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時候教,胎教。生出來之後,從出生到叁歲,這一千天是最重要的教育。現在人不知道,這樁事情全世界只有中國這個族群才知道。在嬰兒面前言談舉止都要端莊,爲什麼?小孩子在學、在模仿。所以《弟子規》不是教小孩念的,不是教小孩背的,《弟子規》是父母做給小孩看的,從出生看了一千天,看了叁年,他全學會了。完全是身教,意念在教,純淨純善,不善的這一面決定不能讓嬰兒看到、聽到、接觸到,不可以,讓他在這個一千天端正心念。中國古諺語有一句話,現在沒人說了,叫「叁歲看八十」,叁歲這個基礎打下來,八十歲不會變。現在這個教育完全沒有了,不但看不到,講的人都沒有了。小孩教育從什麼時候開始?從叁、四歲開始,遲了,已經學壞了。所以現在一般很多人,我遇到很多人,同修談到家庭,小孩不好教,還有很多做老師的,跟我說學生不好教。當然不好教,根沒有了,你怎麼教法?紮根教育比什麼都重要,母親的事情,所以母親多偉大!聖賢是教出來的,佛菩薩也是教出來的,關鍵都在母親。所以中國自古以來教女比教子更重要,看得更重。爲什麼?她的責任太大了,底下一代有沒有賢良忠正全靠她。
我們讀古書,看到這些事情是無限的感慨,現在怎麼會淪落到這個樣子!思考其原因,我們自己對于傳統教學至少丟掉二百年。鹹豐過世,慈禧太後執政,疏忽了。慈禧太後大概文化水平不怎麼高,人有福報,對于中國傳統教學不重視。上行下效,她不重視,底下這些大臣、文武百官、民間,慢慢就疏忽了。到滿清亡國這一百年,慈禧太後經曆了叁朝,同治、光緒、宣統,都是她執政,皇帝是傀儡。所以到民國年間,中國社會動亂,沒安定下來,再遇到跟日本人的八年抗戰,所以講的人都沒有了。清朝末年有人講,沒人做了,不真幹了,到民國年間講的人都沒有了。我們今天社會動亂,地球災變異常,不是沒有原因,有原因。日本人丟掉傳統文化四百年,因爲他們接觸西方人比我們早,也是最初開始疏忽,逐漸沒有了。我這次到日本去講經,講了半個月,我了解了。他們的法師告訴我,四百年前日本的寺院庵堂都講經、都教學,最近這個四百年衰了,現在完全沒有了。但是他們民間這些風俗習慣還能夠保存到,這個不容易。都市跟農村完全不一樣,舊的一些禮貌還存在,人大多數都很老實,守規矩,還有很深的人情味,知道節儉、知道禮讓,沒有競爭的念頭,農村,難得!可是其它方面就不是這樣子,完全學的是西方的。日本文化全是中國文化,現在沒有人提倡。
斷煩惱首先就是持戒,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斷煩惱就要靠戒定慧。學法門,戒定慧成就了再學法門,叫「法門無量誓願學」。德行成就之後你就有能力修學法門,法門通達了才能夠教化衆生。後頭還有一句,「佛道無上誓願成」。爲什麼?成佛證得圓滿,你能夠教化等覺菩薩。你沒有成佛你是等覺,你能教十地菩薩,你沒有辦法教等覺,所以一定要證得究竟圓滿。你看四弘誓願,也是佛法修學四個階段。實際上階段是叁個,第一個是發心,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度衆生,這是個動力。爲什麼你那麼精進,任勞任怨,苦學成就,就是爲了度衆生這個願,我要不學好,我不能把衆生帶好。所以他不是爲自己,斷煩惱不爲自己,學法門、成佛道都不是爲自己,全是爲衆生,這是佛菩薩的事業。所以隨事發心就是四弘誓願。
「此心果報雖在菩提,而其華報,在于淨土」。菩提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不是學來的。怎麼得來的?你什麼時候得清淨心,它就出來了。就是我前面講的比喻,心像水一樣,佛經裏把自性比喻作大海,性海,水要幹淨,沒有染汙,水要平等,沒有波浪,它就有照的能力,能把外面境界相照得清清楚楚,這個照就是般若,是自性本有的智慧。我們有,一切衆生都有,跟如來沒有兩樣,但是我們現在的心水混濁,不幹淨。被什麼染汙?被自私自利染汙了,被名聞利養染汙了,被五欲六塵染汙了,被七情五欲染汙了,所以它不幹淨。不但染汙,它浮動,動得很厲害,一秒鍾動蕩頻率一千六百兆,我們都不知道。表現在外面心浮氣躁,這個對于學聖賢之道是最大的障礙,佛菩薩來教你也教不好。那就是什麼?誠敬心沒有了。誠敬是什麼?誠敬是從定慧生的,沒有定慧就沒有誠敬。定慧的功夫愈高,誠敬相對也提升。萬分誠敬得萬分利益,那是什麼?一聞就開悟了。
我曾經將惠能大師跟神秀這二個人相比,神秀對五祖、對佛法、對經教有一百分的誠敬,他得的有一百分的利益,惠能大師他是一萬分的誠敬,他得一萬分的利益。神秀大師跟五祖幾十年,天天聽五祖講開示。惠能大師聽五祖講經只一次,半夜叁更召見,講《金剛經》,充其量不過二個小時,二個小時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六祖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沒有聽過講,爲什麼那麼短暫的時間他就明心見性?萬分誠敬。這在大乘教叫根熟衆生,他熟透了。我們現在的人不誠不敬,現在的教學從幼兒園就教競爭,就教要搶第一,要搶在前面。變成怎麼樣?變成目中無人,這還會有成就!所以現在教化衆生比古人難太多了,比我這一代,這個難度我感覺到不止十倍,不好教!
現在的學生對老師持的態度是批評的態度。印度尼西亞回教大學,這一次我們在馬來西亞參加漢學院的破土典禮,他也來了,我們見面,校長。學校贈送我博士學位那一天是他主持的。這個典禮完成之後,中午在學校吃飯,他就跟我談,他們學校裏面有一門功課,叫宗教比較,告訴我有這門功課,說明那是多元文化。我聽到之後,當時我就告訴他,我說宗教不能比較。他說爲什麼?我說你看看現在的人,他們是回教徒,我說哪一個人超過穆罕默德?他一聽的時候,是真的!哪一個人超過耶稣?哪一個人能超過摩西、能超過釋迦牟尼佛?他聽了就呆了。你不超過他,你怎麼能比較他?只有老師對學生的東西可以比較,可以來批判你。這個批判的人一定要超過這些創教的祖師,要超過他才行。他問我說,那怎麼辦?認真學習,學習各個不同宗教,不能比較。比較這個口氣太大了,你已經超過他之上,像慈禧太後一樣,自封爲老佛爺,儒釋道都在她下面,這種心態你怎麼能學到東西?什麼都學不到。學到最後是你高高在上,所有宗教都經過你批判。總的一句話來說,誠敬心沒有了。宗教是聖賢的教誨,都是自性的流露,只是有淺深差別不一樣。他說的這些話,淺的人看了很淺,深的人看了很深。所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是性德,是從無我裏頭流出來的,是從大愛裏頭流出來的。我們這些人都是自私自利,都是名聞利養,你怎麼可以批評?
我讀宗教典籍,我也常常看。我在講席當中給諸位報告過,這些年當中,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迪長老,跟我交往很密切,每一次到馬來西亞我們都會見面。我曾經跟他談過,我學習各個宗教經典,我說我學《古蘭經》,什麼樣的心態?最虔誠的穆斯林。他聽了一驚,他說爲什麼?不是最虔誠的穆斯林,你看不出《古蘭經》的奧義。他點頭。我讀《新舊約》,我是最虔誠的基督徒。如果我要是用「我是佛教,那是外教」,什麼都看不到。用真誠恭敬心去看,然後你看到什麼東西?所有宗教都是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十之七八相同,不同的是十之二叁。那是什麼?那是風俗習慣、生活方式,這個地區的文化不相同、習慣不相同,是這個原因,對于真實智慧完全相同。孝親尊師哪個宗教都講。我們中國人講五常,實際上,十二個字,把中國的東西全都包括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古聖先賢傳下來這十二個字,性德,每個宗教經典都有。佛門裏面講的五戒十善,也是每個宗教都有,儒也講,道也講。最高指導原則幾乎全是相同的,所以我們才肯定世界宗教是一家。
他們相信有真神,所以我就說,那是一個真神他無量的化身,分身在各個不同地區。因爲神肯定像佛一樣,恒順衆生,隨喜功德,教學方便。都是教你行善,斷惡行善,沒有教你作惡的,都是教你要做個好人、做個善人,做一個能愛一切衆生的人。所以這個愛字所有宗教都講,連江本勝博士做水實驗,發現愛這個意念水結晶最美。所以他問我,愛是不是宇宙的核心?我說可以這樣說。佛家講慈悲,伊斯蘭講真主確實是仁慈的,《新舊約》裏頭神愛世人,上帝愛世人,方向目標確實相同。所以宗教可以團結,宗教應當互相學習。因爲過去交通不方便,沒有信息,所以聖賢,中國人講聖賢,印度人講佛菩薩,教化衆生要分無量身。現種種不同的身來教化衆生,都是履行「衆生無邊誓願度」,都是這個大願。恒順衆生,隨喜功德。
佛門裏面大家都知道的,叫千手觀音,其實每一尊菩薩像都跟千手觀音是相同的,你們有沒有看過?千手文殊,手千普賢,菩薩都是千手千眼,沒有千手千眼救不了那麼多衆生。千手千眼比喻什麼?萬德萬能,比喻這個意思。觀音頭頂上有叁十二個面孔,代表《普門品》講的叁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畫像的人他不知道這個意思,面孔大多數都是一樣的,錯了!應該畫什麼面孔?各種不同宗教的面孔,各種不同族群的面孔。代表什麼?代表是一家人,代表跟我是一體,取這個意思。它是表法的,不能畫一樣的面孔,是這個意思。我在馬六甲參觀一個緬甸的廟,裏面供養了有四、五十尊釋迦牟尼佛,緬甸玉雕的,也很高,每一個面孔都不一樣,全是釋迦牟尼佛。我們到那裏去看了,有緬甸的佛,有越南的釋迦牟尼佛,越南人,有中國人、有西藏人、有韓國人、有日本人,你去看,這個就有意思了,全是釋迦牟尼佛的化身,他在哪個地方,就現那個地方人的形狀,親切!人家一看,佛到我這兒來了,跟我們現的是一樣的相。
早年我在美國,一些美國朋友來看我,我就告訴他,佛教沒到美國來。他說沒有,美國佛教很興旺!我就問他,你看到哪一…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十二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