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十六集) 2011/11/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036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淨土大經科注》,第二百零六面倒數第四行,從批注看起:
「又《要解》雲: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于五濁惡世所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衆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這是《要解》裏頭的一段文,蕅益大師說的。這一段話非常重要,這一聲阿彌陀佛,就是信願持名。釋迦牟尼佛是修什麼樣的法門成佛的?在《彌陀經》上告訴我們,釋迦牟尼佛是念阿彌陀佛成佛的。所以他在五濁惡世行此難行之法,這是給我們做證明,叁轉*輪作證轉。佛這樣的宣傳、這麼樣的介紹,他自己要不是修這個法門,我們都會懷疑:這麼好的法門,你爲什麼不修?佛果然是修這個法門成佛的。可是這樁事情,古今許許多多大德,你看哪個沒有念過《彌陀經》的,都沒有把這個事情說明白、講清楚,沒有。只有蕅益大師發現了,說清楚、說明白了。我們想想確實沒有錯,證明了念佛是因,成佛是果。等覺菩薩回轉過來修這個法門,成佛就快了,立刻就成佛了。
現在,世尊將他修行成佛這個法門,「全體授與濁惡衆生」,毫無保留,告訴你信、願、持名。圓圓滿滿的傳授給你,六道凡夫,濁惡衆生是六道凡夫。這個法真叫難信之法,五濁惡世,不要斷煩惱,不要消業障,單憑這一句佛號,就能往生不退成佛。我們凡夫相信,菩薩不相信,聲聞、緣覺不相信,不是奇怪了嗎?佛把這樁事情講清楚了,凡是能相信的凡夫,乃至地獄衆生,聽到別人勸導他能接受、能相信、能真幹,世尊說這個人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諸佛。現前因緣成熟,他得到無量諸佛的加持,所以他歡喜接受,就能發願往生,一心專念,他就成功了。由此可知,世出世間法決定沒有偶然的事情,因深,因緣非常深。我們凡夫看不到,佛看清楚了,法身菩薩對這樁事情也只是模糊,不是十分清楚。十分清楚,唯佛與佛能究竟,所以這是諸佛所行的境界。九界,菩薩、聲聞、緣覺,下面是六道,這叫九界,九界衆生靠自己的力量沒有辦法信解。世尊把這個法門傳授給濁惡衆生,濁惡衆生就決定不是自力所能信解,他爲什麼能信解?靠他力加持,無量諸佛的加持,他相信、他能解,他在一生當中能成就。這個就是大乘教上常講的,佛不度無緣衆生,爲什麼?無緣他不相信,他不能接受,他對這個生不起信心。
「由上可見,念佛法門實是無上深妙之法,唯有上根方能直下承當」。這個上根,裏頭是有密意,那就是無量諸佛在加持他,他跟佛有緣,曾經供養過無量諸佛。我們要學,怎麼學法?念一句阿彌陀佛,一切諸佛如來都念到了,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阿彌陀佛名號的本意就是這樣。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每一個字用中文翻過來,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用中國話來說,無量覺。哪一尊佛不是無量覺?全是,所以無量覺是一切諸佛共同的德號。我們念這一句佛號,一個方向,專對著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這叫一向專念。同時心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一句名號裏面自自然然包含著十方叁世一切諸佛如來,全都有了,一個都不漏。不但過去佛、現在佛不漏,未來佛一尊也不漏,這名號功德就不可思議了。這個法門,稱它爲無上深妙之法,它確實擔當得起,真的是無上深妙法。所以唯有上根方能直下承當。下下根人有上上智慧,得上上佛的加持,他能行,他能解,他能往生。
我們接著看下面第四段,第四段裏頭告訴我們,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又本經《菩薩往生品》曰:十方世界諸佛名號,及菩薩衆當往生者,但說其名,窮劫不盡」。修這個法門的人多,非常之多,不是我們這個地區,十方世界諸佛的剎土。一切衆生包括菩薩,與佛有緣,當然他們都往生了,已發願已經往生,現在發願現在往生,當發願將來一定往生。但說其名,窮劫說不盡,哪些人往生。「又《受菩提記品》曰:由于此法不聽聞故,有一億菩薩退轉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佛經裏面講的數目字,很多都不是真的,而是表法,表什麼?表圓滿,一個都不漏。這些菩薩是什麼樣的人?沒有聽到過淨宗法門,沒有聽到過阿彌陀佛,很多。不說別的地方,就說我們這個地球,或者我們更縮小,我們這個地區,香港這個地區。居住在這個地方叁、四百萬人,這裏頭有多少人信佛的?肯定是少數。這少數信佛的人,有幾個聽過《無量壽經》的?聽過講《阿彌陀經》的?很少。
爲什麼要說聽聞,他不說讀誦?讀誦不一定了解意思,信心、願心不容易生出來,只有聽聞。所以世尊當年在世,沒有帶著大家念經,而是佛講解給大家聽,還接受大家的提問。這個我們在經典裏面看到很多,佛講完一段經文,下頭就有人發問,佛也就給他解答。佛法是許可你提問的,你有不清楚、不明了的地方,應該要提問,這一問一答最爲契機,當時解決你的疑惑。十二分教裏頭就有答問。聽經、佛的答問能幫助我們斷疑生信,能幫助我們破迷開悟。教下,悟後起修;宗門,先悟後修。宗門的悟是放下,教下的悟是幫助你看破,宗門、教下有不相同的地方。這有一億菩薩沒有聽過這個法門,所以在菩提道上很容易退心。退失了菩提心就變成小乘,爲什麼?衆生難度,衆生不聽話,衆生造惡業,讓這些菩薩退心了。
「又《如來不思議境界經》雲:菩薩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隨順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極樂淨佛土中。」菩薩覺悟、明了諸佛及一切法,一切法就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依正莊嚴,全是心量。心是真心,量,現在科學上講的能量,諸佛如來及一切法統統是心量變現出來的。大乘經裏面常常說的,虛空法界一切萬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跟識都屬于能量,心是自性的能量,識也是自性的能量,這裏頭有意念在裏頭,有意思、有念頭,大乘教裏面把它稱作阿賴耶的能量。這個能量是本能,本來就有的,而且能量極大。體積愈小能量愈大,體積愈大,能量反而就小,它分散了。體積小,還是那麼多能量集中在一點,所以就變成很大的能量,這個能量能生萬法。
菩薩知道,當位的菩薩證得了,他得這個受用,受用自在,能利用這個能量幫助一切苦難衆生,在十法界裏頭現身說法。不是當位,知道有這個能量,我們自己沒有辦法拿來自在的應用。這是什麼原因?我們的業障、煩惱、習氣沒放下,沒放下就得不到實際的受用,六道凡夫都沒有。但是濁惡衆生如果能跟大菩薩得到相似的德用,只有一個方法,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只要一心專念,心裏頭只有阿彌陀佛,這功夫就成就了,煩惱、習氣、業障自然就沒有了。這什麼道理?煩惱、習氣、業障都必須有個能量去支持它,它才會存在,如果這個能量消失,它就不存在了。那個能量是什麼?能量就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是能量,在支持它。如果我們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給它撤回了,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沒有東西支持它,它就不見了,不是沒有道理的。
我們細細深入去觀察看出這個道理,我們就相信了,相信什麼?相信一向專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業障、習氣、煩惱統統可以斷掉,不必去斷它,自然就沒有了。這個道理你要懂,你才會相信;道理不懂,半信半疑,你的功夫很難成就。爲什麼?總有疑惑在裏頭,疑惑老是斷不掉。這就是,我們不是不用功,真用功,真想斷煩惱,爲什麼幾十年煩惱還是老樣子,甚至于不但沒斷還增長?原因都要搞清楚、搞明白,究竟是怎麼回事情。是我們對于煩惱、習氣、業障我們真的在支持它,常常想它,常常念它,把念佛忘掉了。念它們的時間長,念佛的時間短,所以我們念佛的功夫很脆弱,念煩惱的功夫很堅強,這煩惱斷不了。了解事實真相,明白這個道理,只要我們把它換過來,問題就解決了。把我們念煩惱、念習氣、念業障那個念頭減少,把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這個時間加長。不但如此,還要特別專注。你看我們對煩惱、業障、習氣那個專注,不要去作意專注,它就特別專注,對阿彌陀佛,想專注,專注不了。這就是我們的病,自己不把自己病找出來,你怎麼個治法?沒法子治。
那怎麼樣、用什麼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把這個念頭轉過來?方法多,都有效果,佛法講八萬四千法門。我自己的經驗,像我這種根性,是用研究經教的方法最好。爲什麼?專注,這個東西很專注。念佛念念就沒有了,就跑掉了,就有妄想進來。我專注在一個經典上的時候,叁、四個小時好像時間一下就過去了,不知不覺,爲什麼?專住。念佛好像一支香一個半小時都坐不住,都覺得時間好長好長,沒有專注。所以各種方法我們都可以去嘗試一下,然後細心去觀察哪一個對我有效,我就用哪一個。等到清淨心現前之後,涉獵其它法門非常容易。功夫一門深入一定要得叁昧,叁昧就是清淨心,清淨心現前什麼事都好辦了。所以,真正要了知,一切法不離心念,一切法從心想生。
「得隨順忍」,隨順忍就是《還源觀》上講的隨緣妙用。隨緣妙用就是此地講的隨順忍,樣樣都隨順,忍是不動心,不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什麼都能隨順。爲什麼什麼都可以隨順?因爲什麼都是心現識變的。心現識變的東西都不是真的,只有能現能生的心是真的,連能變的阿賴耶都不是真的。既然不是真的,真、妄互相不妨礙,只要你覺悟,就一點不妨礙。迷了就妨礙,覺了障礙就沒有了,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你得大自在了。隨順忍的樣子就是大自在。「或入初地」,這是說明,初地以上菩薩證得的。菩薩到這個境界,他「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極樂淨佛土中」。他們到哪裏去了?到極樂世界去了,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妙喜世界就是極樂。妙喜這兩個字意思好,喜就是喜樂,妙是什麼?妙是在喜樂裏面不失清淨平等覺,就妙了。不是狂喜…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十六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