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十叁集▪P3

  ..續本文上一頁相,看到光,全是魔境。再告訴你,魔境就是佛境,佛境就是魔境,佛跟魔是一不是二;你不動心、不起念都是佛境界,起心動念全是魔境。所以諸佛菩薩爲什麼不到你面前來示現?你受不了,一示現你就很得意忘形:我的功夫不錯,別人都不如我,我見到光,我見到佛菩薩。跟魔去了!佛菩薩來勘驗你,你的功夫到相當程度了,知道你有這個能力,你不動心,不起心、不動念,他來示現,來給你做證明,這是好境界。如果一生起個念頭,或者是不喜歡,或者是很喜歡,就完了,就即受群邪。《金剛經》上一句話,跟這個經文講的相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金剛經》上的話。

  「可見行人稍有執著」,有那麼一點點就麻煩了,正見就沒有了。「即入魔途,求升反降,甚至墮入泥犁」,泥犁是地獄。修行人一定到永離妄想分別,妄想分別真斷了,知道全是假的。這個東西就是彌勒菩薩的開示,很重要,一秒鍾一千六百兆個念頭,念念不可得,哪有真的!佛法也不可得,爲什麼?佛法也是一秒鍾一千六百兆的念頭。見到這個事實真相,整個宇宙就平等,遍法界虛空界不可得。我們總結《般若經》上的一句話,「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就是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彈指叁十二億百千念。所以沒有一樣是真的,你喜歡什麼?順境善緣等于零。善緣如是,惡緣亦如是,逆境惡緣也是一彈指叁十二億百千念,根本就不可得。彌勒菩薩講「識念極微細,不可執持」,物質現象是念識變現的,念識極微細,物質現象也是極微細,不可執持。我們今天看的這個相,確確實實就像電影銀幕上顯的相一樣。電影銀幕上,我們看以前這個幻燈片,快速轉動的時候看到這叫動畫,電影就是動畫造成的,造成一種幻覺,這個幻覺一秒鍾才二十四個生滅,都不可執持。現在佛告訴我們,一秒鍾有一千六百兆次的生滅,你怎麼能執持它?這是《般若經》上講,萬法皆空。佛法也是空的,也不存在,也就是不僅是一彈指,一彈指已經是叁十二億百千念,佛法、世法沒有一法不如是。所以這個得搞清楚、搞明白。法法皆如,法法皆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自然放下。爲什麼?那是妄想,是決定錯誤的。「是故其余諸法,名難行道」,這講修行證果,契入境界。淨土是個易行道,淨土之外,一切法都叫難行道,爲什麼?它要斷惑,不斷惑決定不能證真。

  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但念佛法門,同于密法」。佛說的法門多,叫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這些法門要是把它歸納起來,歸納到最後只有叁門,這個叁門就是叁寶,覺正淨,就變成這叁門,到最後變成叁門。念佛是屬于淨門。覺,禅宗是屬于覺,性宗是屬于覺,叫大徹大悟;正是正知正見,教下都是屬于正;最後一個是淨,淨是清淨心,清淨心裏頭有兩門,一個是淨土,一個是密宗。淨土的清淨是遠離染汙得清淨,密宗清淨比淨土高,他不離染汙,他知道染汙不可得,染汙不是真的,假的,所以密的成就比淨就高很多。換句話說,密是難行法,淨土是易行法。淨土有帶業往生,密沒有,密成就就是法身菩薩,不成就就是無間地獄,沒有中間路子。他真淨,真不染,在染中他不染,他超越了;淨土不是的,淨土是淨中他可以修,染他遠離,他離開。這就是淨可以帶業往生,密不可以帶業,這是我們一定要懂得的。淨跟密都要靠加持,「屬于果教」。

  「行人發心念佛,仗彌陀本願攝受,威神加被,護持行者,魔不能擾」,這是真正發心念佛的。《十往生經》裏面說得好,「佛言:若有衆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就是阿彌陀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真發心!真發心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真發心對這個世間沒有所求,還有留戀、還有所求,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發心的人很多,真的很少!得二十五位菩薩日夜護持,你的冤親債主都不能夠幹擾你,他們護法,不得其便,這個人不多。這麼多年來我們在道場上看到許多附身,男女老少都有,那是什麼?那是鬼神得其便。有些人帶著非常深的怨恨,來索命、來討債;也有些鬼神看到你往生,他感動,把過去這冤業一筆勾消,他求超度,這都是屬于有善根的那些鬼神。這些事情我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不是假的,裝不出來。中國有這些事情,外國也有。前幾個月我在日本講經,我打聽日本有沒有?有,有附體的、有通靈的。幾乎在全世界每個地區都發生過這個事情,這些事情在今天很普遍,不是某一個地方有,處處都有,你能說它是假的嗎?所以佛在《十往生經》上這些話,我們應當谛信,真相信他,不是假話。

  「又《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雲:今于此界,攝念佛人,歸于淨土。」這大勢至菩薩在楞嚴會上二十五圓通裏頭所講的,他在這個世間,在這個娑婆世界,攝受就是接引,就是幫助那些念佛人歸于淨土。真正發心,佛菩薩照顧你,又何況阿彌陀佛派遣二十五位菩薩日夜照顧,你不會遇到障難。「故《淨修捷要》雲」,《淨修捷要》這本書是夏蓮居老居士著的,這裏頭有一段話說,「大勢至菩薩,現居此界」,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作大利樂。于念佛人,攝取不舍。令離叁途,得無上力。」這是說大勢至菩薩在這個世間照顧念佛人。今天我們的問題,是在是不是真發心?是不是真信?是不是真願意往生?關鍵在此地。我們對這個世間還有留戀,只要有一絲毫留戀,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往生沒有絲毫留戀。而自己心裏念念都作往生想,真正是等待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起心動念,佛菩薩知道,這是現代科學家都懂得,起心動念遍法界虛空界這個信息都傳到,這是心法。色法,我們的肉體,肉體每一個細胞它都在振動,這個波也是立即傳遍虛空法界。這就是說明,我們物質身體的狀況,遍法界虛空界這一切神聖都知道,一般衆生也知道,只是衆生迷惑顛倒他有障礙,雖然收到信息他不清楚,不是他收不到。我們同樣的,我們這個身體也能夠收到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信息,我們統統收到。收到,機器不靈沒反應,這什麼原因?業障,我們有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障礙住。

  障礙少一分,我們的能力,就是這個感應恢複一分,所以見思煩惱斷了才證阿羅漢果,阿羅漢就能夠收到法界虛空界的信息。菩薩收到的就更多,到法身菩薩收到的幾乎就是圓滿的,就是經上講的阿惟越致菩薩,遍法界虛空界信息你全收到了。我們的身體是個接收體,也是個發射體,我們把我們自己的信息往外發,同時也收到遍法界虛空界,一個都不漏。今天科學家形容宇宙像一個什麼?無量之網,這話說得好,像一個看不見的電網,從來沒有停過。一秒鍾發多少信息?一千六百兆一秒鍾,同樣一秒鍾我們自己也接收這麼多的信息。所以我們跟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衆生的關系多麼密切,真是一體不能分割,無你我他,沒有。你我他從哪裏出來的?從分別執著裏頭變現出來的,離開分別執著你我他就沒有了,凡聖沒有了,它是一體。給諸位說,善惡沒有了,禍福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這就是遍法界虛空界,佛法裏頭所講的法身,法身就是遍法界虛空界,所以大乘教上佛常講,叁世一切佛,共同一法身。佛有沒有名號?沒有,菩薩也沒有名號,都是假的。所以名號不可以執著,執著就錯了。「又《阿彌陀經》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爲一切諸佛之所護念」。都是引經來做證明,說明念佛人一定得佛、菩薩的護念,大勢至代表一切菩薩,阿彌陀佛代表一切諸佛。《十往生經》裏面說的,是佛派遣二十五位菩薩,這特別照顧你的,在你修學過程當中,他們幫助你。

  下面念老在這裏做個總結,「由上可見」,上面所舉的這個例子你能夠看到,「念佛之人,有彌陀所遣之廿五菩薩,于一切時處,擁護加持」,念佛人他的福報功德由此可知。「又有大勢至菩薩等,威德攝受,複爲一切諸佛之所護念」。沒有不加持的,你要問爲什麼?我們凡夫不知道,這些諸佛菩薩、護法神都知道,因爲你本來是佛,只是現在帶著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放下,你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你就立地成佛了。凡夫跟佛的差別在一念之間,這一念是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念,也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就那一念,這一念轉過來就成佛了,這一念迷了佛就變成凡夫,凡夫跟佛不二、沒有絲毫差別,就是迷悟不同。「故得遠離魔難,安穩修持。仗他力故,化險爲夷,稱爲易行道」。這真的一點都不假。哪個人在這一生當中,在過去生生世世當中,不造惡業、不結惡緣,這不可能的事情。既然有惡業、有惡緣,在這一生當中行菩薩道安安穩穩,沒有遭受重大的挫折,或者說挫折沒有把你難倒,這什麼原因?讀這段經文懂得了,善神護持你,菩薩護持你,諸佛護持你。總而言之,都是屬于他力,才能夠化險爲夷,稱爲易行道。易行道也不容易,這麼多佛菩薩護持。

  「或以談他力爲著相,應知他力,亦是自心。自他不二,自他宛然」,這真的,他從哪裏來?他是自心變現的。諸佛是自心變現的,諸菩薩也是自心變現的,天龍護法、這些神衆還是自心變現的,離了自心無有一法可得,所以自他不二。我們的麻煩就在分別執著,放下分別執著,你就回到菩薩位次上去了。放下執著你回到阿羅漢,你本來是阿羅漢;放下分別你本來是菩薩,回到菩薩位次上;放下起心動念,你本來是佛,你歸位了。所以自他,所有一切對立,在五種見惑裏叫邊見,二邊對立,全是錯誤的,自性裏頭沒有對立的。我們知道一切法都是自心所變,對立是錯誤,我們跟其它宗教有沒有對立?沒有。所以其它宗教裏面供奉的神,我見到都去拜,我用佛家的禮節頂禮叁拜。我見到其它宗教的經典我讀,我恭恭敬敬讀誦,我沒有分別,我知…

《淨土大經科注 第十叁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