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忘佛號,教我們「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這首偈子好!日常雜心閑話都是在造輪回業。念念都是阿彌陀佛,功夫念到純極了,無論別人跟我們講話,心裏全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第二個念頭,真正念佛人!「故發大乘心,持名念佛,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正是本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之宗」。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同時也提醒別人。別人不管他念不念,他看到我們念佛,阿賴耶識種下念佛的種子,聽到我們念阿彌陀佛的音聲也種下種子,好!這一生雖然不能得度,來生後世遇到念佛的緣,這個種子會起現行、會起作用。根熟的衆生能信、能願,常常提醒他功夫不間斷,他能往生。這就是自利利他,自行化他。「又清淨句,表實際理體」,就是真如自性。「從清淨句出生叁種莊嚴」,這就是從清淨心生一切莊嚴,「叁種莊嚴同入一清淨句」,一切莊嚴就是清淨心所現的,極樂世界如是,十方國土亦如是,沒有例外的。理事我們都清楚,「是爲經題中莊嚴清淨之義」。
題中第七段,「平等覺」,「經雲:平等者,名爲真如,乃至平等者,即是入不二法門」。我們看批注。「平等者,離差別也」,沒有差別就平等了。大乘經上佛常說,「心佛衆生,叁無差別,正顯平等之義」。心是能現,佛跟衆生都是所現,心覺悟就現佛,心不覺就現衆生。一念不覺,十法界依正莊嚴就現前;一念覺悟,十法界就沒有了。怎麼會沒有了,到哪裏去了?它本來是假的,本來是沒有的,就像作夢一樣,我們醒過來之後夢到哪裏去了?沒有了。確實,我們要真的覺悟了,六道輪回就沒有了。誰知道?阿羅漢知道,阿羅漢放下見思煩惱,《華嚴經》上講的執著,于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了。只要執著放下,六道就沒有了;換句話說,六道從哪兒來的?六道是從執著變現出來的。六道沒有了,醒過來是什麼樣子?醒過來他才看到的是聲聞、緣覺、菩薩、佛,四聖法界。這四聖法界是釋迦牟尼佛的方便有余土,是釋迦牟尼佛的淨土,六道是釋迦牟尼佛的穢土,嚴重的染汙。放下一切執著,染汙就沒有了,清淨心現前。阿羅漢再進一步把分別放下,把妄想放下,十法界就沒有了。所以,十法界還是個夢,六道是夢中之夢。
分別妄想沒有了,十法界不見了,出現什麼境界?一真法界,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了。佛法裏頭真妄的定義很簡單,凡是會變的就叫假的,不變的是真的。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它永恒不變,所以叫它做真的,叫一真法界,爲什麼?那個變的因素沒有了。變的因素是妄想分別執著,只要有這個東西它就會變,就是彌勒菩薩所說的,一秒鍾有一千六百兆的變化。這個變化不可思議,我們自己是不覺,粗心大意,是嚴重的染汙。無始劫的業障習氣,讓我們的身心覺察不到事實真相,一秒鍾一千六百兆的變化那是事實真相,我們沒有辦法覺察。有這些變化就是假的,就不是真的。一真法界裏頭沒有這個變化,爲什麼?一真法界的人,妄想分別執著全放下了,所以他們的境界永恒不變。
在那個境界裏你完全看到,遍法界虛空界「心佛衆生叁無差別」,爲什麼?心是能生、能現,佛跟衆生所生、所現,一絲毫差別都沒有。這一句裏頭告訴我們一個秘密,那就是心佛衆生是一體;換句話說,整個宇宙萬事萬物跟自己是一體,不能分割、不能獨立。這個意思現代量子力學家也發現了,他發現的是任何一個意念、一個物質不能單獨存在,與群體是有密切的關聯。布萊登形容它「無量之網」,這個網變幻無窮,就是賢首大師《還源觀》裏講的出生無盡。你要看這個大的現象,看整個宇宙的現象,你才曉得出生無盡。我們看這一點點好像沒有變化,看整個的就看得很清楚,真的是出生無盡。現代科學家發現了。
《入佛境界經》裏面說,「菩提者,名爲平等」,菩提的意思是智慧、是覺悟。「平等者,名爲真如」,名相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菩提、平等、真如。「乃至平等者,即是入不二法門」,知道宇宙之間一切法是一不是二;換句話說,決定不能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落到二、叁。知道遍法界虛空界是一,他還有什麼念頭可生?沒有念頭了。沒有念頭就統一了,真統一,不是假統一。遍法界虛空界任何一法,它波動的現象你完全能夠收到,完全明了,如如不動。明了是智慧,叫照見,如如不動是自性本定,也就是自性的樣子、自性的真相,它不動的。動的都是妄心,不動是真心。所以佛法修行,真正的樞紐就是禅定。戒律是幫助你得定的,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心之定,定到一定的程度智慧就開了,自性裏頭智慧德能相好都能現前。一切具足是性德,圓圓滿滿,一切衆生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它是一體。
「故知有差別即是二,即不如矣」,如沒有差別。「可見平等之義甚深。今題中曰平等覺,可有四解」,這解釋平等覺的意思。第一個,「平等普覺一切衆生」,普是普遍,覺是覺悟,要用平等普遍幫助一切衆生覺悟;換句話說,就是「普令一切衆生平等成佛之法」。這法是哪一法?法法皆如,法法平等。佛在《金剛經》上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就是佛所講的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全是平等。爲什麼?每一法都能幫助衆生成佛,都能幫助衆生開悟,所以法沒有高下。但是衆生根性不相同,所以我們感覺到法不一樣;不是法不一樣,是人的根性不一樣。所以修行,我們就要選擇法門,選擇我們根性可以接受的,可以相應的,學得快。真正一覺悟,一切法統統覺悟。所以一悟一切悟,一部經通了,通是什麼?覺悟了,在一部經上見性了,一切經自然就通了。
這在教學裏頭是個非常重要的理念,中國人懂得,印度人懂得,西方人不知道。「一門深入,長時熏修」,這是教學重要的理念。這個意思,古人把它寫在《叁字經》裏頭,小朋友初入學堂,就把這個理念告訴他,「教之道,貴以專」,從小就把這個正確的觀念輸給他了。所以古人學東西,有成就的人多,現在學東西,有成就的人少。特別是學聖賢教育,尤其是要學明心見性的教育,是要把宇宙的根源找到的這種教育。明心見性就是把宇宙的根源找到,它到底是一回什麼事情,搞清楚、搞明白就叫成佛。
「今經中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之法,普被叁根」,這個法就是平等普覺一切衆生的方法,太妙了!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你就成功了。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專念阿彌陀佛,其它的統統放下,不要再幹擾,不要打閑岔,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根利的人幾個月就成就了。一般中等根性的人,我們看過去人修學這個法門,大概是叁年,極樂世界現在講簽證就拿到了。拿到就可以去,還有壽命不要了,離開這個世界到極樂世界去了。叁年往生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這大概在四十年前,我在臺灣講經,有出家的同修來問我。《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裏面記載,很多人念佛叁年就往生了,是不是他的壽命剛好就叁年?問我這個問題。我當時回答他,我說如果說每一個叁年念佛都往生的都是壽命到了,這個在邏輯上講不通,哪有這麼巧的事!一、二個人可能,不可能那麼多。這到底是什麼原因?他念佛功夫成熟了,我們一般講,只要念到功夫成片就能夠自在往生。凡聖同居土上輩往生可以自在,凡聖同居土裏頭上叁品,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應該是決定沒有問題的。還有壽命不要了,阿彌陀佛就來接他,我這裏一求佛就來了。這才講得通,才能合理,合情合理。所以是真的,不是假的。前幾年深圳有個居士黃忠昌,很多人都知道,他才叁十出頭。他聽我講經講這些事情,他就做實驗,在深圳閉關,向小莉居士護持他,他的期限就是叁年,看看叁年念佛是不是真能往生。他閉關兩年十個月,還差兩個月滿叁年,他就自在往生了。給我們做證明,是真的,不是假的,預知時至,他走了。這個實驗說明,《淨土聖賢錄》所記載的、《往生傳》裏面所記載的,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這不是難事情,只要你真相信、真發願,萬緣放下,一心念佛。
「本經謂,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正顯平等普覺之義」。經文這句話是佛說的,當來是將來。狹義的來說,釋迦牟尼佛的法運一萬二千年,根據中國的記載,釋迦牟尼佛滅度到今年是叁千零叁十八年。老一輩的這些老和尚都用這個紀年,跟現在外國人所說的二千五百多年相差六百年。你說我們在香港這個地區,老一代的虛雲老和尚、倓虛法師,在香港住了很多年,他們統統用中國的紀年。就算是我們用這個紀年,釋迦牟尼佛正法一千年過去了,像法一千年也過去了,末法一萬年第一個一千年過去了,我們現在是第二個一千年的第叁十八年,往後這九千年,都是這部經、這個法門得度。當來一切含靈,這是狹義的說法。如果廣義的說法那就廣了,遍法界虛空界,將來一切苦難衆生,特別是六道衆生,皆依此法而得度脫。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這個法門,叁根普被,利鈍全收,易行難信,這真是難信的法門,修很容易,不難。所以人人都能修,人人都能成就。
第二,「以平等法覺悟衆生。《淨影疏》曰:無作無所有等,爲平等法」。這個意思深!無作無所有,「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這是大乘教上佛常講的叁輪體空,那就是平等法。也就是《還源觀》上四德第一德所說的「隨緣妙用」,隨緣是有作有所爲,妙用是無作無所爲,心裏頭不落痕迹,在這個法門是非常相應。爲什麼作而無作?心裏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作,除阿彌陀佛之外也無所有。有即無所有,作即無作,這是平等法,比修其它法門入平等法更容易。心上只要有阿彌陀佛,心上不能容第二樣東西,作不作沒有關系,決定與阿彌陀佛相應。
「持名之法,心作心是,暗合道妙」,這個道妙就是自性,就是《般若經》上講的實相,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巧入無生」,非常巧妙的,你看從有生入無生,「從有念入無念,…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十叁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