?他沒有分別執著,起心動念也沒有了,只有起心動念的習氣,這個東西沒法子斷。到它盡了,習氣沒有了,就證到妙覺位,等覺再提升一位,他離開實報土,離開實報土就融入常寂光。

  常寂光在哪裏?我們同修應該曉得,常寂光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它是永恒不變。它是整個宇宙的理體,也就是宇宙裏頭事事物物,沒有它就不能産生現象。所謂這叁大類的現象,自然現象、精神現象、物質現象,都要依它才能夠發生,沒有它不能發生。就正如同我們電視裏面的色相,如果沒有屏幕,它就不能發生。我們所以用屏幕,電視的屏幕比喻本體,裏面所有的現象、音聲比喻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都要靠屏幕才能夠顯現得出來。遍法界虛空界就是一個屏幕,要知道這個屏幕是我們六根緣不到的。六根前五根,眼耳鼻舌身,眼能緣到色,你看到;耳能緣到聲,你能聽到;鼻能聞到香,舌能嘗到味,身能接觸,有感觸,這是前五識,前五識對象全是物質現象。第六意識它的對象是心理現象跟自然現象,前五識緣不到,它緣得到,它能緣到念頭,能緣到自然現象。就是緣不到自性,爲什麼?因爲自性這叁種現象都沒有,它不是物質現象,前五識緣不到;它不是精神現象、不是自然現象,第六意識緣不到。但是它能生能現這些現象,這就是能大師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不外乎這叁種現象,它能現。

  這個東西,大乘經上佛說八地菩薩見到了,妙覺如來證得了,八地、九地、十地、等覺這四個位次見到。就如同現在科學家,他發現了,他沒有證得,所以他得不到受用。八地、九地、十地、等覺,等覺也叫做十一地,這四個位次見到了,不得受用,再往上提升,妙覺位他得受用了,整個融入常寂光。常寂光就是真心,常寂光就是自性,常寂光就是本體。融入常寂光,那個殊勝就不可思議!它起作用,常寂光起作用,就是自性起用,遍法界虛空界,衆生有感他就有應。在哪裏應?當處,沒有距離、沒有時間、沒有先後,我現前有感現前就應,不是過去、不是未來。《楞嚴經》上所說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常寂光起作用。

  地藏菩薩示現是菩薩,其實人家早是妙覺如來了。你跟他有緣,機緣成熟了他現相給你看。抗戰期間我在貴州念書,國立第叁中學,我們校長周邦道先生。勝利之後,校長的夫人,我們師母,我們跟老師、跟師母的感情比父母還要親切。在學校得到他的照顧,照顧學生比照顧兒女還周到,感恩!勝利之後複員了,他們住在南京。家裏住的房子很大,外面大門,大門進去是院子,院子裏面樹木很多,走進去是二門,再往裏面走才是客廳。古人所講登堂入室,那個建築你就看到了。師母遇到一個奇怪事情,她在深深庭院裏面,出現一個出家人向她化緣。問他從哪來的?九華山來的。問他來什麼事情?化緣。他要什麼?香油,五斤香油,要供養五斤香油。那時候師母沒信佛,沒給他,這個出家人就走了。走了之後忽然想起來,我家大門、二門都沒有開,他怎麼進來的?走了之後也沒有開門,他怎麼出去的?絕對不是眼睛看花,因爲差不多有十幾二十分鍾的時間,不是看走眼,不是夢幻。這個事情一直放在心上不能解決,以後到臺灣,住在臺中,遇到李老師,老人家夫妻兩個都拜李老師爲老師,跟老師學佛,就把這個事情向老師報告。老師說,妳遇到那個和尚是地藏菩薩。這才恍然大悟,後悔莫及,沒有給五斤香油供養他。這是什麼?常寂光現的,就是《楞嚴經》上所講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她家裏大門、二門沒人開,甚至于沒人看到,妳在深深庭院裏就是妳看到。妳看到他進來、看到他出去,就沒有了,再找不到了。這是舉一個例,就是自性起用,隨衆生心應所知量。

  觀音菩薩久遠劫就成佛了,現在是以菩薩身幫助釋迦牟尼佛。普陀山的梵音洞,我沒去過,許許多多人去過,在梵音洞裏面拜觀音菩薩,會看到觀音菩薩現相,不是假的。我早年在香港講經,聖一法師告訴我。這是個很好的法師,修行不錯,我很敬佩他,跟我交情也非常好。他告訴我,那個時候好像還沒有開放,他們香港身分進入到大陸。大陸有一個法師,他們兩位香港法師,叁個人到普陀山去朝聖。在梵音洞拜觀音,他說拜了半個多小時,觀音菩薩現身,看到了,非常歡喜。看到了拜!旁邊有個導遊,告訴他們時間差不多了,快要走了,船要開了,這才離開。在路上叁個人就說了,看到了,大家都說看到了,我也看到,你也看到,他也看到。觀音菩薩什麼樣子?叁個人看到不一樣,都看到了,聖一法師看到是金色身,全身金色,戴毘盧帽,就像地藏王菩薩那個樣子,戴毘盧帽,全身金色;另外一個香港法師,跟他一起去的,看到的是白衣觀音,像我們通常看到畫白衣觀音一樣,看到是這個相;大陸上那位法師也不錯,看到的是個出家人,比丘相,出家人。都是觀音菩薩化身,叁個人緣不一樣,可以說緣都很殊勝。沒有緣,拜上一天沒看見,有緣真看見。他們的緣算不錯,拜半個小時菩薩就現身。這些是什麼?統統是自性起用,當處出生,隨處滅盡,說明自性起用自在無礙,沒有障礙。

  不但能現身相,能現山河大地的相。你說慧遠大師,這個傳記裏頭決定不是造謠生事,不是欺騙後人。遠公大師當年在世,曾經叁次見到極樂世界,那是自性示現。他是在定中,止靜的時候,念佛,念佛、繞佛,繞了之後大家坐下來止靜,止靜的時候見到的,所見到的境界跟《無量壽經》講的完全相同。這些都是說明自性起用。我相信我們同學當中也有人有感應的,見佛、看到境界,有看到極樂世界,有看到我們眼前的境界,透一些信息給你。這個事情我有一次經驗,我這一生沒有多,只有一次。這些都是屬于自性起用,緣成熟的時候給信息給你。

  真如,事實真相叫實相。「真實之本際也」,這叫實際理體。「契理者,蓋本經乃住真實慧,開化顯示真實之際,並惠以真實之利,純一真實也」。這本經上講叁個真實。真是什麼?真是自性。真實之際是講自性的本體,真實智慧是自性裏面本具的智慧。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它具足什麼?具足一切,一樣都不缺。世尊在華嚴會上告訴我們,「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我們可以用這句經來解釋惠能大師這句話,本自具足,具足如來智慧,具足如來德能,具足如來相好,這就全部都包括了。每一個人自性統統具足,我們跟佛比沒有絲毫欠缺,他有的我們統統都有。但他有的起作用,我們有的不起作用,這什麼原因?他沒有障礙,我們有障礙。障礙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我們有,他沒有。所以,他沒有這個障礙,他就自在起用,遍法界虛空界,衆生有感他就現形,衆生沒有感他就是常寂光。常寂光有沒有一道光?給諸位說沒有,那個光是自然現象,對凡夫起作用的時候可能可以現這個光,現金色的光、現白色的光,什麼都能現。不現的時候我們六根緣不到,現的時候就能緣,現光、現瑞我們六根都可以緣到。

  所以這個經,住真實慧,是自性裏面般若智慧流露出來的。我們如何能夠接受?也要用真心,你的心愈真,你接受的就愈清楚,接受的就愈多。心裏頭有妄念,你接受的就有障礙,那你接受的,用現在的話說,你接受的是知識,不是智能;你接受的是它的表面、皮毛,裏面的精髓你沒有看到,你只看到外表。但是這些能給我們啓示,我們知道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努力把我們的障礙除掉,叫放下。真正能把妄想分別執著全放下,這部《無量壽經》雖然是釋迦牟尼佛說的,從釋迦牟尼佛自性流出來的,我們今天一對照全是自性;換句話說,這部經裏字字句句,無量無邊的義理你全都明白了。爲什麼?佛心跟自性是一心,不是二心。經本一展開,自性裏面的無量壽露出來了,跟他說的一樣。

  這樁事情,惠能大師可以給我們做證明。《壇經》上記載,法達禅師受持《法華經》,到曹溪去見六祖,禮拜的時候頭沒有著地,這就是什麼?傲慢。起來的時候六祖就問他:剛才我看見禮拜頭沒有著地,你一定有值得驕傲的地方,值得驕傲的是什麼?他就說,他誦《法華經》叁千部。《法華經》很長,一天大概頂多只能念一部,叁千多部就是十年。一門深入,長時熏修,得法華叁昧,肯定得到,就是沒開悟。爲什麼沒有開悟?傲慢,我們能想得到。他有傲慢就不能開悟,能…

《淨土大經科注 第八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