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十七集▪P2

  ..續本文上一頁彌陀佛;此方即是淨土,淨土即是此方」,這一點都不錯。這句佛號能不念嗎?不念就錯了,不念就迷了,不念你沒真覺悟。你還想別的法門,你還想其它的,你迷了,你沒覺悟。念老在這裏總結得好,發心、專念,本經的綱宗,修行最重要的綱領、宗要。也是釋迦牟尼佛出現在我們這個地球上,講經說法四十九年的指歸,歸到這一句名號。

  名號再歸到哪裏?這下面講「明趣」,這個第四段講明趣,我們看批注。「宗之所歸者名趣」,趣是什麼?趣向,它歸到哪裏,歸是回歸,回到什麼地方。「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之所歸,在于往生極樂淨土,證叁不退」,這就是發心專念的指歸。歸到哪裏?歸到西方極樂世界,證叁不退。「故本經以圓生四土,徑登不退爲趣」,這個一句了不起,圓生四土,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奇妙的境界。只有西方極樂世界有,華藏世界都沒有。一切諸佛如來都有四土,但是四土不可能圓生,因爲四土高下差別太大,你怎麼能夠圓生?可是極樂世界是圓生,真的,不是假的。圓證叁不退,叁不退也是有階段的,這是一切經上都是這麼說的,十方諸佛剎土也都是這些事情。你必須斷見思煩惱,你才能夠生方便土,凡夫一品煩惱都沒有斷,只能夠生同居土。斷見思才能生方便土,破無明才能生實報土,經過叁個阿僧祇劫,無始無明習氣斷幹淨了,生常寂光土。不圓,有階級,像四層大樓一樣,一層一層上。圓生是什麼?一生一切生,我們沒法想象,比喻都無法比喻。一即是四,四即是一,一生一切生,只有這部經上講的。

  我們念佛,即使是生到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們煩惱沒斷、習氣沒斷。可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就作阿惟越致菩薩,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個個都是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菩薩是什麼?是證得叁種不退轉的,法身菩薩,《華嚴經》裏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你到極樂世界就跟他們平等。所以前面講「齊諸聖于片言」,是真的,不是假的。你跟這四十一個階級法身菩薩完全平等,智慧平等、神通平等、道力平等,你們的享受、生活也完全平等。這是怎麼回事情?這要感謝阿彌陀佛,是阿彌陀佛所賜予的。阿彌陀佛有這個本事嗎?有。從哪來的?因地當中發四十八願,五劫修行功德之所成就,這個我們要相信。道理跟我們他化自在天異曲同工,因爲他化自在天也是這樣的。他化自在天能做到,阿彌陀佛當然可以做到,阿彌陀佛比他做得更圓滿,他化自在天跟他相比望塵莫及。他化天只是物質生活享受,一切受用只要心裏一想,第五天他就變化供養來了,連自己都不需要變化,化樂天變化出來供養他們。所以,同居土的這些菩薩們,阿彌陀佛就像化樂天一樣,把這些變化都來供養你。不但供養你這些物質生活,還供養你智慧、神通、道力,都跟他一樣,真正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我們要知道、要珍惜這次機會,這個機會千載難逢。千載說得少,才一千年,開經偈上告訴我們,「百千萬劫難遭遇」,彭際清居士告訴我們,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一天,我們遇到了,真不容易!遇到了不相信,遇到了當面錯過,叫真可惜!

  我從去年清明節,看到我們現前社會動亂,災難頻繁,要想化解這些劫難,我知道只有《無量壽經》,只有阿彌陀佛名號。所以我就把《華嚴經》停了,《華嚴經》講了四千多個小時,講了五分之一。全講完,超過兩萬個小時,來不及了,現在救急,講這部經。講到今年九月十八圓滿,一千二百個小時。我發心,有生之年就講這一部經,就念這一句佛號,其它的都不講了。講的人很多,讓給別人去講去。我晚年也跟大家表個法,一門深入,長時熏修,讓大家看看靈不靈,希望能夠幫助大家信心增長。這一句名號能解決一切問題,連生死大事都能解決,成佛的大事都能解決,還有比這個更大的嗎?我們身體遭一點病苦、遭一點災難算什麼,那雞毛蒜皮小事。大事能解決,這些小事那就不必說了。

  所以它的歸趣是圓生四土,圓證叁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這後頭都有說明。下面這一段說明四土之相,我們看批注。「夫淨土有四土」,這是專講極樂世界的淨土。「一凡聖同居土。二方便有余土。叁實報莊嚴土。四常寂光土。以下略說明四土往生之相」,這底下有四段。第一段,凡聖同居土,我們看念老的批注。前面是我節錄的文,過去講經的時候用這個來介紹全經大義,我們也都把它印在這個地方,提供給大家參考。我們看念老的原文,一百八十四面倒數第六行。第一,「凡聖同居土。極樂世界之凡聖同居土,是同居淨土」,末後這句話重要。十方世界一切諸佛的凡聖同居土跟我們這兒一樣,同居穢土,不是淨土。「我等所在之娑婆世界,亦是凡聖同居土」,這是釋迦牟尼佛的凡聖同居土。「此土亦有凡有聖,如文殊常現五臺,諸阿羅漢常往天目」,天目山。現在大家曉得有個東天目山,天目山是五天目,西天目山、南天目山、北天目山、中天目山,五天目。東天目山原來已經成了廢墟,齊素萍居士把它恢複了,無量功德。這是阿羅漢的道場。「皆此土之聖也」。「但我等所居之同居土是同居穢土」,穢土是什麼?染汙,你看我們現在不是嗎?地球被染汙了。

  中國人講一甲子,六十年,六十年前我們沒有聽說什麼環保,沒聽過這個名詞。六十年前我剛剛學佛,那個時候沒聽說環保,環保是最近叁、四十年才提出來的,有環保。提環保是什麼?就是肯定地球被染汙了。現在是嚴重的染汙,科學家提出警告,地球環境染汙如果不能改善,科學家是說五十年之後,這個地球上不適合人生存。爲什麼?你所吃的東西都有毒,你飲的水有毒,空氣有毒,你怎麼能生存?所以今天,人人都知道環保的重要性,政府極力提倡。會不會有效果?跟諸位說,沒有效果,愈來愈嚴重。爲什麼?染汙的根沒找到。我們今天只看到表面的染汙,根本的染汙在哪裏?現代科學家才發現,發現什麼?以心控物。那就是我們的心理環保沒做到,我們的心很肮髒,我們的心被染汙,所以外面環境統統染汙了。環境你怎麼樣去保護它,可是我們精神的染汙不能解決,這就沒辦法,環境環保不産生效果,最重要心理。

  我們中國老祖宗常說,我相信說了一萬多年,也許不止一萬年,說什麼?人性本善。古時候小朋友上學念的課本,大概第一本都是念《叁字經》,《叁字經》上第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現在這個本善被染汙了,嚴重的染汙,但是你要曉得,無論嚴重到什麼程度,它還是本善,本性還是本善。本性是決定不受染汙的,惠能大師明心見性,他的報告說得很清楚,第一句話就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清淨是善,沒有被染汙,染汙的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沒有染汙。妄心是什麼?妄心在佛教的名詞叫阿賴耶,它能現十法界依正莊嚴。所以十法界是染汙。四土,一真法界是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沒有染汙,常寂光土沒有染汙。同居土染汙了,方便有余土染汙了,方便土染汙得輕,同居土染汙得嚴重。這個事實真相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要改變外面的環境,環保,要改變它,首先要改變心理,要回歸到清淨心。

  我們今天的心跟過去不一樣,過去這些皇帝,我很懷念皇帝,我不贊成民主。因爲民主的總統不負責任,皇帝負責任,皇帝不負責任就被人推翻了。皇帝只要認真負責,做個好皇帝,把人民照顧好,所以皇帝他的使命有叁個字,君親師。「作之君」,你是人民的領導人,你把他領導到哪裏去。第二個「作之親」,你是人民的父母,你要把人民養好,讓他足衣足食。第叁個,你是老師,「作之師」,你是人民的老師,你要把人民教好。你看看,這是他的使命。他這叁個字做到了,人民擁護他,他世世代代做帝王;這叁個字做不到,人民就把你推翻了。下一個朝代,人民奪到政權,來做皇帝,還是要做這叁樁事情,叁樁事情做不好,馬上就被人推翻。民主不行,選上去四、五年就換掉了,他的壽命就這麼長,他不願意幹這叁樁事情。做皇帝,叁樁事情幹得好,永遠給你幹,幹到死爲止,兒子接著再幹,你看他幹得很起勁。

  現在做總統,下一屆能不能選上成問題,所以他沒有心思幹。現在我看很多做總統的人他只有一個心思,怎麼樣爭取選票,他除了這個之外他什麼都不想。所以我贊成君主有道理,不是沒有道理,他肯負責任。負責任最重要的,保護人民的精神健康。要保護人民精神健康,你要負起責任來,言論不可以自由,出版不可以自由。言論自由,是胡說八道,盡是欺騙大衆,攪亂是非,從前皇上要負這個責任。言論一開放,出版自由一開放,社會就沒法子控製了,爲什麼?人民思想亂了。所以我們讀古書,看到孔老夫子做魯國的司寇只做了叁個月。司寇是什麼官?用現在的話說大概就是刑事警察。他一上任,就把魯國很有名的一個人少正卯殺掉了。少正卯有什麼罪?要照現在人,沒有罪。這個人非常聰明,有口才,壞事他能說成好事,假的能說成真的,叫人相信。所以,這是擾亂社會視聽,讓社會大衆常常聽他的東西,是非邪正都沒有標准,都失掉了,這還得了嗎?這社會就大亂了。頭一個把他殺掉。做了叁個月他就下臺了,大概不滿孔子的人很多。孔子做的是正確的,爲什麼?保護社會大衆精神、思想的安全。正面的要弘揚,負面的要禁止,正面的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個要發揚光大,獎勵。你要是言論傳播的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無禮無恥,這還得了嗎?你這造成社會混亂,這不可以。古人做的比現在人有智慧,高明!

  我早年初學佛的時候,跟方老師,方東美先生。在臺灣,曾經政府提倡過複興中華傳統文化,在臺灣也轟轟烈烈鬧了一陣子,也就不了了之了。有一天教育部有叁位官員,我記得有兩個處長,一個是秘書,教育部秘書,地位都很高,到方老師家裏去向他老人家請教。正好我也在老師家裏…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十七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